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江三角洲     
韩江三角洲正如其他东南山地河川的三角洲一样,是物产丰富、人口集中的地区。在这个面积不满1,200方公里的韩江三角洲上有二个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汕头、潮安),总人口约为140万人(以潮安、汕头市、澄海为根据的估计)。  相似文献   

2.
韩江三角洲地貌发育的新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江三角洲从晚更新世中期开始沉积,经历了Q_3~(2-1)的古冲积扇、Q_3~(2-2)的占三角洲、Q_3~3的风化和新冲积扇、Q_4~1—Q_4~(2-1)的新三角洲、Q_4~(2-2)的贝壳堤和沼泽以及Q_4~3的沙堤-泻湖等六个发育阶段。发育模式为河流冲积扇与三角洲的交替发展。重新划分了三角洲的界线,面积为915.08km~2。划分出二类十亚类地貌类型。  相似文献   

3.
由广州地理研究所地貌第四室同仁撰写的《韩江三角洲》一书,已由海洋出版社出版。作者为李平日、黄镇国、宗永强、张仲英同志。这是他们继《珠江三角洲》后第二本三角洲专著。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不断有位于河口三角洲区域的县区升级为国家级新区,科学地估算这些县区的宜居人口容量是新区规划的前提。文章通过选取河口区人居自然环境主导因子、提取人口承载区和参考同类区域平均人口密度和相关国家标准等环节,构建了一种基于人居环境适宜性的河口三角洲地区人口承载力的估算方法,并估算了广州原南沙区宜居人口容量。结果显示:原南沙区宜居人口容量为87万人,宜居人口密度为2 776人/km2,其中,南沙街23万人,黄阁镇21万人,万顷沙镇为19万人,横沥镇为13万人,珠江街为11万人。考虑到地基和经济发展差异,南沙区宜居人口密度与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间和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的人口密度有较好的可比性。文章所用方法突出了水文与地质条件的约束作用,可用于估算河口三角洲地区人口容量。  相似文献   

5.
华南与中南半岛三角洲发育特征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江、珠江、红河、湄公河、湄南河三角洲同处东亚季风热带。河流丰水少沙,径流强劲, 洪枯流量比值大,洪泛平原和湿地发育,有珊瑚礁和红树林堆积,平原推进速率较大,出海口门多,这些都是热带三角洲的特色。各三角洲的构造基础都是断陷盆地,由于断陷的幅度和时代不相同,故而第四系的厚度和年龄差异很大。受全球海平面变化的影响,末次冰期以来,各三角洲经历了相似的沉积过程,发育3期三角洲。所处位置(湾内或湾外)、滨外陆架坡度、海洋动力等条件,使各三角洲的地貌类型、地面高程、平原推进速率、水下三角洲、水动力类型等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三角洲顶点城市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将三角洲顶点这一流域地貌学中的概念引入经济地理研究之中,认为在三角洲经济区顶点区域产生的区域中心城市是三角洲的顶点城市。三角洲顶点城市的存在具有广泛性,通过对长江、珠江和韩江三角洲以及国外若干三角洲顶点城市的实证分析,总结出顶点城市的区位特点及其与区域双核结构模式的关系。顶点城市对应于三角洲顶点的区域中心城市,它与港口城市组成的双核结构是带动区域经济的强大发展轴,在流域空间结构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主要意叉体现在其作为流域下游交通汇聚点的枢纽位置上。  相似文献   

