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木里煤田聚乎更煤矿区四井田、哆嗦公马、雪霍立三个矿区(井田)大量测井资料的分析和研究,并结合祁连山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DK-1科学试验孔测井资料的综合对比和解释,对煤田常规测井参数在天然气水合物储集层上的响应特征进行了分析。根据该区常年冻土(岩)的勘探成果及测井曲线响应特征,将陆源天然气水合物储集层分为生气层与储集层的相对位置、纵向位置、空间位置、储集介质等四大类,上生下储、下生上储、自生自储、冻土(岩)带内、增温带内等11个亚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与富冰型、煤层自储型、孔隙型、裂隙型等多种储集模式对应的典型测井曲线响应特征。利用测井方法识别天然气水合物储集层的方法,可为青藏高原研究、评价、勘查、开发天然气水合物提供可靠的解释依据。  相似文献   

2.
从非线性混沌理论的角度对储层测井信号进行分析以及特征提取,避开以往测井信号分类特征基于线性理论的传统做法。目的是寻求不同流体性质储集层(油层、水层和干层)与其测井信号的混沌特征之间联系,希望为不同流体储集层提供一种新颖的测井解释方法。首先分析测井信号的混沌机理,之后对测井信号分别进行预处理和非平稳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实际测井数据进行混沌特征的提取,如关联维数、最大Lyapunov指数和近似熵的提取及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流体储集层的混沌特征参量数值大小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对测井信号提取混沌特征参量值之后,可根据参量值所处区间范围对储集层的不同流体性质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3.
基于双侧向测井资料的裂缝孔隙度计算及其标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裂缝孔隙度是评价裂缝性储集层的关键参数.FMI成像测井评价裂缝孔隙度较为精确,但其成本较高,应用受限.常规测井资料具有经济实用,应用广泛的特点,采用裂缝双侧向测井响应快速解释方法计算裂缝孔隙度,并用FMI成像资料提供的裂缝孔隙度对其进行标定,建立二者之间的定量关系.实际处理资料表明,应用双侧向测井资料计算裂缝孔隙度,在经过FMI成像资料标定后数值准确,得到的储层解释结论与试油结论符合,为应用常规测井资料评价裂缝孔隙度,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利用测井资料分析成岩作用对修储集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小莉  沈英 《沉积学报》2000,18(1):127-131
应用测井资料进行压实作用、也隙演化、裂颖、矿物成分详尽分析基础上,结合成岩作用各个阶段对储集层性能影响的研究,讨论了应用测井资料分析成岩作用对储集层影响的物理基础,进而指出应用测井资料分析成岩作用不同阶段对储集层影响的可行性。方法为(1)成岩作用早期:应用孔隙度测井和岩性测井资料,通过压实曲线分析压实作用区间;(2)成岩作用中期:首先根据孔隙度测井资料分析声波孔隙度、密度-中子测井孔隙度,分析次生  相似文献   

5.
模糊数学在石油测井资料解释中取得了明显的成功。本文在概述了评价测井质量、识别油气储集层。划分油气水层的数学模型后,对石油测井中应用模糊数学的前景和方向进行了探讨,指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研究:1.扩大测井分析中的应用领域;2.选用隶属函数;3.提取有用讯号;4.研究模糊算子;5.使用更多的模糊数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利用测井资料分析成岩作用对储集层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应用测井资料进行压实作用、孔隙演化、裂缝、矿物成分详尽分析基础上 ,结合成岩作用各个阶段对储集层性能影响的研究 ,讨论了应用测井资料分析成岩作用对储集层影响的物理基础 ,进而指出应用测井资料分析成岩作用不同阶段对储集层影响的可行性。方法为 :(1 )成岩作用早期 :应用孔隙度测井和岩性测井资料 ,通过压实曲线分析压实作用区间 ;(2 )成岩作用中期 :首先根据孔隙度测井资料分析声波孔隙度、密度 -中子测井孔隙度 ,分析次生孔隙 ,并应用交会图技术 ,确定矿物成分 ,分析胶结、交代作用形式和强度 ,然后根据泥质指示测井确定泥质含量 ,进一步利用自然伽玛能谱测井 ,尤其是Th、K含量分析粘土矿物 ;(3)成岩作用晚期 :进行次生孔隙、裂缝、颗粒成分与含量、粘土矿物分布规律研究。以上分析方法经吐哈盆地实际资料验证 ,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枣园油田火成岩识别及储集层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以黄骅坳陷火成岩最为发育、特征最为典型的枣园油田为例,系统阐述了利用岩心、测井等资料对风化店地区中生界火成岩、军马站沙河街组火成岩、沈家铺孔店组火成岩进行判识;利用测井资料作出的交会图法区别不同类型火成岩储集层;结合岩心资料研究火成岩储集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同时,从成因的角度分析了火成岩储集层储集的空间类型和特征。  相似文献   

