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1904年3月30日 生于四川省仁寿县青岗场,原名黄德淦。1911~1924年 1911年人私塾学习。1912~1914年在青岗场初等小学学习。1914~1917年在青岗场同化小学学习。1917~1921年在四川省立成都第一中学学习。1921~1924年在天津北洋大学预科学习。1924~1928年 北京,北京大学地质系学习。期间,于1927年随李四光 相似文献
4.
丁在君先生爲吾國地質界先輩,素來主張實地調查,故曾經他考查過的區域甚廣,不但西南諸省爲其特别研究地方,即中國中部及北部各省亦到處有其足跡。又因他調查時講求精密,注重系統,所以他存留下來的紀錄及圖件特别豐富,他所採集的化石及標本动輒以噸數计。但是他封於出版報告十二分愼重,所以他 相似文献
5.
我们常常想起中国各种事业,发达都是很早的,就是各种学问也多少在历史上有些萌芽。只是地质学好像是近来从外国输进来的新种子。其实还是不对,推究起来,也似乎按照进化次序 相似文献
6.
This was not only a regular meeting,but also a gathering to welcomethe Japanese palaeontologist,Dr.I.Hayasaka,who recently came to study thegeology of northern China with his students of the Tohoku Imperial Univer-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近二十年來科學上有兩種很著名的學說出现:一種是爱因斯坦 A.Einstein 的相對論,一種是惠格奈爾 A.Wegener 的大陸漂流說。前者是封於物理學上有極大的革命,而後者是封於古地理學尤其地質學上有莫大的貢獻。這兩種學說都是近代科學上極重要 相似文献
8.
科學名詞爲科學教學與研究之基礎工具,而中國科學名詞每一名數譯,雜亂非凡,不但各人譯法不同,即一人所譯,前後亦每不相同。中學教科書中甚至有上下頁之隔,所用名詞迥異者,循至一物之有四五名稱者,爲常見之事實,即有六七名稱者,亦不在少數,紛亂情形,于斯爲極。科學名詞不統一之害甚大,尤 相似文献
9.
10.
中國之地質事業,肇始於民國初元,而第一篇地質報告—丁文江正太路沿線地質礦産—卽一有關經濟地質之報告也。後地質調查所成立,一切計劃,莫不以礦産這勘查,爲重要之目的,换言 相似文献
11.
尕林格大型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地处东昆仑祁漫塔格山与柴达木盆地结合部位靠近盆地一侧。本文主要针对尕林格矿床Ⅱ矿群内发现的热液性质的Fe-Ti氧化物共生组合(HYM)和新鲜镁铁质玄武安山岩中火成性质的Fe-Ti氧化物共生组合(IGM)的化学成分及其热动力学平衡进行了详细研究。镜下观察发现,HYM与镁铁尖晶石共生,钛铁矿呈叶片状平行于磁铁矿八面体的(111)面出溶,根据氧化反应的平衡公式计算得到出溶反应的平衡温度集中在581.8~688.9℃之间,氧逸度fO2介于10-14.74~10-17.94之间;IGM主要与岩浆中的镁铁质矿物相平衡,其出溶反应的平衡温度范围为690.7~740.3℃,氧逸度集中在10-15.44~10-17.30之间。计算结果表明,尕林格矽卡岩型铁矿的最初成矿温度可达700℃,接近于水饱和岩浆结晶时的温度,因此判断HYM形成于岩浆演化早期高温高盐度流体的最初冷却过程。由于早期高温高盐度流体与围岩地层中的镁铁质火山岩发生交代反应,淋滤出大量的Fe、Ti、Al、Mg、Cu等金属物质。在高温条件下,Ti和Al进入磁铁矿晶格,导致含钛磁铁矿在降温过程中经历了氧化出溶反应形成钛铁矿-磁铁矿共生组合。此外,由于热液受到镁铁质火山岩的缓冲作用,导致HYM和IGM各自平衡时的氧逸度很接近。 相似文献
12.
13.
14.
曹裕波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2,31(2):189-194
李璞(1911年7月~1968年4月),男,汉族,中共党员,岩石矿床学家与同位素地球化学家.1951年率领中央文委西藏工作队随军进藏进行首次综合科学考察,1954年起主要从事基性-超基性岩石学及其相关国家急缺矿产研究,1956起领导创建了中国首个同位素地质实验室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学科.历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四光的秘书,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岩石矿床研究室副主任、同位素地质研究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副所长兼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室主任,全国登山协会顾问,《地质学报》编委和中国地质学会副秘书长等职. 相似文献
15.
王烈先生字霖之,是中國地質学会的創立人之一,并曾当选為会長,也是四十年來北京大学的老授教。1887年11月10日(清光緒十三年即丁亥年九月二十三日)出生于浙江省蕭山縣的臨 相似文献
16.
岩組學(Gefügekunde, Petrofabrics)爲新興之科學。1925年奥人Schmidt首倡以來,研究者日見衆多,英美各國,風起雲湧,如Knopf(1933)、James(1934)、Fairbairn(1935)等,各有專門著作,用以研究構造者,颇不乏人。而在我國,除何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2013年4月29日,我们敬爱的张之淦先生与世长辞。
张之淦先生祖籍山东省安邱县,1935年出生于北京市,作为著名岩溶学家和同位素水文地质学家,他为我国岩溶地质事业和许多重大工程与国民经济的建设贡献了毕生精力。
张之淦先生是在参加国际岩溶研究中心举办的一个科学研讨会的现场上,因脑溢血突发,送医不治,带着对事业的无限眷恋而离开我们的。虽然斗转星移,时光流逝,但却无法抹去我们心中的悲戚与哀伤。在他逝世一周年之际,作为张先生昔日的同事和学生,我们在这里缅怀他的业绩和学风严谨、热爱事业、大公无私的大家风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