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新疆地质》主编、地质矿产高级工程师李向东同志因患肝硬化医治无效,于2003年4月8日在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不幸病逝,终年44岁. 李向东同志,男,汉族,生于1959年5月,四川郫县人.1982年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地质系放射性地质专业,获工科学士学位.毕业后在新疆地质矿产局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从事区域构造地质调查工作,1989—1999年在新疆地质矿产局地质矿产研究所从事区域构造地质研究.2000年—逝世,任《新疆地质》代主编兼编辑部主任、主编兼地质科技编辑室主任.曾任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和农业地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新疆地…  相似文献   

2.
<正>主编:张金带,男,1956年出生,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1982年1月毕业于浙江大学地球化学专业,长期从事铀矿地质工作。2001年5月起任中国核工业地质局总工程师,2012年5月起同时任中核集团地矿事业部总工程师,2011年11月起同时任中核集团铀资源勘查技术领域首席专家和重点铀矿科技专项总设计师。出版专著(第一作者或主编)有:《铀矿地质志》(华东、中南、  相似文献   

3.
袁见齐     
袁见齐,上海市奉贤县人.我国著名盐类矿床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1929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地质系,后留校任教.1939年任云南大学地质系讲师.1940年起任前盐政总局技师、技正.1948年改任唐山工学院教授.1952年起任北京地质学院教授,先后兼任水文、工程地质系及地质勘探系主任、副院长.1978年起任武汉地质学院(后改为中国地质大学)教授,曾兼任北京研究生部主任及钾盐研究室主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 (地学部)学部委员.曾任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及北京地质学会副理事长.  相似文献   

4.
王嘉荫     
王嘉荫,别名王荫之、痴公,永年县人,我国著名岩石学家。 王嘉荫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并留校任教。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在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学系任助教、讲师。后曾在前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1946年后任北京大学副教授、教授。1952年任北京地质勘探学院教授、岩石教研室主任、图书馆馆长。1955年回北大地质地理系,参加地质专业恢复招生工作,又先后任地球化学教研室、岩石教研室主任。曾任中国地质学会助理会计、《地质评论》编辑等职。  相似文献   

5.
冶金工业部地质局原副局长、离休老干部刘晓彤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一九八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逝世,终年六十四岁. 刘晓彤同志河北省蠡县人,一九三七年十月参加革命,一九三九年二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县自卫队政治工作员,县文建会主任,县政府秘书,县公安局局长,重工业部保卫处科长、副处长、处长,冶金工业部地质局办公室主任,冶金工业部北京地质研究所党委书记,冶金工业部情报研究所党委书记,冶金工业部地质局副局长等职.  相似文献   

6.
边兆祥,河北省唐县西山阳村人.我国著名地质学家.193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后,曾任前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技佐、技士.1946年起任中山大学地质系副教授,1949~1950年任广西大学博物系教授,1950~1958年任唐山铁道学院、北京地质学院教授.1958年起任成都地质学院教授、博物馆馆长、名誉馆长.他还曾任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四川省地质学报副主任编辑、四川煤田地质学会理事长等职.  相似文献   

7.
袁复礼教授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于1993年12月21日至1993年12月23日在北京中国地质大学隆重举行,与会者150余人,其中学部委员15人,教授86人。中国南极科学考察委员会主任、中国发明协会会长武衡同志,地矿部副部长、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张宏仁同志等出席了纪念会.会议由程业勋教授主持,并致开幕词;杨遵仪教授代表中国地质学会等19家发起单位作主题发言,系统介绍了袁复礼教授的生平事迹;武衡、张宏仁、黄汲清、孙殿卿、程裕淇、丁国瑜、杨起、赵鹏大、蒋松等同志相继发言.他们高度赞扬了袁复礼教授淡泊名利、艰苦奋斗、严谨治学、宽厚待人的崇高美德和优良作风。会议组织出版了《纪念袁复礼教授诞辰100周年学术论文集》和《桃李满天下》纪念文集。为纪念袁复礼教授对中国地质事业所做出的卓越贡献,《第四纪研究》、《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还发行了纪念专刊和专栏。 袁复礼教授1893年12月31日生于北京,祖籍河北徐水县,卒于1987年5月22日。1913年考入清华学堂高等科,1915年赴美国纽约建筑学校、布朗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1920年获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1921年回国从事地质研究及教学工作,先后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北京地质学院、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及中国地质大学教授,曾任清华  相似文献   

8.
在《地质与勘探》1978年第五期上,徐研非同志针对笔者《关于岩心采取率和换层深度的计算方法》 (该文刊于《地质与勘探》1974年第五期上)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但是,徐研非同志的观点,仍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  相似文献   

9.
王日伦,字叙五,山东泰安市人.我国著名地质学家.1927年毕业于山西大学工学院采矿系后,留校任博物调查会调查员,同年与王景尊赴河北、山西考察矿产地质,撰写了《正太铁路沿线地质矿产》.1929年起任北京农商部地质调查所调查员、技师.与孙健初在河北宣化研究构造地质,发表了《宣化一带地质构造研究》.1931年随丁文江赴  相似文献   

