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区域化探数据系统误差校正工作中,为使校正的结果更符合实际地质情况,在分析了地质背景与地球化学数据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认为同一地质背景条件下相同地质体的化探数据来源于同一总体,具有相同的数据特征,提出了一种依据地质背景分析的误差校正方法,探讨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工作步骤。以辽宁省3幅1/20万区域化探Ag元素图幅拼接为例,证实了该方法消除系统误差的有效性,并有利于图件的解释与应用。  相似文献   

2.
基于边界极限原理的多图幅系统误差校正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解决区域化探中的多图幅系统误差校正问题,提出了一种最小二乘准则下的计算方法。该方法的理论基础是在分区标准化法中提出的边界极限原理。并证明了该方法是分区标准化法的推广,在只有两个图幅时它们具有相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区域地球化学图件中出现的含量等值线环绕子区边界现象,以Au的多个图幅拼接为例,使用了分幅标准化法、衬度返回法及定和化法3种方法对地质大调查以来新方法获得的某成矿带区域地球化学数据进行系统误差校正,校正后编制地球化学等量线图显示,所采用的3种校正方法对于研究区数据存在的系统误差都不能达到较好的调平效果。针对研究区数据特点,尝试在分幅标准化法和衬度返回法基础上提出基于地球化学背景的误差校正方法,进一步对4种方法校正后数据参数特征及编制地球化学等量线图进行对比。基于地球化学背景的误差校正方法对研究区达到了较好的数据校正效果,并对校正前后数据进行相关对比和检验,满足化探数据中存在的系统误差属于线性误差这一基本假设,在实际应用中,可供地球化学数据系统误差校正灵活地使用,以取得更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根据高密度电阻率法相邻二个排列之间有相当重叠部分这个特点,提出将高密度各个单一排列剖面连接在一起,组成一个多排列数据拼接一起并进行误差校正。为抑制相邻排列间数据系统误差影响,运用多排列数据拼接系统误差的校正方法,这是一种最小二乘准则下的计算方法。通过实际例子证明,该方法在解决多排列拼接过程中系统误差问题是十分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左景勋 《河南地质》2001,19(4):295-300
目前地理信息系统的制图功能广泛应用地国土资源大调查中,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介绍一个微机辅助制图的工作方法和步骤:图层设置,矢量化,误差校正,图幅拼接,图幅整饰和图形输出。  相似文献   

6.
区域地球化学图件拼接中的图幅平差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建国  郭晓兰 《地球科学》1997,22(6):619-626
针对区域地球化学中因不同时间、不同实验室、不同分析手段等原因存在于各图幅数据的系统偏差而造成的图边拼接问题,提出了抑制图幅间数据系统误差影响的图幅平差思想,阐述了图幅平差的数学原理及逐次逼近平差方法,最后以鲁西地区Au化探元素的6个图幅的拼接为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根据高密度电阻率法相邻两个排列之间有相当重叠部分这个特点,提出将高密度各个单一排列剖面连接组成一个多排列数据拼接一起并进行误差校正.为抑制相邻排列间数据系统误差影响,运用多排列数据拼接系统误差的校正方法,即应用有序聚类法对多排列重叠层分组进行误差校正的一种计算方法.结合实例说明该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并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地球化学数据的定和化及其在系统误差校正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球化学数据间的系统误差,既影响了图幅的拼接,又因破坏了多元总体的相关结构而干扰到地球化学数据的统计分析。针对这一问题,这里分析了地球化学数据的定和特点,探讨了系统误差校正的定和化处理方法。同时,结合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并验证了定和化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非标准分幅影像是指标准5万地形图、20万地质矿产图等裁切下来的局部图形。我部拥有大量此类资料,包括纸质和电子版的。用传统方法校正此类图像存在工作效率低、校正误差大等问题,本文探索一种简便、快捷、精准的校正方法。  相似文献   

10.
敖汉旗幅为赤峰地区的黄土覆盖区,在该区进行1:5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工作以水系采样为主,土壤为辅.为便于研究,水系粒级采用-10~+60目,土壤样品采用-10目粒级.因采样介质不同,所代表的化学意义不同,测试中产生系统误差.对不同采样介质的测试数据以Au元素为例分别进行统计,确定不同采样地区的背景值,并利用不同的系统误差校正方法对土壤采样区与水系采样区进行系统误差校正,以求在满足异常分析的同时更低程度遗漏厚黄土覆盖区低缓弱异常.3种校正方法在保证水系沉积物异常条件下,对黄土区异常都有一定程度弱化.标准化方法弱化的程度相对小,对刻划黄土区地球化学信息最接近,衬度变换与中位数变换校正后对黄土区地球化学信息反映弱.  相似文献   

