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1986~1990年期间1∶20万区调资料,将唐古拉山地区的第三纪地层,划分为古—始新统、渐新统、中新统及上新统,并分别命名为沱沱河群(E_(1-2)tt)、雅西措群(E_3yx)、查保马群(N_1ch)、五道染群(N_1wd)和曲果组(N_2q)。认为中新统查保马群和五道梁群属同期异相,并指出在雅西措群中寻找盐类矿产、五道梁群中寻找锌银铁矿产具有很大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青藏高原沱沱河盆地渐新-中新世沉积环境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沱沱河盆地保存着青藏高原内部至今发现最完整的渐新世至中新世连续沉积记录,由渐新世雅西措群(31.3~23.8Ma)和早中新世五道梁群(23.8~21.8Ma)组成,总厚度2393m。雅西措群主要为紫红色、砖红色砂岩、粉砂岩与泥岩韵律互层,五道梁群为一套内陆湖泊相泥灰岩、内碎屑灰岩和叠层石灰岩沉积。沱沱河盆地渐新-中新世沉积环境经历了3个阶段的演化:(1)早渐新世,以河流环境为主,古水流以北向为主,反映古气候条件比较干燥;(2)中晚渐新世,以湖泊环境为主,古水流以东北向为主,古气候条件相对温暖潮湿;(3)晚渐新世至早中新世,主要为湖泊环境,古水流转为南向,沉积岩性由雅西措群项部的砂泥岩互层为主转变为五道梁群的泥灰岩为主,反映当时的物源区发生重大转变,构造活动趋于稳定,古气候条件由温暖潮湿转为干燥。沱沱河盆地渐新-中新世气候和构造活动历史对于研究青藏高原早期隆升作用和全球气候变化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可可西里盆地早渐新世雅西措群沉积环境分析及古气候意义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刘志飞  王成善 《沉积学报》2000,18(3):355-361
可可西里盆地是青藏高原腹地最大的第三纪沉积盆地,第三纪沉积地层包括早始新世 -早渐新世风火山群、早渐新世雅西措群、早中新世五道梁群。其中,雅西措群为紫红色、砖红色泥岩、含膏泥岩与紫红色粉砂岩、细砂岩韵律互层,夹白色石膏薄层和石膏结核层,沉积厚度为 6 70.0m,沉积环境主要由河流和湖泊环境组成,并以湖泊环境为主,古水流方向反映盆地沉积中心逐渐向东向北迁移。雅西措群中石膏层的突然大量出现发生在底部地层距今约32.0Ma,体现了渐新世最早期的全球变冷变干事件在青藏高原北部的记录。  相似文献   

4.
青藏高原沱沱河盆地渐新-中新世沉积环境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沱沱河盆地保存着青藏高原内部至今发现最完整的渐新世至中新世连续沉积记录,由渐新世雅西措群(31.3~23.8 Ma)和早中新世五道梁群(23.8~21.8 Ma)组成,总厚度2 393 m.雅西措群主要为紫红色、砖红色砂岩、粉砂岩与泥岩韵律互层,五道梁群为一套内陆湖泊相泥灰岩、内碎屑灰岩和叠层石灰岩沉积.沱沱河盆地渐新-中新世沉积环境经历了3个阶段的演化:(1)早渐新世,以河流环境为主,古水流以北向为主,反映古气候条件比较干燥;(2)中晚渐新世,以湖泊环境为主,古水流以东北向为主,古气候条件相对温暖潮湿;(3)晚渐新世至早中新世,主要为湖泊环境,古水流转为南向,沉积岩性由雅西措群项部的砂泥岩互层为主转变为五道梁群的泥灰岩为主,反映当时的物源区发生重大转变,构造活动趋于稳定,古气候条件由温暖潮湿转为干燥.沱沱河盆地渐新-中新世气候和构造活动历史对于研究青藏高原早期隆升作用和全球气候变化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采自沱沱河盆地通天河剖面渐新世雅西措群和中新世五道梁群地层中的湖相灰岩和白云岩样品进行了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湖相碳酸盐岩稀土元素总量(∑REE)变化于36.23×10-6~189.64×10-6,28件样品平均值为78.58×10-6。稀土元素的页岩标准化配分形式具有中组稀土富集的特点,正铕异常极为明显,在渐新统与中新统界线处Eu/Eu*比达到最大值7.15,这也是首次在陆地湖泊沉积记录中观察到的正Eu异常。根据稀土元素的分布以及Eu与Ba含量的同步变化特点,提出该区湖相碳酸盐岩中Eu的异常富集可能与湖底喷流热水有关。   相似文献   

