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元城镇化机制与模式研究——以东营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元城镇化机制与模式的研究一直是中国城镇化研究的重要领域.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具有显著的二元性,是研究二元城镇化机制特征和演化趋势的典型区域.选取中国第二大油田驻地——山东省东营市作为资源型城市的典型案例,试图通过对东营市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城镇化机制的演化阶段、模式与特征的深入剖析,展现资源型城市二元城镇化的特殊机制和可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资源型城市是我国城市类型中十分重要的一类城市,由于产业结构的单一性和区位的相对劣势,其发展存在着较大障碍,并不同程度地面临着资源枯竭之后城市如何持续发展这一严峻问题。本文以新疆克拉玛依市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克拉玛依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定量分析,提出影响克拉玛依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是其产业结构的单一化,通过对克拉玛依市产业结构现状的分析评价,提出了产业转型的战略选择及战略重点。以此作为典型实例分析,希望能给其它类似的城市、区域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3.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困扰中国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难题,深入剖析资源型城市的演化路径,根据其演化规律,提出针对性的转型发展策略显得尤为重要.以甘肃省白银市为例,结合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的3个发展阶段:勘探兴起期、鼎盛繁荣期、枯竭转型期,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思维方法,揭示了资源型城市的演化呈现出多个正负反馈机制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动态过程,梳理了不同演化阶段的表征.总体来看,资源型城市发展面临体制痼疾、路径依赖和外部不经济三大困境,亟需综合性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策略进行规划引导响应.  相似文献   

4.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攀枝花为例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可持续发展指标是用以反映和评价可持续发展实践结果的测试手段。从经济发展转向可持续发展是人类认识自己、合理地发展自身的要本性转变。文章针对资源型城市目前发展面临的选择,为其有效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建立的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合硎骨意识、有监测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中国资源型城市识别与综合类型划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资源型城市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城市,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是区域产业开发、区域经济和城市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自2001年国家从阜新市开始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工作以来,对全国资源型城市的准确识别与类型划分一直是地理学界探讨的重点问题之一。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城市职能分类的理论与方法,对资源型城市识别与分类的指标与阈值进行了系统分析,识别出全国262座资源型城市。同时,本文从资源型城市发展程度和资源型城市自身的问题出发,根据资源型城市发展的总体导向,结合资源型城市实际特点,尝试建立提出了以资源保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两个指标评价为基础的资源型城市综合分类框架,构建了资源型城市评价分类模型,将识别出的262座资源型城市分为成长型城市、成熟型城市、衰退型城市、再生型城市4类,并分析了不同类别城市的概念内涵与差异性特征。该研究成果很好的支撑了由国务院发布的《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对资源型城市的范围与类别的划定,并成为规划分类引导政策制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国内外的发展情况看,许多资源型城市已经面临越来越严重的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困境,有些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会因资源枯竭而呈现"矿竭城衰"的现象,然而有些城市根据发展实际,进行适时转型,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根据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特点,对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共性分析,在总结国际上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三种模式的基础上,根据生命周期理论来判定城市发展所处的阶段,从产业生命周期、产业竞争力和城市转型定位等四个维度框定城市转型理论分析,进而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城市空间意象为解释城市中居民与城市环境相互作用提供了重要研究视角,对城市空间管理与环境规划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查阅和分析显示,国外学术界对城市空间意象的研究比较深入,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许多成果,而国内的相关研究才刚刚起步。从研究的学科视角、核心内容、热点与重点、研究方法等四个方面来看,国内外城市空间意象研究有所异同。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城市空间意象特征的动态分析和对比分析、城市意象空间营造的理论与方法问题等层面提出了未来深入研究的方向,希望对国内城市空间意象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发展和转型是中国诸多工矿资源型城市面临的迫切问题。在企业家型城市的理论视角下,对"钢城"马鞍山的成功转型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城市定位与时俱进是马鞍山成功转型的关键,它为马鞍山的城市转型提供了旗帜和方向。在转型中,马鞍山通过实施传统钢铁改造升级、城市空间"南进"、"东扩"战略与园林城市建设等企业家型政府的行动,在城市中创造了新的工业空间、新的消费空间,并改善了城市人居环境。此外,通过实施制度创新战略,在城市内部进行了行政区划调整,在区域层面则实施了积极的区域一体化战略,加强与更大区域的合作,提高了城市综合竞争力。马鞍山的成功转型经验可为其他类似工矿资源型城市提供启示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中国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棚户区改造与反贫困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的贫困居民、贫困棚户区与贫困城市问题揭示的是中国当前日益突出的城市贫困现象,相关研究有助于提高地理学解决社会问题的实践能力。通过总结资源型城市沉陷安置区社区建设、居民就业、社会保障、接续产业发展等诸多问题,讨论了在棚户区的改造方式与安置位置选择、政府的贫困救助能力以及城市经济转型中,存在的不利于城市反贫困的主要障碍,并提出应通过采用灵活适用的改造模式、改善安置住房的区位条件、扩大救助贫困居民的地区援助、支持资源型城市自生能力增强等措施,促进棚户区长效改造、克服城市贫困。  相似文献   

10.
