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元谋人的时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钱方 《地质力学学报》2005,11(4):302-310
近40年来,笔者运用了如下方法对元谋人的时代做了进一步研究:①对元谋人年代的测定,采用了古地磁地层法、裂变径迹法、ESR法和氨基酸法;②从元谋动物群来确定元谋人时代;③从元谋地区地貌角度来讨论元谋人时代;④从新构造运动来讨论元谋人时代;⑤从元谋盆地第四纪地层来确定元谋人时代;⑥从元谋人牙齿,胫骨来讨论元谋人时代.最后得出元谋入时代为早更新世,距今170万年.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第31届国际地质大会有关地层学学术讨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地质年代表、生物地层学、事件地层学、层序地层学、磁性地层学、同位素地层学、综合地层学、沉积相与沉积古地理、生物古地理、构造古地理10个方面。这些研究可以明显反映出目前国际地层学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地层学研究不断深入,特别是一些经典地区和关键层段的研究仍然在不断深入,这些经典地区和关键层段在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上的突破带动了整个地层学研究的发展;地层学研究领域不断扩大,服务范围也不断扩大,地层学与其它学科相互渗透,为地层学这门古老的学科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地层学各分支学科相互结合,向多学科综合研究的综合地层学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综合地层滂的系统层次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华舟  谢德凡 《地层学杂志》1994,18(4):241-247,280
本文在分析地层客分支科学研究内容,出发点和相互关系的基础上,从系统科学观点出发阐述了综合地层学在研究地层体时空工分布规律中以岩石地层学为基础,以沉积地层学,火山地层学,磁性地层学,构造地层学等为基本层次,以生物地层学,同位素年龄地层学,年代地层为学主层层次系统结构特点。综合地层学就是要以这种系统结构为基本指导思想,最大限度地利用包括地层的岩石组合,化石,变形变质,物理化学属性和侵入地层中的岩脉及它  相似文献   

4.
综合地层学的系统层次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分析地层学各分支学科研究内容。出发点和相互关系的基础上,从系统科学观点出发阐述了综合地层学在研究地层体时空分布规律中以岩石地层学为基础,以沉积地层学、火山地层学、磁性地层学、构造地层学等为基本层次,以生物地层学、同位素年龄地层学、年代地层学为主导层次的系统结构特点。综合地层学就是要以这种系统结构为基本指导思想,最大限度地利用包括地层的岩石组合、化石、变形变质、物理化学属性和侵入地层中的岩脉及它们所反映的沉积与构造环境等各种地质资料解决地层问题。  相似文献   

5.
地震地层学     
地震地层学是最近一个时期发展最快的一个地学分支。根据地震反射资料解释地下地质现象的领域在不断扩大。由开始只能识别简单构造的几何形态,逐步地可以认识一些复杂的地质现象,目前还可直接预示地层的岩性、沉积环境,以至对应地层的地质时代。这后一任务是由地震地层学来承担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地震地层学”这个名称并不能完全反映它的内容,实际上,它所涉及的范围远比地层学的含义丰富得多。  相似文献   

6.
全息地层学原理与方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智勇  姜衍文 《地质论评》1995,41(5):426-431
全息地层学是以全球旋回地层学和高分辨率事件地层学为基础,综合生物地层学、磁性地层学、化学层学以及构造地层学等地层学各个分支的研究结果,以崭新的思路,全方位地开发和提取出沉积记录中所蕴涵的各类地层学信息,从而以极高的时间精度划分对比地层的综合性地层学。  相似文献   

7.
从综合地层学观点论华南浅海相泥盆系—石炭系的分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训练 《地质论评》1997,43(4):394-402
生物地层学、事件地层学和层地层学综合研究表明,华南浅海相区与Siphonodellapraesulcata带和S.sulcata带之间的界线相当的泥盆系-石炭系的界线不仅高于Cystophrentis带楔界,而且还应高于引起Cystophrentis绝灭的海退事件层的顶界。  相似文献   

8.
《地层学杂志》2005,29(4):410-410
本刊是地层学(含生物地层学、岩石地层学、磁性地层学、年代地层学、时间地层学、事件地层学、化学地层学、构造地层学、地震地层学及层序地层学等)及与其相关的地质学、沉积学、古地理学、古生态学、古气候学研究的学术性期刊,主要刊载与上述学科有关的专门性论、学术动态、报道、讨论、书刊和论的评价、综述或译,以及国内外工作方法交流和经验的介绍等。  相似文献   

9.
事件地层学是80年代掀起的地学革命新潮流,是生物地层学和岩石地层学杂交的产儿。关于这一新兴的边缘学科的概念含义、研究内容以及产生条件、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本文则作了必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全球旋回地层学是指在对全球沉积岩进行综合系统研究之基础上,通过估算沉积盆地中源于物源区的沉积物类型和沉积环境条件变化,来预测地层学特征的一种过程一结果模型。其研究内容包括对全球地质演化时期全球海平面变化、全球气候条件、全球构造运动、全球古地理背景、全球沉积环境特征、全球古生物事件及全球矿产形成过程进行动态模拟,强调古气候在地质记录中的意义,注重沉积记录的全球同时性研究;强调各种事件在沉积作用中的意  相似文献   

11.
元谋盆地的新第三纪地层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宗冠福 《地层学杂志》1996,20(2):138-145
元谋北部芝麻地段新发现的动物化石层位相当于小河组下部的湖相地层,据之将小河组分为上下两部分,并进一步探讨元谋盆地含古猿动物化石层的地质时代。  相似文献   

