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着重从行业气象服务效益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出发,讨论了德尔斐法在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中的应用,采用了专家评估法对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评估。  相似文献   

2.
邀请电力行业专家,以德尔斐法组织电力行业气象服务效益专项调查评估。结果表明,电力行业对气象条件和灾害性天气敏感度和需求度高,但对目前的气象服务满意度相对较低,希望提供针对性较强的、预报准确率更高的定时、定点、定量的精细化预报。  相似文献   

3.
中国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方法与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气象工作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了气象服务的概念、分类和特点,重点探讨了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的基本思路,研究了确定高气象敏感行业以及应用气象服务效益占行业年产值比率的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采用专家评估法(Dephimethod—德尔斐)对全国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进行初步分析评估。经评估分析,在中国目前气象服务和经济发展水平下,气象服务在各行各业中的年平均效用至少不低于2793亿元人民币(不含成本)。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广东省风电行业典型单位开展的调查,风电行业需要气象部门提供气象资料和预警预报产品,为其风电评估、安全保障、科学研究等提供科学依据。其中最需要的气象服务产品为风电专业气象预报、气象灾害预警和风能资源的评估。通过与典型单位专家座谈、研讨,并进行了两轮的详细调查,得出广东省风电行业气象服务贡献率为2.55%,最终得出广东省风电行业2010年气象服务效益为0.18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5.
江门市2007年食品制造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7年12月-2008年2月,选择江门市食品制造业中颇有代表性的李锦记(新会)食品有限公司为对象,应用专家评估法———德尔菲法,就其最近几年来对各类气象服务的敏感度、需求度、满意度及气象服务效益等进行了调查评估。结果表明:食品制造业各个生产环节(流程)对气象敏感度高、依赖性强,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上海市仓储行业24家单位进行气象服务效益评估调研,确定对仓储行业有影响的气象条件和生产环节,评估仓储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计算得出仓储行业的气象服务效益值。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气象服务效益研究(Ⅱ)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解令运  濮梅娟 《气象科学》1997,17(4):401-408
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虽有很多可以估量的典型事例,但更多的则是潜在于各行各业效益之中的难以测算的社会、经济、环境和生态效益,目前还没有一种完善的评价方法。本文采用德尔斐专家评估法,通过对分布于江苏省各市的一百多位行行业专家咨询调查,由108位专家有效投票的定性评估,得出了一个较为公正、客观、科学、可信的定量结果--江苏省1992年行业气象服务的效益为27.7347亿元,效益投资比为116.1,这项研究成  相似文献   

