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南部小董板城一带广泛出露硅质岩地层,这些硅质岩形成于盆地相,由于缺乏足够的化石证据,其地质时代曾被不同的地质工作者定为晚泥盆世、石炭纪或早二叠世。1990年,笔者等为了确定这些地层年代,重新研究了这一地区的硅质岩地层,结果发现了比较丰富的牙形刺化石,如:Palmatolepis tenupunctata, Pa.minuta, Pa.subperlobata, Pa. glabra pectinata, Pa.glabra distorta, Pa. perlobata, Pa. gracilis sigmodalis, Palmatodella delicatula,Falcodus variabilis, Polygnathus sp., Pseudopolygnathus triangulus triangulus,Scaliognathus anchoralis, Siphonodella sp. 等。根据这些牙形刺,作者认为上述硅质岩地层时代属于晚泥盆世法门期至早石炭世杜内期。上二叠统底部砾岩在这一地区的不同地点不仅直接不整合在晚泥盆世地层之上,而且不整合在早石炭世地层之上。  相似文献   

2.
文章回顾20世纪以来,在广西发现的重要古人类化石和文化遗物,包括4个巨猿化石地点、13个晚期智人化石地点以及一系列旧石器.对柳江人遗址等的地层和年代学进行了综合研究,对国际学术界关于现代人起源的"多地区连续演化说"将提供强有力的证据;百色盆地旧石器的综合研究,将对恢复早中更新世的环境和早期人类迁徙、扩散的模式,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广西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近年在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时,于桂西寒武纪地层新采获了Chuangia等一批三叶虫、小壳类及遗迹化石,这些化石的发现,丰富了桂西寒武纪地层古生物化石的内容,对区域地层划分对比、古生物群、沉积环境和古地理、大地构造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区域地质、岩石地层特征、化石资料及地质意义等方面来阐述球接子化石的发现对广西寒武纪地层划分的意义,还从古生物、生物相等方面来反映大新及其西北、南东寒武纪地层的相互关系和沉积相、古生物群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古生物化石资源丰富、种类齐全的国家之一。近年来,随着科考和地质研究的进步,广西在桂林兴安、百色西林、崇左扶绥、河池天峨等地陆续发现了古生物化石,但其保护面临着社会认知度低、非法出境、违法交易等诸多不利因素,部分地区违法发掘现象较严重。为了让读者更好地认识古生物化石以及如何依法保护古生物化石,本刊转载《依法保护古生物化石——解读<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实施办法>》一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日本古生物学家、中国地质科学院名誉研究员、中国地质学会通讯会员滨田润一教授应中国地质科学院的邀请,在参加柳江人发现40周年纪念活动后前往南宁,在广西地质学会有关人员陪同下,于11月30日至12月3日考察了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所略乡弄莫山、大新县榄圩乡下正隆村牛睡山黑洞、武鸣县甘圩乡布拉利山溶洞中的化石产地.  相似文献   

6.
最近,广西区域地质调查队在海南省进行1:5万区调过程中,在该省西部坝王岭地区牙迫村一带首次发现了类化石,经李家骧鉴定有:Robustoschwagerina,Nankinella和Schwagerina等属。该地区前人曾对其地层划为泥盆系(石碌群)。Robustoschwagerina(壮希瓦格)是苏联学者M·—Maclay  相似文献   

7.
广西那坡县果提金矿是近年化探异常查证发现、并控制了一定储量且地质特征特殊的矿床 ,矿体产于下泥盆统郁江组下部硅化压碎岩中 ,受上寒武统博莱田组碳酸盐岩古侵蚀面控制。通过矿体分布特征和形态产状、矿石特点的研究 ,认为果提金矿属岩溶沉积间断面微细粒金矿。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的海参化石系采自广西宜山峡口附近早石炭世地层,另在广西其它一些地区也有所发现。现将宜山峡口下石炭统岩关剖面简介如下: 4.浅灰色中—薄层状粗晶生物碎屑灰岩。产腕足类、珊瑚等化石,未见顶。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分析广西巴马地区的地质背景及在1∶5万巴马地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发现的透闪玉石矿的宝石学特征、岩相学特征,认为广西巴马地区与贵州罗甸、广西大化已发现的透闪石玉矿床空间毗邻,地质背景相似,具有较好的透闪石玉成矿条件,找矿潜力大。  相似文献   

10.
11月25~26日.南宁市天湖酒店会议厅洋溢着节日般的气氛,来自广西各地的广西地质学会会员代表和广西国土资源厅、广西区科协、广西民政厅、广西地勘局、中国地质学会、河南地质学会、广西气象学会等16个区内外兄弟学会的代表共170多人在这里欢聚一堂,隆重庆祝广西地质学会成立40周年,并举行学术研讨会。大会表彰了100名先进地质科技工作者和19名优秀论文获奖者,9名专家、教授在学术研讨会上交流了各自的学术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1.
广西地质学会于五月廿一日至廿六日在南宁召开庆祝本会成立廿周年暨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区科协、区地质矿产局、区冶金工业厅、区煤炭工业厅、区石油化工厅、区电力工业局等单位及广西金属学会、水电工程学会、测绘学会的领导或代表应邀出席了开幕式。 中国地质学会给大会发来了贺电。 大会由第二届理事会吴英甫理事长致开幕词,区科协副主席杨练民同志在开幕式上讲了话。陈勤五副秘书长代表第二届理事会向大会作了工作报告,中国地质学会钟铿理事传达了中国地质学会第33届理事会精神和《2000年中国地质》讨论会情况,高志斌副理事长  相似文献   

