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气测量在粤北某铀矿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粤北某花岗岩铀矿勘查区开展了地气测量探测隐伏铀矿的试验研究.通过对勘查区4号和19号勘探线的快速地气取样,获取了U、Cu、Pb、Zn、Mn、Sr和稀土等38种元素信息.利用聚类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以及稀土配分、Eu异常判断等方法对矿体的地气异常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U、Mn、Sr、Zn等地气异常在矿体上方或矿体边缘位置有不同程度的显示;U异常与Mn、Sr、Eu、Cu、Pb、Zn、Ho有较好的相关性;矿体上方地气异常区具有相似的稀土配分模式和负Eu异常.这些特征可以作为判定隐伏铀矿矿致地气异常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验证地气测量方法在花岗岩型铀矿勘查中的有效性及应用效果,使用地气测量主动提取法在湘南梨花开、粤北长排两处典型花岗岩型铀矿床开展了地气测量方法应用研究。梨花开矿床地气测量有效性试验研究显示:在埋深200~400 m的隐伏铀矿体垂向上方存在着地气铀及其他伴生元素异常,异常以连续或单一的高值点形式存在;Th、 Mo、 Zr、 Gd、 Be 5种元素可以作为地气方法找矿的指示元素。粤北长排铀矿床南部勘查区应用性地气测量结果显示:地气测量法对花岗岩型铀矿勘查有较好的指示作用,测量结果与钻探验证情况吻合度高,地气铀异常与隐伏铀矿体及控矿构造带关系密切。地气测量法作为一种化探的新方法,在隐伏花岗岩型铀矿勘查领域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地气测量技术及在隐伏矿找矿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铅锌矿地气模型模拟研究了地气流作用下,成矿元素及围岩中多种元素的迁移现象及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铅锌矿的成矿元素Pb、Zn因迁出率大,伴生元素Cu、Mo、Au因迁出比大,可以在矿体上方形成易识别的地气异常,适合作为指矿元素。围岩对矿体中元素迁移存在复杂影响,但不会掩盖指矿元素形成的地气异常。在粤北隐伏花岗岩铀矿、桂北隐伏锌铜矿、湘南坪宝地区先后开展了地气测量探测隐伏金属矿研究及应用。根据室内实验及多个矿区、不同矿种上开展地气探测工作的成果,对地气法探测隐伏金属矿的有效性、地气场所包含的找矿与地质信息、地气测量的有效探测深度及地气异常与矿体的空间关联性、地表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获取的资料表明:隐伏金属矿正上方均有成矿主元素及一批共(伴)生元素形成的地气异常;这种异常随矿体埋深增大,其幅度不是降低而是增大;地气法探测隐伏金属矿的有效深度可以达到千米尺度;地表污染不会对地气测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某些景观区隐伏金属矿地气法试验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采用液体捕集剂以来,经过试剂提纯、使用超净环境和捕集装置的改进,地气观测精度得到很大提高,不仅证实了隐伏矿上方地气金属元素异常存在,而且在实际找矿中获得了很好的找矿效果。通过介绍黄土覆盖和冲积平原区隐伏金属矿矿床上方地气元素分布特征,说明地气测量能够用于该类条件下隐伏矿勘查,可望为类似景观区矿产勘查提供有效地球化学手段。  相似文献   

5.
河床地区地气测量找隐伏断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四川省石亭江地区隐伏断裂构造的地面解译过程中,当地特殊的河床、河滩地貌限制了常规物化探方法的应用。而通过积累式地气测量成功获取了当地隐伏断裂的位置和宽度信息。不仅验证了遥感解译对隐伏断裂预测的可靠性,还给出了更精确的定位信息,为当地地热资源勘查提供了重要帮助。在河床、河滩地区,积累式地气采样克服了常规物化探方法的局限性,表现出较好的环境适应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地气测量的原理及其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本文介绍了金属气体和金属微粒的形成、地气流的垂向搬运以及内生金属矿床周围地气分散晕的广泛存在,同时还介绍了地气测量在找隐伏矿和勘查运积物覆盖下的岩石类型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为了了解地气测量方法在南方红壤区的应用效果和影响因素,对广西德保铜矿床进行了地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南方红壤区,潮湿季节,地气测量没有效果,干旱季节,虽然地气测量具有一定效果,但地气中金属元素绝对含量较低,可能受到了深部碳酸盐地层和土壤的黏土性质的影响,需要进一步改进地气测量方法,使其能有效应用于南方红壤区隐伏矿勘查工作中。  相似文献   

