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中国计算机学会CT理论与应用研究会、《CT理论与应用研究》编辑部和泰山医学院放射系联合于1993年十月三十一日至十一月四日在山东省泰山医学院召开了全国第七届CT 理论与应用学术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和来自地震、石油物探、医疗、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50个单位的80位代表。泰安市政府、人大、政协的领导出席了会议开幕式,组委会主任泰山医学院放射系主任陈鹤声教授宣布会议开幕。泰山医学院副院长袁聿德教授代表到会的领导同志致贺词;中国计算机学会CT 理论及应用研究会理事长邱佩璋教授(因迫切事务不能到会)致函大会,表示祝贺,并为本届学术年会论文集撰写了前言,并为如何开好这次会议提出了很好的建议。CT 理论及应用研究会副理事长、《CT 理论与应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计算机学会CT理论及应用研究会于1992年10月26日至30日在北京举行了第六届全国 CT 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研究会正付理事长、理事和《CT 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正付主编及其成员,同来自全国各地近百名 CT 研究、技术工作者、专家学者、医院负责人、CT 和 MRI 机新用户,以及中国广东威达公司、深圳安科公司,日本岛津公司、东芝公司、日立公司,德国西门子公司,美国 GE 公司、PICKER 公司和 BIR(工业 CT)公司的代表,欢聚一堂,报告交流 CT 理论及应  相似文献   

3.
为适应我国CT理论与应用事业发展的需要,中国计算机学会CT理论及应用研究会与本刊编辑部设立了“CT理论与技术开发咨询服务部”。其宗旨为:促进我研究会会员之间,会员与社会有关方面交流CT理论与应用的计算机程序、方法与技术,进行有偿转让与服务。近期拟开展的项目如下:一)CT理论与应用的国内外最新信息服务,提供最新文献的目录与复印本,将于近期提供细则;二)有关的计算方法与计算机程序转让服务,近期将提供转  相似文献   

4.
1987年8月23—27日在长春地质学院召开第二届全国CT理论与应用学术讨论会之后,曾发出一份会议简报,列出了大部分CT研究会会员的通讯地址。并就东北、华中、西南等地区开展CT理论与应用方面的学术交流活动进行了联络工作。1987年9月我CT研究会曾邀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地球物理系主任Alexander教授到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做过在地球物理学中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由《科技日报》副刊部和《CT 理论与应用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的“1992年中国CT 科技十大进展”的评选会已于1993年2月16日在北京举行。参加这次评选的共有20个单位和35位专家,其中评委有:中国计算机学会CT 理论及应用研究会邱佩璋、羡汝珙;《CT 理论与应用研究》编辑部郭履灿、柳百琪;国家地震局吴宁远、刘小伟;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所陈运泰、秦馨菱、冯锐;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李幼铭;深圳安科公司宋健宁;广东威达医疗器械集团张优泉、徐晓南;北京大学傅淑芳、朱仁益;石油大学  相似文献   

6.
中国计算机学会CT理论与应用研究会决定在上海召开第五届全国CT理论与应用学术交流会,以交流CT理论与应用方面的最新成果,进一步加强全国同行的合作与友谊,推进CT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会议期间将邀请中外科技界、医务界从事CT研究与应用的著名专  相似文献   

7.
中国体视学学会CT理论与应用分会(CSSCT)和清华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主办、《CT理论与应用研究》编辑部协办,并欢迎有关单位参加主办、协办,将于2004年10月10日前后在北京市开会 :研讨“21世纪科技进步与CT及三维成像理论与应用,交流国外内CT和三维成像的理论、应用技术的成就和展望”。会议分5项议题: Symp1: CT理论、计算方法和软件:显微CT、锥束CT成像理论和算法; Symp2:工业CT和数字扫描成像、新型CT机和微焦点CT的设计和性能,信息反馈工程和其他应用;CT与NDT在线检测;Symp3: 医学CT扫描成像诊断: 高质量CT/MRI/PE…  相似文献   

