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近代激光干涉和频标的发展,根据自由落体原理进行绝对重力测定的方法和仪器有了很大进展。A·Sakuma教授首先采用对称自由下落法,研制成精度达到几个微伽的BIPM固定式绝对重力仪,并用于研究地球重力场的长期变化观测和其它绝对重力仪的比对。接着1974年意大利IMGC与BIPM合作,按相同原理制成IMGC可移式绝对重力仪,野外测量精  相似文献   

2.
计算了地球扁率对月亮和太阳引潮力影响的量级,并对其空间分布特征、频率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以及利用ELP2000-85星历计算了月亮引潮位中地球扁率影响项的调和展开.结果表明,引潮力中地球扁率的影响最大值接近2×10-11ms-2.引潮位调和展开结果中,振幅大于4×10-13ms-2的潮波项共有16项.  相似文献   

3.
为了实现用重力测量来监测地壳垂直运动,本文研究了地球内部各向挤压,拉张应力源、膨胀源、热应力源等激发引起的地球表面重力和高程变化及相互关系。导出了重力、高程变化及相互关系在球坐标系中的理论和数值计算公式。给出了1066A地球模型的地表重力一高程变化的转换因子。并对由于源的深度不同,大地水准面高的变化对转换因子的影响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选择在我国具有代表意义的唐山地震前后流动重力观测资料,通过严格的数学处理,分析了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重力场的短期变化与长期变化。认为河北局重力组所作关于震前短期变化的结论还值得进一步研究。关于自71年至75年存在着长期变化的结论是可信的。提出了观测布网工作应当改进的一些意见。在此基础上根据实测重力场和模型重力场计算了重力位等位面的变化,研究了重力场变化与地壳形变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无论对重力测量还是形变测量此项影响都是不能忽视的;唐山地区地震前地球内部的物质活动,地壳的实际形变要比重力、水准实测数据所反映的更为剧烈。  相似文献   

5.
我国GWR超导重力仪观测资料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综述了武汉超导重力仪观测资料分析结果和地球动力学应用研究成果,包括精密测定地球潮汐常数。建立国际重力潮汐基准,构帛重力合成潮信号,提取大气和海洋负荷信号,精密确定地球自由核章动参数等内容。  相似文献   

6.
重力异常对静力水准系统测量精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讨论了在大距离范围中使用静力水准系统应注意的问题,根据地球潮汐理论,着重分析了由于附近巨大物体以及月球和太阳的作用引起的测量范围内的重力异常对系统测量精度的影响和相应的修正办法,并推导出了改正量公式。  相似文献   

7.
为定期检验重力仪器和测定仪器格值,国家地震局系统除在北京、南京建立了全国统一的重力检定基线以外,已有九个省市建立了重力比较基线。这些基线的建立不仅提供了检定仪器的场地,而且是重力测定工作在测量精度、工作方法等方面的一次重要的基础实验。它为重力复测工作在改进工作方法和提高测量精度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实测资料和可靠的论据。 本文将用以上各重力基线的测定资料,对基线测定结果,三程复测和精度估算等问题进行一些讨论和评述。  相似文献   

8.
1984年10月6日—11日,在北京香山召开了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届重力与固体潮学术讨论会,全国六十多个单位的13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顾功叙、付理事长付承义到会作了长篇发言。 会议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听取了近两年来进展较为迅速的几项工作汇报,它们是: 1.绝对重力测量评述(中国计量科学院李德禧)  相似文献   

9.
重力场与构造应力场内在关系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地球动力学原理,提出了重力异常变化量向构造应力场应力降转化的理论模型,推导了简明的应力降值及其方位角的实用计算公式。考虑到研究的是动态场,涉及到的时间范围短,在做理论分析时,可以忽略地形改正和莫霍面深度起伏改正。从而,能够应用重力测量研究监测区域的动态应力场特征。根据应力分析方法,阐明了重力场和应力场的异常变化与孕震过程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1 引言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已于 1 998年正式启动 ,中国地震局、总参测绘局、中国科学院、国家测绘局共同承担了这项任务。该网络由基准网、基本网和基本区域网等构成 ,其中 ,基准网有 2 5个GPS连续观测站 ,辅以VLBI、SLR和绝对重力观测以及水准联测 ,而绝对重力测量结果及其精度为各基本网的相对重力联测提供精确控制和检核基准。网络工程的实施 ,为我国防震减灾、科学基础研究和国防等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也为当今地球动力学的研究提供了独特的实验基地。地壳运动和地球内部的物质迁移势必引起重…  相似文献   

11.
精密和详细测定地球重力场及其时间变化,是目前卫星重力测量的主要课题。基于固体潮研究的最新成果,研究了固体潮对地球重力场时变特征的影响。不同于IERS2003采用的Cartwright和Tayler(1971)的引潮力位(TGP)展开,而是利用郗钦文的TGP展开,给出了固体潮对地球重力场时变特征影响的理论公式,并考虑到4阶潮汐的效应,精度可达到1011^-11ms^-2量级,同时采用最新的TGP展开数据重新计算了固体潮Love数相对频率特性对地球引力场的影响,并考虑了较多的潮波项,最后对重力数据归算中的永久性潮汐的处理进行了总结和说明。  相似文献   