8.
在广东长排铀矿勘查区,通过X荧光仪快速测量土壤样品中的Cu,Pb,Zn,As,Sr等含量.根据测量结果编制成果图,并讨论这些元素对隐伏花岗岩铀矿的指示作用.结果表明,采用携带式X荧光仪对土壤样品进行测量,可以有效地发现隐伏花岗岩铀矿异常.  相似文献   

9.
申家窑金矿床地气测量异常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佳 《地质与勘探》2016,52(4):667-677
河南申家窑金矿床属典型的蚀变破碎带型金矿,矿区大部分被第四系沉积物所覆盖。文章通过偏光显微镜与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电子探针微区分析、矿石成分化学分析等方法,认为申家窑金矿床的主要金矿物为自然金和银金矿,主要载体矿物为石英、黄铁矿和方铅矿。作者在总结矿床矿物学特征的基础上,实验研究了地气测量在该隐伏矿床上方黄土覆盖层的勘查效果。地气测量使用泡塑为捕集介质,利用surfer软件绘制元素空间分布图。元素空间分布图表明Au具有明显的地球化学异常,同时Cu、Pb、Zn等成矿伴生元素也存在异常。综合矿床矿物学的研究结果和元素空间分布特征,认为地气测量异常为矿致异常,地气异常结果能够指示深部隐伏矿体的产状。地气测量方法作为深穿透地球化学找矿方法之一,在研究区能够反映深部矿化,可以应用于黄土覆盖区寻找隐伏矿床。  相似文献   

10.
采用地气与土壤X荧光(地球化学) 测量法,对鄂东南某铀矿勘查区开展隐伏铀矿找矿工作,结果表明铀矿赋存在 工作区主断裂和次级断裂中,在含矿断裂上方及断裂延伸方向的相邻区域形成含U的地气与土壤地球化学异常区。异常区 内Pb,Zn,Cu,Au的地气异常明显且具有一定的差异,同时伴有幅度较低的W,Bi,Y,Mo,Mn,As等元素组合异常。 根据勘查区获得的地气与土壤X荧光资料综合分析,在测区西北的次级断裂F7北部捕获的地气与土壤异常具有已知矿异常 的全部特征。依据地气异常位置与断裂的关系,推断铀矿可能埋深在200~350 m左右,矿体在走向上可能有220 m的延续。目 前,在该异常区布设的钻孔已在200 m深度见到铀矿体,进一步的探矿工程还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11.
在介绍隐伏金属矿床地气勘查方法的基础上,探讨了上覆岩石、地层、土壤、地下水和近地表大气等地质体及采样方法对揭示隐伏金属矿床的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的影响,认为地气异常是多成因的,主要来自隐伏矿床所行成的纳米级物质,同时受到隐伏矿床上覆岩石、地层、土壤、地下水和近地表大气等地质要素影响。其作用方式是幔源气对隐伏矿床上覆岩体与地层造岩及微量元素的迁移,土壤固相组分对气体中矿致异常纳米物质吸附与固定及土壤反应脱有机气体,土壤对大气或污染大气对土壤的物质扩散,而地气采集装置和方法对元素含量改变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地气测量研究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曹建劲 《湖南地质》2001,20(2):154-156
地气测量是寻找深部隐伏矿床的一种化探新方法,目前这一方法已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应用并迅速发展,作者着重综述了地气测量的研究历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季节的变化、土壤中氢氧化铁及温度与pH值对纳米微料的吸附作用等问题,是地气测量效果的显著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冲积平原区(山东王家庄铜矿区)的地气试验研究及其与常规土壤测量结果的对比,总结了冲积平原区隐伏金属矿矿床上方地气元素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认为:①在不同覆盖条件、常规土壤测量无效的情况下,地气测量均可发现清晰的金属元素异常,异常强度高,且与矿体空间位置相吻合;显示出地气法在厚覆盖条件下对隐伏金属矿的独特作用;②液...  相似文献   

14.
青海省黑河盆地是北祁连地区一个典型的断陷盆地,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然而却被白垩纪以来各种运积物覆盖,为探讨该景观条件下寻找隐伏矿地气普查方法的效果,文章采用4个/km2 的网格化地气普查方法,圈出明显的异常带,并通过配套的土壤面积测量研究表明,地气测量金属异常元素来源与覆盖层土壤无关,可能反映了深部的矿化或构造.  相似文献   

