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招掖金矿带位于沂沭断裂带东侧,胶北隆起西北端栖霞复背斜北翼,受东西向阜山背斜控制.金矿床受新华夏系北东向压扭性断裂与东西向构造复合部位控制,金矿带内地层主要为上太古界-下元古界胶东群,其下部蓬夼组是金矿带的主要层位,分布于混合花岗岩体的周边地段.中部民山组零星分布于矿带北部边缘;上部富阳组分布于招掖以东.胶东群地层走向为东西-北西西  相似文献   

2.
辽东连山关早前寒武纪铀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世界许多古老地台区的下元古宙地层中发现了大量铀矿床。连山关地区具有与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前寒武纪铀矿床类似的某些地质条件。目前已在太古宙花岗杂岩体与下元古宙沉积变质岩系接触带附近发现一些矿化现象,并且找到一处铀矿床。本文根据历年工作成果,着重讨论该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矿化特征及成矿模式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刘德正 《铀矿地质》1990,6(4):193-202
本文详细探讨了连山关地区早元古代富铀矿床的主导赋矿因素,揭示了沿太古代—下元古代不整合面两侧分布的钠交代体对该区脉型铀矿的赋矿意义,明确其主要找矿方向是寻找受浪子山组下部层位中的脊状钠交代体基部控制的富铀矿床,指出了成矿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4.
张诚 《西北地质》1989,(1):28-34
红石泉铀矿床位于华北地台西部边缘、阿拉善台隆南缘北西西向龙首山拱断带的西段,矿体产于侵入到下元古界龙首山群中的伟晶状白岗岩体中(图1)。该矿床是我国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铀矿床,类似于纳米比亚的罗辛矿床。所不同的是,红石泉铀矿床属于吕梁期岩浆气成热液成矿作用和华力西期含矿热液成矿作用复成因矿床。该矿床的形成与伟晶状自岗岩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探讨伟晶状白岗岩的地质特征、演化特点、成岩物理化学条件、  相似文献   

5.
秦岭东段的伟晶花岗岩型铀矿床属岩浆型铀矿床。矿床位于秦岭地轴秦岭群第三岩段变质岩系中。根据有关资料,属下元古界,是一套以杂砂岩、粉砂岩、钙泥质岩等陆源碎屑岩为源岩的中深变质岩系。其矿体围岩是黑云斜长片麻岩、变粒岩和大理岩等。  相似文献   

6.
西岔及金厂沟金矿床位于金厂沟——正岔金、铅锌多金属矿田中。矿田内下元古界集安群属古老地块上的裂谷型优地槽沉积,具有较强的混合岩化作用。岩浆活动比较频繁,形成一套中酸性杂岩体。矿田内矿床(点)密布,是一个较为有望的金、铅锌多金属矿田。  相似文献   

7.
在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下元古界兴地塔格群和侵入于下元古界的含蛭石超基性岩岩体中,首次获得了两组铀—铅法同位素年龄数据.该样品是新疆地质矿产局第三地质大队所采集,由北京第三研究所测定的.其中采自下元古界兴地塔格群辛格尔组混合岩(混合花岗岩)中的锆石年龄为1912±12.1百万年.这些锆石据黄存换研究均属于经过搬运而再沉积的次生锆石.因此,上述年龄数据老于辛格尔组沉积时的年龄.  相似文献   

8.
一、概况辽南、吉南及鲜北下元古界层控铅锌矿床,是指产于下述三个矿化集中区的铅锌矿床:辽东半岛南部(简称辽南)青城子矿化集中区、吉林南部(简称吉南)荒沟山矿化集中区和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北部(简称鲜北)检德矿化集中区。三个矿化集中区的铅锌赋矿建造在辽南属辽河群浪子山组和大石桥组;在吉南属老岭群珍珠门组;在鲜北属摩天岭系北大川  相似文献   

9.
黄茂新  富公勤 《地质论评》1981,27(6):505-513
茶叶山辉长岩杂岩体分布于鲁西台背斜邹平火山洼地的西南缘,属于西窝陀-十九郎庄-茶叶山-大临池弧形辉长岩杂岩体的南段,为燕山期岩浆活动产物。该杂岩体由两期四次侵入而成。各期次岩体的类别、产状、岩相及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其中以辉长岩期第一次侵入的苏长辉长岩体分布最广。兹将该岩体的岩石学特征及在该岩体中找寻铜镍矿床的前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大(武汉)区调所江西遥感区调队在赣东北江南造山带岩石学研究中发现我国首例岩浆混合杂岩体群(简称浆混岩体群),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它由6个浆混岩体组成,大者近100km~2,小者仅2km~2。它们沿扬子与华南板块的对接边界继续分布,并产于晚元古代上墅组陆相火山岩带内。  相似文献   

