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西藏丁青弧前蛇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刘文斌  钱青等 《岩石学报》2002,18(3):392-400
丁青蛇绿岩位于班化湖-丁青-怒江蛇绿岩带的东段,其地幔岩出露规模是该带中最大的。本文报道的丁青蛇绿岩主要由地幔橄榄岩、堆晶岩、辉长岩和斜长花岗岩组成。蛇绿岩剖面上覆硅岩中的放射虫化石是早株罗世和晚三叠世诺利克期的,中侏罗统砂岩和砾岩不整合覆盖在蛇绿岩之上,由此确定丁青蛇绿岩是晚三叠-早侏罗世的,在中株罗世之前侵位,丁青蛇绿岩属于玻安岩系,玻安岩的特点是富Si、Mg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贫高场强元素(Ti、P、Zr、Y、Yb和Nb)。丁青蛇绿岩的堆晶岩、辉长岩和辉绿岩均具“U”型REE分布,暗示丁青玻安岩是由于亏损的地幔源岩和来自消减带的水和流体两组分的混合形成的。丁青玻安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类似西太平洋第三纪玻安岩,而明显不同于MORB的地球化学性质, 表明丁青玻安岩应当形成于洋内岛弧的弧前环境,属于弧前蛇绿岩。  相似文献   

2.
西藏得几蛇绿岩体中玻安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西藏日喀则蛇绿岩是我国发育最好的蛇绿岩之一,目前有关日喀则蛇绿岩形成的构造背景存在多种不同的认识。作者在研究得几蛇绿岩剖面时发现存在玻安岩,从而为日喀则蛇绿岩具有弧前背景提供了直接证据。得几蛇绿岩中玻安岩类样品具有高硅、高镁、低铁的特征,岩石中Zr、Yb和Y的含量也较低,具有明显的玻安岩特征。根据这些岩石的地球化学性质,认为岩石是由早期经历过较高程度的部分熔融的残余在含水条件下再发生部分熔融形成的。得几蛇绿杂岩体部分形成于弧前环境。  相似文献   

3.
西藏丁青蛇绿岩中玻镁安山岩类侵入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青蛇绿岩中存在一套相当于玻镁安山岩(Boninite)系的侵入岩。其中的辉绿岩与MORB比较,以富Si、K、Rb和贫Ti、Zr、Y及HREE为特征,总REE丰度低,而LREE富集,类似于西太平洋马里亚纳岛弧中的玻镁安山岩。此外,辉长岩和斜长花岗岩亦以富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贫高场强元素为特征,而方辉橄榄岩则是十分难熔的。推测丁青蛇绿岩为岛弧类型的,产于洋内消减带之上的弧前环境,而不是在洋中脊上形成的。  相似文献   

4.
蛇绿岩是造山带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 文章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 通过岩石学、同位素年代学、地球化学等综合研究, 认为东秦岭丹凤地区分水岭蛇绿岩是与俯冲带相关的SSZ型蛇绿岩。其中的变玄武岩是产于弧前构造环境的玻玄岩, 它具有较玻安岩稍低的SiO2含量, 同时具有高MgO(9.24%~18.74%)和Mg#(74~85)、低TiO2(0.15%~0.38%)和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U”型及相容元素Ni、Cr丰度较高, 高场强元素(HFSE)Y、V、Zr、Yb丰度较低等地球化学特征。变辉长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表明分水岭蛇绿岩形成于(499.7±6.1) Ma, 玻玄岩的存在暗示着此时的古商丹洋强烈向北俯冲, 在洋内俯冲带和北秦岭南缘之间形成了与俯冲带相关的SSZ型蛇绿岩, 进一步补充完善了秦岭造山带的地质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5.
