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多维度育人功能是打通基础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关键一环。作为地质学及其相关专业的第一门专业入门课程,《普通地质学》课程主要教授学生地球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地质思维等专业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面对新时代高层次地学人才培养的要求,需要深入挖掘该课程的思政元素,实现教学理念从单纯的传授基础知识、激发专业兴趣到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拓展,开启《普通地质学》课程服务地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大门。充分利用“将今论古”思想和动力地质作用这两个课程核心内容,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和跨学科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依托地质过程的复杂性和庞大的地质时空观等课程核心内容,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大格局观和发展观,提升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2.
《普通地质学》作为地球科学类学生本科教育入门的专业启蒙和引导课程,不仅担负着专业知识体系引导而且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任。因此,广度和深度就成为《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两个重要方面,课前准备需要把握知识点的广度,课堂教学需要把握知识点的深度,而广度与深度的相互交融是引导学生兴趣的关键,进而依托“趣味—科学—普适—经典”的教学方式,承担起大类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素质教育职责。课程的改革任重道远,需要从多方面的努力和思考,方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3.
《普通地质学》是引领新生进入地学殿堂、了解地球科学知识的一门专业启蒙课,也是新形势下地学通识教育中的一门基础理论课。其内容涉及地质学全部基础知识中的最必要部分,具有衔接和统领地学各门专业基础知识的特点。根据多年教学体会,笔者认为在精英教育与通才教育并举的新形势下,必须心系学生,与时俱进,转变教育理念,优化集课堂、实验、野外教学为一体的教学体系,推进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建设,摈弃不适应时代发展与国家需求的教育模式,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对学生开展基础理论传授、专业基础技能训练、创新科研培育的系统教育,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激发学生专业兴趣和创造性思维。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目标明确地开展思政教育,引导学生认清学问与道德的关系,建立德识双馨的价值取向,提高基础地质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教学改革,为国家培养五育兼备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4.
张元芳 《新疆地质》2020,(2):275-276
<正>地质学英语是我国地质工作者同国外同行进行沟通交流的重要桥梁,掌握规范的翻译方案,让地质学名词得到正确的翻译是进一步深入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基础。张翼翼等编著的《地质学专业英语》一书正是从地质专业英语的特殊性出发,深入分析地质学英语名词的规律和风格,对翻译工作的开展具非常好的效果。本书叙述详实且实用性较强,对地质专业学生英语学习意义重大,值得一读。地质学英语词汇的构词模式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1)合成地质学名词。在地质学英语名词中,存  相似文献   

5.
一部优秀的基础地质教程——评《构造地质学》曲梅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30074)《构造地质学》一书由中国地质大学朱志澄教授、宋鸿林教授主编,于1990年由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教材出版以来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读者好...  相似文献   

6.
7.
最近局领导向处级干部推荐《林肯寻找格兰特,如何创造性地完成任务》一文,读后深有启示。本文就学习这本书后得到启发性理念:如何培养个人的创造性,从而在工作中积极主动,开拓创新,进而成就自己的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在如何培养和造就创造性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环境方面阐述了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赵玉东 《新疆地质》2019,(2):286-286
《油田开发地质学》一书讲述了合理开发油田开展的地质综合研究,通过有效建立油气开采与驱替系统,实现用最少的投入采出更多油气,达到提高油田采收率和经济效益的最终目标。全书以地震、钻井、录井、测井、测试、地球化学及生产动态等资料为基础,对开发地质学理论、方法进行阐述,主要包括精细构造、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沉积微相、储层特征、油藏动态分析、油藏地质建模及数值模拟等,采用静态和动态方法相结合,对剩余油分布控制因素进行研究,提出油田稳产、增产、增储的措施方法。本书专业性、逻辑性和实用性较强,对油气田开发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油气藏开发地质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作为研究影响油气开采的地质要素及演化学科,是地质学与油气藏工程的交叉学科。近年来,油气藏开发地质在致密油气藏、泥页岩油气藏、高含水阶段的中高渗油气藏及缝洞型油气藏方面等取得较大发展,有效的推动了地质基础学科的发展。《油气藏开发地质学》一书以油层物理、储层地质为基础,对地震地质、测井地质、钻井地质、生产测试等技术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获取油气藏地质资料,计算油气储量,开展精细油藏描述,建立储层地质模型,实现油气藏的有效开发。本书具较强的综合性、理论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由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Melnikov冻土研究所的V.V.Shepelev教授编写,R.V.Zhang教授编辑的《寒区冻结层上水》(Suprapermafrost Waters in the Cryolithozone)一书已于2011年由俄罗斯新西伯利亚的地球科学学术出版社(Novosibirsk:Academic Publishing House"Geo")出版发行.全书分为5章,共130页,包括50幅彩图,17个表格,426条主要参考文献,硬皮封面.针对地球科学界提出的一个新研究领域"寒区水文地质学(cryohydrogeology)",该书介绍了其概念、分类方案、主要影响因素、水的化学组成特性、持水系统的水动力特征以及他们对技术影响的响应等.全书包含了作者及其团队多年来对俄罗斯地区冻结层上水的形成规律、区域边界特征、相变特征等进行系统观测所得到的大量数据,并进行系统分析所得到的研究结果,具有很好的应用参考价值.该专著不但会引起水文地质学和冻土学专家的极大兴趣,而且可以作为主修地质学、地理学、土木工程、水文地质学、冻土学的大学生或研究生的教科书,也可以作为专业人员的参考书籍.  相似文献   

