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日常会商分析数据资料过程中,发现张家口地震台石英摆倾斜仪南北分量出现压性变化转平,东西分量出现东倾速率加快的变化.为做好震情跟踪及异常性质研判工作,河北地震台联合张家口地震监测中心站进行了详实的现场踏勘,并利用三种荷载计算模型对可能造成该影响的干扰源进行定量计算.根据干扰模型计算结果及干扰与异常出现的时间相关性,综合分...  相似文献   

2.
荷载对钻孔应变观测影响的实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比分析地表集中荷载模型和三维有限线段荷载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张家口台钻孔体应变2012年1~5月短期异常变化时段受工程影响的实例,采用三维有限线段荷载模型定量计算清水河清淤和蓄水阶段对张家口体应变影响的理论值。结果表明:计算得到的张家口体应变理论值为-3.12×10-9、4.07×10-9,而实际扣除线性漂移后短期异常为-1.58×10-7、2.30×10-7,理论值远小于实测应变值,因此该项异常变化不能仅归结为工程建设造成的荷载变化所引起,可能存在其他干扰因素或地壳应变变化的共同作用。荷载对钻孔应变观测影响的定量计算,在钻孔应变资料异常分析判定中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易县地震台SS-Y型伸缩仪2014—2021年观测数据受环境干扰的5个典型事件进行异常分析,结合易县台形变山洞所处的构造应力背景场,并利用模型定量计算得出:①荷载干扰源对易县台伸缩仪观测数据造成的荷载应变量与干扰源的距离、荷载量有关并呈正相关;②易县台SS-Y型伸缩仪三分向中NS测项、NE测项受到荷载干扰曲线异常幅度...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张家口地震台形变观测概况,分析大风、气压、观测人员、雷电、雷雨及环境载荷等干扰因素对观测曲线形态的影响,得出不同干扰因素与观测曲线形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为准确识别震前异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监控昆明地震台观测山洞附近蓄水池塘的放水过程,掌握放水对水管倾斜、洞体应变观测造成的干扰形态,计算观测数据的卸载响应比,根据干扰类型,选用合理方法处理数据,更好地提升水管倾斜、洞体应变潮汐观测质量;对于未来地震异常落实,可用于类似干扰因素的排除及干扰量的计算。  相似文献   

6.
选用了张家口台记录的P波三分向的初动振幅,计算其出射角及方位角的大小。研究了1999年3月11日张北5.6级地震前出射角与方位角出现的异常变化,并对地震前异常现象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7.
肃南地震台形变观测资料干扰识别与排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收集整理甘肃省地震局肃南地震台形变数字化观测资料,对降雨、大风、人员进出、仪器调零、断电或者电压不稳定,以及其他仪器故障等因素造成的干扰进行分析;为数字化资料的利用、各种干扰的识别以及捕捉地震短临异常,提供可借鉴的实例.  相似文献   

8.
信阳地震台水管倾斜仪EW分量2016年5月出现加速E倾变化,为确定异常性质及产生原因,从观测洞室环境、仪器观测系统、气象数据、环境干扰等进行调查,并采用有限元法和不规则荷载模型,计算台站附近的信阳林业学校拆迁荷载变化对水管倾斜仪观测的影响,最终判定本次异常为林校拆迁所致。  相似文献   

9.
十三陵地震中心台电磁扰动数据分析处理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十三陵地震中心台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电磁扰动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判定造成数据各种干扰变化的原因,如雷电、软件兼容等问题,并对数据在地震前后的异常变化特征进行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0.
对山西省代县地震台、灵丘地震台2套VP宽频带垂直摆倾斜仪观测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日常观测中存在的自然环境及人为干扰特征,并进行干扰识别及排除,为提高观测资料的可信度、准确捕捉震前异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数字化观测资料的前兆异常特征,进一步认识其映震能力,使得数字化观测资料在今后的地震分析预报中得到充分的利用。收集2002年至2005年华北地区发生的M>5.0、张家口地区4.0级以上地震目录,对河北张家口、怀来台的形变数字化观测资料(水管倾斜仪、伸缩仪和体应变等)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多次中强以上地震前几小时至几天,各个观测项目均记录到固体潮畸变、高频脉冲、抖动、转折等异常形态,并对其映震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营口地震台的前兆观测资料,对近几年的异常干扰情况进行分析识别,提取出典型的干扰曲线,并总结分析各种干扰可能出现的曲线变化情况,为有效的排除各种干扰,把非地震前兆异常的干扰排除,有效的减少在分析预报中的误导。  相似文献   