玻安岩和玻玄岩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张旗 《地球化学》1990,(3):207-215
玻安岩(boninite)和玻玄岩(bonibasalt)为玻安岩系的两个亚类。与大洋中脊玄武岩(MORB)相比,它们均富大离子亲石元素和亏损高场强元素。玻玄岩相对玻安岩略贫大离子亲石元素及Zr等,其CaO/Al_2O_3、Zr/Y、Ti/Zr及V/Zr值等均不同于玻安岩,二者系来自不同的源岩并产于不同的构造环境。玻玄岩通常产于弧后盆地扩张的初期阶段,而玻安岩则位于消减带之上的前弧环境。  相似文献   

6.
四川石棉蛇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四川石棉县石棉蛇绿岩主要由变质橄榄岩和辉长岩组成,玄武岩出露零星。辉长岩中锆石U-P年龄为906±46Ma,表明它是新元古代早期岩浆活动产物。变质橄榄岩具有低的Al_2O_3和CaO含量,高的MgO含量和Mg~#值,与世界上典型蛇绿岩中方辉橄榄岩的值一致。玄武岩具有较高的SiO_2和TiO_2含量,较低的Al_2O_3和K_2O含量;LREE略亏损,基本无Eu异常;在不相容元素方面,玄武岩具有较低的(La/Yb)_N,(La/Sm)_N,Ce/Zr,Th/Y,Th/La和Ti/Y值,较高的La/Nb,Zr/Nb和Y/Nb值,Nb负异常较为明显;玄武岩的主要地球化学特征与MORB相似,但与IAT和OIB区别明显。在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中,玄武岩均投影于MORB区域。根据上述特征并结合区域地质构造特征,笔者认为,石棉蛇绿岩可能形成于成熟的弧后盆地环境。  相似文献   

7.
安徽歙县蛇绿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构造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地球化研究表明:歙县蛇绿岩内地幔橄榄岩稀土元素配分为LREE富集型,不同于我国其他造山带地幔橄揽岩。歙县蛇绿岩壳层组合属于钙碱性和拉斑玄武岩间过渡系列,具类似的微量及稀土元素比值和稀土元素配分模型,且大离子亲石元素(LIL)和LREE高度富集。在Zr—Ti—Y和Hf—Ta—Th图解内,蛇绿岩基性熔岩成分点均落入钙碱性玄武岩区。结合岩石及区域地质资料,歙县蛇绿岩应形成于弧后(弧间)盆地环境。  相似文献   

8.
滇东南八布蛇绿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背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八布蛇绿岩出露在北西向文山-麻栗坡和富宁走滑断裂之间的断块内,主要由蛇纹岩、辉长岩、玄武岩三个单元组成,彼此间均以断裂相接.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蛇纹岩SiO2、Al2O3、TiO2、MgO含量变化较大,依据主、微量元素组成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分配模式整体较为平坦,推测原岩为镁铁质堆晶岩;另一类呈U型配分,推断原岩是方辉橄榄岩.玄武岩属拉斑系列,主量元素具有富MgO、TiO2,低Al2O3、K2O、P2O5,并且Na2O﹥K2O等特征,类似于MORB型玄武岩;REE配分模式也显示出N-MORB型玄武岩的特征;同时,微量元素普遍具有LILE、Th富集, Nb、Ta、Zr、Hf等元素具明显亏损特征,又暗示源区曾遭受不同程度的俯冲带流体交代作用.综合分析认为,八布蛇绿岩形成于弧后盆地环境,其形成可能是古太平洋从SE至NW向华南大陆俯冲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西藏罗布莎蛇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环境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布莎蛇绿岩是形成中生代的蛇绿混杂构造岩片,与冈底斯火山-岩浆弧和喜马拉雅北部上三叠统复理石变形带,呈构造接触关系,现今地表为-自南而北的逆冲推覆岩片堆叠层序。于早白垩世发生构造侵位及主变质作用。蛇绿岩主要由主质橄榄岩,堆积杂岩,块状与枕状熔岩硅质岩组成。  相似文献   

10.
