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组合结构,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单元瑞利阻尼模型的应变能振型阻尼比,并证明了其在特定整体阻尼矩阵下与强迫解耦法的等价性;推导了具有明确理论依据的综合阻尼比计算公式,并基于相应的应变能振型阻尼比得出了结构的刚度综合阻尼比和瑞利综合阻尼比。分别采用复振型分解法和振型分解法对算例结构进行了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弹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瑞利综合阻尼比对于以剪切变形为主的多层组合结构具有良好的计算精度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一种基于位移的改进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静力弹塑性分析作为一种新的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近些年得到很大的推广。本文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通过一种基于位移控制的多阶振型组合的静力推覆分析,采用自适应的水平加载方式,考虑高阶振型的影响。对一中等高度的结构进行推覆分析,结果表明,与采用不变的水平菏载分布形式的一般静力推覆分析比较,基于本文Pushover分析所得的结构响应与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所得结构的响应更为近似,尤其在受结构高阶振型影响较明显的结构层间位移角及层间剪力方面,其结果同动力时程分析所得更为接近。  相似文献   

3.
为考察pushover侧向力模式对桥墩地震反应的影响,以圆形双柱墩模型为例,进行了6个地震动作用下的非线性时程分析和4种常用侧向力加载模式的pushover分析,并以时程分析结果的平均值作为对比基准。研究表明,不同侧向力加载模式计算结果存在一定差异,静力法计算结果误差最大;给定振型下的模态法误差较小,在不同轴压比下的计算结果分布规律与时程法的吻合最好;常量加速度法的误差基本介于前述两种模式之间;M-phi曲线法的误差随着轴压比的增大而变大;与时程法相比,模态法的计算结果比其它方法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4.
大跨度钢桁架转换层结构的竖向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某一带钢桁架转换层的复杂高层结构进行了有限元建模,分别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时程分析法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的设计反应谱法对大跨高位钢桁架转换层结构的竖向地震响应进行了分析.对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此类结构响应时所要选取的振型数及振型组合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对规范采用10%的重力荷载代表值...  相似文献   

5.
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300MW空冷系统排气管道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态分析,计算了排气管道的动态特性,得到了排气管道的固有频率、振型,表明主要影响地震响应的振型是平动振型,而扭转振型影响较小。应用反应谱法计算了排气管道的地震响应,并用SRSS法对地震荷载组合后再与重力荷载进行组合。计算结果表明,在地震荷载和重力荷载作用下,排气管道整体应力水平很低,其强度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6.
高层建筑随机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将通常的振型加速度法应用到随机振动中,提出了均值反应谱随机振型加速度分析法。使用此法,利用少数前几阶振型的组合便可求得具有平移-扭转耦联的高层建筑在随机地震荷载下的最大反应的统计量,它显著优于均值反应谱随机振型位移法。  相似文献   

7.
特高压悬吊换流阀塔抗震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单塔换流阀体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态分析计算结构的动态特性,应用反应谱法计算换流阀塔的地震响应.在抗震分析计算中考虑结构的预应力效应和大变形效应,并考虑地震载荷和重力载荷的组合作用.计算结果表明,主要影响地震响应的振型是水平向的摆动和扭转振型,换流阀塔水平摆动的地震响应位移稍大,应在阀厅的布置设计中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8.
承压介质电阻率变化的方向性 与主应力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质电阻率变化的方向性与主应力方向的关系研究一直受到岩石电阻率实验和地震学等学科的关注. 本文在电极面4 cm×8 cm, 6 cm×12 cm, 8 cm×16 cm和4.6 cm×10 cm的10块分别为花岗岩、 凝灰质粗砂岩(夹砾石)和细晶花岗岩标本上及100 cm×100 cm的1块人工合成模型上, 采用对称四极法布设多位置、 多极距、 多方位电阻率测线, 用单轴压缩、 二维约束差应力压缩、 低围压三轴差应力压缩和真三轴差应力压缩方式加载. 其中在单轴压缩和低围压三轴压缩加载方式下, 7块岩石标本中的4块被压破, 3块没有被压破, 只压到电阻率出现明显的下降异常时卸压. 另在上述10块岩石标本中, 还有3块是电阻率原始各向异性标本. 将这样11块标本所获得的多位置、 多极距、 多方位测线电阻率资料, 按从开始加载到破裂的过程, 分成30%附近破裂应力段、 50%附近破裂应力段、 80%附近破裂应力段和100%破裂应力段, 研究同一测点多方位测道中该4个破裂应力段视电阻率变化最大(最小)幅度测线方位与力源最大主压应力方位的关系, 结果未发现二者之间有确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根据空冷器的特点,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空冷器的有限元模型.用MPC184单元实现了力和力矩的加载,得到了空冷器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对空冷器在正常运行工况和地震荷载工况下进行了抗震性能计算分析,并根据RCC-M规范对空冷器在地震工况下的结构完整性进行了应力评定.结果表明在上述载荷作用下,空冷器和地脚螺栓的应力状况满足RCC-M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几种不同周期的应力加载方式以及井-含水层的水位、水温响应特征,对井水温度的应力加载响应机理进行了系统分类研究,总结了对于3种不同周期应力加载的水温响应机理。分别是对地震波应力加载的气体脱逸模式、裂隙渗流模式、热弥散效应模式及冷水下渗模式,对固体潮应力加载的水动力学模式以及对地震孕育阶段长周期缓慢应力加载的应力-耗散热模式等,文章中针对每一种不同方式应力加载给出了典型的观测实例并对其可能的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