7.
自改革开放以来,韩江河道采砂迅速发展,一开始主要在下游各分支河段采砂,采砂导致下游河段特别是西溪严重下切,水位下降,同时改变了东溪、西溪分流比。除了河道采砂外,导致下游河道严重下切的原因还有上游的水土保持减沙和水利工程拦沙的作用,但最主要的原因是河道采砂。近年来,采砂活动转移到了中游河段。选取位于韩江中游的留隍水位站以及相邻的三河坝水位站和潮安水文站开展研究。通过比较采砂前、后两个时段多年平均水位发现,采砂后留隍站的平均水位下降了0.6 m;上游、下游相邻水文站水位的对比分析和3个站年径流量变化分析结果显示,采砂导致中游河道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并且平均水位下降;虽然目前中游河道采砂对河势稳定、防洪安全影响不大,但从长期发展看,仍然有潜在的不确定性影响;另外,韩江河道采砂对航道通航安全、涉水建筑物以及对生态环境等方面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三角洲一般人口密集.开发历史悠久,经济较发达.往往是沿海国家的重要地区。但同时,遗里也是自然灾害的多发地区。在目前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研究如何协调好三角洲地区资源、人口、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断块型三角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珠江三角洲主要由西江、北江三角洲和东江三角洲组成,习惯以西江羚羊峡以下,北江芦苞以下,东江石龙以下的珠江平原作为三角洲的范围,总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 关于三角洲的形成和发展,前人做过不少工作;由于各自的研究重点不同,对三角洲  相似文献   

10.
在讲述东南亚各国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越南自然条件和经济特点,在具体介绍越南的地理位置和相邻各国后,将“以长山山脉为脊柱纵贯全境,南北两端联接盛产稻米,经济发达的湄公河三角洲和红河三角洲”的地理条件,可直接比喻成“一条扁担挑着两个谷筐”。这样的比喻浅显易懂、生动活泼。又例如在讲述世界人口由于人口急剧增长而地球不堪负担时,  相似文献   

11.
孟加拉国首都达卡位于恒河三角洲布里甘加河的北岸。这里气候温暖湿润,雨季时雨量为2500毫米。市内和郊区到处是香蕉树、芒果林和其他各种各样的树木。人口1200多万。市容别具风采,伊斯兰教建筑同现代化高楼大厦巧妙地融为一体。坐落在布里甘加河沿岸的旧城区,人们可以看到许多古老的建筑物,其中有沙贾汗同王的儿子苏杰亲王的布拉卡拉宫、巴杜尔·穆卡拉姆中心寺院、达卡大学校园中的寺院和大皇宫等。  相似文献   

12.
<正>安徽省是我国血吸虫病流行重点省份之一。全省有9个市50个县(市、区)的361个乡镇,2436个行政村为血吸虫病防治地区,以县(市、区)为单位的血防区人口2145.7万人,以流行村为单位直接受威胁人口676.8万人。截止目前,全省血防区已有17个县(市、区)为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涉及人口635.9万人;有6个县(市、  相似文献   

13.
一、区域概况皮拉勒地处喀什三角洲农区,是新疆商品肉用羊生产基地县之一,在该县农业区划中,被区划为冲积平原综合农业区第二亚区,称之为:盖孜河中游及山前冲积平原扇缘稻麦薪炭林、养牛羊区。本区海拔1180-1400米,总面积271平方公里,坡降千分之四。区内耕地13.9万亩,荒地8.1万亩,现在播种面积为10.37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41%。1982年,该区粮食面积占全县粮食面积的40.5%,粮食产量占全县39.2%;棉花面积占全县棉花面积的44.7%,棉花总产占全县34.7%;人工造林占全县人工造林的40%;人口仅仅占全县总人口  相似文献   

14.
区域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理论模型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传统食物型人口承载力基础上,引进表征土地资源经济产出的货币型人口承载力来综合考虑土地资源人口综合承载力,建立了区域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模型。并以呼和浩特市域作为研究区域,运用系统动力学(SD)原理与方法,在不同情景下模拟了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得出较优的发展方案,即到2020年呼和浩特市域食物型人口承载力为310万人,货币型人口承载力为1 723万人,综合人口承载力为1 000万人口,货币型人口承载力多出食物型人口承载力5.56倍,货币型人口承载力对综合人口承载力的贡献远超过了食物型人口承载力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市分类和城市发展问题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适合当前中国城市发展的城市分类为:250万人口以上为特大城市,100—250万人口为大城市,30—100万人口为中等城市,10—30万人口为小城市,10万人口以下为小城镇。基于这个分类,中国城市发展应走多元化道路,城市系统和农村集镇系统将互相配合,共同发展,城市化进程还将具有阶段性和地域差异的特性。  相似文献   

