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川北地区蕴藏着丰富的铀资源,现已探明四个中、小型砂岩型铀矿床,是中国重要的砂岩型铀矿成矿带之一。区内蚀源区发育多种含铀建造,为盆地盖层提供了丰富的铀源;沉积盖层上侏罗统蓬莱镇组与下白垩统苍溪组不整合面成为含铀、含氧地下水的渗流通道,为区内砂岩型铀矿的形成提供了储矿空间;褶皱两翼地层倾角平缓,为砂岩型铀矿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构造条件。已探明铀矿体主要赋存于上侏罗统蓬莱镇组与下白垩统苍溪组侵蚀不整合面之上0~10m范围内,受地层、岩性岩相、有机质、不整合面、冲刷构造控制,是赋存于下白垩统底部的古河道砂岩型铀矿。下一步区内铀资源勘查应按照古河道砂岩型铀矿的找矿思路开展工作:中部龙山-巴中地区沿区内两条支流古河道开展钻探查证,落实铀资源矿产地;西部苍溪-清水铺地区开展铀资源区域评价,落实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2.
四川盆地北部是中国重要的砂岩型铀矿成矿带之一。虽然大量学者对已探明铀矿成矿作用等方面开展了研究,但砂岩型铀矿成因至今仍存在较大的分歧。此外,现阶段对与铀成矿有关的热液性质与来源、如何造成铀的叠加富集等方面研究不足,尤其是对红色含铀方解石脉形成机制及红色铀矿石中铀矿物与赤铁矿、方解石的内在成因关系仍有待深化认识。因此,文章全面收集前人研究资料,系统总结了川北砂岩型铀矿化特征与主要控矿因素,在沉积成岩富集成矿的基础上,提出与铀成矿有关的热液为富CO2的含烃盆地热卤水,当其通过断裂及不整合面运移时,随着热液pH值上升及Eh值的增高,容易造成CaCO3、Fe(OH)3先后沉淀与铀酰离子卸载,形成含铀红色方解石脉与红化铀矿石,进而建立了川北砂岩型铀矿沉积成岩铀重新分配与热液叠加改造两阶段成矿模式,指出干旱-半干旱背景下的局部相对潮湿环境下的河道沉积建造与断裂构造叠合位置是富矿形成的有利部位,为该区砂岩型铀矿找矿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3.
从塔木素典型铀矿床的剖析入手,厘定了巴音戈壁盆地塔木素地区层间氧化带型铀矿的预测要素。根据预测要素构置了区域预测变量,基于GIS平台,应用MRAS软件,采用特征分析法,对该地区层间氧化带型铀矿进行了预测,指出了该地区的铀矿找矿方向,认为塔木素地段、银根-本巴图地段是铀矿找矿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4.
松辽盆地是在兴蒙-吉黑海西褶皱带上发育起来的中、新生代大型陆相沉积盆地,基底主要为古生界浅变质岩,盖层主要是白垩系杂砂岩-有机页岩建造和新生界疏松碎屑堆积。笔者通过对前人资料分析研究后认为:松辽盆地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前景;第三系是寻找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主要目的层之一,层间氧化带型铀矿是主要寻找类型;盆地的西部和西南部是寻找可地浸砂岩型铀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5.
利用实测剖面和前人有关钻孔、测井及区域地质研究等资料,在总结盆地新近系空间展布及沉积特征的基础上,识别出四种沉积相类型号和九种沉积亚相,阐述了各类型沉积相特征,探讨了各沉积相带的空间展布;并在沉积相研究基础上,结合区域铀成矿地质条件,依照陆相盆地砂岩铀成矿理论,分析了区内铀矿找矿方向,指出柴达木盆地东部清水河地区上新统狮子沟组辫状河三角洲相砂体是铀成矿的最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岩性和铀含量分析,进一步确定了二连盆地主要找矿目的层为赛汉组上段(K1s2),重要找矿层位为赛汉组下段(K1s1),探索找矿层位为腾格尔组上段(K1t2),兼顾找矿层位为二连组(K2e)。从铀源-构造-建造-改造全要素进行了铀成矿条件整体分析,认为赛汉组上段主要沿各凹陷长轴方向发育古河谷,形成古河谷型铀矿化,受古河谷、凹陷中央低洼构造、后生蚀变控制;赛汉组下段和腾格尔组上段主要沿盆缘斜坡带发育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形成潜水-层间氧化带型铀矿化,受铀源、三角洲沉积体系、后生蚀变控制;二连组主要在额仁淖尔凹陷中部发育湖泊沉积体系,形成沉积成岩型铀矿化,受铀源、二连期最大湖泛面控制;二连盆地发育大规模铀成矿作用,大致可划分为三期:99~78 Ma为沉积成岩期,67~37 Ma为后生作用主成矿期,25~8 Ma为后生叠加改造期。在此基础上,分层位按类型指明了找矿方向,总体认为二连盆地找矿工作应以乌兰察布和马尼特坳陷为重点,辐射川井、腾格尔和乌尼特三大坳陷,统筹兼顾、合理部署,具有很大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7.