6.
青藏高原北部陆相盆地中烃源岩发育层位包括始新统风火山组、渐新统雅西措组和中新统五道梁组。古近系雅西措组烃源岩,特别是灰岩属于中好烃源岩范畴,有机质类型较好,且烃源岩主体处于成熟阶段,是藏北高原新生代陆相盆地主力烃源岩的发育层位。陆相盆地储集岩较发育,储层较丰富,发育层位包括风火山组和雅西措组,其中雅西措组是储层主力分布层位。对测区分析数据表明:通天河盆地具备一定规模的生油岩厚度,而且有机质丰度为沱沱河地区最高,表明其勘探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7.
风火山盆地古近纪和新近纪沉积包括下部连续沉积的早始新世—早渐新世风火山群和早渐新世雅西措群,以及不整合其上的早中新世五道梁群。风火山地区的砂岩铜矿全部产于风火山群1岩组的灰(绿)色砂岩层中。采自风火山群1岩组含矿层和非含矿层中的3个磷灰石样品,分别获得了(22.5±2.3)Ma、(33.1±6.0)Ma和(28.0±3.6)Ma的裂变径迹年龄数据。其中33.1~28.0 Ma代表了该地区砂岩铜矿的成矿年龄.22.5 Ma则代表了成矿后构造热事件的年龄。风火山砂岩铜矿的成矿年龄处在其上覆的雅西措群沉积年龄范围内.显示砂岩铜矿是盆地早期沉积物压实脱水流体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可可西里地区中新统五道梁群的建立及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苟金 《西北地质》1991,12(3):1-6
本文依据在可可西里地区的西金乌兰湖、库赛湖、错仁德加、苟鲁山克措、沱沱河及五道梁等地的一套碳酸盐岩地层中采获的介形类、腹足类化石,将其划归为中新统,并拟建“五道梁群”代表这套地层。该群属典型内陆湖泊相碳酸盐岩建造,并夹有含锌银的菱铁矿层。因此,深入研究五道梁群,不仅有重要的地质意义,而且有指导寻找锌银铁矿产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9.
可可西里盆地位于昆仑山和唐古拉山之间,是青藏高原腹地最大的第三纪沉积盆地,对于研究青藏高原早期隆升和地壳短缩过程具有重要作用,盆地保存的始新世-渐新世早期风火山群和雅西措群主要由碎屑岩和泥岩组成,厚度为5452.8,碎屑岩的物源区分析表明,风火山群主要来自于南部的唐古拉造山带二叠-三叠纪地层,而雅西措群主要来自于南部的唐古拉、白日榨加和黑石山-高山造山带,剥蚀深度加大至石炭-二叠纪地层,它们的同积演化过程是盆地南部造山带老第三纪构造隆升持续加强的结果,表明在雅西措群沉积时期青藏高原北部已经隆升至一定的高度。  相似文献   

10.
可可西里盆地位于昆仑山和唐古拉山之间 ,是青藏高原腹地最大的第三纪沉积盆地 ,对于研究青藏高原早期隆升和地壳短缩过程具有重要作用 .盆地保存的始新世—渐新世早期风火山群和雅西措群主要由碎屑岩和泥岩组成 ,厚度为 5 45 2 .8m .碎屑岩的物源区分析表明 ,风火山群主要来自于南部的唐古拉造山带二叠—三叠纪地层 ,而雅西措群主要来自于南部的唐古拉、白日榨加和黑石山 -高山造山带 ,剥蚀深度加大至石炭—二叠纪地层 .它们的沉积演化过程是盆地南部造山带老第三纪构造隆升持续加强的结果 ,表明在雅西措群沉积时期青藏高原北部已经隆升至一定的高度 .  相似文献   

11.
湖相碳酸盐岩在可可西里盆地的古、新近纪地层中分布广泛,更是中新统五道梁群沉积的主要组成部分。五道梁群湖相碳酸盐岩分为生物粘结灰岩(叠层石)、泥晶灰岩、颗粒灰岩与泥晶白云岩四大类,反映出沉积环境为一个具有浅水—半深水、高盐度、半封闭—封闭特点的综合湖泊系统。  相似文献   