8.
塔河油田八区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储层测井识别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塔河油田八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集层具有基质致密、缝洞发育、纵横向强非均质性等突出特点,根据15口井取心井段的岩心观察、钻井资料、测井资料、FMI成像测井资料及试油资料对该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中的缝洞体系进行识别。在对测井资料标准化、归一化等预处理计算的基础上,提取8个常规测井特征参数,识别出5种类型储集层的典型电性响应特征,作为缝洞体系的常规识别标准,建立研究区储集层测井分类识别模型,通过对比和检验,获得了较高的识别符合率,为塔河油田复杂碳酸盐岩储层识别和流体类型识别提供了一种实用、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延安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油藏,用石油测井常规方法对储集层含油性的判断,可以对油井进行有效的井场解释。  相似文献   

10.
裂缝作为地下油气储集空间和油气运移的通道,是裂缝型储层研究的重要内容,裂缝孔隙度是裂缝型储层测井评价中的重要参数之一.虽然裂缝定性识别和描述的方法很多,但是用常规测井资料进行裂缝孔隙度的定量计算一直是储集层裂缝解释中的难题.以阿姆河盆地某气田上侏罗统卡洛夫-牛津阶组台缘上斜坡相对高能滩相和丘滩复合体的裂缝-孔隙型储层为例,提出一种成像测井解释的裂缝孔隙度数据约束条件下,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常规测井资料计算裂缝孔隙度新方法 .针对研究区少量有成像测井资料的井,首先利用深浅双侧向电阻率资料,结合密度曲线数据和声波曲线数据,运用多种经典模型方法计算裂缝孔隙度;然后计算加权因子,将各种模型计算的裂缝孔隙度进行加权计算,利用成像测井资料计算出的精度较高的裂缝孔隙度作为约束,并对计算结果进行标定,完成有成像资料井的常规测井资料的最终裂缝孔隙度计算;最后,运用概率神经网络算法建立起计算的有成像测井资料的裂缝孔隙度与常规测井曲线之间的映射关系,外推计算无成像测井资料所有井的裂缝孔隙度,并利用交叉验证准则确定其最终预测误差.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的裂缝孔隙度与成像测井解释的裂缝孔隙度吻合好,对无成像测井资料的...  相似文献   

11.
对测井信号的特征提取采用非线性分析方法。利用非平稳信号分析方法——游程检验法,分析松辽盆地某井储集层测井数据的非平稳特性;在此基础上,采用非线性混沌方法对测井数据进行最大Lyapunov指数提取。结果表明:储集层测井序列具有非平稳特性;最大的Lyapunov指数大于零,表明了储集层测井序列具有混沌特征。为此,储集层测井信息的提取可采用非线性混沌理论方法,以便更有效地描述测井信息特征。  相似文献   

12.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火山岩储集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岩心观测、岩石薄片、物性分析、测井等资料,综合分析了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储集层岩石学特征及储集性能,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储集层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3.
文章依据岩心、薄片、FMI成像测井资料对大民屯凹陷太古宇储集岩岩性及有利储集层段进行了分析研究,不仅从岩石成分角度分析了变质岩的主要储集岩岩性,还在应用成像测井识别裂缝及碎裂段的基础上结合常规测井解析了裂缝性油藏的有利储集层段。研究结果表明,大民屯凹陷太古宇变质岩储集层岩性以混合花岗岩为主,混合花岗岩的碎裂段是良好的流体渗流通道,但不易储集油气,而在碎裂段上部及下部的裂缝发育段则是油气的有利储集层段。  相似文献   