8.
9.
吐哈盆地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分析及远景预测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本文运用水成铀矿的地质预测和评价标准,对控制吐哈盆地中下侏罗统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形成的构造背景、岩性岩相、水文地质特征、古气候、铀源等基本条件及层间氧化带发育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预测了铀成矿远景,认为苏巴什-底哈尔、三道岭以及布尔加凸起西南部是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成矿远景地段,今后有必要做进一步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准噶尔盆地东缘侏罗系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与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噶尔盆地是中国煤炭、石油、天然气、铀矿等资源的重要勘查基地,其中砂岩型铀矿的找矿方向和找矿突破一直是盆地铀资源勘查的难点。以煤田钻孔资料“二次开发”作为铀矿勘查新思路,对盆地东缘某地区收集的煤田钻孔测井成果开展了综合研究。在中侏罗统头屯河组中圈定规模较大且连续的放射性异常,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对大地构造条件、地层-岩相、岩性、古气候与地貌、古水文地质等进行系统研究,择优重点选择煤田铀异常孔进行钻孔验证,发现了具有工业意义的铀矿体,指出了下一步勘查工作的方向,开创了准噶尔盆地砂岩型铀矿勘查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蚀源区铀源条件、中新生代构造演化条件、侏罗系沉积建造特征及后生蚀变特征等角度分析了准噶尔盆地东北部砂岩型铀矿的区域成矿条件,认为卡拉麦里山的富铀花岗岩体为该区砂岩型铀成矿提供了丰富的铀源,中侏罗统含煤碎屑岩建造为砂岩型铀成矿提供了良好的容矿空间,侏罗纪以来多期次不整合面的发育为含铀含氧水的渗入改造提供了通道及时间,为大规模层间氧化带的发育提供了物质基础。研究结果显示,卡拉麦里山北坡为最有利的砂岩型铀矿找矿部位,其主要找矿目标层位为中侏罗统头屯河组,找矿类型为层间氧化带型。 相似文献
12.
古河道砂岩型铀矿水文地质找矿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根据多年来古河道砂岩型铀矿的找矿经验,参考国内外有关资料,总结了古河道砂岩型铀矿各工作阶段的水文地质工作重点和方法,针对古河道砂岩型铀矿与层间氧化带型铀矿不同的成矿模式和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水文地质工作研究重点和方法,并对普查阶段后的地浸评价工作进行了探讨和论述。 相似文献
13.
14.
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第三系层序地层特征及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找矿方向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运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和工作方法,对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第三系进行研究,识别出4套地层层序。在层序体系域、沉积体系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层序与铀成矿的关系,指出寻找层间氧化带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有利层位和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5.
滇西新生代盆山耦合与砂岩型铀矿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滇西新生代盆地初始成盆时间约为14Ma,与腾冲微板块东缘泸水-瑞丽弧形右旋走滑断裂带和西缘那邦右旋走滑断裂带晚期活动时间相耦合。新生代盆地演化可分为沉积成盆与改造盆地2个阶段,前者与走滑造山带走滑活动相耦合,形成走滑盆地;后者与盆地整体隆升剥蚀密切相关,形成残留盆地。滇西地区存在2种类型的新生代盆地,其盆地沉积演化、火山活动、地貌景观等不同,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亦存在差异。寻找砂岩型铀矿最有利处是北部腾冲地区改造盆地阶段盆地持续隆升、存在大规模火山活动、深切割低山-丘陵-河谷阶地地貌的新生代盆地。 相似文献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