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The Miocene epoch marks the most crucial period during the Cenozoic cooling trend, characterized by the Middle Miocene Climatic Optimum(MMCO) and a series of short–lived cooling events(Miocene isotope events).To understand the paleoenvironmental evolution along the shallow water shelf in the South China Sea during the Miocene, the benthic foraminiferal assemblage and total organic carbon content(TOC) were analyzed at Hole LF14 located in the Lufeng Sag,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Three benthic foraminiferal assemblages(e.g., the Uvigerina spp. assemblage, the Cibicides spp. assemblage, and the Cibicidoides spp. assemblage),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watermass conditions, were recognized based on Q–mode factor analysis. Early studies suggested that Hole LF14 was deposited under semienclosed bay, middle to outer shelf or even upper bathyal environment during ~18.7–4.53 Ma. The dominant Uvigerina spp. assemblage was characterized by low diversity and shallow infaunal to infaunal species, indicating a warm, low–oxygenation and eutrophic conditions since the Early Miocene to MMCO(~18.7–14.24 Ma). An abrupt sea level drop and significant faunal changes were recorded during 14.24–13.41 Ma, suggesting development of the East Antarctic Ice Sheets, which resulted in a drop of sea level and change in benthic foraminiferal assemblages along the shallow water shelf. Beyond the Uvigerina spp.assemblage, the Cibicides spp. assemblage became important during the middle–late Middle Miocene(14.24–11.54 Ma). This assemblage was dominated by epifaunal species with relative high diversity, suggesting high–energy, high–oxygenation and oligotrophic conditions with episodic supply of organic food. The dominant Cibicidoides spp. assemblage with high diversity, indicates a mesotrophic conditions with relative high–oxygen content during the Late Miocene to Pliocene(11.54–4.53 Ma). The appearance and continuous occurrence of Ammonia spp. and Pseudorotalia spp. since 10.02 Ma, may reflect the influence of the Kuroshio Current.  相似文献   

3.
利用1950-1995年共46 a的北太平洋船舶报资料,以5°×5°网格为统计单元,绘制了历年各月风向频率、平均风速、6级和8级大风、能见度(≥10 km和≤4km)、雾、雷暴频率等气象要素分布图.在对影响海上航行的风、能见度、雾、和雷暴等主要气象要素进行统计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分析表述了北太平洋风、能见度、雾、雷暴等海洋气候要素的分布特点及其年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取自东太平洋的CC48柱状样的底栖有孔虫δ^13C研究结果表明,该柱状样下,中新统地层至少存在3个碳移位事件,这些事件完全能与Louit等(1983)剖面相比较,它们为该孔的地层划分提供了依据,为区域对比提供了标准,为古地磁地层学和古生物地层学研究结果的正确与否提供良好判别标志。通过这一对比研究,可以推定δ^13C地层是未来高分辨地层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5.
6.
在古海洋学研究中,常用浮游有孔虫来恢复表层海水温度(SST),然而基于浮游有孔虫恢复SST的这些方法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说明各方法的特点,在浮游有孔虫鉴定和浮游有孔虫表层种Globigerinoides ruber Mg/Ca比值测试的基础上,分别利用转换函数FP12-E,现代类比(Modern Analog Te...  相似文献   

7.
渐新世/中新世之交有规律的气候波动JamesC.Zachos等渐新世/中新世之交代表了新生代地球历史中一次有意义的气候变迁,自中—晚渐新世有大量的堆积作用以来,海洋温度缓慢上升大陆冰体积明显降低。氧同位素记录说明了开始于早中新世、持续到中中新世寒冷期...  相似文献   