8.
<正>《CT理论与应用研究》是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1992年创刊,主要刊登CT理论与应用方面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CT科技的前沿和进展。期刊设有理论与方法、地球物理CT、工业CT、医学CT、综述和信息等栏目,是从事CT理论与应用研究方面的科技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进行学术交流的园地,也是图书、情报等部门的信息来源。  相似文献   

9.
<正>《CT理论与应用研究》是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1992年创刊,主要刊登CT理论与应用方面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CT科技的前沿和进展。期刊设有理论与方法、地球物理CT、工业CT、医学CT、综述和信息等栏目,是从事CT理论与应用研究方面的科技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进行学术交流的园地,也是图书、情报等部门的信息来源。  相似文献   

10.
<正>《CT理论与应用研究》是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1992年创刊,主要刊登CT理论与应用方面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CT科技的前沿和进展。期刊设有理论与方法、地球物理CT、工业CT、医学CT、综述和信息等栏目,是从事CT理论与应用研究方面的科技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进行学术交流的园地,也是图书、情报等部门的信息来源。  相似文献   

11.
<正>《CT理论与应用研究》是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1992年创刊,主要刊登CT理论与应用方面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CT科技的前沿和进展。期刊设有理论与方法、地球物理CT、工业CT、医学CT、综述和信息等栏目,是从事CT理论与应用研究方面的科技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进行学术交流的园地,也是图书、情报等部门的信息来源。  相似文献   

12.
<正>《CT理论与应用研究》是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1992年创刊,主要刊登CT理论与应用方面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CT科技的前沿和进展。期刊设有理论与方法、地球物理CT、工业CT、医学CT、综述和信息等栏目,是从事CT理论与应用研究方面的科技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进行学术交流的园地,也是图书、情报等部门的信息来源。  相似文献   

13.
<正>2010年6月30日~7月4日,2010年全国射线数字成像与CT新技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会议由中国体视学学会CT理论与应用分会主办,岛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承办,《CT理论与应用研究》编辑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现代无损检测中心协办。  相似文献   

14.
致谢审者     
<正>2014年共有206位专家242人次为《CT理论与应用研究》审稿,对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在206位审稿专家中,绝大多数具有副高或副高以上职称,个别为在读博士研究生和在站博士后科研人员。在此,谨向一年来支持《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为期刊辛勤审稿的下列专家(按姓名拼音顺序排列)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5.
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九月一日在北京召开了唐山丰南地震抗震救灾先进单位和模范人物代表会议。来自唐山,天津,北京抗震救灾第一线的三千五百多名代表,带着灾区人民的深情厚意,向毛主席、党中央和全国人民汇报抗震救灾的胜利成果,决心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夺取更大的胜利。我们向参加大会的代表,向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和解放军指战员,向大力支援灾区的全国务条战线的同志们,表示亲切的慰问和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16.
2014年全国射线数字成像与CT新技术研讨会于2014年5月29日~31日在厦门召开,全国以及海外从事射线数字成像与CT技术研究的专家和学者近120人参加会议。 此次会议是由中国体视学学会CT理论与应用分会主办,Volume Graphics GmbH,Germany(显示分析和重建工业CT数据软件公司)承办,《CT理论与应用研究》编辑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现代无损检测中心、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奥维斯科技有限公司(Always Technologies Ltd.)协办。  相似文献   

17.
<正>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是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1992年创刊,主要刊登CT理论与应用方面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CT科技的前沿和进展。期刊设有理论与方法、地球物理CT、工业CT、医学CT  相似文献   

18.
正《CT理论与应用研究》是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1992年创刊,主要刊登CT理论与应用方面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CT科技的前沿和进展。期刊设有理论与方法、地球物理CT、工业CT、医学CT、综述和信息等栏目,是从事CT理论与应用研究方面的科技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进行学术交流的园地,也是图书、情报等部门的信息来源。《CT理论与应用研究》是我国少数专门刊登CT理论与应用科技领域研究成果的中英  相似文献   

19.
作者投稿件时若无专门说明,则表示作者和《CT理论与应用研究》编辑部都共认:  相似文献   

20.
投稿须知     
《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14,(1):F0004-F0004
作者投稿件时若无专门说明,则表示作者和《CT理论与应用研究》编辑部都共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