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琳 《国外铀金地质》2000,17(3):257-262
经过10年对3个不同测点氡季节性变化的调查,以及幼儿园,学校,防空掩蔽所和地窖氡浓度的测量后,对奥西耶克(东克罗地亚,130000户居民)的住宅(住宅建筑)进行了系统的室内氡测量,用LR-115固态径迹探测器在城镇48个测点上测量了室内氡,给出了算术平均值为71.6Bq.m^-3,标准偏差为44.0Bq,m^-3,和几何平均值为60.1Bq.m6-3,其冬浓度范围从22.7到186.5Bq.m^-3,由Radhome硅探测器进行的氡测量差异并不大,氡浓度的经验频率分布(分组宽度20Bq.m^-3)与x^2检验示出的理论对数正态分布相一致,氡图指指出了由地质土壤构造造成的氡浓度较高的区域(该城镇的中部)。上述提及住宅中氡及其子体的平衡因子为0.44,有些氡模型的有效剂量当量估计数接近2mSv.a^-1.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2005~2007年用DHZM—Ⅰ型氡及其子体连续监测仪对某矿山的工作场所和生活区分别进行环境氡及其子体浓度的测量。监测结果表明,所监测的工作场所中,大部分监测点的氡及其子体浓度都在国家规定的限值范围内;在居民区,扣除本底后,未发现任何监测点的个人有效剂量当量超过国家规定的限值。笔者还对该矿山的平衡因子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给出了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3.
氡及其子体是天然本底辐射剂量的主要贡献者,是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设计了一种简易的表面氡析出率测量装置,可以用来测量某些样品表面的氡析出率。为了了解所设计装置的性能,对不同氡析出率大小的样品进行了测量,同时对这种防氡涂料的防氡效果进行了测评。测量结果表明,该测量装置可较为准确地给出所测样品的表面氡析出率,且性能稳定、操作简便,可改进余地较大,缺点是测量耗时较长。  相似文献   

4.
加拿大卫生福利部希望对全加拿大本国人住宅中的氡的潜在危害进行评价。根据航空伽玛测量数据。地质和地球化学,选择了41个潜在氡高的居民区的16个潜在氡低的居民区进行取样,在潜在氡低的居民区中没有一个住宅氡的水平超过400Bq/m^3,而在潜在氡高的居民区中很多住宅超过加拿大的标准800Bq/m^3。根据这一研究结果,加拿大卫生和福利部开始了一项追踪计划,测量住宅中氡浓度可能超过加拿大标准800Bq/m  相似文献   

5.
资源地区空气氡浓度调查与剂量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名生 《物探与化探》2002,26(4):299-301,306
对广西资源地区大气中氡的调查结果显示,该区室内、外大气中平均氡浓度分别为101.0Bq/m^3和104.6Bq/m^3,是世界平均值的10倍和2.5倍;计算了氡子体所致的年有效剂量,由氡子体照射对成人和儿童所致年均有效剂量分别为6.2mSv/a和9.2mSv/a,是世界平均值的5倍。  相似文献   

6.
张洪  周甄龙 《铀矿地质》1999,15(6):367-371
通过对华东地区21 个铀矿区内居民居住环境大气中氡及其子体α潜能浓度的调查,结果表明:居民居室外氡浓度均值范围为6.73—132.9 Bq/m 3,氡子体α潜能浓度均值范围为11.0—78.8nJ/m 3。居室内的平均氡浓度均值范围为14.5—185.8 Bq/m 3,氡子体α潜能浓度均值范围为13.8—104.2 nJ/m 3;对居民饮用水源的取样分析表明,铀浓度均值范围为0.12—1.68 μg/L,钍浓度均值范围为0.02—0.42 μg/L,镭-226 浓度均值范围为0.90—12.1 m Bq/L,与全国和当地的放射性天然本底水平比较接近,均属正常本底水平。  相似文献   