16.
区域历史人口空间格局精细化重建:方法与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樵风  金晓斌  韩娟  杨绪红  周寅康 《地理科学》2019,39(12):1857-1865
以清中期(1736~1820年)苏州府为例,探索历史时期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机制,构建历史人口空间分布适宜性计算方法,在2个典型时段(1776年、1820年)重建1 km×1 km空间格网下的人口数据集。研究结果表明:在数量上,1776年,苏州府人口总量为511.1万,其中城市人口120.1万,农村人口391.0万;1820年,总人口为590.8万,其中城市168.7万,农村422.1万;城市人口增长速率明显快于农村人口。空间格局上,1776~1820年,苏州府中部的吴县、长洲、元和等县人口较为集中,东北部昭文、新阳及中南部吴江、震泽等县较为稀疏,但区域间差异渐趋缩小;人口增长主要集中在城镇区域,较高等级城镇人口集聚特征更为显著。通过与当地历史文献及现代人口格局进行相关性和趋势检验,总体特征、分布趋势和变化特点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滦河三角洲地区为河北省农业生产基础比较稳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重点建设项目较多、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间矛盾较多、亟待综合开发的宝地。抓住机遇,加速开发,建成具有地方特色高度开放的多功能发达经济区,将再为我们整个国家奔小康和跻身中等发达国家行列作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藏南沉错湖泊三角洲的沉积相及沉积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西藏自治区沉错湖泊三角洲平原和湖内钻孔取芯 ,利用14 C和ESR测年方法建立了钻孔剖面的年代标尺。在岩芯描述、沉积物粒度分析和CaCO3含量分析基础上 ,对沉错湖泊三角洲的沉积环境和沉积相进行了解释分析。 36 7m长的岩芯大致记录了 5 5万年以来的沉积历史。全孔平均沉积速率约为 0 6 6 7mm/a。 16 92 0aBP以来三角洲的沉积速率较大 ,平均为 1 2 7mm/a。由于沉积物物质来源的多源性导致CaCO3在剖面上的无规律性变化。但是 ,沉积物粒度和沉积序列变化指示全套沉积由底部的冲积扇相向上过渡为水下扇亚相和三角洲沉积相。在大约 175 0 0aBP~ 14 0 0 0aBP时期 ,沉错存在高湖面阶段。沉积序列中记录了末次冰期最盛期 (LastGlacialMaximum )和新仙女木事件 (YoungerDryas)。沉积特征和沉积环境的变化主要受湖面涨缩变化所控制。而湖面升降变化的驱动因素主要为气候 ,尤其夏季风的强弱和冷事件  相似文献   

19.
达卡,是孟加拉国首都,达卡专区首府,坐落于恒河三角洲布里甘加河北岸,是孟加拉国最大的城市,也是南亚主要城市之一,其都会区有1200多万人口。达卡,旧称贾罕吉尔纳加尔,1608年由莫卧儿帝国孟加拉地区总督苏贝达·伊斯兰汗建立。在17世纪,达卡是世界性的穆斯林贸易中心。然而,达卡的现代城市建设主要始于19世纪英国殖民时期,并迅速成为仅次于加尔各答的孟加拉第二大城市。  相似文献   

20.
一、越南的市场环境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位于中南半岛东部,北部与我国广西、云南接壤,土地面积33万多平方公里,人口为7768万,其中农村人口占80%。首都河内是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胡志明市是重要的工业城市和港口。越南人均GDP400美元,人均收入300万盾(约200美元)。越南政策比较宽松,城镇居民大都从事第二、三职业,额外收入颇多,具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