13.
在三台山森林公园建设过程中,宿迁地震台地磁观测受到严重干扰。分析了对地磁场造成干扰的主要因素,通过对比干扰前后的地磁场观测数据,运用矢量合成的规则,计算出干扰磁场的7个要素,再使用IAGA推荐的理论公式对建筑中铁磁性材料造成的干扰进行计算,得到铁磁性材料产生的干扰数据情况。  相似文献   

14.
数字洞体摆倾斜观测常见干扰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临汾地震台数字摆倾斜观测中常见干扰及曲线形态变化特征,并对同一干扰源造成两摆式倾斜仪曲线形态的差异性进行探讨,希望对观测资料中异常的判断、仪器维护、数据预处理及地震预测预报应用研究等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地震观测中,电台干扰地震记录是个十分棘手的问题。目前,台站普遍由15W电台换为ICOM-700型100W电台,电台功率的加大使此矛盾更为突出。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经多方试验,圆满地解决了张家口台、赤城台、怀来台的电台干扰地震记录的问题,现介绍如下,供...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16—2018年3期华北地区流动地磁矢量原始测量资料, 经数据计算获得2期华北地区和张家口—渤海地震活动带及邻区岩石圈磁场时空变化模型。 研究结果显示: 张家口—渤海地震带岩石圈磁场变化空间分布不均匀, 具有明显的分区特征, 在张家口段(西段)与北京段(中西段)分界处和北京段(中西段)与唐山段(中东段)分界处岩石圈磁场各要素具有明显的异常变化, 如水平矢量存在转向和幅值变化, 磁偏角与磁倾角具有正负异常高梯度带的特征, 这与张家口—渤海地震带构造分段性特征密切相关。 张家口—渤海地震带位于燕山块体与华北平原块体之间, 两者运动的平动速率之差是张家口—渤海地震带左旋走滑的直接动力来源, 而各断裂带左旋走滑速率之差很可能是岩石圈磁场空间变化分段性分布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延庆地震台五里营井动水位2010年1月13日15时48分突然大幅下降,7min下降0.47m,针对此异常变化,台站人员通过检查仪器运行、观测环境等多方面查找原因,逐项排除干扰因素,最后通过科学、系统的分析,判定此异常是由于地下泄流管破裂,造成水位迅速下降,非地震前兆异常,避免了误报地震,为水位异常判断积累了一定经验。  相似文献   

18.
在三台山森林公园建设过程中,宿迁地震台地磁观测受到严重干扰。本文分析了对地磁场造成干扰的主要因素,通过对比干扰前后的地磁场观测数据,运用矢量合成的规则,计算出干扰磁场的7个要素,再使用IAGA推荐的理论公式对建筑中铁磁性材料造成的干扰进行计算,得到铁磁性材料产生的干扰数据情况。  相似文献   

19.
在三台山森林公园建设过程中,宿迁地震台地磁观测受到严重干扰。本文分析了对地磁场造成干扰的主要因素,通过对比干扰前后的地磁场观测数据,运用矢量合成的规则,计算出干扰磁场的7个要素,再使用IAGA推荐的理论公式对建筑中铁磁性材料造成的干扰进行计算,得到铁磁性材料产生的干扰数据情况。  相似文献   

20.
张家口地震台gPhone连续重力观测仪潮汐因子自2016年6月出现持续下降的趋势变化,累计变化量达到7×10-3.分析重力残差曲线,异常出现时同期残差数据未出现同步变化;将去零漂前后潮汐因子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潮汐因子变化趋势一致,排除仪器调零影响;针对新建楼房可能引起的重力变化,建立了重力正演模型,计算结果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