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象产业 ,就其核心功能来说属信息服务业。企、事业单位、家庭电脑使用的进一步普及 ,互联网将最终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 ,天生作为高科技信息服务的气象信息产业 ,欲赢得下世纪辉煌 ,不认真思考在信息网络时代气象信息服务业的发展 ,将会错过一次快速发展良机。1 采用互联网服务方式 ,是提高气象服务质量 ,扩大服务品种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气象服务大多采用电视、电话、传真、邮寄、报纸等服务形式 ,这些服务方式 ,有如下三方面不足 :①、客户都处于被动接收状态 ,服务者无法满足客户对气象信息的多方需求 ,也无法迅速获得客户的反馈信息并…  相似文献   

2.
<正>气象信息传播是一项所涉内容广泛的社会行为,气象信息传播管理活动则是由各级气象主管机构依法开展的一种行政类活动,已经基本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气象信息传播法治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气象信息传播服务业得到很大发展,气象信息传播领域不断扩大,覆盖了95%以上的人口,在服务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取得了显著经济社会效益。但是,从成熟程度以及传播管理方面分析,气象信息传播服务业发展仍然存在较多问题,需要从政策和管理上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3.
从国内气象信息电话咨询服务业发展实际出发,揭示了存在其中的品牌效应不明显、发展不平衡、项目定位不够明确以及抵御潜在风险的能力不强等四大问题,指出了壮大气象信息电话咨询服务业的关键是项目定位准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气象科技信息中心是隶属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全国气象科技文献信息中心,也是面向气象行业的气象科技信息服务和开发机构。中心将通过三到五年的运作建成政府给予部分经费支持的企业化管理、自负盈亏的经营、服务实体,走上良性循环自我发展道路。进入世纪之交.气象科技信息中心将紧紧抓住世界步入信息时代的大发展良机,采用先进的信息采集、加工和传播手段‘更有效地为全国广大气象科研、业务工作者服务;同时也为世界了解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以及中国气象科学工作者与国外同行的合作作出贡献。气象科技信息中心设图书馆、期刊部和切汇…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气象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陕西气象通信网络系统和全国省以上气象通信网络系统分别建成地面宽带通信网,省级气象信息传输流程和路由随之进行调整。随着气象业务的不断发展和拓展,气象信息种类、数量急剧增加,不同的气象信息其传输流程和传输路由不同。网络业务人员如果能够熟练掌握各类气象信息传输的流程和路由,将有利于及时排除故障,保证各类气象信息的正常传输,提高各类气象信息的传输时效和通信质量。[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象信息共享平台作为新一代气象信息管理系统, 将极大提升现有的气象信息管理水平和对业务科研的支撑能力。该文首先介绍了气象信息共享平台的概念、内涵及其系统框架, 然后从数据资源管理和共享发布两个方面分别介绍了元数据技术、数据网格技术、海量数据存储管理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等构建气象信息共享平台的关键技术, 最后以两个关联的系统开发实例对我国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发展思路和技术路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随着气象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阿克苏地区气象局规划、筹备、建设了地区气象信息网络系统,为地区气象信息的传输提供了高速通道.该系统是一个集数据、语音、图像于一体的带宽宽、多功能、多服务、多业务接入的IP多媒体广域网,为阿克苏地区气象业务数据交换、应急指挥、视频会议提供网络支持.  相似文献   

8.
陕西气象信息前身是《陕西气象内参》,自1985年3月创刊以来共出刊260多期,1200多条信息,其中被省委《陕西快报》刊用7条,被国家气象局《气象信息参考》采用了100多条,外省气象信息采用了70多条。这些信息主要反映了:(1)全省气象工作的部署、中心工作、领导的重要指示;(2) 各项业务、行政、改革的进展和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情况;(3)全省气象服务、综合经营指导意见、经验和效益;(4)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电视、广播、报刊、电话、电子显示屏等传统媒体及微信、微博、气象网站、手机app等新媒体在气象信息传播服务中的发展变化。分析发现,近十年传统气象信息传播方式所占份额出现下降趋势,而微信、微博、手机app等新媒体发展迅速,社会力量开始参与气象信息传播服务。新时期,气象信息服务呈现新特征,气象信息产品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提供主体更加多元,气象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加突出。气象信息传播方式更新迭代,反映出7大趋势:发布主体与传播主体渐相分离;气象信息附加值将被深度挖掘;创新力量加入气象服务市场,民营气象公司发展势头强劲;气象事业单位重在提供基础性、公益性气象数据服务以及平台服务和技术支撑,其核心任务是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精细化气象服务是气象事业立根之本;气象信息服务多技术融合发展及全球一体化发展趋势。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社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气象服务解决的将不仅仅是气象信息传播的问题,更是解决如何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气象服务、发挥气象信息更大社会价值的问题。新技术的发展使气象与其他行业融合成为可能,借助国家"互联网+"战略,气象服务市场将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0.
杨武  陈静  李晓娜  俞宙  罗燕 《广东气象》2012,34(3):53-56
针对3G时代的通信科技发展趋势和广东省手机气象信息服务现状,分析了手机气象信息服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讨3G时代手机气象信息服务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结果表明,3G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手机气象信息服务提供了先进快捷的手段,但免费提供天气信息供应商的不断涌现和服务形式的多元化,也给手机气象信息服务带来了严峻挑战,导致传统的手机气象短信用户量增长明显放缓,甚至下滑.在3G新形势下,气象部门应结合当前通信科技的发展方向,与时俱进,从研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手机天气客户端软件、尝试在手机气象信息服务过程中投放广告、建立手机Wap气象网站、开通官方气象微博以及大力发展公共气象信息服务等方面着手,建立多元化的服务渠道,全方位满足社会公众对气象信息的不同需求,以确保手机气象信息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