12.
刘志飞  王成善  金玮 《沉积学报》2004,22(4):560-565
可可西里盆地早渐新世雅西措群砂岩极其发育爬升沙纹层理,形成于沉积物来源供给太快太多而不能随流体一起迁移,从而产生向上的加积。雅西措群砂岩主要包括迎水坡侵蚀的A型和迎水坡沉积的B1型两种,其中,A型沙纹层理单个层系厚一般约为2cm,爬升角小于7°;B1型沙纹层单个层系厚一般为4cm,爬升角介于10o~20o之间。这两种爬升沙纹层形成于变速流、非稳定流或变速非稳定流,主要归于砂质碎屑流和底流,平均流速在11~60cm/s之间,堆积速度可以达到0.1g/cm2s,发育于浅湖环境的三角洲前缘沉积。雅西措群爬升沙纹层理发育于青藏高原的早渐新世快速隆升作用和全球变冷变干气候条件下。  相似文献   

13.
地层古生物方面,(1)建立和重新厘定了8个群级、24个组级及多个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和填图单位;(2)在雅西尔沟一带,将泥盆系厘定为兽形湖组和拉竹龙组;(3)万泉河北部一带的原泥盆系雅西尔群,依据化石成果被重新厘定为下三叠统,并新建万泉河群;(4)发现下白垩统铁隆滩群与上侏罗统松木西错群等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5)新近系康托组角度不整合于下伏地层之上,在康托组一、二段间发现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6)初步将羌塘地层区原划分的前泥盆系阿木岗群改为石炭-二叠系;(7)初步查明了霍尔巴错群岩石组合等基本特征;(8)进一步确定了区内三叠系肖茶卡群与下伏地层间的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9)在三岛湖侏罗系实测地层剖面上采集了大量古生物化石。岩石方面:(1)在托和平错一带新填绘出大量基性岩墙和酸性岩株(脉);(2)初步认为展金组火山岩形成于洋岛环境,时代为早二叠世;(3)否定了托和平错一带分布有新生代火山岩出露的结论;(4)新发现了甜水湖北新生代碱性火山岩,初步确定其时代较鱼鳞山火山岩新。构造上,确定了窝尔巴错-拜惹布错断裂带为喀喇昆仑地块和羌塘地块的分界断裂,基本查明了断裂带特征及构造属性。矿产方面,新发现一处大型砂金矿。  相似文献   

14.
以五道梁地区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更新数据为基础,以渐新统雅西错组为研究对象,利用地层汇水域水系沉积物测量元素原始数据进行了参数统计,通过相对丰度、R型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分析了地层中各元素的含量分布特征及元素间的亲疏关系,进一步浅析了地层在成矿中的作用.认为雅西错组高钙碳酸盐岩建造环境显著,Ba、Sr、Ag、As、Cd、Mo在地层中有不同程度的富集.地层有一定的含矿性,其中Ag趋向于与黏土岩伴随的硅质砂岩类中,其他在碳酸盐岩中.在后期岩浆热源作用下,主要成矿元素能进一步富集成异常或成矿.  相似文献   

