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徐强  薛卫冲  李健  等 《江苏地质》2013,37(2):279-283
缅甸中部地区火山岩型金铜矿床有2类:一是火山—次火山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二是火山热液—后期改造型金铜矿床.以实际矿区为例,对该火山岩分布区上述2类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总结,初步探索该类矿床的成矿条件及成矿作用模式.  相似文献   

2.
西天山地区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近发现于西天山吐拉苏地区的阿希大型金矿床及其外围的伊尔曼得、恰布坎卓它等金矿床(点)的矿化类型为浅成低温热液型,并进一步划分为冰长石—绢云母型和硅化岩型。矿床赋存于伊犁晚古生代裂谷区的吐拉苏—也里莫墩火山岩带中,矿床围岩为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中基性—中酸性陆相火山岩系。冰长石—绢云母型以阿希金矿为代表,矿床为沿火山口缘环状、放射状断裂充填的石英脉型;硅化岩型以伊尔曼得金矿为代表,矿化体呈层状、似层状,受火山岩系底部沉火山碎屑岩控制。结合该地区成矿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本文讨论了区内金矿成矿特征、成矿背景和成矿条件,建立了西天山地区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3.
新疆北部陆相火山岩型金矿床的主要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家远 《黄金地质》2001,7(3):1-7,T001
陆相火山岩型金矿目前是新疆最为重要也最富有特色和发展前景的金矿新类型。与金矿有关的火山岩,主要是一套以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及其相应火山碎屑岩组合为特征的陆相火山岩。新疆北部存在两期(华力西中期和中晚期-晚期)陆相火山岩,相应发育两期金矿化。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的一系列特征表明,该类金矿是与陆相火山岩密切相关,形成于岛弧或活动大陆边缘型挤压造山环境及近地表条件下的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成岩成矿物质具源自上地幔或下部地壳的深源特征。  相似文献   

4.
辽东北部地区的陆相火山-次火岩型金矿床产于陆相火山-次火山岩岩体(筒)周边部环状、放射状断裂构造中,矿体形态以脉状为主,矿石结构、构造、矿物成分等与国内外同类型矿床具明显的相似性.矿床成因属与燕山期陆相火山-次火山岩有关的基底重熔再造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5.
与陆相火山作用有关的稀有金属矿床可划分为三种类型,即含稀有金属火山岩矿床,火山期后热液矿床和火山岩风化矿床。从火山岩浆作用、火山构造及围岩地层成矿条件,初步探讨了内生成矿控制因素,并指出火山岩型稀有稀土矿床在我国具有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6.
我国陆相火山岩系的时空分布相当广泛.但其中金矿找矿问题尚来有实质性突破,陆相火山岩系中赋存的金矿床在全国金矿总储量中所占比例很低。目前,需要对这种类型金矿床加深认识,剖析其特点,以便对找矿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角砾岩型金矿床——种值得重视的金矿床类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角砾岩型金矿床是一种重要的金矿床类型。中国角砾岩型金矿床分为四种主要类型:与小侵入岩体有关的角砾岩型金矿床;与斑岩系统有关的角砾岩型金矿床;与火山- 次火山岩有关的角砾岩型金矿床;产在不整合面或沉积间断面上的角砾岩型金矿床。文章在对每类矿床实例进行矿床地质特征描述后,分析了中国角砾岩金矿床的找矿前景并指出寻找角砾岩型金矿床最有希望的地区。  相似文献   

8.
浙江某金矿床系变质火山岩中的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为火山热液金矿中较独特的类型.通过对该矿床的自然金及主要载金矿物的研究,提供某些有关矿床成因的信息,对总结火山热液矿床类型及找矿或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角砾岩型金矿床--一种值得重视的金矿床类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角砾岩型金矿床是一种重要的金矿床类型.中国角砾岩型金矿床分为四种主要类型:与小侵入岩体有关的角砾岩型金矿床;与斑岩系统有关的角砾岩型金矿床;与火山-次火山岩有关的角砾岩型金矿床;产在不整合面或沉积间断面上的角砾岩型金矿床.文章在对每类矿床实例进行矿床地质特征描述后,分析了中国角砾岩金矿床的找矿前景并指出寻找角砾岩型金矿床最有希望的地区.  相似文献   