8.
通过三个断面加密有孔虫表层采样和精确高程测量,发现建川开敞型盐沼存在特征性盐沼有孔虫组合,这些组合与盐沼植被带相应,受高程控制,有明显的垂直分带,垂直带顶面即最高高潮位以上有孔虫突然消失.这个有孔虫垂直分布模式可高精度地恢复古海面(精度最高可达±5cm).该研究为我国高分辨恢复古海面提供了一个地区性的现代有孔虫标尺,同时该工作也填补了国外仅局限于研究隐蔽型海岸盐沼有孔虫垂直分带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自本世纪70年代以来,古海洋学在短短的二十几年的时间里已成为海洋地质学的前沿学科和发展方向之一。学科的建立与发展都与地学上实验技术与理论的重大突破密切相关。做为古海洋学本身主要是以大洋沉积物作为研究依据,研究大洋体系中水团和相关的生物圈、岩石圈的历史。这就必然涉及到有机物质的生物化石和无机物质的矿物沉积两方面。但沉积物中记录的古海洋学信息很多,而解释这些信息的手段又是各有所长,其中微体古生物的化石形态学分析是古海洋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微古专家以此做为确定微体古生物的系统发育和分类的依据。在大洋…  相似文献   

10.
末次冰期以来西太平洋暖池变化的浮游有孔虫记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末次冰期以来西太平洋暖池区浮游有孔虫动物群变化对环境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对取自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WP92-5柱样中的浮游有孔虫及其壳体δ^18O的分析结果表明,西太平洋暖池末次冰期的冬季表层水温比全新世低2℃以上;浮游有孔虫Neogloboquadrina pachyderma的含量变化与Globigerinoides sacculifer的δ^18O值呈明显相关,各时段的峰值可能与YD事件和Heinrich事件H1、H2和H3大致对应,分别出现在21—29、38—46、64—72和106—117cm,^14C年龄约为9.7—11.1、12.8—14.7、19—20.9和26.2—27.4ka B.P.;浮游有孔虫N.pachyderma的含量与G.sacculifer的δ^18O在各峰值之间含有数个频次不等的亚级变化,反映了末次冰期以来西太平洋暖池区气候的短尺度快速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1.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增强的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统计了1949-1990年西北太平洋热气旋中心最大风速6小时增强≥5m/s和24小时增强≥20m/s的有关要素,分析了热带气增强的时空分布规律、黑潮与热带气旋增强的关系及热带气旋迅速增强的各类统计特征,试图为热带气旋增强预报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强度的若干气候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锡璋 《海洋通报》1997,16(4):16-25
本文就我国出版的《台风年鉴》中最大风速历史资料20世纪50~60年代比70~80年代偏大的现象进行了订正。在此基础上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强度的气候状况做若干统计,并将订正前后两种不同统计结果进行了比较,可供热带气旋气候分析,防台抗灾,工程设计等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3.
1949-2006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气候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1949~2006年的《台风年鉴》资料对出现在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TC)的活动规律进行了气候再分析,按照新的TC分类方法探讨了近58a来西北太平洋TC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西北太平洋TC的时空分布差异显著,其发生源地可划分为4个,发生时间和位置的季节性变化明显,每年登陆我国TC的个数与西北太平洋TC数量的增减保持一致,TC全年集中发生在7~10月期间,TC的年代际变化表现为上世纪80~90年代发生的频数比60~70年代显著减小。小波分析显示TC活动3~6 a与12~14a的变化周期显著。  相似文献   