甘肃红石山蛇绿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增保  金霞 《地质科学》2006,41(4):601-611
红石山蛇绿岩产出于塔里木板块北缘红石山深大断裂带中,主要由变质橄榄岩、辉长岩和玄武岩组成。玄武岩的主要地球化学特征与MORB相似,微量元素特征表明它属N-MORB。结合区域地质特征,认为红石山蛇绿岩早期为初始洋盆环境,晚期有洋脊扩张中心环境的玄武岩形成。早石炭世早期是洋盆发育的全盛期,早石炭世晚期洋壳发生消减,于二叠纪晚期构造侵位,伴有绿片岩相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迪彦庙蛇绿岩的识别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新识别出的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迪彦庙蛇绿岩位于中朝古板块与西伯利亚古板块之间的兴蒙造山带中部。通过对迪彦庙蛇绿岩进行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的研究,发现迪彦庙蛇绿岩由孬来可吐和白音布拉格两个蛇绿岩带组成,各带宽约3km,延伸约30km,蛇绿岩各单元出露齐全。岩性由下到上主要为蛇纹石化方辉橄榄岩、层状-块状辉长岩、斜长岩、细碧岩、枕状玄武岩、角斑岩-石英角斑岩及硅质岩。蛇纹石化方辉橄榄岩稀土配分模式具SSZ型蛇绿岩的地幔橄榄岩特征;枕状玄武岩具岛弧拉斑玄武岩(IAT)特征;硅质岩的Al2O3/(Al2O3+Fe2O3)比值显示大陆边缘沉积环境特征。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西乌旗梅劳特乌拉蛇绿岩的识别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新识别出的内蒙古西乌旗梅劳特乌拉蛇绿岩位于中朝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之间的兴蒙造山带北部,从空间展布看,为二连浩特-贺根山蛇绿岩带的东延部分,通过对梅劳特乌拉蛇绿岩进行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石学、地球化学、年代学的研究,发现梅劳特乌拉蛇绿岩带呈ENE-NE向展布,宽约6~11km,延伸约24km,蛇绿岩各单元出露较齐全,岩性主要为蛇纹石化方辉辉橄岩、层状-块状辉长岩、辉绿岩脉(墙)、枕状玄武岩、辉斑玄武岩、及硅质岩。蛇纹石化方辉辉橄岩具有低SiO 2、高MgO,稀土配分模式显示宽缓的U型,具SSZ(supra-subduction zone)型蛇绿岩的地幔橄榄岩特征。枕状玄武岩和辉绿岩脉(墙)具低K2O(平均0.82%)和TiO2(0.8%~1.2%)的特征,球粒陨石标准化显示LREE弱亏损的平坦型;微量元素MORB标准化蛛网图显示:枕状玄武岩和辉绿岩脉(墙)的大离子亲石元素Sr、K、Rb和Ba含量明显富集,而高场强元素Nb、Th、Ta、Zr、Ti明显亏损,为典型的SSZ构造背景成因的熔岩特征。获得块状辉长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308.5±2.2Ma,据此确定梅劳特乌拉蛇绿岩形成于晚石炭世,为约束兴蒙造山带的构造演化提供了新佐证。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哈沙图北超镁铁杂岩体成因的地球化学制约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哈沙图北超镁铁杂岩体位于华北克拉通西北缘,具小规模多岩相的特征,主要由蛇纹石化橄榄岩、橄榄二辉岩、角闪辉石岩、异剥辉石岩及石英闪长玢岩等组成的铁质超镁铁杂岩。岩体由两大系列岩石组成:第一系列岩石结晶粗大,具平坦型稀土元素分配模式,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HFSE)和Rb、Cs、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富集U和Rb,Zr,Hf及HREE等元素含量变化较大,为大陆地壳拉张环境下富集型岩石圈地幔较高程度熔融形成的岩浆经小规模分异后分期侵入原地结晶形成的,在每期岩浆结晶初期存在一定程度的堆晶作用。第二系列岩石呈致密太,磁铁矿含量较高,岩石风化表面呈黄褐色,亏损Rb、Cs、K、Ti,富集Nb、Ta、Pb、LREE,∑REE高,为初始洋壳下富集地幔较低程度熔融形成的岩浆结晶的产物。Nd同位素组成变化较小(^143Nd/^144Nd=0.5122-0.5124),两个系列岩石中分配系数相等的微量元素比值分别分布在两个区域,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岩体为一长寿命的岩浆通道中不同源区、不同构造环境中不同期岩浆的堆积物,岩浆源区为EM1型富集地幔;表明华北克拉通西北缘在古元古代以来存在长期的陆壳增生事件,经历了拉张减薄、初始洋壳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扎鲁特旗呼和哈德地区水系沉积物测量异常,是一个多元素组合复杂异常,面积大,强度高,各单元素异常均具有较好的浓集中心.尤其Cu、Ag、Pb、Zn、Sn、Bi等元素呈现高度富集.该水系异常基本覆盖了一花岗斑岩体,而且岩体的分布形态与水系异常基本吻合.经对该异常踏勘,发现较强的硅化及孔雀石化、蓝铜矿化、绿泥-绿帘石化及...