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潭峪沟隧道塌方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塌方在隧道施工中经常发生.对八达岭高速公路潭峪沟隧道施工中发生的主要塌方的原因及其处理塌方的措施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刘则启 《探矿工程》2006,33(9):62-63
介绍了铁岭某地下工程空调机室塌方事故的处理技术。通过采取喷锚网、格栅拱、管棚联合支护技术,安全、顺利地完成了塌方处理。  相似文献   

3.
塌方是隧道工程中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之一。2004年2月,正在开挖的重庆金山隧道左洞进口端大规模塌方,坍塌总体积达1176m^3。文章从设计、施工等方面分析了塌方的原因和处理措施。塌方后,施工单位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处理该塌方事故。在塌方区前影响区和塌方区,采取了加密工字钢、打超前小导管、喷射混凝土等方式进行处理;在塌方区以后段的施工中,严格按“弱爆破、短进尺、少扰动、强支护、快封闭、勤测量”的原则进行掘进,减少每1次的进尺量,控制每1次的装药量,及时将相关参数反馈给设计、地勘和监测单位。在经过上述处理措施之后,监测数据表明该塌方段已经稳定,达到了设计的效果。且在以后的施工中总结经验教训,避免类似塌方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下温洋电站引水隧洞断裂风化破碎带塌民因分析,塌方的性质和特征,选定切合实际,措施合理、方法得当的处理方案解决塌方问题。  相似文献   

5.
天生桥一级水电站1^#导流隧洞塌方成灾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生桥一级水电站1^#导流隧洞工程进口段,在处理原塌方掘进过程中又发生了大面积塌方地质灾害,经调查分析。坍塌变形破坏主要受岩体结构控制。塌方机制为弱面组合失稳,结构面组合稳是主要破坏形式。  相似文献   

6.
西南某电站库区公路隧道地质条件复杂,在已掘进的覆盖层围岩段发生坍塌冒顶。本文分析塌方的原因,介绍处理塌方体的施工技术和工艺流程,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7.
关口垭隧道塌方处理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常张高速公路关口垭隧道右洞施工过程中连降暴雨,导致YK73+955~YK73+925段塌方,分析塌方原因后,结合工程具体情况,采用超前小导管预注浆方法处理塌方区,在处理段增设两个监测断面,从隧道收敛位移和拱顶下沉规律结果可知,超前小导管预注浆方法处理塌方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隧道塌方的尖点灾变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隧道塌方失稳问题,运用灾变理论建立隧道塌方失稳的尖点灾变模型。基于平衡曲面方程,可求得隧道围岩体内承载区介质刚度与对应的松驰区弱化介质本构曲线拐点处理刚度之比值K,并给出了塌方与否的判据,当K≤1时,隧道将发生塌方失稳;当K>1时,隧道将不会发生塌方失稳。根据此模型,笔者解释了隧道中几种常见的灾变破坏机理,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北京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水道系统在施工中,F3断层带围岩塌方、F20断层带围岩塌方和f19断层带围岩塌方产生的原因、经过和处理措施进行归纳、总结分析.根据不同洞身段的工程地质特征及现场水压试验成果,提出了围岩弹性抗力系数建议值.针对水道系统地下水水文地质特征,设计了上、中、下排水洞等排水措施方案,有效地解决了地下水危害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刘光新 《探矿工程》2007,34(7):55-58
通过宜昌市北海路隧道塌方处理施工的实例,分析了造成塌方的原因,提出并实施了钢拱架、锚喷网复合支护结构塌方处理方案,并对塌空区的回填方案进行了比对,优选泵送陶粒砼加固的新工艺,取得了较好的回填加固效果。通过监控量测成果分析证明了采用陶粒砼工艺大大减轻了回填砼的质量,从而减小了对钢拱架支撑、锚喷复合支护结构的压力,确保回填砼及钢拱架支撑、锚喷复合支护结构的稳定性,确定二次砼衬砌施作的时间。  相似文献   