14.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计算气旋异常年的气候背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波  叶英 《海洋预报》1996,13(3):30-37
本文从1953-1984年的32年中挑选出了7个热带气旋偏多的7个偏少年,分析了与它们同期和前期的副热带高压,西风带纬向环流,北半球极涡以及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北极海冰的差异,发现其中的许多因子与热带气旋频数有很好的相关性,并指出在热带气旋年际变化这一时间尺度上,海洋因子的影响显得更重要。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经验正交分解和合成图分析方法,对1940-1990年印度-太平洋海温的气候模态及其年代际异常特点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太平洋海温场两种不同时间尺度气候模态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小波分析和离散功率谱等方法,对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和ENSO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太平洋海温场中主要存在着PDO和ENSO两种气候模态.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这两种模态进行分离,结果表明,去除ENSO信息后,太平洋海温变化的关键区出现于北太平洋中纬度地区,PDO的信号很明显;而去除PDO信息后,海温变化的关键区位于赤道中、东太平洋地区,ENSO的信号较明显,此时ENSO循环不具有年代际振荡的特征,表明PDO对ENSO的调制作用是ENSO事件具有年代际变化特征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热带太平洋气候变率的三类模态及与ENSO强度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Kaplan等重建的1856—2001年全球海表水温距平(SSTA)资料,用小波变换分析了热带太平洋SSTA的气候变率,对热带太平洋SSTA分别进行2—8、8—30和30—100a带通滤波,然后进行EOF分解。结果发现,ENSO模态具有5a左右的年际变化和15a左右的年代际变化2种显著周期,当二者位相相同时,ENSO事件加强,当二者位相相反时,ENSO事件减弱,当年际变化不明显时,显著的年代际变化也可单独导致ENSO事件;热带太平洋SSTA气候态变率以西太平洋暖池和赤道两侧的热带中东太平洋明显海温同号异常为主要特征,具60a左右的周期,其相位变化与气候跃变及El Nifio事件的类型有密切联系;长期增温倾向加大了El Nifio事件的振幅。文章最后指出,ENSO事件强度变化是由年际、年代际和气候态等3类模态变率共同作用的结果,在ENSO预报模式中考虑并引入年代际和气候态变化对ENSO循环的影响,是提高ENSO预测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8.
南海中部沉积物捕集器中浮游有孔虫的稳定同位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南海中部沉积物捕集器中浮游有孔虫的氧,碳稳定同位素分析,探讨了它们与海洋学参数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G.ruber的δ^18O值和δ^13C值都比G.sacculifer的轻;两者的δ^18O差值(△δ^18O)平均为0.520‰,δ^13C差值(△δ^13C)平均为0.544‰,证明G.ruber的生活水深(约30m)比G.sacculifer的(约50m)浅。G.ruber与G.sacculifer之间的△δ^18O呈现夏季大,冬季小的特点,可能与海水的垂向温度梯度在夏季较大有关,G.ruber幼体的δ^13C比成年个体的轻,幼体的δ^18O比成年个体的重,揭示了该种在繁殖期前,随着个体发育,生活的水层深度逐渐变浅。  相似文献   

19.
北大西洋晚更新世Heinrich事件(HEs)以Laurentide冰盖的冰筏碎屑(IRD)层为标志。有8个这样的事件与约65000a以来格陵兰冰心记录的部分Dansgaard-Oeschger(D/O)事件的最冷亚冰期相对应。判断一个D/O事件的开始,根据这样一个典型特征:在仅仅几十年的时间内温度突然上升了9~15℃,其后便是数千年时间的气温逐渐变冷。  相似文献   

20.
T.  M.  Hill  J.  P.  Kennett  D.  L.  Valentine  庄畅 《海洋地质》2010,(1):14-23
俄勒冈州外海水合物脊现代甲烷渗漏区的发现,为研究甲烷对活体有孔虫生态和地球化学方面的影响提供了机会。2002年在水合物脊南部高点获取一批岩心。样品经保存和染色后用来测定Uvigerina peregrina、Cibicidoidesmckannai和Globobuliminaauriculata3个底栖有孔虫属种的活体(经染色)和死体的碳同位素(δ13C)组成。有孔虫样经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检查,未发现有成岩作用或自生碳酸盐沉淀作用的迹象。渗漏区活底栖有孔虫单体记录的乎δ13C值在-0.4%--21.2%0之间,说明受高浓度甲烷碳同位素的影响。渗漏区底栖有孔虫护C平均值(由单体样品计算)范围在-1.28%--5.64%0之间,而背景区(没有甲烷渗漏)的介于-0.81%--0.85%之间。为了解环境因素对底栖有孔虫δ13C值的影响,对细菌席和蛤床两种截然不同的甲烷渗漏环境的底栖有孔虫进行研究。细菌席区的有孔虫单体比蛤床区的具有更负的δ13C值。我们解释这种差异是食物来源或共生细菌对底栖有孔虫δ13C值影响的结果,通过溶解无机碳(DIC)作用于底栖有孔虫,使其δ13C值负偏移。对比活体和死体底栖有孔虫的δ13C值,并未发现统计上的差异。这说明自生碳酸盐沉淀作用未在观测到的同位素组成中起主导作用。然而,少量极度亏损δ13C(〈-12%)的死体底栖有孔虫确实显示了自生碳酸盐岩沉积对有孔虫δ13C值影响的潜在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