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海洋可控源电磁数据预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可控源电磁法是探测海底油气资源和矿产资源的一种新兴的海洋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本文提出了一套海洋可控源电磁数据预处理方法,包括时频转换和预白处理、时钟漂移补偿、随机噪音估计、叠加窗口选择、方位校正、椭圆极化分析、主轴旋转以及合并航道数据等等,并用实例详细说明了各种处理方法及其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水下拖曳系统运动姿态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冯甦  朱克强 《海洋工程》2005,23(4):56-63
采用凝集参数法建立了水下拖曳系统的三维离散模型,该模型由一系列的质量点和不计重量的弹簧组成.采用数学模型编程对NCEL浮球实验和四个典型拖曳系统进行了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此数学模型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对于海洋缆索系统,论文针对传统有限段法的不足,提出改进的缆索有限段法,缆索离散为若干弹性缆段组成的多柔体系统,根据缆索的特点选择适当的参考系和广义速率,引入有限元法中的形函数描述段内各点位移,根据Kane方程推导改进缆索有限段模型的运动方程。基于改进的缆索有限段法,提出了模拟拖曳缆索释放一回收过程的变拓扑结构模型,即用可变长度缆段长度的变化和缆段数量的改变建模缆索的释放和回收过程。文中对一海洋拖曳系统进行了动力学仿真,与海洋试验结果比较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从地球科学家到投资经理的勘探机构都已经意识到最近对可控源电磁法用于海洋水合物探测和评估方面的兴趣剧增。比如油气、天然气、天然气水合物这样的靶区,是其他导电背景中的高阻带。笔者从实验设计到一些已经公开的相关勘探案例中得到的基础理论中追踪海洋方法的学术和商业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5.
准确地描述和预报拖曳系统的性能及运动规律是海洋地震勘探拖曳系统设计与应用的前提条件,文章在多年研究水下拖曳系统及拖缆定深器的基础上,对海洋勘探拖曳系统进行详细的分析,并针对自行研制的某型拖缆定深器进行仿真计算,最后提出一些在工程实践中比较有用的结论,可为地震勘探拖曳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深海拖曳系统运动响应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潞怡  朱继懋 《海洋学报》1997,19(2):99-106
本文用二维动力学模型模拟了6000m深拖系统的静态和动态响应,建立了一种新的拖体边界条件,并对有航速情况下的收、放缆运动进行了计算和比较,讨论了影响拖体运动响应的几个参数.本文的计算方法为拖体运动的实时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海洋可控源电磁(MCSEM)是应用地球物理方法探测海底油气资源的新方法,由于海上工作环境的特殊性,监测甲板温度、湿度以及船上装备的相关参数对安全、有效生产意义重大。基于对MCSEM生产工作和甲板工作模式的研究,设计了一套适用于MCSEM工作的甲板监控系统开发方法。主要是基于.NET Framework类库,应用C#和C++语言进行了监控软件的研发,设计了软件的网络结构、数据存储和用户界面,综合运用了Socket网络编程技术、多线程技术、ADO.NET数据库技术以及GDI+和OSG结合的显示技术,较好地实现了海洋可控源电磁勘探生产过程的监控。  相似文献   

8.
为了便于分析海洋可控源电磁法(CSEM)对天然气水合物高阻薄层的探测能力,定义了一个反映目标层可探测程度的量——可探测度,目标层可探测度越大,表明越容易被探测到。计算了不同水深情况下一维水合物模型的海洋CSEM归一化场、有效异常和可探测度。结果表明,在深水环境下,利用归一化场、有效异常和可探测度均可以识别水合物高阻薄层,但在浅水环境下,归一化场和有效异常受空气波畸变影响严重,不能很好地识别高阻薄层,而空气波对可探测度影响较小,在浅水区利用可探测度有利于识别水合物高阻薄层。  相似文献   

9.
海洋监测拖曳系统中拖缆导流套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拖缆导流套是提高海洋监测拖曳系统效能的有效手段之一.阐述了导流套的功能,分析了导流套的受力,以及拖缆导流套设计中要考虑的若干问题,并介绍了自行设计的导流套性能.  相似文献   

10.
孙永泰 《海洋工程》2008,26(1):93-97
对平台液压升降模拟仿真系统研究的必要性进行分析,针对自升式平台作业工况和机理,提出总体设计方案,进行各部分的研究设计。在软件方面,建立虚拟仪器测试系统,该系统的建立实现了平台升降系统的仿真及液压阀件的测试。  相似文献   

