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永华 《山东气象》1997,17(3):57-58
通过气象科技服务中的几件具体实事,阐述了地气象科技服务工作中,服务人员牢固树立为用户服务的思想,主动了解市场,注重捕捉市场需求信息,以优质的服务赢得用户依赖,是拓宽服务领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战略目标,哈尔滨全国气象局长工作研讨会明确提出:“气象事业由基本业务、科技服务、综合经营三部分构成”。为适应这一新的形势,1993年新疆气象业务中心对原专业有偿服务模式进行了改革和调整,对外以新疆专业气象台为统一窗口,以“生产”、“推销”、“服务”一条龙的运行体制开展专业有偿服务工作。两年来,使服务不仅有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经济效益也上了一个新台阶。1改革思路科技服务作为以专业、专项服务和科技开发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科技信息产品要走向市场,在市场经…  相似文献   

3.
以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为例,从基层气象服务和精准扶贫实际出发,分析气象部门在推动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气象服务助力提升贫困人群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对接精准扶贫工作需求、完善气象信息发布渠道、深化部门联动等对策,以期找出精准化、精细化气象服务助力精准扶贫可持续发展途径,真正使气象服务惠及贫困人口,群众对气象基本公共服务的应用获得满意评价。  相似文献   

4.
颜华  戴清  朱锦萍 《湖北气象》2003,22(3):45-46
“121”气象信息电话服务从1997年开通至今已有5年,为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了丰富的气象信息服务,获得了社会公众与千家万户的信赖,其拔听率不断上升,已成为气象部门公众气象信息服务和科技服务的重要手段和窗口之一。为进一步提高知名度,必须稳定现有用户群体,不断拓宽新增用户群体,加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宣传策划工作。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决策气象信息服务能力,开发研制了《森林火险预报决策服务系统》这一专业化的决策气象服务产品,为控制火灾发生提供准确及时的有关森林火灾的气象相关信息,为政府及有关部门做好决策服务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使气象卫星遥感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速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和向社会扩散,同时也为“塔里木盆地气象卫星资料应用业务化的试验研究”工作更好地开展,达到边监测、边研究、边服务的目的。遥感中心于1994年2月25日成立了春季服务决策小组,计划以卫星遥感为手段,遥感信息和研究成果为内容,不定期地编写服务信息材料和向有关单位领导汇报情况或者邀请有关单位来参观、探讨。从领导布置找上门来的被动服务转变为送上门去的主动服务。具体的服务内容为全疆各地的积雪监测,林火监测,利用声像系统制作天气预报。今…  相似文献   

7.
李泽椿  泰祥士 《气象》1995,21(3):17-22
公众气象服务是国家中心的重点工作,中期数值预报业务先进的计算机自动化通信系统的建立国家气象中心初步形成了以数值天气预报为基础,以人机交互工作站为主要手段,综合应用多种气象信息的业务服务系统,使天气预报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取得显著社会经济效益,气象服务的总体经济效益已达到国家对气象事业投资的40倍。  相似文献   

8.
深圳大运会公共气象服务建设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分析气象信息需求和传播,针对深圳大运会气象服务建设,初步探讨公共气象服务3个层面的具体服务需求以及服务要点、气象信息的传播渠道和气象信息的有效传播。介绍了深圳大运会公共气象服务目前的建设情况,着重介绍深圳市气象局研发的新系统、在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新做法,指出应当以大型体育赛事气象保障工作为契机,通过完善各类业务系统建设,积极开展气象服务效益评估和需求调研,充分拓展气象信息覆盖面等工作,加快推进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气象档案馆作为国家二级档案馆,在进一步严格规章制度做好日常服务工作的同时,应充分挖掘档案信息资源,以提高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的,面向社会积极做好气象科技档案信息咨询与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0.
自从电话“12121”气象服务系统建立以来。气象服务工作越来越深入到社会及广大市民的生活中.为了进一步做好气象服务工作,丰富电话“12121”气象服务系统的内容,呼伦贝尔市气象局在服务内容方面,增加了显示各重要城镇天亮、天黑时刻的信息功能。为了使计算出的结果更加准确、方便,利用Visual Basic语言,编写了一个显示天亮、天黑时刻的程序,在这里对此程序的设计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特别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中心的现代技术和装备的广泛应用,为档案工作的现代化管理创造了条件,在档案信息的收集、存贮、加工处理检索以及服务管理等方面出现一个新的局面。电子计算机用于档案、资料、情报检索的技术已经成熟。  相似文献   