15.
东疆雅西KB-7化探异常与371-西北坡(金)铜矿化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东疆雅西KB-7化探异常特征、雅西371-西北坡(金)铜矿化带发现过程与特征,认为东疆地区下石炭统雅满苏组(C1γ)中的Cu—Zn—Ag—Pb异常是寻找热水沉积型和岛弧带次火山岩型铜矿重要的新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6.
对可可西里中新统五道梁群油页岩研究表明:油页岩有机质丰度中等一高;有机质类型以腐泥型(Ⅰ)-腐殖腐泥型(Ⅱ,)为主。有机质的热演化以低成熟为主;总体上为较好的烃源岩,中新世时可可西里盆地为封闭、干热的以碳酸盐岩沉积为主的盐湖盆地。封闭与还原性静水环境为有机质的堆积和转化形成油页岩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7.
青藏高原羊湖新生代陆相盆地雅西措群烃源岩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藏高原羊湖新生代陆相盆地雅西措群潜在烃源岩的类型为灰色、黄灰色、灰黑色泥岩和灰绿色泥灰岩,厚度约100m。根据野外对露头烃源岩的观察,结合样品室内分析结果,从有机质的丰度、类型、成熟度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初步评价。雅西措群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偏低,泥岩和泥灰岩有机碳平均含量分别为0.19%和0.14%,灰色、黄灰色泥岩表现出非—较差烃源岩的特征,灰黑色泥岩为好烃源岩,灰绿色泥灰岩表现出中等—好烃源岩的特征。泥岩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主要表现为Ⅱ和Ⅲ型,主体处于未成熟—低成熟阶段。泥灰岩烃源岩有机质类型表现为Ⅰ—Ⅱ1型,处于低成熟—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18.
地层古生物方面,(1 )建立和重新厘定了8个群级、2 4个组级及多个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和填图单位;(2 )在雅西尔沟一带,将泥盆系厘定为兽形湖组和拉竹龙组;(3)万泉河北部一带的原泥盆系雅西尔群,依据化石成果被重新厘定为下三叠统,并新建万泉河群;(4)发现下白垩统铁隆滩群与上侏罗统松木西错群等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5 )新近系康托组角度不整合于下伏地层之上,在康托组一、二段间发现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6 )初步将羌塘地层区原划分的前泥盆系阿木岗群改为石炭—二叠系;(7)初步查明了霍尔巴错群岩石组合等基本特征;(8)进一步确定了区内三叠系肖茶卡群与下伏地层间的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9)在三岛湖侏罗系实测地层剖面上采集了大量古生物化石。岩石方面:(1 )在托和平错一带新填绘出大量基性岩墙和酸性岩株(脉) ;(2 )初步认为展金组火山岩形成于洋岛环境,时代为早二叠世;(3)否定了托和平错一带分布有新生代火山岩出露的结论;(4)新发现了甜水湖北新生代碱性火山岩,初步确定其时代较鱼鳞山火山岩新。构造上,确定了窝尔巴错拜惹布错断裂带为喀喇昆仑地块和羌塘地块的分界断裂,基本查明了断裂带特征及构造属性。矿产方面,新发现一处大型砂金矿。  相似文献   

19.
雅西措组为青藏高原北部羌塘-可可西里一带发育的一套新生界红色砂、泥岩夹膏盐沉积,其底界以不整合覆盖于始新统沱沱河组或更老的地层之上,其上则为中新统五道梁组灰岩-泥岩所覆[1,2].目前为止,关于它们的时代存在各种不同观点,但都缺少有力的生物地层依据.关于孢粉学的研究迄今也仅有个别文献简单提及而无详细的统计数据和化石图片.笔者多年前获得了3块样品,经分析含有丰富的孢粉化石.当时因样品数量比较单薄,一直没有发表.2006年笔者曾赴可可西里地区对这两个岩组进行过野外考察和孢粉采样分析,但并没有获得化石.因此,这几块样品也就显得十分难得,虽显单薄,但对弥补地层时代及区域古植被记录的欠缺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借此机会予以报道和讨论.  相似文献   

20.
地层古生物方面,(1)建立和重新厘定了8个群级、24个组级及多个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和填图单位;(2)在雅西尔沟一带,将泥盆系厘定为兽形湖组和拉竹龙组;(3)万泉河北部一带的原泥盆系雅西尔群,依据化石成果被重新厘定为下三叠统,并新建万泉河群;(4)发现下白垩统铁隆滩群与上侏罗统松木西错群等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5)新近系康托组角度不整合于下伏地层之上,在康托组一、二段间发现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6)初步将羌塘地层区原划分的前泥盆系阿木岗群改为石炭-二叠系;(7)初步查明了霍尔巴错群岩石组合等基本特征;(8)进一步确定了区内三叠系肖茶卡群与下伏地层间的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9)在三岛湖侏罗系实测地层剖面上采集了大量古生物化石.岩石方面(1)在托和平错一带新填绘出大量基性岩墙和酸性岩株(脉);(2)初步认为展金组火山岩形成于洋岛环境,时代为早二叠世;(3)否定了托和平错一带分布有新生代火山岩出露的结论;(4)新发现了甜水湖北新生代碱性火山岩,初步确定其时代较鱼鳞山火山岩新.构造上,确定了窝尔巴错-拜惹布错断裂带为喀喇昆仑地块和羌塘地块的分界断裂,基本查明了断裂带特征及构造属性.矿产方面,新发现一处大型砂金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