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西藏波龙铜矿区含矿斑岩主量元素特征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波龙斑岩铜矿区位于西藏改则县北西约80km处,是近年西藏地质五队在班怒西段斑岩铜矿带发现的大型斑岩铜矿床。1矿床地质矿区位于羌塘-三江复合板片南缘、斑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多龙矿集区内。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中侏罗统曲色组第一岩性段(J2q1)、第二岩性段(J2q2)及第四系(Q4)。  相似文献   

2.
罗君烈 《云南地质》1998,17(1):27-30
对云南铜矿区域富集古构造环境的新认识罗君烈(云南省地质矿产厅)1云南铜矿区域富集的特点云南是有色金属、贵金属的富集省区,铜、铅锌、银、铂尤具特色。铜矿探明储量目前居江西、西藏之后,但资源远景排序可能更前。与江西、西藏不同,云南并不以斑岩型铜矿占绝对优...  相似文献   

3.
华北地区二叠系砂岩成分与构造背景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于兴河  王德发 《现代地质》1994,8(3):299-307
  相似文献   

4.
多宝山超大型铜矿床的成矿构造环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尹冰川  冉清昌 《矿物学报》1997,17(2):220-224
多宝山超大型铜矿床是我国典型的斑岩型矿床,主要产出于多宝山组岛弧建造和花岗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中,成矿年龄为292~283Ma。根据地球物理异常及大量的基性和超基性岩体,以及通过对比两侧的岩石圈结构、古生物、结晶基底、成矿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认为黑河一嫩江是一条重要的构造边界带,它是兴安和松嫩地块在早石炭世拼合、碰撞、造山隆起形成的。多宝山超大型铜矿床就是形成于两板块碰撞后隆起抬升构造环境的斑岩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5.
对砂岩矿物成分的定量研究,发现砂岩矿物成熟度的变化与该区构造运动相吻合,源区构造环境为再旋回造山带和岩浆岛弧。  相似文献   

6.
多龙矿集区位于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域班公湖—怒江(陆缘岩浆杂岩)成矿带西段,已普查多不杂(SBZ)、波龙(BL)两个大型矿床。可继续开展普查工作的还有尕尔勤(DL)斑岩铜金矿、拿若斑岩铜金矿、拿顿金矿、铁格隆斑岩铜矿、地堡那木岗斑岩铜金矿、赛角等多个矿床(点)。最近对蒙古国西部Ulaan Khajuu铜矿区(以下简称UK铜矿区)进行了考察,本文仅就这2个地区花  相似文献   

7.
论地洼构造对砂岩铜矿床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以四川会理地洼盆地为例,论述了地洼构造对砂岩铜矿床成矿的控制作用。即地洼盆地沉积前基盘构造控制了盆地的形态及矿源层的展布方向和物质来源;沉积期构造任制了矿源层的岩相和厚度;沉积后的构造决定了储矿砂体的空间位置、铜质来源和矿体的形成;成矿后的构造对砂岩铜矿床成矿的控制有二重性:一方面可以形成新的矿体;另一方面可破坏原来已形成的矿体。  相似文献   

8.
多不杂富金斑岩铜矿床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物玛乡境内,是西藏地勘局地质五队近年发现的具有超大型规模前景的矿床。前人对矿床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对区内砂岩的研究不多。为此,本文将通过对区内砂岩进行研究,判别其形成的构造背景,为矿床成因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鸡东金场沟矿区岩浆岩主要为花岗闪长斑岩, 岩石SiO2含量为62.60% ~64.18% , 全碱 (Na2O + K2O) 含量为6.57% ~7.45% , K2O >Na2O; MAL I指数为4.48~6.68, ASI指数(铝饱和指数) 为1.44~1.79 > 1.1, 富磷( > 0.2% ) , 属镁质、碱性、(强) 过铝质花岗岩, 且岩浆分异程度较高(D I = 71.71~76.92) 。该区的花岗闪长斑岩形成于碰撞后-造山晚期的构造环境, 岩浆源区的物质可能主要来源于地壳物质, 源岩可能是砂屑岩。  相似文献   

