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2.
3.
地下水微量有机污染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在简要评述其污染特征与研究特点的基础上,总结介绍了地下水微量有机污染的分布,污染物种类、性质、危害和来源,有机物的物化特征及其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以及污染控制技术。非极性难溶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地下水中危害最大而又最为常见的有机污染物,主要由氯代脂肪烃(CHC)和单环芳香烃(BTEX)构成。多数水溶相VOC's不易被吸附,在地下环境具有很强的迁移性,但在适当条件下可生物降解。非水溶相CHC常在地下水中积聚潜伏于含水层底板,迁移不受地下水流向的控制;非水溶相BTEX则漂浮于地下水表面。非水溶相VOC's很难产生生物降解。VOC's的去除过程复杂,许多领域有待探索。 相似文献
4.
铁岭地区地下水电导率特征及其与主要污染元素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野外调查和室内测试,分析了铁岭地区不同水文地质单元内地下水的电导率特征,并圈定了其异常范围。对比研究证实,地下水的电导率异常与其污染状况密切相关。相关分析表明,营养盐离子NO3-、NO2-及Mg2 等不仅是引起地下水污染的重要组分,也是导致电导率异常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6.
煤矿露天开采剥离了大量的废弃物,这些废弃物在长期露天堆放的环境中,经历了降雨、淋滤、风化和自燃作用,发生了一系列的物理、化学作用,产生了大量的污染物质,导致了对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本文选取抚顺煤田西舍场煤矸石对地下水污染的实例,阐述了煤矸石对地下水污染的现状,以及煤矸石污染的时空分布规律,煤矸石对地下水污染的途径、机理及发展趋势等。 相似文献
7.
石家庄市地下水污染特征及机理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在石家庄市地下水污染现状评价及预测的基础上,对地下水污染机理进行了探讨。最后认为,地下水超量开采是其水质恶化最重要的诱发原因,控制盐污染是今后改善地下水环境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9.
佳木斯市地下水资源及其污染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佳木斯市系松散岩类孔隙水资源进行了研究。在对地下水资源量、水质及污染进行评价的基础上,重点进行了地下水流和地下水污染的数值模拟和预测。并给出了该区区域下水流的纵、横向弥散系数,对地下水资源开采和污染防治方案进行了模拟和评价,为佳木斯市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污染防治和科学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河套平原地下水砷污染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高存荣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9,10(2):25-32
地下水砷污染是影响地区居民身体健康和生活水平提高的重大环境地质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实际调查,从地质、地球化学、环境化学入手,系统分析和探讨了内蒙古河套平原地下水砷污染的形成机理。阐述了地下水中砷的来源及其聚集、迁移的地球化学条件。认为高砷地下水的形成,与特定的地质、地形、古地理和地球化学环境的背影有关。聚集于地层中的砷,由于环境的变化,从非游离态转化为游离态,在地下水动力的作用下,进入地下水中。 相似文献
11.
拉拉铜矿黄铁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四川会理拉拉铜矿床是我国著名大型富铜矿床,针对该矿床中黄铁矿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表明:拉拉铜矿经历了早期火山喷发成岩成矿和晚期变质成岩成矿作用.条带状矿石中的黄铁矿Co/Ni比值集中于4.92~79.2之间,落入火山成因黄铁矿区,稀土元素分布具有Eu正异常和轻稀土富集的特征,反映矿床具有伴随河口群火山喷流沉积成岩过程的同生沉积成矿作用.脉状矿石中的黄铁矿Co/Ni比值集中于1.10~3.45,落在热液成因黄铁矿区,稀土元素较河口群岩石及其他典型块状硫化物矿床矿石稀土元素更加富集轻稀土元素,稀土含量变化范围更大,显著的负Eu异常,则又说明,矿床形成的主要成矿作用是伴随新元古代晋宁运动而发生的大规模的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福存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998,(2)
能源基地地下水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随着基地大规模开发建设,地下水污染将更加严重。对基地一些地区地下水的污染特征、污染途径和污染源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官地水电站坝区玄武岩中赋存的高水头、化学成分复杂的承压水,提取其微量组分信息,运用聚类分析和相关分析的方法,将微量元素按含量进行分类,为论证承压水的形成环境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赵勇胜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987,(1)
文章指出不考虑地域、条件,一律采用《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的不合理性。提出了用负荷控制来代替目前采用的污染质排放的浓度控制、总量控制,并从石家庄市地下水污染现状出发,建立了以该市地下环境系统最大限度容纳污染质为目标的线性最优化模型;得出该市防止地下水污染的排放浓度;求得了污水允许渗入量区间和地下水开采模数区间。 相似文献
15.
模糊数学法在地下水污染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于由诸多综合因素的决定的,不宜用二值逻辑评价的事物,用模糊数学的进行总体评价是一种创新,这在人类的思维方式上是一大进步,本文就是根据地下水的诸多杂质含量的实测数据,用模糊数学的方法评价地下的污染程度,判定水质等级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16.
作者根据近几年来某些刊物发表的有关文献,综述了极谱法测定痕量元素的底液组成、峰电位、底液中测定含量范围或检测限、分析对象和分离方法等。 相似文献
17.
为查明哈尔滨地区浅层地下水水质现状及污染情况,利用松嫩平原(黑龙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项目的数据,对浅层地下水主要化学特征进行了描述.在此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了地下水质量评价,采用污染指数法进行了地下水污染现状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以HCO3-Ca型为主;受原生环境下水化学条件控制的Fe、Mn指标含量对水质影响较大;地下水污染属于区域性污染,污染范围广、污染程度重,主要污染物为NH4+及NO3-、NO2-,来源于生活污水及农业生产所施用的化肥.根据分析数据,研究区地下水污染以无机污染为特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