11.
跟踪国际研究走向深入开展全球变化研究──兼评《全球变化研究系列文集》张志强(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730000)当前,人类面临着一系列的重大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与全球增暖、臭氧耗减与平流层臭氧洞、森林植被锐减与物种大量灭绝、土地荒漠化、淡...  相似文献   

12.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大规模成矿作用及大型矿集区预测》于 1 999年 1 2月底正式启动。该项目由科技部主管 ,以国土资源部和中国科学院为依托 ,是建国以来矿产资源级别最高 ,规模最大的项目。国家将投资 30 0 0~ 5 0 0 0万元 ,计划五年完成。项目首席科学家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毛景文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胡瑞忠研究员承担。同时 ,汇集了 77名平均年龄 45岁的我国该领域的优秀科技骨干。项目分为大规模成矿作用预测与成矿谱系等 1 5个课题 ,以巨量成矿物质聚集为基础 ,以成矿大陆动力学为主导 ,以大型矿…  相似文献   

13.
星光 《中国岩溶》2008,27(3):208-208
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学会洞穴专业委员会陈伟海、朱德浩、朱学稳编纂的《洞穴探测、研究、开发与保护——全国洞穴学术会议论文选集(一)》(以下简称《选集》)日前已由地质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14.
全球气候变化,特别是极端气候频繁出现是全世界不得不面对的严峻事实,但其机理研究以及趋势预测相对滞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需求极其迫切,而借鉴古气候地质记录是研究历史气候变化规律、预测未来气候发展趋势的有效途径.石笋、冰芯、黄土、湖泊、珊瑚、树轮、泥炭以及历史文献考古等多领域的研究,取得了瞩目的成绩,特别是中国洞穴石笋研究在国际学术界独领风骚,极大地推动了古气候环境领域的整体研究.另外,在洞穴石笋多指标记录、洞穴滴水监测(洞穴滴水监测进一步明确了δ18O 的信号传递以及碳转移过程)、石笋微量元素、文石-方解石矿物学,以及灰度和密度等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15.
罗建民  张旗 《地质科学》2018,(4):1207-1214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和计算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也将改变人们对自然的理解和认知方式,改变科学研究的思想和方法,成为科学研究的新引擎。大数据体量之大并非其必要条件,通过对大量数据的挖掘,研究问题并做出正确决策才是大数据的精髓所在。大数据可以在社会各个领域广泛使用,大数据是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研究问题、做出决策,这样一个概念、一种思想同时也是一种研究方法。大数据带给我们3 个颠覆性的观念改变:大数据研究的对象是全部数据(全样本,全变量)取代传统统计学的随机抽样;大数据研究的方法、手段是查明数据间相关关系取代传统的追求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大数据研究的特点是取向高概率做出决策取代追求精确无误。因此,大数据的研究结果更加真实、有效、精确。  相似文献   

16.
17.
朱晓燕 《中国岩溶》2017,(6):867-867
全球气候变化,特别是极端气候频繁出现是全世界不得不面对的严峻事实,但其机理研究以及趋势预测相对滞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需求极其迫切,而借鉴古气候地质记录是研究历史气候变化规律、预测未来气候发展趋势的有效途径。石笋、冰芯、黄土、湖泊、珊瑚、树轮、泥炭以及历史文献考古等多领域的研究,取得了瞩目的成绩,特别是中国洞穴石笋研究在国际学术界独领风骚,极大地推动了古气候环境领域的整体研究。另外,在洞穴石笋多指标记录、洞穴滴水监测(洞穴滴水监测进一步明确了δ^(18)O的信号传递以及碳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