12.
着重论述了鄂西建始高坪龙骨洞的堆积 ,并建立了一个新的岩石地层单位——高坪组。高坪组为一套水动力条件较弱的暗河沉积 ,岩性为黏土、亚黏土、砂质黏土 ,含巨猿化石 ,属早更新世早期 ,可与柳城巨猿洞堆积、周口店第 18地点、元谋组下部对比。龙骨洞的地层时代早于 1.93Ma  相似文献   

13.
程捷 《地层学杂志》2006,30(2):187-189
就施林峰同志对湖北建始龙骨洞“建始人”的时代提出的异议进行讨论。哺乳动物化石、古人类化石和沉积速率研究表明,龙骨洞古地磁柱的两个正极性事件应与奥都威亚时和留尼旺亚时对比。  相似文献   

14.
广西柳州白莲洞遗址的铀系年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因涵盖新—旧石器过渡、出土人类化石及别具一格的石制品 ,广西柳州白莲洞遗址对古人类和石器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新生碳酸盐岩铀系测年的结果表明 :该遗址新—旧石器间的过渡期不超过 3ka± ,短于基于钙板 1 4 C测年得出的 6 ka± ;西 6层钙板和石笋的 2 3 0 Th年龄为 16 0 ka± ,西 7层人牙化石的年代应大于此值 ;“白莲洞式”石片打制法呈清晰的演化脉络 ,时间跨度至少为 15 0 ka。邻近的柳江人地点和土博前洞铀系测年结果与本文一致。这些地点年代位置的大幅度前移 ,是我国晚更新世人类遗址已有年代框架被总体压缩的例证。具现代解剖特征的智人在中国出现的年代很可能比原认为的早得多  相似文献   

15.
“元谋组”及“元谋动物群”含义的厘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讨论了云南元谋盆地的“元谋组”,“元谋动物群”的含义和时代。元谋组应只指钱方等人的“元谋组”的第四段地层 ,相应的动物群称为“元谋人”动物群。钱方等人的第三段地层应称甘棠组 ,其动物群名称为甘棠动物群。甘棠组和元谋组的时代分别为早更新世早期和晚期。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人类起源:来自南方化石地点的年代学证据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沈冠军 《地学前缘》2004,11(2):543-548
现代人类起源的时间和地点是当前古人类学研究和争议的热点。文中评述了 2 0多年来第四纪测年技术取得的进展及其对现代人类起源研究的影响。基于新生碳酸盐岩铀系测年 ,研究了中国南方柳江人洞等多个晚期人类化石地点的年代 ,结果远大于原认为的 2 0~ 30ka。晚期智人在中国出现的时间很可能不晚于西亚和南非 ,中国 4 0~ 1 0 0ka间人类化石的“缺环” ,很可能只是测年技术系统误差造成的假象。上述年代学新证据不支持中国现代人类全部来自非洲的假说。对岩溶洞穴遗址进一步的综合研究 ,有可能为破解有关现代人类起源的诸多疑点提供重要的以至一锤定音的证据  相似文献   

17.
Geological, geomorphological, and morphotectonic studies at the Gesher Benot Ya'aqov Acheulean site, Northern Jordan Valley, provide: 1) a unique opportunity to establish the ecological background of hominid behavior during the early stages of widespread human occupation; 2) crucial data for understanding the paleo-environment and the various processes that affected the area near the Gesher Benot Ya'aqov site; and 3) a basis for further comprehensive research in the region.Quaternary tectonic activity near the Acheulean archeological site has produced a complex local setting that controls the surrounding landscape. Tectonic activity formed the Benot Ya'aqov embayment, which attracted hominids and a variety of other fauna. Sediments of the Benot Ya'akov formation deposited in the embayment facilitated excellent preservation of the remnants of Acheulean hominid activities and of abundant floral and faunal remains. The formation was subsequently affected by faulting and folding. Local uplift ended the deposition of lacustrine sediments in the embayment of Hula Valley Basin and caused erosion and vertical incision of the Jordan River that resulted in the capture of the Rosh Pinna River and the exposure of the Benot Ya'akov formation. These deposits are found in different structural positions along the north–south oriented morphotectonic embayment. The outcrops contain numerous archeological sites, giving the study area an unusually high potential for future hominid discoveries.  相似文献   

18.
A new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program, started in 1981, provided new data on the stratigraphy, fauna, and human industries, as well as the first results on paleomagnetism and sedimentology, for the Ternifine site in Algeria, which yielded the earliest hominid remains known in North Africa. The fossils were deposited in a swamp or lake surrounded by a very open, dry environment. The lake was fed by artesian springs that raised the underlying Miocene sands. Although nothing suggests a camp or butchery site, we discovered the first undisputable bone artifact in this site, the earliest known in this part of Africa. According to paleontological data, 700,000 yr B.P. is a likely age for the Ternifine deposits,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paleomagnetic results.  相似文献   

19.
郧西人遗址洞穴发育与埋藏环境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湖北省黄龙洞"郧西人"遗址是2004年新发现的一处重要的更新世晚期古人类遗址。3年来已经进行过3次发掘,出土了距今约10万年的晚期智人牙齿化石及文化遗物,是在东亚地区发现时代最早的现代人遗址。黄龙洞处于秦岭东段南麓的两郧断裂带,发育于上震旦系陡山沱组细晶灰岩和泥灰岩地层中,周围紧闭褶皱和次级断裂发育,为岩溶的发育提供了先决条件。黄龙洞的形成表现为前期以岩溶裂隙水溶蚀为主,后期则转变为大型管道状溶洞。古人类进入洞穴的出入口可能从洞顶"天窗"型开口入洞。古人类遗物属原地埋藏环境,活动期气候以温暖、干燥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