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长江中下游地区铁、铜等成矿规律研究   总被引:29,自引:8,他引:29  
本文反映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75-55-02-01专题的地质研究成果,论文探讨了长江中下游区域成矿的地质背景和构造演化,提出燕山期本区为大陆板块内部的断块与裂陷交织的构造-岩浆-成矿带。燕山早期,以NWW—EW向为主的岩石圈断裂,控制了铜、钼、(金)矿带的分布;燕山晚期,以NNE—NE为主的岩石圈断裂,主要控制了铁及铁-铜矿带的分布。矿带内各矿田的位置,受基底构造和盖层构造的联合控制。根据环形构造、线性构造与侵入岩体的关系,建立了本区矿田构造垂直分带的“三层结构”模式。首次研究了主要赋矿层位——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地球化学,包括有机碳含量及与金属成矿的关系。对中生代侵入岩的岩石化学和含矿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划分了3个成岩成矿亚系列。在综合研究区域构造、沉积、岩浆、成矿等作用演化的基础上,提出本区存在两个成矿系列,即沉积成矿系列(古生代为主)和岩浆成矿系列(燕山期为主),后者是本区主要的金属成矿系列。两个系列的叠加复合是本区区域成矿的一个特色,是造成矿床多样性和复合性的重要原因。论文讨论了铁矿带和铜矿带的区域分布及二者的相互关联,并论述了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在环太平洋矿带中的地位和特色。  相似文献   

3.
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地质学会矿床专业委员会1991年10月7~10日在四川省巫溪县召开了“长江中下游铁铜金矿成矿规律研讨会”。长江中下游是我国著名的黑色和有色金属矿产之乡,近年又发现一批有远景的金矿床,开拓了新  相似文献   

4.
<正> 新路锡矿田位于桂东北姑婆山岩体南侧的内凹部位,矿田星北窄南宽的楔形。总面积约4.8平方公里。矿田的北、东、西三面为出露的花岗岩体所包围,隐伏岩体北浅南深。矿田处于东南地洼区赣桂地洼系的中南部,属湘桂地穹列贺钟地穹的组成部分。区域构造上位于花山-姑婆山隆起与平桂拗陷之间的过渡区,故其岩浆侵位的构造应力场具有隆起和张裂双重性,岩体为分异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5.
本文涉及的范围为湖北黄石至安徽铜陵的长江沿岸地区.本区矿产资源集中,找矿和地质研究历史较长,为配合该区近期及今后的地质找矿工作,我们开展了该区成矿地质条件的综合研究,探讨其进一步找矿的前景.目前工作正在进行中,仅把一些初浅的设想和认识提出来供讨论.  相似文献   

6.
7.
8.
迟祥 《矿产与地质》1999,13(4):204-207
松江矽卡岩型铜、锌、钨、钼多金属矿床是一个中等规模、隐伏的矽卡岩型矿床。矿床产于中生代花岗闪长岩和古生代钙铝质岩石的接触带中,矿体受构造和岩性控制。分析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总结成矿规律,寻找隐伏矿、边缘矿、扩大区内的工业储量,延长矿山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分散元素矿床类型、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基于对我国86个大-中型铅、锌、多金属、钼、钨、锡矿床内分散元素分布规律的研究;我国26省1:50万和全国1:100万分散元素成矿预测图,以及国内外分散元素献、资料的查阅、调研,提出以下三方面的问题,供讨论。  相似文献   

10.
分析和总结了长江中下游铜,金矿床密集区区域成矿的地球动力学条件和构造,地层,岩浆岩等地质条件,以及成矿流体来源,演化及矿床成因等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赣南钨矿分布规律及隐伏矿床预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中兰  梅勇文 《江西地质》1999,13(4):276-282
本文在广泛收集赣南钨矿资料的基础上,主要介绍了赣南钨矿找找矿,尤其是隐伏钨矿找矿的成功经验和成果。论述了三位一体的构造-岩浆-钨矿带规律,构造-岩浆-成矿多阶段演化规律,钨矿床垂直分带,等距,侧伏,斜伏等分布规律,以及木站园,九龙脑西部,黄沙,高岔,新安子等隐伏钨矿床的成功预测和发现。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成矿规律和成矿模式   总被引:6,自引:16,他引:6  
周涛发  范裕  王世伟  Noel C WHITE 《岩石学报》2017,33(11):3353-3372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作为中国东部重要的成矿带之一,成矿地质条件、成矿规律和成矿模式的相关研究已经十分深入,形成了一系列公认的理论研究成果,本文重点论述了成矿带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方面研究的新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构筑了成矿带的成矿模式。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总结工作:(1)将成矿带的构造要素突破以往按构造单元分解的做法,确立跨构造单元的"复合构造系统",结合成矿带成岩成矿作用特点,重新确定了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范围,并对成矿亚带进行了重新划分;(2)收集汇总了长江中下游成矿带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最新的成岩成矿年龄数据,总结了矿床时空分布规律;(3)从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方面,总结归纳了沿基底结合带复活的网状断裂系统,阐明了成矿带的控矿构造格架,分析了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成因规律;(4)补充和完善了断隆区和断凹区的成矿模式,并初步构筑了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综合成矿模式。提出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内主体成岩成矿作用总体上分为走滑挤压阶段(146~135Ma)、走滑引张阶段(135~126Ma)和拉张伸展阶段(126~123Ma)等三个阶段,古太平洋板块作用导致的壳幔过程,引发含元古代弧岩浆岩源区活化和中生代的构造活化("双活化")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形成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3.
湘南地区小岩体与成矿关系及隐伏矿床预测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前言湘南地区(北纬26°40′以南)为我国南岭有色、稀有金属成矿带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地质环境及产出丰富的铌、钽、钨、锡、铅锌等矿产,向来是我省主要找矿远景区。解放以来,在该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地质矿产勘查及区域性基础地质和物化探工作。与此同时,省内外众多地质院校、科研单位亦从不同目的出发,广泛地开展以找矿为中心的区域性基础地质和专题性矿床地质的深入研究,尤其是1981-1985年,完成的“六·五”重点攻关项目《南岭地区有色、稀有金属矿床的控矿条件、成矿机理、分布规  相似文献   