10.
拨茅山—牛头山铜矿床的的赋矿岩石为中生代的火成岩系。侵入岩一潜火山岩一火山岩构成完整的侵入—喷发系列。该矿床可分为火山气液—沉积铜矿床和斑岩型铜矿床两种类型。在成矿前期,陆相火山岩在湖底发生火山喷气、火山热泉以及火山热水沉积。潜火山岩的侵入,伴有长期热液循环活动,在张性断裂为主的赋矿空间生成与斑岩有关的各类型矿床。  相似文献   

11.
范谢均  吕新彪  柳潇  刘龙 《地球科学》2021,46(3):1083-1099
乌奴耳矿床位于内蒙古东部大兴安岭造山带中段中生代火山岩覆盖区,为近年来新发现的陆相火山岩型多金属矿床.为了对该矿区的进一步深部找矿勘查工作提供围岩蚀变和岩石地球化学信息,对乌奴耳矿床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地质特征研究、岩石蚀变分带研究和原生晕研究.乌奴耳矿床中存在多期多阶段矿化特征:第1阶段斑岩型钼矿化,主要产于矿床深部的花岗斑岩体内;第2阶段岩浆热液(隐爆角砾岩)型铅锌矿化,主要产于花岗斑岩体顶部及其附近围岩的隐爆角砾岩中;第3阶段浅成低温热液型铅锌银矿化,主要产于浅部张性断裂构造中.矿区内存在至少两期与成矿关系密切的构造事件,张性断裂构造是重要的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乌奴耳矿床中具有明显的围岩蚀变分带特征,蚀变矿物分布与已知矿体产状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是重要的找矿标志之一.岩石原生晕异常分布与已知矿体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具有明显的前缘晕-近矿晕-尾晕元素组合分带特征,能够为乌奴耳矿床深部找矿提供可靠信息.综合以上主要找矿信息特征,预测在乌奴耳矿床Ⅱ矿段207勘探线剖面深部有盲矿体存在.   相似文献   

12.
河北丰宁银矿控矿因素与深部远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丰宁银矿为隐爆角砾岩型银矿床,工业矿体的富集与地层、火山机构、角砾岩特征、萤石化蚀变及岩体内部的微小裂隙等控矿因素密切相关,通过对火山机构、矿物组合、角砾性质、矿化强度及原生晕特征等方面研究,对矿床的深部矿化远帚进行了分析,认为丰宁银矿深部矿化远景良好。  相似文献   

13.
斑岩型铜矿床是重要的铜矿类型,在已探明的铜储量中斑岩型铜矿居首位。研究认为,在板块构造的敛合带上,斑岩铜矿发育地区,常见有角砾状地质体和角砾岩筒。这些角砾状地质体和角砾岩筒对矿化与謇集起着重要作用,是斑岩铜矿的重要找矿标志,有时其本身就是铜矿体。本文中从理论与野外工作相结合的角度,总结了与斑岩型铜矿床有关的角砾状地质体和角砾岩筒的类型及地质特征,通过具体实例介绍了与斑岩铜矿有关的角砾岩筒的找矿思路与方法,适宜野外工作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苏尼特右旗毕力赫大型斑岩型金矿的发现在华北板块北缘尚属首例.为了查明该斑岩型金(铜)矿化发生的时间,作者采集了斑岩体内6件辉钼矿样品进行铼-锇同位素测试,获得等时线年龄为(272.7±1.6)Ma(MSWD=0.57).毕力赫晚古生代金矿成矿地质事件的厘定,为华北板块北部晚古生代汇聚板块构造体系提供了新证据,促使...  相似文献   