12.
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中国共产党党员、高级工程师、地矿部科学技术委员会通讯委员、地矿部地矿司顾问、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荣誉委员、广西地质学会名誉理事、享受副局级待遇退休干部刘元镇同志。刘元镇同志于1988年3月2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南宁逝世,终年73岁。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关于嵩箕地区产于奥陶系灰岩风化面上的铝土矿时代归属问题,争论颇多,多数地质工作者,依岩性特征,将其归属申石炭世,但化石依据很少。少数矿区,如巩县小关、禹县方山等地,曾发现个别化石,然而化石模糊不清,不具鉴定意义;有些化石虽可鉴定,如猫眼鳞木,但延续时间较长,因而,不能依此确定确切的地层时代。去年五月,笔者在登封大冶铝土矿区石咀采坑中的矿体顶部,首次发现一套较好的植物化石组合,对解决本区铝土矿的成矿时代,提供了资料。现将该剖面从新到老分述于下:  相似文献   

14.
最近,我国学者在辽宁地区再次发现1.6亿年前对传统“演化规律”提出挑战的远古植物——花化石。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鑫博士和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王士俊博士在刚刚出版的《地质学报》英文版上报道了这种新发现的侏罗纪被子植物化石,并将其命名为“中华星学花”。据王鑫介绍,中华星学花化石出土于葫芦岛市连山区白马石乡三角城子,化石地层为海房沟组,属于中侏罗世。化石为炭化的压型化石,保存着很多珍贵细节。  相似文献   

15.
广西恭城地区的额头村组珊瑚化石极为丰富,自上往下共有20余层之多,共建立了Cystophrentis、Caninia dorlodoti及Ceriphyllum elegantum 3个珊瑚组合带,如此连续及完整的珊瑚组合带在广西同类地层中尚属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16.
锦州地区地质环境资源丰富,尤以古生物化锦石最具特色,其保存之精美、门类之齐全,堪称一绝,被誉为"世界化石资源宝库"。早在20世纪40年代,锦州地区的古生物化石就受到了国内外古生物学界的高度重视。特别是近年来,这些形成于亿万年前的古生物化石大量出露。现已发现的古生物化石包括鸟类、恐龙类、哺乳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昆虫类和植物等20几个门类,50余属,近百种,数百万件标本,它们几乎涵盖了所有现存生物门类的祖先。一大批重要化石标本的发现和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科学类杂志上相关文章的发表,使锦州这片热土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锦州市化石资源分布概况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2021年6月广西东兴市东兴镇在建高速铁路东兴市站(站前路)发现的恐龙化石产出层位、化石产地的古生物特征、古环境等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该化石产于侏罗系东兴组下段上部,化石散布于褐红色、紫红色厚层含钙粉砂质泥岩、含钙泥质粉砂岩、含钙质粉砂岩中,初步判断恐龙骨骼化石为经过移位或水流搬运后沉积形成的异地保存化石。综合区域地质特征,其地层时代为晚侏罗世,化石产出于炎热干燥的滨湖至滨岸环境。东兴恐龙化石是迄今为止我国境内发现位置最南的沿海沿边的恐龙骨骼化石,是我国为数不多的晚侏罗世恐龙化石发现点,其研究对区域地层划分对比、古生物群、沉积环境和古地理以及大地构造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对研究恐龙一些类群的起源和演化具有关键作用,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科普研学和旅游价值。  相似文献   

18.
广西早二叠世地层发育,分布广泛,其岩性以碳酸盐岩为主,硅质岩次之。厚度可达一千五百余米,含(竹蜓)类化石极为丰富。早二叠世的(竹蜓)类除了希瓦格(竹蜓)科进一步发展演化外,并出现了较复杂的费伯克(竹蜓)超科的分子,为(竹蜓)类发展的鼎盛阶段。 笔者在研究广西早二叠世(竹蜓)类化石时,发现一新的类型(竹蜓)——广西(竹蜓)(新属)(Guangxiellagen.nov.),它和Nankinella及Pisolina均有某些相似之处,但又具特大初房可资区别。它的发现不仅丰富了(竹蜓)类化石,而且对于研究(竹蜓)类演化和地层的划分对比均有一定的意义。其化石产地如图所示。 本文描述标本及文稿承林甲兴、朱秀芳审阅,标本由广西第四地质队和广西石油地质大队采集,在此顺致谢忱。  相似文献   

19.
张忠伟     
张忠伟,男,1936年11月出生,广东省揭阳人.1960年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现为成都理工学院),毕业后即服从分配到广西工作.历任广西区调队分队技术负责、广西地质学校地矿教研组组长、广西航空物探队生产办公室副主任、广西地矿局地矿处副处长、局副总工程师兼科技处处长、广西遥感学会副理事长、广西地质学会理事,1997年退休.  相似文献   

20.
在区域地质调查中,在广西十万大山盆地南东缘下白垩统新隆组钙质粉砂质泥岩中发现恐龙骨骼化石。化石保存良好,骨松质层清晰可见,经初步鉴定为白垩纪时代恐龙的骨骼化石。进一步发掘研究化石,对研究广西早白垩世恐龙动物群及生态环境、十万大山盆地发展演化和发展旅游地质产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