10.
已有的研究表明,斑岩铜矿床不仅可以产于与大洋板片俯冲有关的岛弧及陆缘弧环境,也可产自与俯冲无关的碰撞造山带和陆内环境。相对于弧环境含矿斑岩的成因,人们对后俯冲环境含矿斑岩成因理解要浅显得多。位于我国东部的德兴超大型斑岩铜金矿床,其形成时区内明显处于陆内环境,因此,查明其岩浆起源,将有助于理解后俯冲环境斑岩铜矿床的成因。  相似文献   

11.
西藏多龙矿集区花岗闪长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是近年来在西藏地区发现的继玉龙铜矿带和冈底斯铜矿带之后的又一成矿带,以多龙矿集区为典型代表,并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为了研究多龙矿集区内花岗闪长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构造背景、物质来源等问题,对矿集区内北东向构造带上分布的拿顿、波龙、多不杂、拿若、铁格龙以及尕尔勤6个矿床的花岗闪长斑岩开展了系统的主微量元素以及Pb-Sr-Nd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花岗闪长斑岩K2O含量介于2.03%~6.07%之间,主要为高钾钙碱性和钾玄岩系列;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K等),而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Nb、Ta、P、Ti);∑REE介于48.95×10-6~249.02×10-6之间,LREE/HREE为4.09~21.47,显示富集轻稀土元素,δEu为0.56~1.03,平均值为0.78;208Pb/204Pb在38.554~39.419之间,平均值为38.835,207Pb/204Pb在15.534~15.665之间,平均值为15.615,206Pb/204Pb在18.465~19.161之间,平均值为18.659,较为富集放射性成因铅,在铅同位素图解上位于造山铅演化线附近;(87Sr/86Sr)i在0.705 79~0.711 12之间,平均值为0.707 74;εNd(t)值介于-15.3~-1.7之间,平均值为-4.5。铅锶钕同位素显示壳幔混合特征。认为多龙矿集区形成于增生造山背景中,成矿背景为增生杂岩上发育的岛弧环境;含矿岩浆由俯冲板片释放的流体及熔体交代地幔并在上涌过程中得到地壳物质的加入而形成。多龙矿集区内矿床以及青草山和雄梅矿床等一系列成矿时代相近矿床的发现,表明在班公湖-怒江成矿带有望发现更多斑岩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12.
灯草坪岩体位于衡阳盆地西南缘,出露面积约0. 67km~2,为燕山晚期花岗闪长斑岩体。文章通过对灯草坪岩体进行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讨论了其与周边铜铅锌矿床成矿的关系。分析显示灯草坪岩体具有高(过)铝、高硅、高K_2O/Na_2O和高Fe_2O_3/FeO比值,为镁质、高钾钙碱性岩系,W、Bi、Ag、As、Sb等元素丰度较高,ΣREE值总量中等,轻稀土较富集,δEu值接近1,为铕正常型,δCe值0. 84,具铈的弱的负异常。其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岩体形成于碰撞后环境,深部地壳或地幔物质参与了成岩-成矿作用,表明衡阳盆地中生代有色金属成矿活动一直持续至白垩纪。  相似文献   

13.
焦冲金硫矿床地处铜陵矿集区内,该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十年来,该区发现了一批重要的铜铁硫金多金属矿床,其中以铜官山、狮子山、新桥及凤凰山矿田为主要代表。焦冲金硫矿床位于青山背斜中南段,其成矿地质条件与同处于该背斜北段狮子山矿田相似,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但是由于工作程度低,在矿床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等方面研究还不深入,  相似文献   

