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工地质》1993,15(2):107-109
  相似文献   

2.
3.
内蒙古盐湖的主要沉积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蒙古盐湖的沉积地层主要由碎屑、粘土 淤泥类和盐类化学沉积组成,构成完整连续的地层剖面。碎屑层的沉积代表干旱气候条件,植被稀疏;风化作用强烈;粘土 淤泥类属较深湖沉积物,反映沉积时的暖湿气候条件;有盐类沉积时气候干旱程度增加,厚层的芒硝和泡碱的沉积,代表有突然的降温过程。根据盐湖沉积演化过程分析,近20kaB.P.以来内蒙古地区的古气候变化以暖湿-冷干交替变化为主要特征。在15~12kaB.P.、11~10kaB.P.和5kaB.P.以后,有几次较大的降温过程。  相似文献   

4.
中国黄土磁化率与第四纪古气候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Heller  F 刘秀铭 《地质科学》1992,(A12):279-285
  相似文献   

5.
洞穴碳酸钙沉积的古气候记录研究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洞穴碳酸钙是陆地环境中一种极好的古气候信息库。本文比较论述了中外科学家在该领域的研究历史与最新进展,指出该项研究需要通过高精度地质年代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和洞穴沉积学密切配合;并结合作者自己的工作,提出洞穴碳酸钙的稳定同位素和年轮记录是我国东部季风区古季风强弱、干湿变化、干旱事件及强降水事件的极好的高分辨档案  相似文献   

6.
南京下蜀黄土古气候序列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京下蜀黄土是我国第四纪地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受到地学界各学科的普遍关注。前人对下蜀黄土的形成、环境和时代归属等作过大量的工作,曾提出多种方案,但尚未有一致的结论。南京附近下蜀黄土是由  相似文献   

7.
黄土的显微结构与古气候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雷祥义 《地质论评》1989,35(4):333-341
黄土的显微结构特征是黄土粉尘物质堆积之后在特定气候条件和特定自然地理环境中形成的。我国黄土高原晚更新世黄土的显微结构特征反映出晚更新世黄土形成时西北部干旱而东南比较湿润的气候状况,与现今高原区的气候环境区域性变化相一致。根据黄土的显微结构特征,并考虑到黄土的主要化学成分以及磁化强度,黄土高原区晚更新世黄土自西北而东南可以划分为呈逐渐过渡关系的弱风化成土黄土、中等风化成土黄土、较显著风化成土黄土和显著风化成土黄土,它们分别是在干旱、半干旱、半干旱—半显润和半湿润的气候环境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伊克昭盟地区盐湖生物地层与古气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伊克昭盟地区自全新世以来,湖沼发育,随气候的波动,大部分已演化成为盐湖。各类反映与气候有关的信息均保留在盐湖沉积物中。通过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4个盐湖5个钻孔剖面有关生物化石的鉴定与分析,发现介形类化石4个属种,硅藻39个属种和较多的植物种子、草茎及虫管化石。在含有抱粉层位的样品中分析出木本、草本及蕨类孢子等化石41个属种。通过对各钻孔剖面生物地层组合特征综合的分析表明,该区自全新世以来,其气候波动特点为暖湿→冷湿→温干→温凉湿润→凉干的气候波动格局。  相似文献   

9.
古气候在沉积盆地研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兴起的层序地层学强调,一个沉积盆地地层格架的几何形态和岩性特征,受4大参数的控制(构造沉降、海平面升降、沉积物供给和气候)。但在层序地层研究中,人们往往注意层序界面与海平面变化的关系,而比较容易忽视古气候的作用。而古气候的因素与沉积作用、海平面变动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10.
根据内蒙古伊克昭盟5个盐湖中6个钻孔岩心的340件氧碳稳定同位素样品测试数据,分析了该区的古气候变化特征。氧碳同位素记录的研究表明,盐湖水体的δ^13C值的湖动主要受湖泊水体中TDIC变化以及湖泊水体与大气间碳交换的制约。盐湖的水体环境在过去23ka之中经历了17次明显的波动变化,提示了晚更新世冷湿-早全新世暖湿-中晚全新世暖干的晚第四纪气候变化规律及3个重要的气候事件,并预测未来全球长周期气候演  相似文献   

