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2.
本文测定了中国西北六省地区Lg 波的传播速度,V_(Ig)=3. 56km/s;并测得了该区约1秒Lg 波的滞弹性衰减系数,r=0. 0021±0. 0002km~(-1) ,相当于介质品质因子Q=599±56。建立了该区m_(Lg)震级公式m_(Lg)(m×h)=1gA_(m×h)+q_(NW)(Δ)+Dh其中震级校准函数q_(NW)(Δ)=(5/6) 1g△+0. 00091Δ+1. 88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2009—2019年间中国大陆固定台站记录的宽频带地震波形数据, 采用反双台法, 获得了约36万个台站对的Lg波Q值, 并反演得到了中国大陆Lg波的衰减模型.结果显示, 中国大陆Lg波衰减的Q值结构存在显著的横向非均一性.青藏高原、渤海湾盆地以及祁连山造山带等构造活动块体展现出明显的地壳低Q值强衰减特征, 而华南块体、鄂尔多斯盆地以及塔里木盆地等相对稳定的地区则呈现地壳高Q值弱衰减特征.Lg波衰减与构造活动强度、松散沉积物、地下流体或部分熔融以及地质块体结构等因素密切相关.渤海湾盆地的强衰减主要由上地壳巨厚的松散沉积物和较高的地壳温度导致.青藏高原和祁连山造山带的地壳强衰减主要归因于现今活跃的构造活动、复杂的断裂系统和地质结构以及富含地下流体甚至是部分熔融等因素.华南造山带和大兴安岭地区的地壳弱衰减特征可能与侵入岩冷却形成高强度的结晶基底以及古老造山带地壳构造趋于稳定相关.

  相似文献   

4.
葛焕称  倪岳伟 《地震学报》1991,13(2):171-178
讨论了四种不同方法测量的Lg振幅,以及选取不同的几何衰减系数值(=5/6或1),对计算Lg波值的影响. 重新测定的中国东六省地区=0.00340.0001km-1(当=5/6),由此修订的mLg/(mxh)震级校准函数qE(△)=5/6lg△+0.00147△+1.81.   相似文献   

5.
杨选  康英  林伟 《华南地震》2006,26(3):83-90
用SH波和P波振幅比测定地震震源机制具有诸多优点,但它对台站布局要求较高。通过适当处理资料,降低该方法对台站分布的依赖程度,用此方法测定了几个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并与其它方法得出的震源机制解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这样处理是可行的,一般只要有5个以上台站(震中距<120 km)记录到的地震都可以反演出较合理的震源机制解。  相似文献   

6.
中国大陆区域 Lg 震级标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广泛搜集了中国大陆(除新疆、西藏外)地区的短周期地震记录资料.分五个区测定了有关 Lg 波的各物理量 Lg 波初至和最大振幅的群速度分别为3.540.02km/s 和3.300.05km/s.Lg 波的周期在0.2-1.2s 之间,平均0.7s.Lg 波衰减系数值各区分别为:东部0.00340.0001km-1,西南0.00310.0004km-1,东北0.00270.0004km-1,华南0.00220.0001km-1和西北0.00210.0002km-1.全部平均 =0.00270.0006km-1.并讨论了振幅比 H/Z、振幅台基校正值 Dz 和 Dh 相互之间,以及它们与台基性质相互之间的关系.根据各分区值分别建立了各分区的 mLg震级校准函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中国大陆(除新疆、西藏外)地区统一的 mLg(mxh)震级校准函数 q()可推广至新疆地区.观测结果表明:使用各 Lg 振幅(lgz,lgh,mxz 和 mxh)计算mLg值间的偏差;统一和分区mLg的台网震级差;各区内分省测定 mLg值之差均小于0.1级.在2-6级范围内,中国mLg基本维持了原 ML(CHN)的震级水平.   相似文献   