14.
1岩体地质特征区内岩浆活动频繁,燕山晚期的中性-中酸性侵入岩分布较广,出露面积约占矿区面积的50%。侵入体有以闪长玢岩(δμ53)、石英闪长岩(δo53)、花岗闪长岩(γδ53)、花岗闪长斑岩(γδπ53)、花岗斑岩(γπ53)、细晶岩(Z53)等为主的一套钙碱性系列中性-中酸性复式杂岩,并显示出侵入活动的多期、多阶段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系统总结了新疆北部斑岩-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成矿时代,按构造环境将该类矿床归为三大类型:洋-陆俯冲型、碰撞造山型、板内型,其中碰撞造山型又可分为碰撞型和后碰撞型。4类矿床的差别主要在于矿床金属元素组合,以及同期相伴出现的矿床类型不同:俯冲型斑岩矿床以斑岩Cu-Au矿-浅成低温热液Au矿组合为主,以伴有海相火山岩有关的VMS矿床和铁矿为特征;碰撞型和后碰撞型矿床以斑岩Cu-Mo-Au组合为主,伴有构造蚀变岩型复合/叠加的浅成低温热液型Au矿出现;板内型矿床以斑岩型单Mo(或Mo-Re)组合为主。斑岩矿床与浅成低温热液矿床虽为同一成矿系统,但二者基本不共生,且后者成矿时代一般晚于前者10~20 Ma。斑岩-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含矿岩石和成矿特征并不随构造环境类型不同而出现特征性差别。不同时期的斑岩矿床在分布上具有继承性和"同位成矿"特点,并表现出一定的分带性,从早到晚逐渐由靠近缝合带向外扩展、由线型分布逐渐趋于面型分布。  相似文献   

16.
夏中智  王先广 《江苏地质》2016,40(4):552-559
江西朱溪钨(铜)矿床是近年发现的超大型白钨(铜)矿床,地处扬子、华夏古板块间钦杭结合带北东部近东西向塔前—赋春推(滑)覆构造前锋带中西部,位于北北东向走滑伸展滑脱型叠瓦式断裂带复合部位。在研究成矿地质背景、构造控矿特征的同时,着重研究"铲式拆离滑脱剥离复合断裂构造系缓倾斜弧形大转弯地段"控制巨厚大(似)层状矽卡岩型矿体过程,并对其"拆离与推覆"造山动热成岩成矿机制等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云南六苴铜矿区分布有六苴、凹地苴等典型砂(页)岩型铜矿床。在矿区大比例尺填图的基础上,运用构造成矿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筛选典型断裂进行断裂面力学性质的鉴定,划分构造期次,总结构造体系,对区内不同期次、不同方向断裂的地质特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认为矿区断裂的发育经历了早期近东西向挤压、晚期北东-南西向挤压和后期近南北向挤压的过程。早期近东西向主应力作用时期是铜富集成矿的重要时期,形成的近南北向压性断裂为成矿提供了有利的场所和必要的条件;晚期北西向压扭性断裂、北东向扭张性断裂促使矿体进一步富集;后期近东西向压扭性断裂开始破坏矿体。将矿体向全浅色砂岩一侧错动。  相似文献   

18.
辛洪波  曲晓明 《矿床地质》2006,25(4):477-482
藏西地区措勤县日阿铜矿产于拉萨地块内,是一个与二长花岗斑岩岩株有关的矽卡岩型铜矿床。由矿体中金云母测得的40Ar/39Ar成矿年龄为(87.69±0.64)Ma,MSWD=0.42,与二长花岗斑岩的锆石U_PbSHRIMP年龄(90.1Ma)一致。同时,矿区内的辉绿玢岩脉,与二长花岗斑岩具有相近的年龄(87.2Ma)及相似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套含铜的双峰式岩石组合,代表了中—晚白垩世拉萨地块内的伸展构造环境下的铜成矿事件。文章指出,造成该矿区铜矿化的双峰式岩系(二长花岗斑岩—辉绿玢岩组合)是由班公湖—怒江洋壳向南俯冲,在碰撞后伸展阶段形成的。该矿床的发现表明,西藏高原除了与板块缝合带有关的斑岩型铜矿(包括玉龙、冈底斯、班公湖—怒江3条斑岩铜矿带)外,拉萨地块内部还有一期与双峰式岩系有关的斑岩_矽卡岩型铜矿成矿事件。  相似文献   