11.
用于海洋探测的多参数拖曳荧光计系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论述了作者研制成功的拖曳荧光计系统。该系统的荧光传感器采用了光源调制和信号同步解调技术,同时在受光器上采用了专用遮光导水暗盒及弯曲导水管,确保荧光传感器在探测体积内水体及时交换,并能有效地消除海中太阳光的影响。系统能在任一日光强度下从海表层至80m水深任一深度,走航拖曳速度在2~10kn内平稳地水平工作。该拖曳体内安装有荧光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深度传感器和多路传输电子线路装置。通过一根直径为14mm的电源/信号传输七蕊铠装电缆将拖曳体与手摇绞车及船上控制器、数据采集、记录显示器连接在一起,可以同时测量光学和水文参数,这些数据为0~5V模拟电压量输出。该系统进行了多次水池和海上现场实验及应用,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并且借助于荧光示踪染料完成了多处海区的水体混合扩散测量实验任务,建立了实验观测方法。本文还介绍了该系统的构造、现场测量实验数据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水下作战对抗已经成为信息化海战的重要方面,但水下战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使对水下作战对抗的论证评估、演示分析和实验研究等都面临着更多的困难,设计研究水下作战仿真系统,对于水下作战对抗体系构成的验证、水下作战对抗模式的演示以及对抗效能分析和关键技术发展导向等都具有重要价值。在水下作战对抗的应用背景下研究设计了水下作战仿真系统,分析了系统的总体架构,重点从节点对象类、节点运动模式属性类以及功能属性类等方面对系统的模型体系进行设计,给出了系统的接口关系设计和驱动机制实现,仿真实例表明系统并能够为水下作战提供有效的论证评估手段和演示分析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13.
14.
深海拖曳系统是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一项重要手段。在众多深海探测装备中,深海拖曳系统以探测面积广、作业效率高、操控性能好等优势而得到了广泛应用。针对深海拖曳系统水下控制技术,从控制手段和控制策略2个方面对其发展历程、国内外研究现状等进行梳理,分析对比不同控制手段的优缺点,并对深海拖曳系统水下控制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深海拖曳系统的应用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储层和低阻沉积围岩之间存在明显的电阻率差异,观测这种电阻率差异所产生的电磁异常,有可能确定天然气水合物的分布范围和饱和度。通过建立不同孔隙度和天然气水合物饱和度的一维地电模型,分析时间域海洋可控源电磁(CSEM)响应和有效异常的特征,探讨时间域海洋CSEM法探测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海洋可控源电磁法的迅猛发展在油气勘探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浅海环境中,常见的两种可控源电磁法的数据采集系统采用海底基站式(Sea Bed Logging(SBL)),以及拖缆式(Towed Streamer electromagnetics(TSEM))两种模式。本文的研究目的是研究在不同水深条件下,两种数据采集系统的工作模式以及海水对其的影响。为了更好的比较两种数据采集方式,本文采用了三种不同的分析方法:一维敏感度模型,二维油藏敏感指数,Occam反演。一维敏感度模型能够迅速的给出结果,但是由于结果的信息量有限,不足以给定准确的结论。二维油藏敏感指数可以依据正演的结果快速的给定一个水深和油藏敏感度的关系。Occam反演方法用于对合成数据进行反演计算,估计地下介质电阻率参数。为了更好的评价反演结果,本文引入了横向电阻异常率(ATR)。通过对合成数据的反演结果的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在浅水环境中,SBL和TSEM数据采集系统都可以提供较高的分辨率,对高电阻层有很好的敏感度。在深水环境中,SBL数据采集系统具有明显的优势。ATR对于反演的电阻率参数结果具有很好的评价作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有拖曳式海洋磁力测量通常只能获取地磁总场信息,不能获得地磁矢量信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拖曳式海洋地磁三分量测量系统设计方案。测量系统通过INS/GNSS组合导航进行定位定姿,搭载的三分量磁力仪与惯导通过高精度定位板刚性固定,经过数学平台的坐标变换,进而将拖体任意姿态下的海洋地磁场三分量数据归算到地理坐标系下。此外,对拖体进行了水动力分析,提高姿态稳定性的同时减小了阻力。经过海上试验和数据处理,系统获得的三分量数据在平差前的重复线内符合精度分别为东向6.8 nT、北向4.1 nT、地向8.0 nT,交叉点内符合精度分别为东向19.1 nT、北向19.5 nT、地向15.4 nT。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为海洋矢量磁力测量提供良好的测量平台,为后续的海洋磁力测量提供实践经验和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海洋测量水下拖曳设备位置确定问题,综合考虑拖缆受力、海流影响以及水下拖体的运动性质,建立了水下拖曳设备的位置计算模型,并仿真计算分析了测量船在不同航行状态下拖曳设备位置确定的规律,探讨了不同海流效应对拖曳设备位置确定的影响。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在海洋动态环境作用下,拖缆各方向的偏移明显呈曲线形状,非简单几何运算所确定。测船各方向的运动均可对水下拖体的位置在相应方向产生一定影响,而水下拖体位置的变化量小于测船拖点位置的变化量。海流对水下拖曳设备定位可造成数米的偏差,需进行相应改正。建议可考虑采取船载式ADCP实时测流辅助水下拖曳设备定位的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9.
针对极区冰基拖曳式海洋剖面浮标长期稳定获取极区水文和气象数据的工作需求,进行了浮标系统的低功耗方案设计。该方案基于超低功耗51系列微处理器,根据最低功耗工作模式与最短工作时间原则,采用高效的电源管理机制对浮标系统各个部分的能量消耗进行合理的分配与管理,并应用了Argos卫星通讯模块ARGOS-3 PMT-RFM的BPSK调制低速数据传输模式,可有效降低浮标系统的整体能耗。该浮标在北极冰站上长达1年的运行情况表明该系统工作稳定,所采用的低功耗能量管理方案实现了浮标系统长期连续观测的需求。该浮标的成功试验和推广应用有助于极地研究人员更准确地分析海冰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20.
王艳  林君  刘斌 《海洋技术学报》2005,24(3):22-24,35
针对TEM仪器置于海底进行资源勘探存在的问题,采用带网卡的PC/104-HXL/P300作为接收机的主处理器.在Windows98系统下同时运行采集和网络通讯应用程序,实现了底层数据采集和远程高效高速数据传输等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