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地图》2006,(5):9-9
2006年7月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开幕,大会于7月12日审议通过将中国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决定,7月13日又通过了将中国的殷墟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决定。至此。中国已有33处文化遗址和自然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数量居世界第三位。  相似文献   

2.
《地图》2001,(1):59
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在澳大利亚东北部城市凯恩斯作出决定,将中国的4个项目列为新的世界遗产。中国的这4处新的世界遗产项目是洛阳龙门石窟;青城山和都江堰;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湖北钟祥市)、清东陵(河北遵化市)、清西陵(河北易县);安徽古村落:西递、宏村。   中国于1985年成为《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缔约国。迄今,中国共有27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  相似文献   

3.
丽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有优美的自然风光,优良的生态环境,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浓郁多彩的民俗风情及天人合一的人居环境,同时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世界记忆遗产——纳西东巴古籍文献三项世界遗产,是中国西南的一块瑰宝,闻名于世的国际旅游胜地,全人类共享的绿色家园。  相似文献   

4.
《地图》2000,(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 2 3届大会在摩洛哥马拉喀什作出决定 ,将中国福建省武夷山和重庆市大足石刻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 ,我国已有 2 3处遗产地列入该名录 (见下图 )。素以“碧水丹山”名扬天下的武夷山是作为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列入该名录的 ,这是继泰山、黄山、峨眉山—乐山大佛之后 ,我国第 4个列入世界双重遗产名录的单位 ,是目前我国面积最大的世界遗产地。福建武夷山和重庆大足石刻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5.
梁勇奇  杨瑞霞  谢一涵  王普  杨岸霖  李薇 《遥感学报》2021,25(12):2441-2459
全球世界文化遗产本体及其环境数据是遗产价值认知和保护的基础,更是大数据时代遗产研究、展示以及可持续利用的依据。本文基于网络和地球大数据,利用自然语言处理、空间分析、领域知识图谱等技术,构建了包括领域知识图谱5万个节点,94万条三元组的全球世界文化遗产知识图谱,支持世界文化遗产的属性、节点关系查询以及图结构表达。基于知识图谱,进行世界文化遗产的景观特征、文化延续性、土地覆被状态以及遗产与城市、社区的空间关系特征分析。研究表明:世界文化遗产具有沿着山脉、水系分布的特点,因此可参考地理单元,形成区域特色的文化遗产管理和保护体系,促进以区域为整体的遗产可持续发展;通过文化的延续性分析可以发现遗产所具有的特定历史文化时代属性,揭示遗产所蕴含的文化多样性,为遗产的整体保护提供新的切入点;遗产和城市与社区的空间关系变化可分为3个阶段:1990年—2000年的匀速靠近期,2000年—2015年的放缓靠近期和2015年—2018年的加速逼近期,因此未来需要持续关注城市和遗产空间关系变化对遗产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系统通过综合应用WebGIS、三维虚拟现实、数据库等技术,对中华文化遗产和旅游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构建了数字化中华文化遗产区域地理信息地图,并对部分文化遗产及景区的进行了三维虚拟数字化展示,为提升中华文化遗产数字化程度和文化旅游综合服务水平开辟了新途径,为探索具有产业化和示范性运作前景的文化旅游综合服务模式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虎跳峡之争大事记2003年7月“三江并流”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三江并流”指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在滇西北地区平行并流的部分区域,其中,金沙江流域的虎跳峡因海拔不足2500米,被排除在世界自然遗产之外。2003年底云南省与长江水利委员会签订了《滇中调水工程规划》合同,将虎跳峡水库作为昆明市的补给水源。2004年7月21日至25日“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居住地居民代表在云南省丽江市集会,呼吁停止损害生态和民众利益的三江流域水电开发。2004年7月27日新华社发布消息,国家发改委已经审查通过了云南《金沙江中游河段水电规划报告》,确认虎…  相似文献   

8.
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地质遗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遗产是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包括矿产资源和地质遗迹资源。矿产资源是泛指在一定科学技术条件下,一切分布于陆地和海洋、地表和地下的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天然矿物及岩石资源。地质遗迹资源是指除矿产资源以外的地质自然遗产。主  相似文献   

9.
于荣花  沈涛  苏山舞 《测绘科学》2006,31(2):106-107,121
本文首先论述了全国1∶100万地形数据库的现状,对其进行扩充的必要性及扩充原则,同时叙述了选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遗产这两个文化要素对数据库进行扩充的原因和意义;接着列举了扩充数据库时选用的资料源及更新和扩充的方法,最后将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两个数据层的空间内容及属性信息通过图表进行了表现。文化遗产在地形数据库中的扩充,不仅丰富了数据库的内容,而且能够使更多的人了解我国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丰富的自然遗产。文章同时对今后的工作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丈量世界屋脊的英雄测绘大队谨记江泽民主席视察教导“发扬丈量世界屋脊精神 ,勇攀现代军事测绘高峰” ,苦练精兵 ,在日前支援都江堰、青城山顺利申报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 ,并成功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 ,又创佳绩 ,受到了四川省、成都市和都江堰市政府的表彰和赞扬 ,并授予“支持‘双申’ ,为国争光”锦旗。为配合四川省在西部大开发中组建旅游航母的工程建设 ,把都江堰、青城山推向世界 ,开发其古老而丰富的文化和自然资源 ,成都军区英雄测绘大队用自身专业技术优势 ,发扬敢打硬仗的光荣传统 ,在支持都江堰、青城山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  相似文献   

