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世界各国的发展都必须面对的是这样一个共同性的基本问题,即人类社会对物质产品数量、性能、品种追求的无限性与自然环境、物质生产及供给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人类自出现以来就开始努力从自然界中谋求生存并争取更好的生存(发展的本质就在于此),这种努力永不停歇.尽管人类社会追求物质产品的无限性和自然环境供给能力的有限性是客观存在的,但人类认识到他们的存在,特别是认识到这二者之间矛盾的严重性和普遍性,却有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勾画绿色中国——21世纪中国生态现代化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从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就生活在自然环境之中。自然环境为我们提供了生命支持、物质和文化服务。没有自然环境,就没有人类文明。随着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和人口的快速增长,如果按照传统发展模式,人类的物质需求将逐步逼近自然环境的承载极限,自然环境有可能发生不可逆退化。事实上,人类已经拥有毁灭地球的强大能力,而地球已经越来越不堪承受人类的需求重负。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科学地处理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相互关系,实现文明进步与自然环境的互利耦合,是一个无法回避和日益突出的问题。《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系统分析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今年4月22日是第34个“世界地球日”,其主题是“善待地球,保护资源”。地球是亿万种生命的摇篮,是迄今所知惟一适合人类生存的家园。自然资源是地球母亲给予人类的宝贵财产。自然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和创建文明的物质基础。因此,必须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人们转变了对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观念,意识到了各类资源的紧张与短缺。对于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来说,铜矿的需求是巨大的,更是持续增长的,资源的有限性和需求的持续增长是一对矛盾。铜资源供应的有效保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支撑。为了保证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铜资源的供应保障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人们转变了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观念,意识到了各类资源的紧张与短缺.对于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来说,铜矿的需求是巨大的,更是持续增长的,对资源的有限性和需求的持续增长是一对矛盾.铜资源供应的有效保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支撑.为了保证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铜资源的供应保障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6.
房地产业与城市污染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房地产业与城市污染 房地产业是属于城市建设的一个产业,它在城市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中生存、发展,房地产业因此受到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对城市的自然环境有积极或消极的反作用。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指出:“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地球提供给人类可利用的土地自然供给,是相对稳定,无弹性的。但在自然供给的范围内,对土地进行整治,以满足人类对土地需求的经济供给,则是有弹性的。土地作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资源,它的利用程度精细化的高低,就直接影响着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后劲,代表着经济的发展水平。实现土地利用由粗放向精细化转变,深挖潜力,节约集约用地,是当前土地利用上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资源安全问题被世界各国广泛关注。资源不仅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性,而且具有供给的有限性,总是存在数量、质量等安全问题。另外,资源还具有系统的整体性,各类资源之间存在内在联系、构成有机系统,资源系统结构破坏会导致资源功能衰减甚至消亡,进而产生资源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所谓环境,顾名思义,环者,围绕也;境者,疆界也。环境就是围绕的疆界。环境总是相对于某中心事物而言。一般来讲,当前学术界所研究的环境,是以人类生存和发展为中心,可称为人类环境,包括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是个可变的概念,它是一个多相、多元、多介质和多层次的庞大复杂的综合体,包括液相、  相似文献   

10.
0引言土地是人类生存和生产的最基础的物质条件,是一切经济活动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企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力,其发展不可避免地产生对土地的需求,土地资源的有限性是企业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济钢作为国有特大型钢铁企业,不但肩负贡献国家、造福股东、富裕职工的责任,更肩负着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1.
每年的4月22日,我们都会探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与地球和谐相处这一永恒的命题。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母亲为我们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一切物质需求。但是,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却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尤其是矿产资源,伴随着人类社会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2.
资源和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地质环境是国土资源的主要赋存系统,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质环境的形成是地壳表层岩石圈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人类圈之间,长期不断进行能量转移和物质交换而逐步建立相对平衡的开放系统的历史演化过程。这种演化有些是急剧的,大多是缓慢而不易觉察的,但都会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重大的、往往是很难逆转的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强调指出,严格保护地质环境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按照“纲要”要求,切实加强地质环境管理…  相似文献   

13.
一、土地储备制度产生与发展的法律动因 1.土地资源自身稀缺性与人类日益增长的经济需求之矛盾是催生土地储备法律规范的沃土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载体,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然而,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土地具有稀缺性。所谓稀缺性,是指土地因其位置的固定性、面积的有限性而不可再生的一种自然属性。土地的稀缺性是相对于人类无限之需求而言的。人类由于自身的发展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并且这种消耗会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而呈上升趋势。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口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增长,耕地则以每年2%的速度递减。  相似文献   

14.
正土地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和载体,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土地资源的有限性也使得城镇低效土地后备资源的稀缺问题越来越严重,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何破解土地瓶颈难题,盘活低效建设用地?近年来,营口市主动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举  相似文献   

15.
“十一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机遇大于挑战的时期。面向未来,从全省的发展看,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必须科学判断形势,准确把握机遇,清醒认识青海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较底层次,面对两大矛盾:一是不发达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各族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要靠又快又好地发展。二是各类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同保持社会和谐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要靠构建和谐青海。因此发展与和谐是青海现阶段的主题。  相似文献   

16.
被征地农民利益保障机制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地是人类生存的根基、经济发展的载体。目前,在城市化进程中,征地既是获取新增建设用地的主要途径,又是引发社会矛盾的焦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吃饭”与建设“争地”现象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17.
上个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给人类社会带来空前的繁荣,也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在人们盲目乐观、长期肆意掠夺资源的同时,大自然以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方式向人类敲响了警钟。如何继续生存并持续发展成为摆在全人类面  相似文献   

18.
正"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这反映自然界有其运行的规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人类也总是在与自然的互动中生产、生活、发展。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从中国古代"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天育物有时,  相似文献   

19.
正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矿产资源,人类文明和不同类型、不同模式的文化形式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千百年来,江上清风、山间明月赋予人们多少哲思与学意,激发人们多少想象与创造。因此,珍爱地球、保护地球,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所有生活在这个星球的人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周连义  曲玮  汤凯 《国土资源》2011,(11):50-53
土地资源作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它具有社会和自然双重属性,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追求土地资源的经济效用最大化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城镇化进程要以土地资源作为依托,但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土地资源的保护与城镇化过程中对土地需求之间存在矛盾。探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土地资源保护政策的改进,是我国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