15.
敖瑙达巴斑岩型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德全 《矿床地质》1993,12(1):10-19
敖瑙达巴矿床是我国北方地区首次发现的斑岩型锡多金属矿床。该矿床产于距晚侏罗世火山岩盆地4km的中生代断隆区,含矿斑岩以花岗斑岩为主(148×10~6a,I_(Sr)=0.708)。钾硅酸盐化核、绢英岩带、黄玉云英岩带、青磐岩带及角岩化带构成了矿床中大致对称的前进中心式蚀变分带,岩体上部—顶部—边部(接触带附近)分别赋存着锡—锡银—铜工业矿体。研究表明,敖瑙达巴矿床属高位陆上环境的潜火山-斑岩型锡多金属矿床,它既不同于斑岩铜矿床,也与广东的银岩斑岩锡矿床有较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16.
索家沟银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在内蒙古中南部发现的大型隐伏银多金属矿床,银多金属矿体主要赋存于燕山期酸性侵入岩体附近早期构造及同期张裂隙中,在岩体上部也发育矿化,属岩浆热液成因。为预测矿床深部找矿前景,笔者对矿床激电极化率异常、钻孔原生晕及深部地质体矿化特征进行研究。矿床频谱激电测量显示,激电极化率异常往深部未封闭且具较大延伸趋势;原生晕研究结果表明矿体叠加晕特征明显,局部出现反向分带特征,表明具有多阶段成矿的特征;同时Ag、Pb、Zn、Cu、Au、W、Sn等元素异常向深部均呈现高强度延伸,指示深部具备较好找矿潜力,由此提出深部存在厚大盲矿体或多金属矿脉群。通过对深部已控制岩体及Au、Cu矿化特征分析,提出深部具备寻找斑岩型铜金钨(钼)系列矿产的潜力。根据当前矿床地物化特征,认为索家沟银多金属矿床具有斑岩型成矿系统的特征,提出在岩体外围及浅部-中深部继续寻找银铅锌矿,深部寻找金铜钨(钼)矿的找矿方向,为该矿区或同类型区域进一步找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林西—天山地区多金属硫化物矿床地质及成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西—天山成矿带分布着一系列多金属硫化物矿床,矿床的形成受二叠纪火山含矿建造控制。在不同的构造演化阶段分别形成了海相火山岩型-夕卡岩型-热液型和斑岩型硫化物矿床。在对成矿带内的容矿岩石、矿床成因类型、硫同位素特征与控矿因素、成矿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划分出5个找矿远景区,其中驼峰山-昭胡都格、大井-呀马吐、团结、海苏坝-细毛羊场4个远景区,有可观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8.
塔乌尔别克金矿赋存于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一套酸性—中酸性火山碎屑岩—熔岩建造中,矿体产出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矿体呈脉状、透镜状,倾角50°~70°。矿石以蚀变破碎安山岩型、斑岩型、含金隐爆角砾岩型和含金石英(方解石)脉型为主。成因与古火山机构、次火山岩有密切关系。一定的层位、断裂交会处、隐爆角砾岩及典型的蚀变为主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永新金矿床的发现是多宝山矿集区外围地质找矿取得的一项新成果.矿床赋存在早白垩世火山盆地与古生代糜棱岩带接触地带的一个浅成相和潜火山岩相小侵入体及岩脉密集分布地段.潜火山相的潜英安岩、潜流纹岩等形成于成矿前或成矿期,受蚀变矿化;浅成相的花岗斑岩、闪长玢岩等形成于成矿后,破坏矿体.金矿体及矿化主要赋存在隐蔽爆破作用形成的蚀变角砾岩体中,其次赋存在蚀变角砾岩体外侧的糜棱岩类围岩中.该矿床的发现显示在黑龙江省西部的古生代糜棱岩带中存在与早白垩世火山作用有关的潜火山热液型金矿,也表明黑龙江多宝山斑岩铜矿老矿区的外围仍具有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20.
豫西狮子庙金钼矿田矿床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江明 《华北地质》2011,34(3):190-197
在豫西熊耳山地区马超营断裂带中段新近探明的石瑶沟大型斑岩型钼矿,与周围的脉型金矿床构成了狮子庙金钼矿田。斑岩钼矿与外围分布的脉状金矿(铅锌银)具有明显的时空关系,钼-金矿化与燕山期隐伏花岗斑岩体关系密切。石瑶沟斑岩钼矿的外围有一些脉状金矿发育,伴生铅锌银矿,产于斑岩钼矿外围围岩断裂内。这种钼与金矿的密切时空分布关系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