11.
石崆山Ⅱ段岩质高边坡稳定性的工程地质系统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岩质高边坡稳定性的分析评价涉及工程地质学、岩体力学、计算科学等多学科交汇的问题,是一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问题。在系统分析岩质高边坡赋存的地质背景和环境条件的基础上,采用系统分析评价、综合集成的方法应是研究分析和解决该问题的有效和最佳方法。针对漳龙高速公路石崆山Ⅱ段岩质高边坡工程,在系统分析边坡工程地质特性的基础上,采用赤平极射投影法和有限单元(FEM)法等,进行综合评价和系统分析,获得的稳定性结论,已正常运营使用若干年,反映了系统分析,综合评价方法是成功和有效的。它表明,综合评价、系统分析应是岩质高边坡稳定性评价分析的重要途径;它的综合内容和集成方式及其完善与工程实用性,有待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和工程实践的运用及其经验的积累。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四川盆地北部二叠系为例,将层序地层分析和沉积盆地波动过程分析相结合,提出了运用沉积波动过程分析研究沉积记录不完整性的量化方法,该方法可以相对准确地定量描述盆地形成演化过程中的升降运动,恢复无地层"记录"中的沉积-剥蚀过程,进而定量分析盆地的沉积-剥蚀过程、计算沉积间断(不整合)内的地层剥蚀量、认识其时空分布规律.同时,通过实际钻井及"人工井"的波动过程分析,结合地震剖面解释成果,可以作出主要不整合的空间分布图、各层位的剥蚀厚度图和原始厚度图、各期构造的剥蚀量分布图等重要基础图件,为盆地进一步系统分析及盆地模拟打好基础,结合沉积相研究及构造样式分析还可分析盆地沉积中心、生油层、盖层、储层等在时空中的变化规律.由于沉积盆地的升降波动过程直接影响着盆地的埋藏史、热史和生、排烃史,因此通过沉积波动过程的系统分析不仅能正确建立盆地演化的地质模型,还可以正确认识油气形成与分布规律,有效指导油气勘探.  相似文献   

13.
接触非线性主要表现在其接触状态的突变而导致的非光滑性,这种非光滑性可以通过约束函数进行光滑逼近,进而可以用Newton法得到近似解,此方法称之为约束函数法。岩土工程中常用的Goodman单元就是一种类型的接触模型,但其参数的确定及计算的收敛性都存在着一定的困难。然而把约束函数应用到常规的Goodman单元中则可以解决上述困难,在详细地给出了其有限元法后,给出了处理刚体位移的一种简便方法。作为算例,给出了叠梁和三峡3# 坝段坝基稳定性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4.
杨石扣  任旭华  张继勋 《岩土力学》2016,37(12):3576-3582
提出采用布尔运算进行三维复杂块体形态分析的一般方法,并采用C++语言编写了相应的程序。块体布尔运算是将参与运算的主块体和客块体进行交、并或差运算,得到形态更加复杂的块体。为描述块体内部非贯通结构面,在块体数据结构中引入退化有向壳,允许块体中混合维度模型的存在。将主块体各面分别与客块体各面进行面-面求交线运算,通过环路分析得到各块体分割后的面。根据具体采用的布尔运算方法,确定有效面和无效面,并将有效面进行搜索得到新的壳和块体。选取3个算例和1个典型工程实例来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应用性。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生成形态更加复杂的块体,可以很方便地处理块体中的结构面,具有普遍性和适应性,并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随着大量深埋特长隧道的修建,地应力问题特别是高地应力问题对围岩分级的影响愈发突出。围岩分级是一个复杂的矛盾问题,目前常用的围岩分级方法是选取固定的几个指标,然后采用集商、求和等方式进行评分分级。但有些围岩分级计算方法不能根据实际地质情况灵活地选取分级指标,而且有些分级指标之间存在相关影响。可拓学理论可将矛盾问题转化为相容问题,是一种值得探索和运用的方法。本文将可拓理论方法与高地应力隧道围岩分级相结合,建立基于可拓理论的高地应力隧道围岩分级法。该方法主要是通过选取能够反映和体现围岩分级的各项重要参数指标岩石单轴抗压强度Rc,RQD指标,岩石完整性指标Kv,地下水状态指标,特别是考虑了地应力值这项重要指标,然后在物元理论、可拓集合论和关联函数运算的基础上,建立了隧道围岩分级的物元模型; 通过实际的隧道围岩级别关联度的计算,最终确定围岩级别。通过可拓理论围岩分级的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在高地应力隧道围岩分级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应用EXCEL和MAPGIS快速生成地质钻孔柱状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投影变换将EXCEL数据生成MAPGIS点、线、面明码文件后,再利用MAPGIS图形编辑软件对图形进行编辑加工,达到快速制作钻孔柱状图的目的。使用该方法能充分利用MAPGIS系统资源,降低编制绘图程序的难度。  相似文献   

17.
周军红 《岩土工程技术》2005,19(6):271-275,280
结合国内水资源与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前沿及面临的问题,着重从系统目的分析、结构设计和功能实现三个方面来论述西南岩溶地区水资源信息系统的构建。系统数据库由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两大部分组成。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数据更新修订功能、信息资料查询功能、空间分析功能和绘图打印功能。  相似文献   

18.
用海洋地震方法研究岩石圈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伯初 《地学前缘》1998,5(1):111-118
文中介绍了两类海洋地震方法及其所取得的成果。单船多道地震方法首先用于海洋石油勘探,后来用于研究地壳结构。但是排列短,故只能研究上地壳结构。7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家发明了双船地震方法,扩展了排列长度,可研究地壳—上地幔的速度深度结构。但是双船地震方法在海上资料采集、室内资料处理方面比较复杂,且成本高(用两条船)。到80年代初,英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长排列、大容积气枪震源的单船地震方法,采集了整个岩石圈的地震反射剖面,用于研究横穿大陆边缘、沉积盆地及主要构造线的岩石圈之结构,取得了令人振奋的地质成果。  相似文献   

19.
在MAPGIS下快速实现柱状剖面图的绘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油气化探数据用FORTRAN短程序生成MAPGIS点、线、面明码文件后,再利用MAPGIS图形编辑软件对图形进行编辑加工,达到快速制作油气化探柱状剖面图的目的。使用该方法能充分利用MAPGIS系统资源,降低编制绘图程序的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