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1998年3月31日洛阳机场发生第一次强雷暴天气过程,13:10开始,17:00结束。雷电交加,过程降水量50.1mm,强对流给飞行训练及航斑造成很大影响。本文分析了该雷暴过程发生的环流背景形势,中小尺度系统的演变,归纳总结出有利本地区雷暴的环流形势,总能量、对流稳定度、k指数等的指标,揭示了强雷暴过程中发生的一些新的观测事实。 相似文献
2.
1998年3月31日洛阳机场发生第一次强雷暴天气过程,13:10开始,17:00结束.雷电交加,过程降水量50.1mm,强对流给飞行训练及航班造成很大影响.本文分析了该雷暴过程发生的环流背景形势,中小尺度系统的演变,并着重分析中低空人字形切变导致了强对流不稳定,归纳总结出有利本地区雷暴的环流形势,总能量、对流稳定度、k指数等的指标,揭示了强雷暴过程中发生的一些新的观测事实. 相似文献
3.
1998-03-31洛阳机场雷暴天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1998年月3日13洛阳机场雷暴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形及中小尺度系统的演变,归纳出有利于本地区雷暴发生的环流形势,总能量等指标;并揭示了强雷暴过程中的一些观测事实。 相似文献
4.
1996-2002年桃仙机场夏季雷暴回波参数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1996~2002年沈阳桃仙机场6-8月雷暴观测资料和雷达回波资料,从雷达回波最大高度、强回波高度(大于等于40.0dBz)、回波强度及回波移向移速等4个方面对桃仙机场有无雷暴的雷达回波资料样本进行了对比分析,揭示了桃仙机场的雷暴变化特征,并得出了一些识别雷暴的预报指标和预报着眼点;通过对统计资料独立检验,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垂直能量螺旋度在双流机场雷暴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引入垂直能量螺旋度指数的概念,并利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将其应用于双流机场2011年5月8—9日出现的雷暴天气过程,并对2009—2012年双流机场出现的32次雷暴天气过程进行统计,验证垂直能量螺旋度指数的有效性及普适性。结果表明,该指数综合反映了对流天气发生时的热力效应和动力效应,有明确的物理意义,是诊断和预报强对流天气的有效指数;垂直能量螺旋度对预报双流机场未来3h以内的雷暴天气有一定的指示意义,雷暴天气一般出现在垂直能量螺旋度大于0.62×10-5J·m·kg-1·s-2的条件下。 相似文献
6.
雷暴及伴随其出现的恶劣天气严重威胁飞行安全。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卫星云图、雷达回波结合湿位涡的诊断分析对2005年6月26日出现在乌鲁木齐国际机场的一次强雷暴天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雷暴出现时,机场的地面要素场和天气变化剧烈,气温剧降,湿度暴增,气压涌升,并伴有大风和强阵雨。(2)此次强雷暴天气是由飑线引起的。飑线的形成可能与冷性的中-α尺度的高压和生命史较短的中-β尺度热低压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3)逆温层的存在抑制了水汽和热量向上的输送和扩散,冷空气的冲击破坏了逆温层,使累积的不稳定能量得以释放,强对流天气爆发。(4)925hPa的湿对称不稳定区域对于预报雷暴天气的落区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强雷暴出现在MPV〈0的大值区内。 相似文献
7.
利用兰州中川机场1986~1995年的气象资料,通过统计分析,揭示出兰州中川机场雷暴变化特征。结果显示:中川机场雷暴集中在5~9月,以高空槽后西风气流中存在冷温度槽形势的热雷雨居多。 相似文献
8.
利用逐时实测资料和历史天气图资料,对1986 ̄1995年乌鲁木齐国际机志的对流云和雷暴天气的气候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给出了机场对流云、雷暴天气的年变化、日变化特征和天气形势,为机场对流云和暴天气的预报提供了气候依据。 相似文献
9.
郭睿君 《沙漠与绿洲气象(新疆气象)》2000,23(3):9-10
通过对伊宁机场天气资料及其组合的计算,寻找一些与产生雷暴关系较为密切的因子,利用统计预测中多因子综合相关法建立预报方程。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1991~2010年发生在重庆江北机场的初雷进行了统计分析, 发现初雷多出现在每年的3、4月份, 3月中下旬应是预报员重点关注的时间。初雷大多出现在下午到后半夜, 以前半夜到次日清晨最多。95%的初雷持续时间在2小时以内;初雷的强度总体较弱, 其中干雷和弱雷雨占80%。高空槽是重庆机场产生初雷的主要天气系统, 20次初雷中18次都有它的影响, 高空槽和冷空气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初雷占55%。雷达平显回波强度在55~60dbz之间, 高显回波顶高基本都在11km以下。初雷在卫星云图上往往容易隐藏于冷锋云系和高空槽云系中, 加之对流性地特征并不明显, 给预报带来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11.
12.
利用1981~2016年气象常规观测和自动站资料对南充大风的基本气候特征进行统计分析,重点探讨不同类型区域雷暴大风的天气系统配置和环境物理量基本特征。结果表明:(1)南充雷暴大风按照形成原因主要分为高空冷平流强迫类和斜压锋生类,按落区出现情况分为全市型、东部型和西部型,东部型雷暴大风主要由高空冷平流强迫所致,全市型和西部型雷暴大风过程则多为斜压锋生所造成。(2)斜压锋生类雷暴大风主要发生在显著冷暖平流导致的斜压锋生与锋面动力强迫共同作用的形势下,高空冷平流强迫类则主要是高空强干冷平流的作用。(3)雷暴大风过程发生前大气环境呈上干下湿、湿层浅薄或为“喇叭口”形态,对于不同类型雷暴大风过程发生前的环境物理结构不同,斜压锋生类雷暴大风产生时大气环境多为明显斜压特征,高空常伴有强锋区,低层不稳定能量大,因此热力因子比较重要。高空冷平流强迫类主要发生在川陕槽后强烈冷平流形势下,水平风垂直切变大、要求低层增温快,故热力和动力因子都重要。 相似文献
13.
14.
利用福州长乐机场1998—2015年雷暴观测资料、2010—2015年自动站观测资料及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逐日再分析资料,对机场雷暴及其伴随的风切变天气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长乐机场雷暴天气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夏季最为频繁,且持续时间较长;雷暴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主要出现在午后至傍晚,持续时间一般在2 h内,l h以内居多;长乐机场偏西方向是雷暴生成最多的方位。54%的雷暴发生前3 h至结束后3 h内伴有风切变,且偏西方向的雷暴伴有风切变的概率较大。长乐机场弱风切变出现的次数远高于中等强度风切变,而强风切变出现次数最少,且出现在偏西方向的概率较高。伴有风切变的雷暴天气主要有4种环流类型:南支槽型、华北槽型、副高控制型及热带气旋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