10.
丁毅     
丁毅,江苏淮安人.我国著名地质矿物学家.1935年毕业于前中央大学地质系;1935~1947年任中央地质调查所调查员、技士;1948~1956年任重庆大学地质系讲师、副教授、系副主任;1956~1981年11月任成都地质学院副教授、教授、系副主任.曾任中国地质学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新矿物及矿物命名委员会委员、四川省硅酸盐学会副理事长等.在地质、矿床等方面,他先后发表《幕府山地质考察》(1935年)、《地磁与地质》(1936年)、《电力探矿在当涂铁矿之初步试验》(1936年,为我国电法勘探领域首开先河)、  相似文献   

11.
《岩石学报》2003,19(2)
从柏林同志是著名岩石学家,国家杰出中青年专家称号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指导委员会成员、教育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国家973项目“大陆深俯冲作用”首席科学家,国际岩石圈科学委员会Ⅲ—8任务组主席。历任中国地质学会理事,中国岩石矿物地球化学学会岩石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编委,《岩石学报》主编,《地质科学》编委。中国民主同盟优秀盟员,曾任北京市中国民主同盟中国科字院委员会主委。他身患癌症,医治无效,于2003年3月26日上午5时50分在北京逝世,终年64岁。我们沉痛地悼念他。 从柏林同志1939年6月16日出生于上海,1957年毕业于上海市东中学,同年以优异的成绩考  相似文献   

12.
徐凤山     
徐凤山男,1930年生于江苏武进,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原任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现任研究院退科协理事长、中国地质学会勘探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铀矿地质》编委。1960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矿业学院地球物理系。1960年起在原二机部华东608队地质科等单位从事放射性物探工作。1970年起历任核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物探研究室技术负责、科技处副处长、科技委副主任等职,从事物化探综合方法找铀、找金模式及核资源评价等方  相似文献   

13.
李耀菘     
李耀菘男,1938年出生于浙江温州市,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铀矿地质》编委。曾任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勘探系,1960年初赴苏联学习,1963年获副博士学位。回国后在北京铀矿地质研究所从事铀矿床地球化学研究,历年来承担研究课题十几项,主要涉及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和铀矿成矿机理的同位素地质研究。完成的“中国铀矿成矿时代”成果获科学大会奖,有关华南铀矿地质年代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  相似文献   

14.
任重道远     
《地质与勘探》杂志创刊以来,已经走过了40年里程。 40年来,《地质与勘探》做为一本深受教学、科研,尤其是找矿勘查第一线广大同志欢迎的专业技术刊物,在国内地质找矿勘探界颇有影响,为推动我国矿产地质勘探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5.
据陕西省地质矿产局1992年9月16日发文通知,因工作需要,增补乔僖同志为《陕西地质》编委会副主任;增补郑延力、陈如意、弥建勇、董映碧、刘生辉五同志为《陕西地质》编委常委;增补刘生辉、卫旭辰、佟永贺、刘俊岭、王明加、黄建坤、李谷林七同志为《陕西地质》编委;刘生辉同  相似文献   

16.
2009年5月初,经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煤炭资源信息中心策划、运筹,并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合作,共同编辑的《地质人生——杨起院士九十华诞文集》(以下简称《地质人生》)由煤炭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17.
煤田地质第一勘探公司147队与中国矿业大学共同承担的《大屯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勘探方法研究》课题;于1989年5月在徐州通过鉴定。课题提交了“卫星遥感地质构造解释”、“储水构造分析”、“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和“水文地质勘探方法研究”等项成果。  相似文献   

18.
《四川地质学报》2009,29(4):F0002-F0002,F0003
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605大队成立于1964年4月,原系冶金工业部西南地质勘查局605大从.2000年随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属地化为四川省直属地勘事业单位。单位注册在四川省人事厅。605大队是一支以从事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固体矿产资源地质勘查和水、工、环地质勘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勘察、  相似文献   

19.
冶金工业部地质研究所1979年学术年会于12月21~26日在桂林市该所新址举行.应邀参加年会的有冶金部地质司、首钢勘探公司地研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冶金部天津地质调查所、广西地质学会、广西地质局、广西冶勘公司、桂林冶金地院、地质部岩溶地质调查所、广西地质局一队、武汉地院北京研究生部、成都地院、南京大学、中南矿冶学院、冶金部物探公司、北京钢铁学院、桂林市文化局、新华社等十八个单位,共四十多人.  相似文献   

20.
侯德封字洛(?),著名地质学家,河北省高阳县人.192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曾任山东莱阳县中学教员.1926年起,先后在河南中原煤业公司、北平实业部地质调查所,太原晋绥矿产测探局等单位从事地质调查和科研工作.1937年抗战爆发后,任四川省地质调查所技正,1942年任该所所长.抗战胜利后,1946年到南京中央地质调查所任技正,兼陈列馆主任.解放后,1950年任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代所长、一级研究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