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的13条蛇绿岩带的岩石组合、产出地质背景、规模及其延伸方向等作了简要的介绍。在这些蛇绿岩带的硅质岩及碧玉岩中,现已采获较丰富的牙形石化石资料,查明蛇绿岩形成时代大部分为寒武纪—中奥陶世,个别属于中奥陶世—晚泥盆世。上述研究方法及其成果,对我们是一个有益的启发。在我国蛇绿岩带中同样存在着硅质岩和碧玉岩,今后应重视与加强牙形石的研究工作,以便把我国蛇绿岩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滇西南耿马地区泥盆纪牙形石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耿马东部大龙塘等地的硅质岩系中新发现大量牙形石,可建立两个牙形石带:Palmatolepis gigas带、Palmatolepis triangularis带。此套含牙形石硅质岩系的时代属于晚泥盆世弗拉斯阶—法门阶,对比为曼信组。 相似文献
3.
陕西凤县核桃坝剖面含2个牙形石组合,下组合为Gnathodustypicuss-Siphonodellacf.isosticha组合,相当typicus带和isosticha-上crenulata带,属杜内阶;上组合为Idiognathodusdelicatus-Neogondolellaclarki组合,其时代为维斯发早期。本文共描述了15个牙形石种,并讨论了N.clarki等3种的个体发育。 相似文献
4.
李永铁 《河北地质学院学报》1995,18(6):546-550
果子沟地区奥陶系勒基河组和阿克塔什组中新发现的攻形石计有15属17种、其中重要分子有Pygodus serrus、Eoplacognthus sp.Belodina con fluens和Panderodus bergstomi等。根据这些新发现的牙形石,并结合其它生物化石,文中主要对以上二组和呼独克达坂组的时代进行了讨论,认为原置于下奥陶统的塔勒基河组为跨越下、中奥陶统的组、其顶部归中奥陶统底部 相似文献
5.
6.
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根据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排列了贵州奥陶系14个牙形石带,论述了牙形石生物地层特征、层序、分布规律,以及它们和宏观化石的关系,并和中国南部奥陶系牙形石带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7.
牙形石动物分类归属研究新进展—牙形石是最早的脊椎动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简要回顾牙形石动物分类位置研究历史的基础上,主要介绍了近十年来这一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英国古生物学家们通过牙形石动物的软体解剖学研究,发现眼睛、脊索、神经索、肌肉组织、尾鳍等软组织;牙形石分子硬体组织学研究揭示了细胞状骨骼、球状钙化软骨、类珐琅质及牙质等硬组织。新的证据表明牙形石动物是脊椎动物,从而将脊椎动物的历史向前推移了40~50Ma。 相似文献
8.
陕西宁强地区志留纪牙形石及其地层意义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牙形石化石采自宁强大竹坝和二郎坝。共鉴定了30属70形态种,包括2新属13新种。据此与贵州和欧美同期地层对比,建立了二个牙形石组合二个亚组合,自下而上为:1.Spathognathodus parahassi组合,2.Spathognathodus celloni组合,包括二个亚组合:(1)Aulacognathus bashanensis亚组合,(2)Ozarkodina adiutricis亚组合。并对陕西宁强地区的王家湾组,杨坡湾组和宁强组的时代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华南寒武纪牙形石生物地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许多学者认为寒武纪副牙形石均为时限较长的分子,不能用于进行详细的地层划分和对比。得出这种认识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是地质条件;其二是研究程度。安太庠充分利用中国华北和东北南部有利的地质条件,基于辽宁、河北、山东等剖面,于1982年提出了华北... 相似文献
10.
11.
12.
论利用牙形石色变度值研究碳酸盐岩低级—极低级变质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牙形石色变度-CAI值是一项有效的古地温指标,它不便可能帮助确定低级-极低级变岩酸盐岩的最高变质温度,而且可以差别变质类型。本文在介绍牙形石CAI值研究现状及低级-极低级变质作用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运用CAI值进行低级-极低级碳酸盐岩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及探讨。 相似文献
13.
14.
青海大通中寒武统毛家沟群产丰富的牙形石,共有7属8种,以原牙形石占优势,而副牙形石仅有少数个体。与华北和华南相比,这一组合所含副牙形石的比重明显降低,而且缺乏等类型。 相似文献
15.
16.
青海大通中寒武统毛家沟群产丰富的牙形石,共有7属8种,以原牙形石Jiangshanodusaf.triangulus、Gapparodusbisulcatus、Phakelodustenuis占优势,而副牙形石Westergaardodina、Prooneotodus仅有少数个体。与华北和华南相比,这一组合所含副牙形石的比重明显降低,而且缺乏Laiwugnathus、Furnishina等类型(图版1)。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安徽巢湖平顶山下三叠统牙形石生物地层序列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简要介绍安徽巢湖平顶山下三叠统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的最新成果.对平顶山西坡剖面112.8 m厚的下三叠统地层所采集的286件牙形石样品, 经处理后获得2 870余枚牙形石样本, 经鉴定共有11属51种.这些属分别是Hindeodus, Isarcicella(?), Neogondolella, Neospathodus, Platyvillosus, Cratognathodus, Parachirognathus, Pachycladina, Ellisonia, Aduncodina和Cornudina.牙形石生物地层从老到新可划分为9个牙形石带: (1)Hindeodus typicalis- Neogondolella planata带; (2)Neogondolella krystyni带; (3)Neospathodus kummeli带; (4)Neospathodus dieneri带; (5)Neospathodus n. sp. C- Neospathodus n.sp. D带; (6) Neospathodus waageni带; (7)Neospathodus n.sp. M带; (8)Neospathodus eotriangularis带; (9) Neospathodus abruptus- Neospathodus homeri带.牙形石的组合面貌基本可与国内外其他地区牙形石带相对比.但其中牙形石(2), (3), (5), (7), (8)带为巢湖地区首次建立.在下三叠统菊石带控制下所建立的连续的牙形石分带对全球的三叠系阶的对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牙形石; 牙形石生物地层; 下三叠统; 安徽巢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