14.
核磁共振测井在低孔低渗油气层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宇晓 《新疆地质》2004,22(3):315-318
核磁共振测井具有常规测井无法比拟的优势,它可直观准确地提供储集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区分可动流体和束缚流体.根据差谱分析可以定性的识别油水层.通过求解地层的束缚流体饱和度,结合电阻率测井,采用阿尔奇饱和度解释模型,进行了油(气)层的识别和含油(气)饱和度的计算,从而拓宽了核磁共振测井资料的应用范围,为低孔低渗油(气)层的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多相流动测井数据的预处理方法及软件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测井曲线平滑处理和深度校正,对生产测井资料进行了预处理。采用VisualC++及与其兼容的C语言开发的可视化程序实现了生产测井资料的预处理功能,并且多相流动测井数据预处理的软件化为以后的解释工作提供了方便。实际测井资料解释试验表明,该方法应用于产液剖面测井资料解释,提高了解释的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轮南地区迄今以奥陶系为目的层的钻井约52口,几乎均揭示出储集空间以缝洞为主,属碳酸盐岩风化壳裂缝型储集层,非均质性极强,其有效储集层分布异常复杂,横向预测困难很大。建立了碳酸盐岩缝洞型储集层以相干体计算技术、地震—测井联合反演技术及模式识别技术为主体的综合地球物理横向预测技术体系,具体为:①采用相干体计算技术确定断裂系统和其它构造信息,同时确定储集层的大致发育情况;②根据断裂与裂缝的关系,对地震资料进行精细的构造解释,确定圈闭和可能的裂缝发育带,同时为高精度的地震—测井联合反演提供准确的层位数据;③精细的地震—测井联合反演技术确定储集层的纵横向发育及其内部特征,为储集层描述提供必要条件;④模式识别油气检测技术进一步落实储集层的含油气性;⑤利用可视化技术对中间结果和成果进行检查和表达。预测结果表明,岩溶斜坡带特别是古“山梁”及轮南断垒带、桑塔木断垒带的岩溶、裂缝发育,是有利区带;有利储集层分布在奥陶系风化壳顶部及以上30~120m 的厚度范围内,包括风化壳顶部裂缝发育带和其上的岩溶带。  相似文献   

17.
济出坳陷属于拉张断陷,其下第三系不同构造层发育多期火成岩。这种特殊的储集层在沉积凹陷的有利圈闭部位形成油藏。1996年以火成岩为勘探目标的商741井获得成功。此文针对火成岩裂缝性储集层,以测井技术为手段,对火成岩进行了岩相识别、裂缝系统分析、裂缝参数定量计算、储集层质量的划分、解释模型建立和储集层参数计算。其研究方法和成果可用于指导今后在济阳坳陷其他火成岩发育地区的勘探和测井解释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8.
OLT油田主力油藏目前含水率80%以上,为了制定科学的开发调整方案,需要对储层进行综合评价。笔者以该油田实际岩心资料、地质资料、生产资料和测井资料为基础,运用灰色系统精细评价技术,对储层岩性、物性以及含油性进行评价。研究中,根据关键井的岩心、地质、试油和动态资料与对应的测井资料相匹配,建立起储层岩性、物性、含油气性灰色评价标准;对非取心井,先计算储层地质参数,再利用上述灰色评价标准进行测井资料综合解释,从而研究了工区的岩性、储集层物性、含油性纵向分布特征,研究结果为油田的下步开发方案的调整奠定了坚实基础。总结出的储层灰色评价参数和标准对相邻地区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轮南地区迄今以奥陶系为目的层的钻井约52口,几乎均揭示出储集空间以缝洞为主,属碳酸盐岩风化壳裂缝型储集层,非均质性极强,其有效储集层分布异常复杂,横向预测困难很大。建立了碳酸盐岩缝洞型储集层以相干体计算技术、地震一测井联合反演技术及模式识别技术为主体的综合地球物理横向预测技术体系,具体为:①采用相干体计算技术确定断裂系统和其它构造信息,同时确定储集层的大致发育情况;②根据断裂与裂缝的关系,对地震资料进行精细的构造解释,确定圈闭和可能的裂缝发育带,同时为高精度的地震一测井联合反演提供准确的层位数据;③精细的地震一测井联合反演技术确定储集层的纵横向发育及其内部特征,为储集层描述提供必要条件;④模式识别油气检测技术进一步落实储集层的含油气性;⑤利用可视化技术对中间结果和成果进行检查和表达。预测结果表明,岩溶斜坡带特别是古“山梁”及轮南断垒带、桑塔木断垒带的岩溶、裂缝发育,是有利区带;有利储集层分布在奥陶系风化壳顶部及以上30~120m的厚度范围内,包括风化壳顶部裂缝发育带和其上的岩溶带。  相似文献   

20.
充分利用岩心、薄片和钻测井等资料,对冀中坳陷饶阳凹陷沙河街组三段致密砂岩储集层的成岩作用、成岩相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沙三段砂岩储集层经历了压实、胶结、溶蚀和破裂等成岩作用,现今正处于中成岩A期。根据成岩作用类型和强度、成岩矿物等将储集层成岩相划分为压实致密、黏土矿物充填、碳酸盐胶结、不稳定组分溶蚀和中等压实弱胶结5种成岩相类型。选取声波时差、自然伽马和电阻率等测井曲线,通过岩心、薄片资料刻度测井曲线,归纳了不同成岩相的测井响应特征,由此建立了各成岩相的测井识别标准,实现了单井纵向上成岩相的识别与划分,探讨了单井纵向上成岩相分布规律。成岩相识别结果与试油结论以及物性分析匹配良好。成岩相的深入分析是致密砂岩储集层甜点预测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