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巴音乌拉二叠纪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分布于二连-贺根山蛇绿岩带的北侧,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将其归于华力西晚期侵入体(γδ4(3)).经研究,该岩体具高铝(Al2O3=13.69%~16.48%)、富钠(Na2O=3.53%~4.58%)、贫钾(K2O=2.12%~4.10%)、高锶(Sr=425.1×10-6~645.2×10-6)的特点,SiO2=62.13%~72.87%,Y<18×10-6(7.23×10-6~14.29×10-6),δEu=0.71~0.83,轻重稀土元素分馏强烈,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为右倾斜型,铕异常不明显,为典型的埃达克质岩.在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中具明显Sr高峰和Nb低谷,有与埃达克岩一致的曲线,与岛弧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及大陆弧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有明显差异.花岗闪长岩锆石U-Pb年龄为256.1±0.9 Ma,为早二叠世岩浆活动的产物.Mg#值很高(>50),表明晚古生代洋壳向北俯冲时在75~85 km深度(角闪岩相与榴辉岩相过渡相)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埃达克质熔体,侵入地壳形成埃达克岩.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东乌旗索纳嘎铅锌银矿区赋矿侵入岩为一由中粗粒花岗岩、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和似斑状钾长花岗岩组成的杂岩体.三种岩石的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依次为(319.6±4.1)Ma、(172.5±1.4)Ma和(165.5±1.8)Ma.三者均以高钾、富碱、贫镁为特征,均属钙碱性、准铝质-弱过铝质岩石,分异程度较高.岩石稀土总量较高,轻稀土相对富集,均具负铕异常;均富集U、Th,Rb/Sr值大于壳源Rb/Sr值,应属S型花岗岩.根据花岗岩地球化学和区域地质特征分析认为,中粗粒花岗岩形成于晚石炭世后碰撞伸展构造环境;中侏罗世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和似斑状钾长花岗岩产于板内伸展构造环境,为同源岩浆演化不同阶段的产物.似斑状钾长花岗岩富含成矿元素Pb和Zn,而且其成岩年龄与辉钼矿(163.4±2.4) Ma~(166.6±2.4) Ma的Re-Os同位素年龄基本一致,可能为成矿母岩.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西伯利亚板块南缘发现多处三叠纪碱性花岗岩, 构成了一个碱性花岗岩带。产出在该碱性花岗岩带上的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岩体,SHRIMP 年龄为237Ma。本文通过元素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SiO2含量60.70%~62.67%,平均值61.76%;K2O+Na2O为9.18%~10.48%,平均值9.74%,且Na2O>K2O。这些岩石具有REE总量为(236.3~260.0)×10-6,平均246.5×10-6,右斜式稀土配分模式,LREE/HREE为18.91~20.11,平均19.48,显示微弱的Eu负异常的特征。它们也表现高的Sr和Ba含量、低的Y含量,其中Sr为1216×10-6~2028×10-6,平均为1707×10-6,Ba为1597×10-6~1947×10-6,平均为1717×10-6。Y为12.9×10-6~16.5×10-6,平均为15.3×10-6206Pb/204Pb比值为18.172~18.529,平均值为18.314,207Pb/204Pb值为15.465~15.529,平均值为15.503,208Pb/204Pb值为37.831~38.120,平均值为38.016;初始锶比较集中,变化于0.70405~0.70411,平均0.70408;147Sm/144Nd的比值为0.0671~0.0679,平均0.06747;143Nd/144Nd的比值变化范围为0.512605~0.512631,平均值为0.512619。εNd(t)均为正值,变化范围为3.3~3.8,平均3.5。Pb、Sr、Nd同位素特征均显示地幔来源的特征。这些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特征值指示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属于碱性岩类,源于西伯利亚板块与中朝板块碰撞后,由残留的古老俯冲洋壳部分熔融并经过富钾的基性幔源物质污染而成,与中朝板块北缘的三叠纪碱性岩带属同一期次岩浆活动的产物。该成果为西伯利亚板块与中朝板块碰撞闭合的时限提供了新证据。  相似文献   

18.