11.
冰筏沉积物,是古气候,古地理的有效记录。对冰筏沉积的研究,可用于研究冰川发育时期,范围,重建冰川发史,重塑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气候。通过冰筏沉积物中的砾石和砂级颗粒的成分分析,可了解古冰川发育区母岩的岩性组合。  相似文献   

12.
13.
桂林罗胡子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石笋)的古气候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育燕  何锦发 《地球科学》1990,15(6):689-696
  相似文献   

14.
15.
中国黄土磁性矿物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   总被引:71,自引:11,他引:7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最直观、最直接的古气候记录莫过于陆相黄土地层,它由许多黄土和古土壤层叠覆而成,详细地记录了第四纪以来的古气候变化。黄土高原中部黄土和古土壤的风化和发育程度可以用磁学参数,如磁化率等来描述。本文作者对甘肃西峰剖面约13万年以来的黄土地层做了详细采样,测量其磁滞回线各参数,频率磁化率、低场和高场磁化率、温度磁化率、磁组构等参数。研究表明,黄土与古土壤中的磁性矿物组分相似而且稳定。磁铁矿、赤铁矿和磁赤铁矿(主要是磁铁矿)的含量及其颗粒大小决定了它们的磁学特征。黄土和古土壤的磁学性质差别主要受成土过程中形成细小磁铁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风成砂沉积和古气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为一类常见的陆相沉积岩类型,风成砂岩产出于太古代到新生代的岩石记录中。风成砂沉积的形成与古气候、古环境密切相关,因而地质历史中的风成砂沉积是研究古气候和古地理环境的重要窗口。本文回顾了国内外风成砂沉积的研究进展,着重讨论了气候因素控制下风成砂沉积的成因及其形成过程。当前,国际研究注重风成沙丘形成过程的推理和模拟以及风成砂的沉积成岩过程,在风成沙丘形成过程、计算模拟、沉积保存的四维时空模型、风成相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新认识。鉴于国际研究动态,国内需要在地层记录中鉴别和剖析风成砂的宏观和微观形态特征基础上,加强风成砂沉积动力学过程研究,增强对风成砂沉积(微)环境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7.
受晚更新世以来海侵影响,渤海西南内陆第四系浅层经历了复杂的海陆交替演化。利用4口钻孔取芯井和88口静力触探井资料,采用现代测试技术和地层对比的方法对渤海西南内陆广饶地区第四系浅层进行沉积学综合研究。广饶地区地表以下30 m内,南部以风成黄土沉积为主,北部自上而下发育两期海相层,在研究区称为第一、第二海侵层,分别是10~4 ka B.P.的黄骅海侵层和40~28 ka B.P.的献县海侵层。黄土沉积于晚更新世玉木冰期,在研究区南部以17 m为界划分为大站组和羊栏河组(未见底)。晚更新世以来发生两期海侵事件(黄骅海侵、献县海侵),在海侵范围最大时到达广饶地区,先后对冰期沉积黄土层侵蚀改造,形成了“上超型海蚀黄土”的海侵演化模式。根据海侵与黄土沉积演化所对应的古气候变迁,将研究区晚更新世以来气候演变划分为6个期次:干冷期、温暖湿润期、干冷偏凉期、温暖期、潮湿湿润期和现代气候期,对应不同的沉积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18.
19.
富县地区末次间冰期以来古气候环境的演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相似文献   

20.
山西平陆两个黄土剖面及古气候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黄河三门峡北岸的山西平陆庙下、阳凹两个黄土剖面研究结果表明,S6、S1的磁化率值较黄土高原明显偏高,S5~S2的磁化率值则相对偏低,L7~L2的磁化率值也表现出较低值,与黄土高原内部L9磁化率值相近。另外,S5~L5地层厚度较大。把两剖面磁化率曲线与曹村剖面黄土-古土壤序列磁化率曲线、深海氧同位素曲线、北半球65°N太阳辐射变化曲线进行对比后表明,两剖面磁化率曲线反映的气候变迁,在0.1Ma尺度上与黄土高原内部基本相同,反映出与地球轨道要素变化控制的太阳辐射变化诱导的全球冰期-间冰期气候旋回的一致性;但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表现在地层厚度较大、磁化率值相对较低。其原因可能有4个:一是粉尘堆积速率不同,二是受流水侵蚀,三是物质来源有别,四是局地的成壤条件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