11.
复杂层状岩层隧道塌方原因分析与加固后信息化施工技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关口垭隧道右洞Yk73+955~Yk73+925段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塌方,从层状岩层分布、偏压和雨水侵蚀作用以及前期地质勘测欠准确等方面分析塌方原因,结合工程具体情况,比较分析超前小导管和长大管棚处理方案的优缺点,选择超前小导管预注浆辅以工字钢处理塌方区,在处理段增设监测断面,通过监测隧道的收敛位移和拱顶下沉量以及钢拱架的内力反映隧道围岩的稳定状况,量测结果表明,在一定时间内围岩达到稳定,表明采用超前小导管预注浆方法处理隧道塌方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西洱河三级电站引水隧洞和支洞共长4.4公里,开挖断面为马蹄形及城门形,直径4.7米和5.7米。由于洞线穿越了大断层阻隔的落水构造,所以围岩破碎多水,泥化膨胀,工程地质条件差。加上某些环节考虑欠周,故塌方频度高,规模大,处理难。既耗费了大量资金,又影响了工期。为了总结经验,减少事故,本文从地质特性和施工实践出发,通过塌方成因分析,提出塌方分类设想以及防治要点,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木寨岭板岩隧道塌方的结构失稳分析及预防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云龙  谭忠盛 《岩土力学》2012,33(Z2):263-268
目前国内已有较多穿越板岩地层的隧道工程,由于板岩的独特性质,板岩隧道工程问题多发,塌方是较为频发的现象之一。通过对木寨岭隧道塌方现象的分析,研究板岩隧道塌方的工程特征及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运用板的稳定理论探讨板岩塌方现象的发生机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提出预防塌方现象的关键措施,并通过现场实际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板岩的层状特性及初期支护跟进的不及时是发生塌方的根本因素,预防塌方现象应从这两点加以入手。木寨岭隧道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证明对于板岩隧道塌方原因的认识及预防措施的选取较为准确,对类似隧道工程塌方的预防及治理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郝付军 《地质与勘探》2022,58(5):1099-1107
为评价隧道洞口塌方段的安全性,基于累计变形预测和变形速率趋势分析模型,结合工程实例,研究隧道洞口塌方段的处理效果。实例分析表明:在累计变形预测方面,GA-VMD模型在隧道变形数据的信息分解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可利用其将隧道变形数据分解为趋势项和误差项,且通过组合预测能有效保证预测精度,得出累计变形的后期仍具一定增加趋势,但增加速率相对较小;在变形速率趋势分析方面,变形速率具下降趋势,且随时间持续,下降趋势更为显著。综合对比两者结果,隧道变形无明显增加趋势,并趋于稳定方向发展,说明塌方处理措施是合理有效的,为其防治效果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山岭隧道塌方风险模糊层次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陈洁金  周峰  阳军生  刘宝琛 《岩土力学》2009,30(8):2365-2370
对隧道施工塌方采用模糊层次综合评判法进行风险评估,通过收集和整理隧道塌方的资料,总结影响隧道塌方的因素,再遴选出主要的因素作为模糊层次评估方法的影响因子,然后统计分析得到各个因子与塌方发生概率、塌方量之间的隶属函数,并采用综合赋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从而建立塌方风险模糊层次评估模型。该模型在青山岗隧道得到了验证,其分析结果可信。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马鞍山隧道塌方地质调查,结合地表变形监测和地质雷达超前预报结果,分析了产生塌方的原因,总结了相似工程地质条件下,防治塌方事故发生的措施和对策,作为其他隧道施工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
赵卫  韦猛  刘俊  舒振杰 《探矿工程》2012,39(3):82-84
利用监控量测数据,结合灰色理论建立隧道洞身位移变形系统。采用尖点突变分析方法,对开挖过程中初支结构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建立隧道塌方预测模型。通过杜家山隧道发生的塌方事故与预测模型进行验证,得出塌方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说明建立的隧道塌方预测模型是有效的,可以用来指导该类隧道的施工。  相似文献   

18.
塌方一直是我国隧道建设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从施工过程中冒顶塌方形成经过、产生塌方原因入手,对渝湘高速公路正阳隧道一次塌方事故提出治理方案,认为岩隙渗水作用于覆盖层较薄、渗透性强的松散破碎地段使隧道上方岩土体的自稳能力恶化;通过坍口设置截水沟及多种形式注浆技术,及时加固坍塌体,封堵岩隙渗水。方案效果良好,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花岗岩残积土基坑支护工程实践及位移变形观测结果表明,残积土中的微裂隙对基坑安全及变形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对花岗岩残积土中微裂隙和充填物性状及其破坏机理的研究,总结出预防花岗岩残积土基坑开挖中的塌方宜采取相应的超前支护措施;处理花岗岩残积土的基坑塌方,宜用砂袋回填并在纵横方向打入钢管或钢筋加固回填体.在计算花岗岩残积土基坑稳定性时,应结合具体情况,以软弱面为滑动面,采用相应的稳定性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20.
介绍该隧道大面积塌方后的小规模塌方施工处置方法。通过在渣体上方浇筑混凝土,形成保护壳体,再采用分部开挖的方法挖除渣体,并立即实施强支护,及时进行混凝土衬砌。施工通过检测确定,塌方段顶拱下沉控制在规范要求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