12.
民航气象服务系统是以通信网络为纽带、以计算机和探测设施为工具、以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分发、服务为主要特征的信息系统。由气象综合探测系统、气象信息网络系统、气象信息加工和分析系统、预报系统和气象信息服务系统等构成。民航气象服务系统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过民航各部门的努力其探测设施、网络建设、信息加工和预报、气象服务等有了长足的进步。通过“九五”和“十五”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专业气象台为满足移动通讯用户对气象信息不断增长的需要,并进一步发展“12121”信息声讯服务,提供给用户更人性化和细致化的服务,与省移动通讯公司构建全省移动通讯系统“12121”声讯平台。平台建成后,硬件方面的线路接入、后期设备维护,正常运行时信息传输、语音合成与发布、计费管理等各方面工作将面临诸多问题。根据专业气象台业务人员、设备等实际情况,现提出构建全省统一平台具体解决方案,以保证移动用户放心收听与使用,同时尽最大可能减少业务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决策气象服务平台的实现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实现辽宁决策气象服务从产品内容、产品类型、产品形式、产品制作、产品签发和产品分发的规范化、系统化,采用Visual C#语言在.Net Framework系统框架下以决策气象服务的工作思路、方法和流程为基础,开发了辽宁省决策气象服务工作平台,实现了决策气象信息的统计分析、模板化编辑、规范化发布、知识库信息查询等功能。系统可在决策服务中心的业务工作中应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单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的短时预报预警业务工作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和气象信息网络为依托,运用天气学、雷达气象学原理及计算机技术,集多种气象信息综合分析于一体,建成了具有信息自动采集与处理、语音及文字自动预警、短时预报产品制作、产品包装与决策服务、预报质量监控与评估、学习培训、业务技术总结、灾害性天气资料库、信息共享和在线帮助等多功能的短时预报预警业务系统与业务工作平台。  相似文献   

16.
图书、情报、档案信息一体化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情报、档案信息一体化是一个单位或一个部门对图书、情报、档案等各种信息实行一体化管理,使之形成"三位一体"紧密结合机制,从而更好地为科研、生产和管理服务.其具体含义有两层:一是对图书、情报、档案工作(包括各项业务工作流程、人员、库房、设备、制度等)进行统筹规划和整体建设;二是对图书、情报、档案等各种信息进行联合开发,使之成为一个在分工合作的基础上,相互补充、高效快速、开放型的统一体,实现行业、部门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气象档案馆作为国家二级档案馆,在进一步严格规章制度做好日常服务工作的同时,应充分挖掘档案信息资源,以提高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的,面向社会积极做好气象科技档案信息咨询与服务工作。气象档案同国民经济建设、科研工作的关系十分密切。随着现代化建设事...  相似文献   

18.
通过电视传播气象资讯已经成为气象服务社会的一个重要渠道。气象电视传媒服务技术旨在实现电视自动播放本地化实时气象服务信息,以满足公众及时而直观地了解当地气象资讯的需求和政府相关部门等用户参与发布信息的工作需求。主要研究的内容有:1信息自动生成处理技术(气象信息自动采集、用户互联网信息发布以及信息自动转化为视频、图像、文字的处理技术);2实时气象信息向特定终端的自动传输技术。  相似文献   

19.
盟、旗气象业务与服务新系统(MXT)的设计与实现区局MXT系统技术开发会战组前言盟、旗气象业务与服务工作,是最基层气象部门的常规工作;盟、旗气象业务与服务新系统,则是利用计算机与通信技术对盟、旗两级气象部门原有业务与服务工作进行了技术改造后,以新形式...  相似文献   

20.
省级气象计量管理服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嫣 《山东气象》2007,27(3):44-46
根据气象计量管理服务工作的实际需要,综合运用软件工程的观点、方法,分析了气象计量管理服务系统的需求,基于C/S(Client/Server)以及B/S(Browser/Server)模式,采用ASENET等技术,开发了省级气象计量管理服务系统。该系统不仅在气象系统内部实现了信息共享和业务网络化管理,而且通过Web与外界的信息交换,为社会各类用户迅速提供了全面、准确的信息服务,具有完善的服务功能、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省级气象计量服务管理系统的建立,为气象计量检测部门提供了一个智能化的业务平台,使得仪器检测、查询等实现了由手工操作到自动化处理的转变,提高了工作效率,取得了较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