7.
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地区地壳Lg波宽频带衰减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96年10月至2016年10月间发生在中国东北、朝鲜半岛和日本南部的113个壳内地震在602个宽频带地震台站观测到的波形资料,建立Lg波衰减成像数据集.根据22,551条垂直分量波形,计算Lg波振幅谱,提取单台、双台和双事件数据,采用区域Q值、震源函数和台基响应联合反演方法,建立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地区0.05~10.0 Hz的宽频带衰减模型.模型显示火山岩山脉地区如大兴安岭和长白山具有弱衰减特征,沉积盆地衰减相对较强,海水覆盖区域如渤海、黄海和日本海等衰减最强.日本海具有较薄的海洋地壳,对地壳Lg波传播有阻挡作用.通过较大地震事件的跨海记录调查Lg波的传播,强衰减特征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卓钰如 《地震学报》1991,13(2):150-160
本文用WKBJ方法,计算了中国境内已知震源机制的六个地震————1973年7月14日西藏约基台错地震;1975年2月4日海城地震;1976年8月16日、1976年8月21日及1976年8月23日松潘地震和1976年11月15日宁河地震————的远震垂直向P波和PP波的理论地震图,并与观测波形进行对比,以检验计算方法。讨论了西藏地震的震源机制。 作者注意到,走滑型地震和倾滑型地震PP波与P波最大振幅的比值在一定的震中距范围内有不同的特征。为此,计算了走滑型和倾滑型地震在破裂方位角为330,240和0,震源深度为8km,17km和24km,台站方主角为310时,震中距由40到80间的P波与PP波理论地震图。给出了PP波与P波最大振幅比(APP/AP)随震中距而变化的曲线。讨论了用(APP/AP)值对地震震源机制类型给出粗略的估计的可能性。此项工作有助于确定一些资料不全,例如本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间中国地震的震源机制类型。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1988年11月6日云南澜沧—耿马7.6、7.2级强震前后S波偏振角的计算分析,得出大震前后U_(SH)—U_(Sv)的三种变化图象,这种变化特征具有一定的前兆意义。与此同时,对大震前后P波、S波最大振幅比值分布和S波偏振角空间分布进行研究发现,北纬22°57′可能是澜沧、耿马两地区介质差异的分界面。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东部六省地区 Lg 震级系统,mLgz,mLgh,mmxz和 mmxh,相互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便于互相换算.mmxh可以取代东部六省原 ML(ECH),并基本保持了 ML(ECH)的震级水平.mmxh约比南加利福尼亚的 ML(SC)标度高0.36震级单位.通过 Rmax(△)和云南 R3(△)的比较,发现云南地区的 MAX 相约1秒值比东六省的约小1倍.并得到云南地区 MAX 震级校准函数.观测表明:在4——5级范围内,mmxh=mb.由此导出 mb(中国东部)=mb(美国西部).这与中国东部和美国西部的衰减因子 r 值大约相等的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11.
综合回归分析与中国东部六省地区Lg波衰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提出了具有共同斜率不同截距的多条测线的ldquo;综合回归分析rdquo;方法.设x,y满足线性关系:Y=KX+Cii=1,2,hellip,N则由最小二乘原理解出综合回归系数K和Ci,及其标准差的代数表达式.选取苏、鲁、豫、皖、冀、浙六省及其附近地区,19个地震80个台站的短周期DD-1地震仪记录.用综合回归分析法测定了ldquo;波传播速度为3.54km/s,约1秒Lg波埃里相(LG)的滞弹性衰减系数gamma;Lg=0.00435plusmn;0.00010km-1,Lg非埃里相(MAX)的gamma;max=0.00305plusmn;0.00010km-1.前者即为介质的衰减系数;后者具有统计的意义,可用于最大震相震级公式的建立.计算中使用了LGZ,LGH,MXZ,MXH四个震相,各近600组振幅数据,和555组走时数据。震中距范围约为50——1100km.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东部六省的 Lg 震级(上)--测定方法和结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根据 Lg 波埃里相和非埃里相衰减系数确定单台和台网震级公式、震级标准差以及台站校正值的方法.根据中国东部苏、鲁、豫、皖、冀、浙六省地区约1秒 Lg 波衰减系数的测定结果,导出六省地区的 Lg 震级公式:mLg(z,h)=lgdLg(z,h)+5/6lg+0.0019+2.09 mmx(z,h)=lgdmx(x,h)+lg+0.0013+1.27 计算了该区域内19个地震的各震级值,以及80个台站的台校值.单台震级标准差为0.15-016震级单位,台网震级标准差为0.03-0.04震级单位.此外,还测定了111个地震的 mmxz和 mmxh值,验证或补充了19个地震得出的某些关系和结果.  相似文献   