7.
利用 PRM-2100氡子体监测仪对重庆市丰都县雪玉洞氡子体平衡当量浓度进行连续12个月的监测。研究表明:(1)雪玉洞洞内氡子体平均平衡当量浓度为2135.7 Bq/m3;取平衡因子为0.5,则其平均氡浓度为4271.4 Bq/m3;(2)氡子体平衡当量浓度总体呈现出夏季高、冬季低及洞层越高,浓度越高的特点,而且氡子体平衡当量浓度变化与洞内温度变化相关性不明显,但与洞外的相关性则较强;(3)雪玉洞游客因吸入氡子体所致的年均有效剂量当量为0.02 mSv/a,只是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估计的氡子体对公众产生危害的年有效剂量界限值(1.30 mSv/a)的1.54%,因此短时间游览对游客的健康不会产生影响。但是,由于洞穴讲解员、保安、拍照人员在洞内工作时间较长,接受氡子体照射的年均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7.69 mSv/a、11.96 mSv/a、59.48 mSv/a,均高于UNSCEAR 的年有效剂量。因此,需要合理安排洞穴内工作人员工作时间和科学地制订出他们的年工作时间上限;加强氡危害相关知识的普及与洞穴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在高氡浓度析出区域进行屏蔽防护或在适当位置安装空气净化器;与此同时,还要加强氡及其子体浓度的分析和监测等。  相似文献   

8.
环境氡平衡因子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氡及其子体是人体受辐射危害的重要因素,而平衡因子是评价氡及其子体状态的重要参数之一。现就平衡因子进行了室内和室外的测量,对平衡因子的影响因素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氡及其子体测量在东胜砂岩铀矿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砂岩型铀矿地区氡及其子体的测量及对异常形成机理的分析, 进一步研究数据处理和解释方法。东胜地区实测资料表明了氡及其子体低值异常对应成矿相对有利的地段, 说明了解释方法的有效性, 为充分发挥攻深能力强的氡及其子体方法在铀矿找矿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2003年广州市部分新建民用建筑工程室内氡浓度检测数据,评价了目前广州市新建民用建筑室内氡浓度的水平,并以此估算广州市居民的年平均有效剂量。结果表明,广州市民用建筑工程室内氡浓度算术平均值为60.5Bq/m^3。氡子体照射所致的人均年有效剂量,成人和儿童分别为1.67,2.34mSv,高于世界平均值(1.3mSv)。  相似文献   