15.
采用地气测量方法,探测二郎山隧道隧址区内的隐伏断裂。通过处理和对比分析该地区内5条典型剖面的测量数据,有效判定断裂是否存在及其在地表的出露位置、规模等部分几何特征,并分析了隐伏断层地气元素的异常特征。结果显示:二郎山隧道隧址区推测断层的测线上存在地气异常,且其显示出良好的异常与构造的对应性;与成岩关系较密切的La、Ce、Nd、Sm、Y、Cd、Cu、Zn、Sr、Pb等元素灵敏度高、峰值明显,均能较好地反应隐伏断裂的存在;地气异常的高低与断层切割深浅和断层活动性存在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铀资源是十分重要的战略性能源矿产资源。秦岭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铀矿成矿区,华阳川地区发现的华阳川铀多金属矿位于北秦岭铀成矿带的东段。目前,在华阳川及周边已发现多处铀矿及铀矿化点,铀矿找矿潜力巨大。为解决华阳川地区复杂地形条件下隐伏硬岩型铀矿资源勘探及外围实现找矿突破对地球物理勘查方法技术的需求,在华阳川铀矿区进行了航空伽玛能谱/磁法、航空瞬变电磁/磁法、航空重力/磁法等综合航空地球物理勘查系统不同高度和不同尺度的航空地球物理测量,同时在地面开展了相应的重、磁、放射性测量、不同装置的激电测深及多种电磁测深等地球物理勘查,对这些方法在复杂地形条件下铀矿资源勘查中的有效性和适用性进行了验证,并在外围找矿有利区段开展了示范性勘查工作,在此基础上筛选出了复杂地形条件下隐伏硬岩型铀矿不同勘查阶段的地球物理勘查方法技术组合,为华阳川地区铀矿的找矿突破提供了地球物理勘查方法技术支撑,对其他复杂条件区的隐伏铀矿勘查及其他隐伏金属矿的勘查工作也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大深度隐伏多金属矿地气探测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西大厂矿区内埋深超过800 m的95号锌铜矿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快速地气采样装置和ICP-MS分析技术对大深度隐伏多金属矿进行地气测量试验.结果表明,矿体上方Zn、Cu地气异常超过背景值3倍以上,Pb、As、Cd、Bi、Co、Cs、Mo、Rb等也呈现显著异常,证实采用地气测量探测埋深超过800 m的大深度隐伏矿体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氡射气测量及地气测量是一种探测隐伏断裂的存在、位置、走向和倾向的行之有效的手段,通过在某水电站深厚覆盖层中使用氡射气测量及地气测量,推测出在覆盖层下发育一条规模不大的隐伏断裂.  相似文献   

19.
在深入研究地气测量技术和江西省萍乐坳陷西段地质特征基础上,通过对已知煤层隐伏区—丰城煤矿区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在隐伏煤层区与无煤区采集土壤样品,运用酸解烃法测量土壤中甲烷等烃类气体含量。其成果显示,隐伏煤层区在地表土壤中呈现明显的甲烷正异常。对未知含煤区—洪塘普查区进行地气测量工作,预测隐伏煤层区,并进行钻探验证,其成果与预测一致。  相似文献   

20.
从地气测量原理及其在隐伏铀矿找矿领域的应用研究等方面分析国内外学者在地气测量领域的研究成果,总结出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为下一步研究工作提供意见和建议。地气测量是20世纪8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隐伏矿产勘探方法,目前地气测量在隐伏铀矿找矿中还属于起步探索阶段。地气垂直上升过程中能够将矿体相关金属元素纳米颗粒携带至地表,从而在矿体垂直投影地表处形成元素异常晕,结合这些异常元素即能够反映出深部隐伏铀矿体(或其他金属矿产)相关信息。地气测量能探测覆盖层下深达千米尺度的隐伏矿体,可用于小比例尺勘查、大比例尺普查和详查阶段及矿体定位。现阶段,地气测量研究主要存在以下3个方面的不足:(1)对于迁移过程中穿透介质(覆盖层)特性的影响研究不够深入,没有建立完善的数学理论模型;(2)目前国内几乎没有较为准确、实用的地气测量模型,很难进行可控性、重复性和对比性的实验及理论研究,有必要建立一套较完善的实体模型,为地气测量机理研究提供实验平台和技术支持;(3)国内地气铀含量分析均采用实验室分析,分析成本高,为了推广地气测量在铀矿找矿领域中的实际应用,需要对捕集溶液以及取样、测量方案进行深入研究,制定出适合不同铀矿地质构造区的野外地气现场快速测量方法,实现野外地气现场快速、准确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