13.
乌鲁木齐台地磁Z分量日变幅及其逐日比地震前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翼  杨福喜  和锐 《内陆地震》2007,21(1):78-85
利用乌鲁木齐台地磁垂直分量1980~2004年的25年时均值资料计算日变幅及其逐日比,比较了日变幅与日变幅逐日比法对应地震的效果,发现日变幅逐日比异常后对应地震的效果比日变幅异常对应地震的效果更佳,在二者的共同的预报时段内,地震对应率更高。Z分量日变幅逐日比值超过5倍均方差线后与周围270 km范围内的MS5地震对应较好,且通过了具有97.5%置信水平的R值评分检验,表明具有较好的预报效能。  相似文献   

14.
王铸  王保银  郭惠敏 《地震学报》1983,5(3):336-347
本文用趋势面分析的方法对1976年8月起在华东鲁、苏、皖、豫交界一带开展的流动地磁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这一分析表明,观测结果主要反映了地磁场的正常变化,趋势变化部分是地磁场长期变化.测区内各测点的长期变化速率不尽相同,而是呈现一定空间分布上的规律性.这一结果与其他资料所得的长期变化空间分布特征相一致.测区内未发现有局部地磁长期变化异常.整个测区的观测精度约3.0伽马,大部分测点观测结果中的残差变化基本在观测精度范围内.但1979年3月2日固镇 MS=5.0地震前后震中附近测点呈现了超出观测误差的可能磁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15.
华北东部地区的共轭地震破裂与地质构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华北东部地区地震与地质构造的关系。对该地区1966-1976年发生的5次强震的震源机制、地震形变一、余震活动、极震区等震线、地形变制量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华北东部地区地震破裂具有在强度上不对称的共轭剪切破裂特征;地震破裂相对于地质构造具有突出的新生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中国东部陆缘地区——郯庐断裂带两侧地壳与上地幔结构和综合地球物理场特征,阐述了其与一串含油气裂谷型盆地的分布规律,并讨论了其沉积和演化。 结果表明:这一系列含油气盆地,分布在上地幔顶部的隆起地区,均具有异常的地球物理场特征。这些盆地中有着巨厚的中、新生代的沉积,具备了良好的生油与储油条件。它们的形成与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的运动密切相关,并且受着深部地幔物质运移的制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中国东部陆缘地区--郯庐断裂带两侧地壳与上地幔结构和综合地球物理场特征,阐述了其与一串含油气裂谷型盆地的分布规律,并讨论了其沉积和演化。 结果表明:这一系列含油气盆地,分布在上地幔顶部的隆起地区,均具有异常的地球物理场特征。这些盆地中有着巨厚的中、新生代的沉积,具备了良好的生油与储油条件。它们的形成与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的运动密切相关,并且受着深部地幔物质运移的制约。  相似文献   

18.
对布格异常采用小波变换场分离技术得到深部重力异常,利用其他地球物理方法获得较可靠的先验信息作为约束,并采用球谐函数的级数解形式对中国东部及其邻域的深部重力异常进行联合反演,获得了该区岩石圈底界面的展布图像;同时对岩石圈底界面特征和强地震分布特性进行了讨论,指出中国东部及其邻域在地貌分布、各种地球物理场和岩石圈结构等方面都明显地具有分区性,很可能与深部岩石圈底界面的变化有关,而岩石圈底界面的形态的差异将对岩石圈层的运动和一系列地质过程产生重要作用,强地震活动的分布也与深部岩石圈界面形态和构造环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高玉芬  周耕 《地震学报》1990,12(2):159-165
本文利用中国东部沿120E经度线附近纬度均匀分布的十个地磁台站地磁静日变化水平分量的资料和主分量分析法,给出了详尽的Sq(H)季节变化随纬度分布的剖面及Sq电离层等效电流体系视焦点纬度.分析表明,Sq(H)中2的变化,主要由于电离层中等效电流体系对称轴偏离地磁轴引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