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海红  戴升 《气象》2000,26(10):53-55
对1980 ̄1999年造成青藏高原东部17次大到暴雨天气过程的卫星云图演变特征及1999年9月9 ̄10日出现的大到暴雨过程形成的物理量场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形成暴雨云带的影响系统模型和物理量场变化规律,对预报高原暴雨天气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李海红  戴升  史津梅  裴少阳 《气象》2000,26(10):53-55
对 1 98 0~ 1 999年造成青藏高原东部 1 7次大到暴雨天气过程的卫星云图演变特征及 1 999年 9月 9~ 1 0日出现的大到暴雨过程形成的物理量场进行了分析 ,总结出形成暴雨云带的影响系统模型和物理量场变化规律 ,对预报高原暴雨天气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一次大范围暴雨天气过程的卫星云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992年6月7日全省大范围暴雨天气过程的环流型场,卫星云图演变特征,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该系统的生消演变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描述了这类天气系统的主要特征,系统配置及其生消演变的中尺度天气形势。  相似文献   

4.
张晰莹 《气象》1996,22(7):43-45
在对台风影响黑龙江省造成大-暴雨的8次过程的卫星云图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两种类型;一类是台风云系与冷锋云系相结合产生的大一暴雨,一类是台风直接登陆产生的暴雨。  相似文献   

5.
长江中游暴雨卫星云图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详细分析了1982-1996年湖北省暴雨过程的卫星云图特征,特别对1996年和1991年两个特大洪涝年暴雨过程的卫星云图作了合成分析,总结出湖北省暴雨过程的卫星云图模型。  相似文献   

6.
7.
鄂尔多斯地区一次暴雨过程卫星云图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静  李良武  肖苏娟 《气象科技》2011,39(4):438-444
利用气象卫星云图、MICAPS资料、地面观测资料以及天气学原理等方法,对发生在鄂尔多斯地区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强降水主要是活跃暖锋云系及镶嵌在其底部中γ尺度暴雨云团共同作用的结果;欧亚上空500 hPa为阶梯槽东移与副热带高压西缘北上暖湿气流在河套地区辐合,700 hPa上有切变线,华东地区江淮气旋北部东南风急流向西北方向输送;有3路水汽输送带从西、西南、东南方向向河套地区源源不断输送水汽和能量并汇聚;处于上冷下暖对流不稳定层结;强降水发生在物理量场平流项和散度项配置较好的区域及暖锋云系前方冷锋云带发生断裂的区域。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产生连续性暴雨的物理成因作了初步探讨,并给出了本次连续暴雨过程的大致物理图象,可供今后连续性暴雨的分析和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暴雨过程的卫星云图纹理特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针对卫星云图上云团所具有的半流体特性,应用纹理特征分析法对其进行定量研究。首先用灰度共生矩阵统计法提取100个样本云团的纹理特征参数,然后应用Mahalanobis距离作相似性测度进行聚类分析,提取出4类云以及无云区的具有旋转不变性的纹理特征参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2003年7月4—5日江淮流域发生特大暴雨地区云团的纹理特征参数的变化规律与降水过程之间的对应关系。从实际的降水资料和纹理特征参数变化的回归分析结果来看,纹理特征参数的变化规律与降水量之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这些结果不仅对中短期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而且对数值预报都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0.
徐立华 《山东气象》1996,16(3):41-43
利用两次暴雨天气过程的数字化卫星云图资料,结合同期半岛地区各站逐时降水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从中揭示了在暖切变、中支槽两种天气系统影响时,暴雨云图的基本特征及其同异点,从而为利用云图跟踪、监测暴雨,尤其是暴雨的落区,提出了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卫星云图分析强对流天气和暴雨天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卫星云图分析强对流云团形成的两种不同天气现象;用来区别暴雨天气和强对流天气。加强对云图的正确分析及利用,及时准确地做好气象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2.
广西致洪暴雨过程的要素场演变特征及物理量诊断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广西致洪暴雨过程中暴雨区附近高空和地面要素场的演变特征分析 ,以及对与暴雨降水密切相关的物理量进行诊断分析 ,试图了解各层的要素场和物理量的分布及演变与致洪暴雨的关系 ,从而了解致洪暴雨的一些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3.
14.
华北两次副高边缘暴雨过程卫星云图释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锐  付宗钰 《气象科技》2013,41(6):1095-1100
利用实况探空资料与FY 2C、2E卫星探测资料,对2005年8月16日、2010年8月20—21日两次西太副高与西风槽共同作用下出现的华北暴雨过程进行分析,将两次过程卫星云图与各种物理要素场的配置进行对比,得到以下结果。两次过程云系均表现为典型的锋面云系特征,靠近冷空气一侧云带边界光滑整齐。从结构上看,锋面云带主要由多层云系组成。整个云系位于高空槽前580 dagpm线与副高外围588 dagpm线之间;降水云带由对流云团、稳定性降水云带及混合性降水云带3部分组成,对流云团集中发展在云带靠近副高边缘晴空区一侧,通常位于在584 dagpm线与588 dagpm线之间靠近副高一侧;稳定性降水集中高空槽前,即云带后部,580 dagpm线与584 dagpm线之间;混合性降水位于两个云系之间,多产生于584 dagpm线附近。云系的分布与各层的垂直速度场、涡度场、散度场,以及中高层的涡度平流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比湿通量、比湿通量散度与假相当位温等温湿参量的分布特征,清楚的解释了锋面云带的移动、发展和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5.
青藏高原东部大到暴雨卫星 云图演变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1995年初夏致洪暴雨的卫星云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995年卫星云图为基本资料,通过云图增强显示,结合气象常规资料,物理量诊断资料及降水资料,探讨贵州暴雨云团产生的大尺度天气形势背景,基本类型及活动特征,分析高低空急流和物理量场与云团活动的空间配置,并分析三种不同类型暴雨云团与降水的关系,提出了暴雨云团降水的短时预报思路。  相似文献   

17.
对T106数值预报产品进行统计分析,确定了与暴雨关系密切的物理量;通过对物理量场与暴雨落区之间关系的定性诊断分析以及对物理量的定量计算,确定了物理量的临界值,并以此作为预报暴雨发生的限制条件;将T106数值预报产品的3种物理量预报场与临界值对比,判断未来24h有无暴雨。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2003年4月9~13日江西连续暴雨和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卫星云图,认为本次过程有2点值得注意:一是槽前暖式切变北抬快速加强,引起的强降水带有突发性;二是高原上冷槽南段分裂成3个南支槽东移,云图表现很明显。其中第二个南支槽云系东移引起的降水强度大,并伴有大范围强对流天气。  相似文献   

19.
孟悦  金瑜 《黑龙江气象》1995,(1):31-32,61
通过对6号台风登陆后变为变性的温带气旋云系在北上过程中云型演变,强度变化等云团活动特征及停滞在黑龙江省中南部地区的中纬度锋区云系特征分析,得出两种不同云系的选置区正是大暴雨的主要落区。  相似文献   

20.
林丽  张霞 《河南气象》2001,(3):17-18
利用郑州实时探空资料,分析了2000年9月24日本区暴雨衣发生前郑州站物理量演变特征,为秋季暴雨预报提供了思路和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