19.
安徽高家塝钨钼矿床位于江南过渡带,为一大型斑岩-矽卡岩型矿床,矿体赋存于小型花岗闪长斑岩体及其内外接触带中,紧邻的大型花岗闪长岩体中未见矿化。为查明制约两者成矿能力差异的原因,本文从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黑云母矿物化学、岩石地球化学等方面分别对矿区两个花岗闪长质侵入岩体开展了系统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花岗闪长斑岩成岩年龄为145. 1±2. 1Ma~144. 9±2. 2Ma,花岗闪长岩为142. 5±1. 8Ma~141. 8±1. 6Ma,前者侵位结晶稍早于后者。两者具有近于一致的主量、微量、稀土和Sr-Nd同位素组成特征,显示矿区两个花岗闪长质侵入岩体是由同一岩浆活动先后侵位到相近空间所形成,其原始岩浆具有相同的壳幔混合来源,即上涌的幔源玄武质岩浆与由其底侵引起挤压加厚的扬子下地壳部分熔融岩浆的混合,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陵矿集区中酸性侵入岩不同的是,岩浆在上升过程中或滞留于浅位岩浆房中时明显地同化混染了扬子上地壳物质。然而,起源相同的花岗闪长质岩浆历经演化并先后侵位结晶时,其岩浆特征和结晶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表现为:花岗闪长斑岩结晶时继承大量元古代锆石,花岗闪长岩则较少见有继承锆石,综合两者岩体特征和侵位结晶条件,显示前者岩浆熔体规模小、岩浆温度低、冷却结晶较快,岩体形成于富含F、Cl和相对还原的环境;而后者岩浆熔体规模巨大,岩浆温度相对较高,冷却结晶慢,岩体形成于贫F、Cl和相对氧化的环境。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矿区两个花岗闪长质侵入岩体的成矿能力,演化早期偏还原性的花岗闪长斑岩岩浆以及其中较高的F、Cl含量更有利于钨富集于岩浆期后热液流体中,进而形成大型钨(钼)矿床。此外,相较于大型花岗闪长岩体而言,浅成侵位的小型花岗闪长斑岩体具有更为发育的裂隙系统以及受围岩更大影响而发生强烈矽卡岩化,也为矿质富集和沉淀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研究为皖南地区钨(钼)矿床的找矿勘探及成矿模式的建立提供了新依据。  相似文献   

20.
西藏多不杂铜矿床是班公湖-怒江带北侧新近发现的具有超大型远景的、典型的富金斑岩型铜矿床.本文对含矿斑岩、玄武质火山岩进行了系统的地球化学分析,甄别出三套岩石系列:埃达克岩、高Nb玄武岩和正常的岛弧玄武安山岩.三套岩石SiO2含量47%~68%,Al2O3含13%~18%,MgO含量1.4%~8.5%,FeOt含量2.3%~8.1%和CaO含量2.1%~10%,属于钙碱系列.MgO、CaO和FeOt与SiO2呈负相关,K2O与SiO2基本呈正相关.高Nb玄武岩和正常的岛弧玄武安山岩富Na,Na2O/K2O在0.9~7之间,而埃达克岩是相对富K,Na2O/K2O比为0.8.稀土元素总量∑REE为29×10-6-203×10-6,从基性到酸性岩乏REE是逐渐减小的,高Nb玄武岩的稀土元素含量最高,而埃达克岩最低.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为轻稀土富集型,LREE/HREE为7.0~12.4,(La/Yb)N为3.2~13,δEu为0.9~2.1.埃达克岩和正常的岛弧玄武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如Rb、Ba、K、Sr)和活泼的高场强元素(如:U、Th),相对亏损其它高场强元素(HFSE:如Nb、Ta、Zr、Hf、Ti),表明具有俯冲带之上岛弧岩浆的特征.而高Nb玄武岩具有明显Nb、Ta正异常,且TiO2含量高(>2%),(La/Nb)PM<2.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Sr、Nd同位素结果表明该区埃达克岩直接来源于俯冲洋壳的部分熔融,但可能有俯冲沉积物成分的加入;而高Nb的玄武岩则可能来源于埃达克质熔体交代或者超临界流体交代而产生富Nb、Ta的地幔源区,可能有软流圈地幔的加入;而正常的岛弧火山岩则来源于俯冲流体交代过的地幔楔.另外,多不杂矿区埃达克岩和高Nb玄武岩(HNB)空间共生的"埃达克质岩浆交代的火山岩系列",表明多不杂铜矿床形成于典型的岛弧俯冲构造背景.对与成矿密切相关的花岗闪长斑岩进行精确的SHRIMP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其锆石具有明显的岩浆结晶环带,Th/U比值范围为0.51~0.90,均大于0.1,为岩浆成因锆石,其SHRIMP U-Pb年龄为121.6±1.9Ma,表明至少在大约120Ma期间班公-怒江洋盆正在向北俯冲,洋盆闭合时间应晚于早白垩世中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