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运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首次对云冈石窟进行了数据对比、立面构图、岩性分析、现场虚拟漫游,并做出了精确的三维立面图。从外貌、断面等方面,不仅对石窟目前的状况了如指掌,而且可以对形态变化及时把握。一旦因自然灾害或人为原因受损文物,就有能力进行精度极高的修复。  相似文献   

2.
把遥感技术引入到文物考古工作中,通过对感遥图像的处理,探索利用阴影标志、土壤标志、作物标志等遥感图像文物判释特性,以及遥感考古工作中文物遗迹的相对集中、人为法则、土壤扰动、地貌改造、自相关、风格样式等文物信息提取的基本原理,结合遥感技术在已知区进行系列文物考古的试验,总结文物成像规律,从而得知如何运用遥感技术辅助文物考古工作。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总结古建筑与古文物摄影测量中浅浮雕与壁画的各种影像表示法的基础上,按仿射变换中的倾斜面纠正原理,实现了倾斜面与投影面间达45°的光学正射投影变换。因成本低廉,影像质量上乘,受到了相关学科的欢迎。  相似文献   

4.
文物数字化是进行文物保护和文物修缮的重要数据。由于部分文物所处环境较为复杂,导致文物数字化过程中单一数据源模型建设受到一定的限制。本文采用基于倾斜摄影数据、贴近摄影测量数据和地面三维点云数据的空地多源数据融合精细建模技术进行复杂区域文物三维模型建设。试验结果表明,多源融合精细化模型可有效解决单一数据源模型存在的扭曲变形、模型粘连、模型空洞等问题,同时对文物表面纹理表达有着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地图》2019,(4):112-125
宜春因“城侧有泉,莹媚如春,饮之宜人”而得名,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堂邑侯陈婴(一说灌婴)筑城以来,迄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素有“江南佳丽之地,文物昌盛之邦”的美誉。“初唐四杰”之一王勃所作《滕王阁序》中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其人其事均典出宜春。宜春历史悠久、底蕴厚重。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宜春市境域内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商周时期,今樟树市吴城一带,已形成了繁荣的城邑或方国。  相似文献   

6.
敦煌石窟虚拟重现与壁画修复模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由于受到自然灾害、经济建设、旅游开发等因素的影响,许多珍贵稀有文物遗址已处于濒危境地,如何有效保护、研究与开发这些文物资源已经显得非常的迫切与重要。研究了如何将计算机技术与传统文物保护工作结合起来,对文物实施数字化保存、重现和修复;并以敦煌文物为研究对象,利用虚拟现实、图像处理与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了敦煌石窟虚拟展示、脱落壁画复原与演变模拟等系统,极大地提高和改善了文物保护研究的效率与效果。  相似文献   

7.
国际上,把精度达到1毫米至0.1毫米的古文物摄影测量列入极精密测量的等级,并且一般认为这类极精密摄影测量的成果可应用于研究石质雕刻类文物被磨损表面的历史过程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故宫对文物建筑登记造册,建立故宫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信息化平台。但在文物建筑管理方面还是存在文物建筑语义不一致、巡查记录不标准等一些问题。本文针对故宫文物建筑管理中的问题,建立了一套层级化、网格化的管理体系:建立文物建筑全面档案,针对房屋、复建建筑等十七大类遗产要素进行标准编码,完善文物建筑基础信息;利用全文检索技术对文物建筑建立索引,精确匹配文物建筑的空间位置,实现文物建筑的地理编码;建立人、地、物、事关联关系,实现故宫文物建筑网格化、规范化、流程化的管理。  相似文献   

9.
宗禾 《中国测绘》2009,(6):86-86
260万字,收录文物点15000余处、文物图照600余幅、文物地图158幅……历时20多年.凝聚着全省几代文物工作者心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终于编纂成功。昨日.该书的首发式在成都举行。这部书囊括了四川省重要的古建筑、古代遗址、墓葬、石刻和近现代重要史迹等文物“家底”.堪称“四川文物百科全书”。  相似文献   