11.
对北京西山某岩溶洞穴1至4层进行了氡浓度测量,研究洞穴中氡浓度的变化特征,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探讨其变化规律及其对人身体的危害。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溶洞在不同深度位置,氡浓度存在明显差异,随着深度的增加,氡浓度呈现线性的增长特征;溶洞内氡浓度在7、8、9月相对较高,平均浓度6123Bq/m~3,10、11、12月氡浓度较低,平均浓度2784Bq/m~3,呈现出季节性的变化特征,即夏季高而冬季低;溶洞内由氡及其子体所产生的年平均内照射剂量约为566 m Sv·a~(-1),超出国家规定公众年有效剂量的安全范围。建议对已经对公众开放的天然溶洞,进行氡浓度检测,采取有效的防氡降氡措施,减少氡及其子体的辐射,对人身体所产生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2005~2008年期间,用REM-III型氡析出率仪和DHZM-I型氡及其子体连续监测仪对某铀矿山的工作场所和居民区分别进行土壤(岩石)氡析出率和环境空气中氡浓度的测量,并应用适当的估算模式估算氡吸入所致公众年有效剂量。结果表明,随着对辐射环境治理工作的加强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在所监测的工作场所中,大部分监测点的氡浓度没有超过国家规定的限值;在居民区,也没有发现任何监测点的个人剂量超过核工业辐射环境质量评价规定的限值。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华东地区21个铀矿区内居民居住环境大气中氡与其子体α潜能浓度的调查,居民居室外氡浓度均值范围为6.73~132.Bq/m^3,氡子体α潜能浓度均值范围为11.0~78.8hJ/m^3。居室内的平均氡浓度范围为14.5~185.8Bq/m^3,氡子体α潜能浓度均值范围为13.8~104.2nJ/m^3;对居民饮用水源的取样分析表明,铀的均值范围为0.12~1.68μg/L,钍的均值范围为0.02~0.42μg/L,镭--226的均值范围为0.90~12.1mBq/L,与全国和当地的放射性天然本底水平比较接近,均属正常本底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东胜地区是当前地浸砂岩型铀矿找矿的热点地区之一,该地区覆盖层较厚,适宜于开展攻深能力较强的氡及其子体方法,本文扼要介绍了210Po法测量原理、工作方法和应用效果。通过对东胜地区地浸砂岩型铀矿探测中的应用研究,得出210Po测量结果形成的曲线在矿体上为低值异常,而在矿体两端呈高值异常。通过U-Ra平衡系数、氡的运移、粒子的反冲、团簇效应等对其进行了解释,说明了该方法应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桂、湘某些岩溶洞穴氡及其子体分布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李彬  林玉石  徐胜友 《中国岩溶》1995,14(4):345-351
通过对广西、湖南4个洞穴空气中的氧及其子体的初步研究发现,桂林地区的洞穴氧含量与世界上其它一些洞穴相比普遍较低,仅为0.046~0.168wL(或339~620Bq/m ̄3),而世界上洞穴最高浓度达41.97WL。这可能与桂林地区碳酸盐岩地层中的低背景值有关。同时发现,洞穴内空气流动程度是决定洞内氧及其子体聚集量的主要因素。在同一洞穴中,洞口附近的氧浓度要比深部低;而在放射性元素高背景区的万华岩中,由于它为一地下河型洞穴,且有三个进出口,洞内空气流动程度较高,故氧的浓度反而很低,仅为78~88Bq/m ̄3(0.011~0.012WL)。   相似文献   

16.
对金山金矿田的金山金矿,花桥金矿区露天水源天然铀,氡,居民区和井下作业人员γ外照射有效剂量等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金山,西蒋矿区露天水源天然铀,氡浓度均小于限值0.05mg/L和37.00Bq/L空气氡浓度为0.008~0.013Bq/L。居民和井下作业人员γ外照射年有效剂量均小于1ms和5ms,矿区放射性均在国家规定的环境评价指标限制之内,对矿山的人身和环境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氡及其子体向上运移的内因与团簇现象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氡及其子体密度很大,但在理想空气中具有明显的上运移能力,这不是用外因可以阐述的现象,而有其固有的内因,其机理是;氡及其子体和母体多为α辐射体,它们放出的α的粒子减速后为^4He,能与氡及其子体和母体形成复合团簇。氡很轻,当其复合团簇浮力大于重力时,团簇便会自行上升,成为氡及其子体向上运移的内因。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战略角度出发考虑了社会生活用房中氡的测量和减少氡对人体作用的问题;讨论了住宅中氡的测量,氡的来源,以及氡浓度变化的原因和若干防氡措施等。  相似文献   

19.
不同介质中氡运移的异常现象与α衰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氡在不同介质模型中的运移情况,实验得出:氡及其子体在竖立的封闭空气模型中,运移距离大大超过27m,远远超过扩散作用达到的范围;在空气、砾石、水和砂介质模型顶端,氡及其子体均呈阵发性而不是连续性变化。出现这些异常情况,是由于氡及其子体的产生与α衰变有关,α粒子系^4He,它能与氡及其子体形成He-Rn等团簇现象引起的。借助来自铀矿石的氡比来自液体镭源的氡具有更强的向上运移能力,论证了He-Rn团簇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理想条件下氡及其子体运移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实验入手,应用高灵敏度,高精度,静态,易于重复观测的CD-1α杯测氡方法,在室内较理想条件下,研究了氡及其子体自身固有的运移规律,主要发现是:氡及其子体比重很大;但在理想空气中,它向上运移能力与向下运移能力相似,甚或超过,而远远大于横向运移能力。其规律是:氡及其子体向上运移的贡献大于45%,向下运移不及45%,扩散作用小于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