康明  岳长成  刘孝峰  陈宇  高超  原烨 《岩石学报》2017,33(6):1686-1704
内蒙古渣尔泰地区处于华北地台西北部,其分布的中生代火山岩划分为两大类,形成于两个喷发旋回。早白垩世早期喷发旋回以中基性火山岩为主,沿近东西向的深大断裂呈北东东向裂隙式喷发;晚期喷发旋回以酸性火山岩为主,沿近南北向断裂带呈裂隙-中心式喷发。中基性火山岩主要为橄榄玄武粗安岩和安粗岩,其SiO_2介于49.65%~56.64%;酸性火山岩包括次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火山熔岩,其Si O2介于73.18%~83.82%;两者组成典型的宽双峰火山岩。中基性火山岩富碱(Na_2O+K_2O=6.70%~7.47%)、高Ti(TiO_2=2.29%~3.55%)、Fe,相对贫Ca、Mg,富含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Ba),轻稀土相对富集,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LREE/HREE=4.50~6.47,(La/Yb)N=4.17~8.85,具微弱的负Eu异常(δEu=0.67~0.96),具有与洋岛玄武岩(OIB)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其岩浆来源于交代富集的软流圈地幔,岩浆上升过程中地壳组分混染较少。酸性火山岩富Si、高K,贫Ca、Mg、Fe、Ti,富含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Th、U)和高场强元素(HFSE)(Nb、Ta、Zr、Hf),富集轻稀土,LREE/HREE=2.91~14.3,轻、重稀土分馏明显,(La/Yb)N=2.53~28.4,(La/Sm)N=1.16~4.57,(Gd/Yb)N=1.22~5.04,负Eu异常明显(δEu=0.02~0.25),具有A型流纹岩的特征,为幔源岩浆底侵,使上覆的先存地壳岩石发生部分熔融的产物。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研究区双峰式火山岩形成于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造山期后陆内拉张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西乌旗石匠山A型花岗岩位于贺根山缝合带内,侵位于早石炭世迪彦庙-白音布拉格蛇绿岩带和下二叠统寿山沟组与大石寨组中,岩性为二长花岗岩。石匠山A型花岗岩富硅(SiO2=74.18%~77.16%)、富钾(K2O=4.31%~5.07%)、富碱(Na2O+K2O=8.44%~9.16%),贫Al2O3、CaO、MgO、TiO2、P2O5、Sr、Ba、Eu、Ti和P,具有较高的Ga/Al(3.98~6.09)、(Na2O+K2O)/CaO、K2O/MgO、TFeO/MgO、Rb/Nb、Y/Nb、Sc/Nb值,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为典型的海鸥式分布,δEu为0.01~0.19,负Eu异常显著,明显不同于I、S和M型花岗岩,为典型的铝质A型花岗岩。在地球化学分类判别图解上,石匠山A型花岗岩显示A2型后造山铝质花岗岩特征,反映其形成于后造山伸展环境。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该花岗岩的侵位年龄为159.8±1.3Ma、143.1±1.3Ma、136.20±0.69Ma,即形成时代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揭示贺根山缝合带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为后造山伸展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