14.
程红军 《地质与勘探》2017,53(3):456-463
本文对隐伏矿床在国内外的定义、分类与特点进行了讨论,对隐伏矿床的分类的认识应从三维转变到四维,时间使得隐伏矿床的分类相互转化,因此对隐伏矿床的分类应结合当下实际情况。经过长期的野外实践总结,在大数据时代与3S科技背景下,在传统的隐伏矿床预侧理论与勘查技术方法上,提出以大数据成矿预侧理论指导找矿,以空间数据库、移动GIS和物化探设备集成的高效找矿技术方法,成为当今快速评价中小矿山企业远景区成矿潜力的重要理论与技术方法,探讨不同地区、不同矿床类型的勘查技术方法组合应是进一步研究的重点。传统的隐伏矿床成矿预测理论与方法在3S科技背景下趋向于大数据成矿预测与移动GIS勘查技术方法方向发展,应加强成矿预测理论与方法彼此之间的有效衔接、转化与应用,朝着多元成矿预测理论、多元勘查技术方法、多源信息数据集成成矿预测发展。  相似文献   

15.
16.
17.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陆相火山岩型铁矿成矿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建国  马晓红 《安徽地质》2011,21(2):131-137
通过对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成矿地质背景、宁芜与庐枞火山盆地成矿对比等研究基础上,提出该区中生代陆相火山岩盆地及外围地区铁矿具有"双层结构控矿"的认识,上部为玢岩铁矿、下部类似于"大冶式"铁矿;同时,总结了区域铁矿成矿规律,提出了区内铁矿勘查的下步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8.
成矿系统是在深部过程驱动下形成的、具有自组织的能量及物质迁移-汇聚系统。系统在形成和演化过程中,在岩石圈不同尺度上留下“痕迹”,这种“痕迹”可以通过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遥感等方法进行探测或观测。文章尝试在成矿系统理论框架下,对近10多年来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进行的多尺度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探测结果进行分析,识别典型陆内成矿系统“源区”“通道”“场所”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痕迹”,尝试构建陆内成矿系统的空间结构模型。主要结论有:(1)长江中下游晚中生代的大规模铁、铜多金属成矿作用是一个完整的成矿系统。该系统包括3个子系统,分别为与高钾钙碱性岩浆岩有关的夕卡岩-斑岩成矿子系统、与橄榄安粗岩有关的陆相火山岩铁(硫)成矿子系统和与碱性岩有关的铜-金(铀)成矿子系统。(2)成矿系统的“源区”来自富集地幔的熔融、底侵,并在壳/幔边界与下地壳物质的混合,具有多级分布特点。幔源岩浆与地壳物质混合的比例决定了成矿金属的类型。(3)成矿带发育的“鳄鱼嘴”构造是铁铜成矿系统的主干“通道”。成矿系统“末端”矿质沉淀的“场所”主要受近地表褶皱、断裂、层间滑脱断层,以及由它们形成的断裂(裂隙)网络控制。(4)区域磁异常、放射性和地球化学异常是成矿系统残留“痕迹”的响应和“标识”。通过分析不同尺度的“标识”特征,可以深入认识成矿系统的空间结构,并可用于深部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19.
随着地质找矿难度的不断加大,为实现"攻深找盲"的目标,迫切需要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融入,以提高地质找矿效果,使在寻找隐伏矿方面有所突破.在本次研究中,充分发挥了遥感技术的特长,利用遥感图像可提供直观的影像构造信息、隐伏构造带和隐伏岩体信息.结合河北省丰宁县上黄旗地区内生金属矿床成矿已有资料,确定了双井子、牛圈-营房、老西营三个成矿远景区,并经过野外地质调查验证,表明遥感技术在地质找矿中仍具有很大潜力,地质、遥感、物探、化探技术相结合是实现成矿前景预测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20.
保山金厂河大型铜铁多金属隐伏矿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周荣  陈均  吕永增  董文伟 《云南地质》2008,27(2):189-196
隐伏矿床位于金厂河隆起核部上、下两层矽卡岩化带中,垂向上Pb、Zn—Cu、Cu、Fe—Fe多层楼结构,水平上Fe、Cu—Pb、Zn—Cu分带。属热液交代矽卡岩型铜铁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