11.
山东雁翎关地区雌山混合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地质背景雁翎关地区位于山东泰安东南四十余公里处(图1)。本区出露泰山群变质岩系,受到中压相系的角闪岩相区域变质作用,变质时代大于24亿年。雌山混合花岗岩带分布于东石棚—马家雌山西南和磨石山香水河东北的狭长地带(图1)。岩体走向北西—南东、与区域构造线方向一致,围岩为泰山群的山草峪组黑云变粒岩。构成  相似文献   

12.
甘肃是中国西部造山带发育的省份之一,中—高级区域变质岩发育,有太古宙—早元古代中、高级区域变质岩系构成的稳定克拉通,有显生宙时期在古老结晶基底上发育起来的北山、祁连山、秦岭等古生代造山带,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混合岩、混合岩化岩石。根据混合岩化的发生、发展及地质环境可将混合岩化分为区域性混合岩化、边缘混合岩化、断裂带或构造带混合岩化。根据不同程度混合岩化程度可分为混合岩化的变质岩、混合岩、混合花岗岩。初步总结了区域混合岩、注入混合岩与构造混合岩的基本特征,对比了混合岩化岩石、混合岩和混合花岗岩特征及在甘肃的分布、岩石学变化,分析了混合岩—混合花岗质岩石演化特征,对甘肃混合岩及混合岩化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前人将大片的具片麻状构造的花岗岩视为混合岩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而仅仅按混合岩化程度进行的混合岩化分类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杨凤超  孙景贵  宋运红  张朋  毕中伟 《地球科学》2016,41(12):2008-2018
辽东本溪连山关花岗杂岩岩体的精细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的研究匮乏,区域上辽东地区新太古代岩浆活动较少,研究也相对较弱.辽东本溪连山关地区处于铀矿集中区,是内生铀矿床的有利成矿地区.区内铀矿主要赋存于连山关花岗杂岩体与辽河群浪子山组或鞍山群的接触带附近,表明了岩体与铀矿化关系密切.连山关地区浅肉红色正长花岗岩SHRIMP U-Pb年龄为2 512±14 Ma,灰白色条痕状二长花岗岩SHRIMP U-Pb年龄为2 510±15 Ma,花岗杂岩侵位时代为新太古代.正长花岗岩SiO2含量为69.28%~72.70%,K2O含量为6.24%~7.12%,Na2O含量为2.77%~3.09%,Al2O3含量为13.68%~15.92%;二长花岗岩SiO2含量为65.53%~71.01%,K2O含量为2.95%~3.90%,Na2O含量为3.57%~4.23%,Al2O3含量为14.13%~14.90%;连山关花岗杂岩含白云母,A/CNK为1.09~1.16(平均1.12),刚玉(C)为1.37~2.28,P2O5和SiO2无负相关关系,表现为高钾的S型花岗岩.稀土总量较高,轻重稀土元素之间强烈分馏,从正铕异常到负铕异常(δEu=3.55~0.36),亏损Nb、Ta、P、Ti等高场强元素,富集Rb、Th、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锆石εHf(t)值为-15.19~-0.47,对应的单阶段Hf模式年龄TDM为2 826~3 400 Ma,两阶段Hf模式年龄TDMC为2 931~3 650 Ma.辽东连山关花岗杂岩可能是在高温中压条件下由中太古代和古太古代地壳物质(以变质泥岩和杂砂岩为主)发生深熔作用形成的,可能发生在后碰撞环境,指示华北克拉通各微陆块拼贴完成.   相似文献   

14.
为了深入认识华夏地块早古生代陆内造山作用相应的地壳再造过程,本文选取粤西福湖岭混合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相学以及锆石U-Pb年代学研究。根据混合岩化程度,粤西福湖岭混合岩剖面由上而下可以分为3部分:混合岩化沉积变质岩、条带状混合岩和混合花岗岩。根据岩性与岩相学特征,福湖岭混合岩又可分为古成体、暗色体和浅色体。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及与区域上基底变质岩资料的对比研究表明,福湖岭混合岩的原岩(古成体)是形成于新元古代的变质沉积岩。粤西福湖岭混合岩的形成时代为441~435 Ma,是华夏地块早古生代陆内造山事件的重要产物。  相似文献   