11.
时评     
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文化的DNA最近,著名作家冯骥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民间文化遗产保护  相似文献   

12.
彭华 《地图》2011,(6):114-121
丹霞陆相红层地貌在中国广泛分布;丹霞地貌与全球大陆红层地貌具有可比性;丹霞地貌展现了绝妙的景观、重要的美学价值以及巨大的旅游价值丹霞地貌在中国和全球范围内都具有自然遗产价值;中国丹霞的利用体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关系;我们认为,中国丹霞值得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丹霞宣言》  相似文献   

13.
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是北京第一座大型近代图书馆的建筑遗存,近年来,这座近现代古建筑遗产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修缮保护需求,为此需要首先对古籍馆开展全方位测绘工作,为古籍馆的保护及今后的维护提供科学的档案资料,为后续修缮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从对古籍馆测绘工作的意义和工作内容入手,采用传统测绘和三维激光雷达扫描技术,根据古籍馆建筑内部结构复杂的独有特点,提出了一种由外向内施测方法和ATRP点云拼接技术,实现了内部结构复杂的大型近现代古建筑遗产三维数字化测绘任务,可以为同类型古建筑遗产测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古建筑,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古建筑测绘,是指运用各种测绘技术手段,对古建筑实体、空间进行量测、再现和表达,是保护、发掘、整理和利用古代优秀建筑遗产的基础环节。古建筑反映了历史的辉煌,测绘是认识古建筑自身及现状最科学、最深刻的技术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5.
刘秀涵  张朋东 《测绘通报》2023,(12):174-177
古墓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珍贵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古墓常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亟须进行数字化保护。由于古墓一般藏于地下,采用传统全站仪及RTK等测量手段进行地下数据采集通常较为困难。本文首先应用Trimble X12三维激光扫描仪,实现了古墓点云数据的精准采集;然后通过三维建模真实还原了古墓的内外部真实场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古墓的数字化保护应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为古墓修复保护工程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6.
沙中土 《地图》2008,(1):82-89
对世界遗产的系列介绍,我们已经进行了三期,我们会发现欧洲是文化遗产最集中之处,地广人稀的非洲,则以自然遗产为盛;而广袤的美洲,则以神秘古文明和自然遗产为主。面对这些浓缩了千万年人类历史、记载了亿万年自然变化、不能再生的世界遗产,我们应该始终保持一种神圣的敬畏之情。因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除了珍惜和保护,我们别无选择。  相似文献   

17.
图事传真     
《地图》2002,(2)
地质遗迹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内外力的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其主要类型包括:有重大观赏和重要科学研究价值的地质地貌景观;有重要价值的地  相似文献   

18.
侏罗纪海岸     
《地图》2014,(3):8-9
侏罗纪海岸(Jurassic Coast),位于英国南部英吉利海峡,从东德文的埃克斯茅斯一直延伸到多塞特郡的斯塔德兰湾,总长约153公里,是英国最壮观的海岸线。2001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侏罗纪海岸由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时期的悬崖组成,  相似文献   

19.
干部抢建私家别墅选址锁定庐山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拥有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身份的庐山风景区的莲花洞森林公园内的莲花洞风景区,近一段时期以来,一些党员干部未经任何部门批准,损毁国家生态公益林,违规兴建私家别墅,导致这一景区抢建别墅成风。这一现象已在当地社会和过往游客中产生恶劣影响。“在砍一根竹子都是犯罪的地方”建起成片豪宅“莲生佛地,花发洞天”。庐山西麓的莲花洞森林公园有自周朝以来的文化遗迹一百余处。公园内的森林均属国家生态公益林,其中包括一部分原始森林。然而,近一段时期以来,这里自然天成的宁静却被一些人抢建别墅大兴土木的喧嚣打破了。在通往莲花洞中心景…  相似文献   

20.
为了对苏州河岸工业遗产以及江南水乡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提供科学参考,采用GIS技术重点分析了近60年苏州河两岸300 m缓冲区内的土地利用类型演变情况,并对典型河段23处工业遗产进行了细致史料调查和实地调研.结果表明:①快速城市化导致苏州河河岸带土地利用方式发生剧烈变化,变化面积占河岸带的72.29%,工业用地先增后减,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