12.
本文系统地论述了现代重力测量的任务和发展趋势,重点讨论了重力场的时间变化在现代地壳运动和地震预报研究中的一些应用问题,并指出了如何把这个困难而又有意义的课题推向更深入的发展阶段。最后就如何适应地球动力学和地震预报研究的需要,在我国建立统一的动态重力监测网的有关问题作了扼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
目前就地质找矿而言,勘查手段是多种多样的,现在常用的找矿方法按其原理可分为地质方法、地球化学方法和地球物理方法三大类。地质方法包括地质填图法、砾石找矿法和重砂找矿法等;地球化学方法包括岩石、水系沉积物、土壤、生物、同位素、水化学和气体测量等地球化学测量等;地球物理方法包括磁法、电法、地震法、重力法、放射性法等。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近十多年来,许多国家利用地球物理方法研究深部地壳结构与上地幔以及进行深部地质找矿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其中区域重力测量是一种广为采用的方法。笔者在研究辽西一比二十万区域重力资料的基楚上,收集、整理了辽河及渤海海域的一比二十万重力资料(省内其它区域则利用西安测绘局编制的一比一百万重力图),并进行了统调和拼接。通过电算数据处理,结合地质分析,本文拟对辽宁省及渤  相似文献   

15.
在两个重力点间测量重力差,一般连续地进行多程联测。目前,在重力网中常用三程测量和五程测量;在重力基线上测定重力仪格值时,则采用多程测量。计算重力段差值虽可用先按每两程观测计算一个结果,然后取全部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但它是一种近似的计算方法。严密方法应是整体平差计算多程测量结果,并采用更完善的仪器掉格模式,以得到最终段差值。本文根据附有未知数的条件平差法原理,给出多程测量时段差值计算,及其精度估计的严密公式;计算工作量比用间接平差法要少,而且容易运算。通过实例说明,整体处理多程测量结果时,则以较少的观测程数就能保证段差结果的精度,而且能更客观地评定精度。  相似文献   

16.
基于我国武汉超导重力仪1985年11月23日至1994年12月31日(3326d共79824h整点读数值)的长周期序列重力潮汐观测数据,利用国际上通用的资料分析方法和计算机软件系统研究了重力场潮汐变化特征,精密测定了地球潮汐常数,几个主要潮波的振幅因子测定精度达0.04%。对采用不同引潮位展开、是否考虑加权滤波、做气压改正、删除错误数据以及规定数据段均方差上限等方式对提高资料分析精度的影响问题进行了讨论。利用Schwiderski全球模型对重力潮汐观测分析结果进行了海潮负荷改正,较系统地研究了观测重力残差和台站气压变化之间的相关性,在时间和频率域内测定了相应的大气重力导纳值。与Wahr-Dehant标准地球潮汐模型相比较,潮汐振幅因子的平均偏差分别是0.4%(O1波)和0.2%(M2波)。  相似文献   

17.
基于重力差方法检测重力仪一次项格值系数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重复重力测量中重力差与重力仪一次项格值系数的关系,研究了基于重力差变化检测重力仪一次项格值系数变化的方法,并以滇西重力网1989-1996年观测资料为例,计算了 G793、G854两台仪器一次项格值系数的变化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计算得到的一次项格值系数变化值精度能满足地震重力测量规范要求,对于重力仪一次项...  相似文献   

18.
作者对北京重力测网自1970年4月至1985年6月的全部测量资料进行了格值温度改正、统一基线场和点位、仪器台差改正等一系列的数据处理。同时,还对测点附近垂直形变和地下水水位变化与重力变化关系进行了探讨和改正,指出:该因素可引起的重力变化量与震兆信息大致相当,可达几十微伽,必须进行改正。 本文指出,在1976年唐山地震前以及其活动期间,北京测网东部的重力场发生明显的变化,且呈现与震源区重力异常符号相反的变化特征。作者认为,该区重力场的变化可能与唐山地震活动期间的华北地区应力场的加强有内在联系,是同此期间的构造活动相呼应的。因此根据重力测量资料可以获得构造活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CG—2型重力仪的一些实测资料,分析了温度变化及读数器不同读数段对其格值及野外重力测量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重力勘探作为一种快速普查方法,在深部地质构造研究、区域地质构造划分及找矿勘探中均已取得显著的地质效果。自80年代后期,由于在重力测地工作中使用红外测距仪及高精度GPS定位技术,确保了重力测点位置及高程有较高的精度;在重力观测中普遍采用目前世界上精度最高的Lacoste型重力仪进行基点联测,采用对恒温系统改进后的Worden重力仪进行重力测点观测,使得重力测量的质量及精度都有了很大提高,为扩大重力法的应用提供了条件。本文给出的一例是;在我国某含油沉积盆地上,根据对实测1:25000高精度重力资料(布格重力异常总观测均方误差:60×10 ̄-8m/s ̄2)的处理及约束信息下多层界面反演结果,确定有利油气聚集的圈闭范围,推断含油层的大致规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