15.
萨勒巴斯推覆体中发育一套深层次变形构造组合和倒转递增变质带,其中糜棱岩、混合岩、混合花岗岩的成因关系对研究挤压造山背景下,地壳深层次变形作用和成岩作用具有特殊的意义。研究表明:在大型滑脱推覆系统中,存在糜棱岩—混合岩—混合花岗岩成岩系列;成岩过程为:韧性变形—剪切加热—部分熔融;控制成岩过程的主导因素为构造动力条件。这一成岩过程能导致稀土元素发生分异,出现重稀土元素有规律地亏损,变质作用pTt轨迹显示造山过程中逆冲推覆作用导致的地壳叠置加厚和剪切加热的典型热演化模式,变形、变质高峰期后,高角度逆冲作用导致变形岩石经历减压、降温的退变质作用,形成由南向北的倒转递增变质带。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本溪连山关地区出露大面积的古元古代辽河群地层,在朱家沟典型剖面浪子山组中识别出2层斜长角闪岩,镜下观察其原岩为玄武岩;在连山关及河栏镇里尔峪组中识别出一套酸性火山岩。对浪子山组2件斜长角闪岩样品、里尔峪组2件流纹岩样品测定LA-ICP-MS锆石U-Pb年龄。阴极发光图像显示,样品D020锆石内部结构整体发黑、条痕状吸收程度不等,Th/U值较低,为变质锆石,其1934±45Ma代表了浪子山组的变质年龄。其余3个样品阴极发光图像显示典型的岩浆振荡环带结构和较高的Th/U值,为岩浆锆石。1952±38Ma代表了浪子山组的形成时代,2177±34Ma和2208±12Ma代表了里尔峪组的形成时代。结合前人资料,将辽河群形成时代限制在2.20~1.95Ga,其形成时代持续了250Ma左右。野外接触关系及火山岩年代学特征从另一个方面揭露了辽河群总体为一套无序、局部有序的构造地层,各岩组间不存在上下关系,浪子山组已经不适合置于里尔峪组之下。  相似文献   

17.
早元古代连山关铀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著名的连山关铀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矿床成因,划分了两种不同成因的矿体:沉积变质型和碱交代热液脉型,其同位素年龄分别为2085.6Ma和1974.8Ma。矿床的工业铀矿物以沥青铀矿、晶质铀矿为主。矿床属多阶段复成因铀矿床,以中高温碱交代热液成因为主。矿床铀源主要来自连山关岩体,铀的活化转移与碱交代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8.
In the Pyrenees,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rotation of the Iberian plate around Europe during the Mid-Cretaceous, a Na–Ca metasomatism is recognized as a complementary record of the hydrothermal activity that led to Na-metasomatism (albitization) and talc–chlorite mineralization. It affected metasedimentary rocks as well as Hercynian granites. In situ laser ablation ICP-MS U–Pb analyses of titanite grains formed in albitites during metasomatism date the Na–Ca metasomatism between 110 and 92 Ma. The temperature of the Na–Ca metasomatism is estimated to be approximately 550 °C. Both the time constraints and temperature estimates suggest that the Na–Ca metasomatism is related to the low-P high-T North Pyrenean metamorphism.  相似文献   

19.
辽吉东部层状混合岩的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光启 《吉林地质》1990,9(1):42-49
辽吉东部的层状混合岩与上、下围岩始终保持整合接触,反映它的体系基本上是封闭的,没有外来组份的加入。其组构、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和稀土资料等表明层状混合岩不足岩浆型的,而是重熔岩浆型的,其原岩是沉积变质岩。  相似文献   

20.
柴北缘乌兰县二郎洞地区的达肯大坂岩群主要由黑云斜长片麻岩、混合岩、黑云母石英片岩、斜长角闪岩和大理岩、花岗片麻岩等共同组成。本文首次对两件混合岩化黑云斜长片麻岩样品中的锆石进行了内部结构分析和SHRIMP测年, 黑云斜长片麻岩中的锆石大多具有核-边结构, 核部和边部分别表现为典型的岩浆和变质成因锆石特征。一件样品中锆石核部206 Pb/238 U加权平均年龄为503.8±5.1 Ma, 边部206 Pb/238 U加权平均年龄为449±9.9 Ma; 另一件样品核部206 Pb/238 U加权平均年龄为493.6±4.5 Ma。这些结果表明, 乌兰县二郎洞地区达肯大坂岩群中的混合岩化黑云斜长片麻岩原岩形成年龄为504~494 Ma, 属于晚寒武世岩浆活动的产物, 变质年龄为449 Ma, 分别与柴北缘岛弧岩浆作用和超高压变质作用的时限相一致。研究表明, 二郎洞地区达肯大坂岩群不仅有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基底岩石, 还包含早古生代的岩石组合, 为一套不同性质和不同时代的混杂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