8.
古田会 《贵州气象》2011,35(5):62-64
电力行业是对天气气候条件敏感度较高的行业,该文通过对几个电力行业典型单位的气象服务效益评估,主要从电力行业的电力生产、电力调度、电网维护和电力建设等4个环节入手,分析了电力行业各个环节对气象敏感度与需求度,调查了气象服务产品的应用现状和服务需求,为今后气象部门加强与电力行业沟通协作、提高电力气象服务能力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农业生产是在自然的、多变的气候环境条件下进行的自然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过程,生产的每个环节都与天气、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因而农业生产迫切需要掌握当地的天气、气候知识及天气、气候预报信息。气象部门本身就是个面向社会和公众的服务部门,气象为农业服务是气象服务的首要方面。建国50多年来,我省气象为农业生产服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调研资料的分析发现,江苏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在“十五”期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快速增长的气象服务社会需求相距甚远,要进一步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的能力建设,重点开展灾害性天气的临近预报和精细化预报方法研究,进一步提高短、中、长期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气候预测水平,建立专门的服务产品制作人员队伍,提高服务产品的针对性,通过建立现代气象业务体系提升气象服务能力,为构建和谐江苏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气象服务在江苏农业减灾增效中的效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庚康  罗艳  凌洋  徐敏  黄亮 《气象科学》2012,32(S1):31-35
气象为农业服务是气象服务的重要方面,科学定量评估农业气象服务效益是气象在农业减灾增效中更好发挥作用的有效手段。本文以江苏省为例,选取大农业范畴的种植业、蔬菜、茶桑果、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制作和调查,了解不同领域的农业用户群和专家对气象服务的满意度评价。结果表明:2005—2009年的满意度逐年上升,其中2009年满意度高达92.90%;通过改进后的德尔菲评估法,计算发现此5 a的气象服务在江苏农业减灾增效中的效用越来越显著,经济效益也在逐年上升,总效益约为551.32亿元。由此可见,气象服务工作不仅得到了广大农业用户群以及专家的肯定,而且在农业中产生的经济效益也是非常显著。此外,文中还对气象服务经济效益的定量评估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江苏沿海气象灾害预报及产业警示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更好地开展海洋气象预报服务,江苏省海洋气象台和3个市级海洋气象台就江苏沿海气象灾害预报技术和产业警示技术进行了相关合作,通过对沿海不同海域大风、大雾、海浪等灾害性天气预测、预警方法的共同研究,构建了不同海域的海洋气象预报业务流程,同时还针对该地区产业气象发展的需求,开发了航海、盐业、港口工程、围滩涂海、海水淡水养殖、海滨旅游等产业气象警示预测创新项目。文章介绍了江苏沿海气象灾害预报和产业警示的主要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气候特征的明显变化及江苏工业经济的高速发展,江苏电网设备因气象灾害所引发的故障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污闪、风偏等故障次数明显增多.在广泛调研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江苏地区典型气象条件的时空分布、气象灾害形成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大风、雷暴、雾霾、覆冰天气条件下电网设备的故障特征,明确了故障时的主要气象要素及影响规律;同时结合江苏电网运行经验和目前采取的防御措施,提出加强电网设备抗灾设计、采用防灾新技术、建立电网灾害监测及预警系统的总体防御思路,可为具有类似气象灾害的电网设计、运行及事故预防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4.
农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学、准确的对我国农业气象服务效益进行评估和分析,对政府和企业正确决策,提高农业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结合农业气象服务的特点,采用剂量-反应分析和德尔菲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提出了农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模式。该评估模式以典型单位的气象服务贡献率的实际测定值为参考值,运用专家评估法,由农业专家估测出气象服务在该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以此为基础分析评估出农业气象服务效益值。应用这一评估模式,对河南省农业气象服务效益进行了实证分析评估。结果表明,种植业气象服务贡献率为6.90 %,而后依次是牧业4.20 %、林业3.93 %、农林牧渔服务业3.36 %和渔业2.90 %。同时,分析研究了2007年以来,河南省农业气象服务效益的动态变化,研究表明,气象服务效益值随着农业产值的增加而不断提高,从2007年128.27亿元攀升至2010年191.65亿元,年均增速达到14.32 %。河南省农业气象服务平均贡献率保持在5.60 %-5.90 %之间,这一比率远高于全国,由此也说明了农业气象服务对河南省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近地层风能参数随高度分布的推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应用江苏和吉林的12个测风塔资料,对两个地区的风能参数进行了统计和分析,探讨了一种用10m高度风速资料推算近地层内任意高度上平均风功率密度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交互拟合不同高度的平均风功率密度,平均误差4.4%,最大误差13.3%,优于指数律的平均误差7.8%,最大误差22.0%,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风电资源的调峰能力评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RegCM3区域气候模式模拟了江苏省不同离地高度的风能密度,分析了在电网用电高峰期(调峰期)的风能密度的分布特征.分析表明:陆地上调峰期的风能密度明显大于平均密度,近海海面上差异则不如陆地;夏季陆地调峰期的优势明显大于冬季.在选择风力电场位置时,若仅考虑风能资源总量,江苏省近海海面有明显的优势,但若加上并网发电的效率因素,考虑日用电高峰期的风能输出功率,则苏南(太湖附近)与沿海海面具有相近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7.
贵州能源资源丰富,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进,以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为主的新能源建设和发电占比近年来增长迅速,结合气象要素对新能源进行功率预测是气象服务切入以新能源为主导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发展的重要主题。贵州地理环境特殊,新能源设施建设布局和影响其运行的天气气候因素也较复杂。本文根据调查研究,结合我省新能源建设运营情况,首先针对国内和贵州省气象部门服务新能源功率预测的相关观测、预报、服务、管理的能力与不足进行了探讨,并进一步探究市场需求与现有支撑的衔接和困境。以及针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对气象业务能力和体系如何高效适配未来以新能源为主的电力市场的需求和发展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利用10 m高度风速推算风机轮毂高度平均风功率密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华南地区27个测风塔为期1年的铁塔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平均风功率密度指数值均小于3倍的平均风速指数值,利用平均风速和形状参数随高度的变化的经验公式,推导出由10m风速资料推算风机可能的轮毂高度的平均风功率密度的新方法,应用该方法对现有铁塔资料进行交互拟合分析,其平均相对误差9.6%,可为无梯度测风观测站点由10m高度风速的频率分布推算风机可能的轮毂高度平均风功率密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张玉洁 《气象科技》2006,34(5):646-648
采用Delphi技术和Sql Server 7.0数据库开发了自动气象观测站数据库中各种气象要素的DLL(动态链接库)接口函数,建立了集雨量、温度、风向、风速、气压、湿度等各种气象要素为一体的动态链接函数库,实现了自动气象观测站数据库中各种气象要素的DLL函数输出以及各种接口函数在Delphi、VB、C 等开发环境中的调用,并且减少了用户开发过程中的重复劳动,在实际业务开发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利用2010—2016年江苏地区雨雾观测资料,对雨雾天气类型分型、气象要素变化以及成因机制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江苏地区雨雾天气类型主要分为倒槽型、冷锋前部型、高压底部型,其中倒槽型发生频率最高;低气压、高湿度、低风速、风向由偏东风或东南风转为偏北风以及前期较高的气温等是雨雾形成的重要气象条件;雨雾形成时江苏地区925 hPa上正变温转为弱的负变温,说明弱冷空气促使了雨雾的发生;边界层低层的弱冷平流有利于水汽凝结和逆温形成,逆温最强时段对应能见度最低阶段;雨雾过程中边界层低层上升、下沉运动均可存在且垂直速度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