生态足迹作为一种定量度测区域可持续发展程度有效的生物物理方法,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应用该方法对我国有色金属基地白银市2003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认为白银市人均生态赤字达1.341 28 hm2,超出生态承载力的186%,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已对生态系统平衡构成威胁;生态足迹的需求空间以化石燃料用地为主,其需求空间占全部需求空间的65.5%,是生态足迹总供给面积的1.52倍.通过生态度足迹的分析,有利于探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相关问题,最后提出白银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中国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估及影响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丹  卜晓燕  徐祯  李国平  吴殿廷 《地理学报》2021,76(10):2489-2503
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全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难点和重点.对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估并分析其影响机理既能丰富相关理论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梳理和分析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框架,系统构建了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综合测算了中国117个资源型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并深入分析了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①2005-2017年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持续增长,整体呈现显著的"东部相对较高、西部相对较低"的分布格局.②高质量发展水平较高和较低的城市具有明显的区域集聚特征,但高质量发展水平局部不平衡性加剧,空间极化现象持续扩大.③不同成长阶段的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别,其中,再生型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最高,而衰退型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最低.④资源型城市与省会城市或直辖市的距离、区位和海拔、城市的开放时间等均对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崔丹  卜晓燕  徐祯  李国平  吴殿廷 《地理学报》2021,76(10):2489-2503
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全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难点和重点.对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估并分析其影响机理既能丰富相关理论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梳理和分析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框架,系统构建了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综合测算了中国117个资源型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并深入分析了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①2005-2017年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持续增长,整体呈现显著的"东部相对较高、西部相对较低"的分布格局.②高质量发展水平较高和较低的城市具有明显的区域集聚特征,但高质量发展水平局部不平衡性加剧,空间极化现象持续扩大.③不同成长阶段的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别,其中,再生型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最高,而衰退型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最低.④资源型城市与省会城市或直辖市的距离、区位和海拔、城市的开放时间等均对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实证研究——以枣庄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滞后已成为我国经济进步的制约因素之一。造成资源型城市衰弱的根本原因是城市本身在长期依赖资源的情况下导致的产业结构不合理。选取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枣庄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对其产业结构和主导产业做出科学评价,由此提出转型方案,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转型提供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4.
林业资源的可再生性使林业资源型城市的区域发展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不同于其他类型的资源型城市。文章对比分析了林业资源型城市与其他类型资源型城市的差异性,认为林业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问题具有"过渡期"性质。从区域内生发展能力、替代产业发展的区位制约、林区功能转换以及林权等角度分析林业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障碍,并探讨了资源替代、森林保育基地及林业资源综合开发三种发展模式及其存在问题,继而提出林业资源的综合开发是林业资源城市保持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东北地区是以耗竭大量自然资源为代价的外延型经济发展典型地区。经过近百年来的开发.区域资源趋于枯竭.资源型城市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问题和矛盾是长期积累形成的.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和体制原因。本文分析了东北资源型城市所面临的问题.阐明了其经济衰退的机制和问题的成因.提出了今后东北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四种模式——综合性发展模式、主导产业转型模式、培育接续产业模式、资源带动发展模式,论述了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所必须破解的三大难题——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就业、生态环境整治.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是城市发展与竞争的世纪,由经济全球化加快而产生的竞争趋势明显加强,中国政府与企业将会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尤其是资源富集型的城市,如何在新一轮的激烈竞争中抢占先机,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赢得更多的利益,继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目前政府与企业高管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也是对政府执政能力的新考验。呼伦贝尔市市委书记梁铁城从呼伦贝尔市的实际出发,以全球化思维,从科学发展观出发,发挥地缘优势,整合中俄资源,提出了“不求所有,只求所在”的国际化战略。这是呼伦贝尔市政府高层建设和谐呼伦贝尔、打造呼伦贝尔城市品牌的新执政理念,体现了灵活驾驭国际市场的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7.
1982年以来,各级地方先后开展了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研究。这对结合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贯彻国家经济建设总的战略方针,进一步充实、完善这个总方针,都有很大作用。几年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的实践,也提出了不少问题,要求从理论上进行探索和明确,以进一步提高地区发展战略和地区规划工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不是由于资源枯竭无法支撑资源的消耗问题,不是新产业替代老旧产业的问题,而是传统产业的延链升级问题。因此,主动转型应该成为产业转型理论中的重要补充,更是解决众多资源型城市产能过剩和环境污染问题的现实需要。运用GE衍生矩阵分析方法,构建GE-钻石模型下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化工产业延链升级的实施路径提供分析框架。以韩城市化工产业为例,提出详细的转型升级实施路径。相关理论可为资源型城市探索主动、高效、高科技、绿色的产业转型之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基于空间生产理论,构建了“区域主体间的战略互动作为区域空间生产机制”的解析视角,对北京、上海两大中心城市及其外围地区的战略互动过程及区域空间发展绩效进行了深入比较分析,认为上海及其外围地区之所以能够成长为高度一体化的区域,同区域主体间持续采用相向型互动战略密切相关;而北京大都市阴影区的形成与长期固化,则与北京及外围地区之间长时期以来采用背离型互动战略直接相关。最后,从促进区域主体间积极战略互动的角度,讨论了减缓、化解大都市阴影区问题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20.
沙产业的发展历程和前景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1984年提出了发展沙产业的理论构想后,沙产业历经多年的探索实践和发展。分析了沙产业概念,论述了发展沙产业的重要意义,总结了沙产业理论体系构建过程和实践进程。沙产业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农业型沙产业理论、生态型沙产业理论、生态经济型沙产业理论和知识密集型沙产业理论4个阶段,沙产业的实践经历了启蒙萌芽、探索实践和快速发展3个阶段;指出了沙产业的发展前景,沙漠拥有丰富的资源,发展沙产业是沙漠地区开发的战略抉择,发展沙产业为人类开辟了新的生存空间,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沙产业的发展开拓出了一条治理与开发结合、治沙与治贫兼顾、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