10.
蔡列飞  杨小敏 《测绘科学》2012,37(3):163-164,193
本文探讨面向服务架构的文物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方法,基于电子地图、影像和三维模型提供的空间信息服务,设计和实现了不可移动文物查询、文物保护、文物空间模型服务等功能。作者以泰州市文物管理为例,实践了一个面向服务架构的文物管理系统,为文物管理提供了精细化、定量化和可视化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1.
留声     
《地图》2010,(4):14-14
毕竟,经济建设摆在首位是目前中国普遍的国情,有许多事情要解决,比文物更重要。 因连霍高速公路扩建,洛阳邙山陵墓群里东汉顺帝、冲帝的陵墓将被回填。面对矛盾,河南省文物局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也很无力。  相似文献   

12.
校准平行光管的新方法及其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祖泽 《四川测绘》1997,20(1):17-20
平行光管是光学实验及计量检测的重要设备。为获得平行光,平行光管的分划权必需严格位于物镜后焦面上。如何将分划权准确地调整至物镜后焦面?传统的诸多方法中,或因设备难求,或受环境制约而难尽人意。本文提出一种校准平行光管的新方法并论证其原理  相似文献   

13.
地图是一件美妙的事物,关于她的故事连绵不绝,版本万千;她其实是一片资源丰沛的永远的“芳草地”,是人类创造发明的能够长期为自身服务的赏心悦目的为数不多的科学与艺术的结晶之一。所以,我十分钟爱和关注她。陆陆续续,我收集和书写了一些与地图息息相关的故事。历史文化中的地图著名学者、教授季羡林说:“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这就是中国的敦煌。”在敦煌,在大名鼎鼎的“藏经洞文物陈列馆”,有一幅显示全球敦煌文物…  相似文献   

14.
通过拍照进行三维建模的摄影测量技术是文物数字化的重要手段,然而,在摄影测量文物三维重建过程中,文物所在的场景背景也同时参与计算和建模,需要设法删除,以获得文物单体模型。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小型文物三维模型主体对象识别方法,能够自动删除文物摄影测量三维模型的背景数据。该方法分别利用深度学习网络Mask R-CNN和改进为自动获得初值的One Cut进行文物图像前景内容识别,再融合两种方法的识别结果进行文物图像主体对象分割,最后以二维图像分割结果为依据,逐三角形识别三维模型主体对象,并运用多视角约束法优化识别精度。实验表明,本文方法能够获得小型文物单体化三维模型,无需人工干预且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5.
1/500,1/1000大比例尺白纸测图,目前正在研究如何用航空摄影测景所替代。但对于小面积的地形测图和局部地区的工程测量,因面积小而任务急,仍需采用小平板直接量距和小平板配合经纬仪(或水准仪)视距作业。  相似文献   

16.
基于北斗定位、GIS、遥感等技术,设计了田野文物智能巡查管理系统,包含北斗文物巡查终端和巡查指挥管理平台,具备田野文物智能巡查、综合管理、应急指挥等功能,推动文物保护科技进步,有效防范田野文物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辽阔的冀东大地上,有一座历经百年沧桑的工业老城,它因大地震而倍受世界关注,它因煤产丰富而素有“北主煤都”之誉,它亦因经济发展迅速而成为华北的一颗冉冉新星。它,就是南临渤海、北依燕山,素多慷慨悲歌之士的河北省唐山市。  相似文献   

18.
滁州市不可移动文物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和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滁州市为例,在WebGIS技术支持下,通过设计和实现不可移动文物普查与管理数据库、地图基本操作、空间查询分析、文物风险评估以及文物信息输出等功能,改进文物普查与管理工作的方法和手段,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信息化水平,为科研及文物普查管理部门提供辅助决策支持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云雾检测及去除是光学遥感图像处理的难题。厚云雾因具高反射特性,可通过阈值的设定将其检测并去除; 薄云因混有地物 光谱特性而较难检测,需先对影像做相对辐射校正处理,再将影像由RGB转换成HIS彩色模型,并假设薄云雾的加入等于白色颜料的加 入,即仅改变光谱的亮度或饱和度值,色相并无改变,藉此,可用多时段方式检测。实践证明,在HIS系统中可简化薄云雾的检测准 则,大大提高自动化检测云雾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以上海市为例,在WebGIS技术、数据库技术等支持下,通过设计和实现不可移动文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文物历史资料存档、综合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文物点云数据存储及3维模型重建等,以改进文物管理工作的方法和手段,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