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泥螺,是江浙沿海滩涂夏、秋季节繁殖生长的贝类。启东市黄海滩涂开发公司泥螺养殖育苗场,今年5月从国外引进优质特大泥螺新品种(个体重8克~12克)进行人工移养、繁殖育苗、放养试验。经过短期养殖,引进的泥螺已完全适应启东气候环境,并于6月上旬至  相似文献   

2.
泥螺(Bullacta exarata)作为黄河三角洲区域成功引入的滩涂养殖种类, 为当地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但对其生态影响还了解不多。为了解该区域泥螺体内重金属含量并评价其生物质量, 于2012年8月对该区域进行泥螺和沉积物样品采集调查和分析。采用富集系数K、残留量指数I以及金属污染指数IMP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黄河三角洲沉积物及泥螺体内6种重金属含量均相对较低, 多数符合国家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第一类。泥螺对不同重金属的富集系数K有明显差别, 其中对Cu 和Cd 的富集能力最强。残留量指数I富集系数K及金属污染指数IMP均表明, 黄河三角洲潮间带泥螺对重金属的富集程度均较低, 说明该海域泥螺未受到重金属离子的污染。根据国家生物质量标准分析, 黄河三角洲潮间带泥螺的生物质量总体较好, 生物体内重金属含量总体上与海水中重金属含量无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长江口滨岸潮滩底栖泥螺受铅污染的急性毒理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评价长江口滨岸潮滩沉积物中重金属铅对底栖动物的影响,进行了底栖动物泥螺的24h急性毒理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泥螺的半致死剂量是0.275g/L,全致死剂量是11.5g/L;对泥螺体内重金属累积量的分析表明:泥螺体内Pb的含量随试验组浓度的增高而增多,试验组的Pb浓度和泥螺累积的Pb含量符合三次函数;泥螺体内Pb的增加对泥螺富集Cu、Zn的影响是使其富集量有所下降,在浓度为4g/L时稍有回升;Pb含量的增加对泥螺富集Cr的影响是在浓度为0.1 1 8g/L时出现富集较大量,说明底栖动物富集的重金属元素问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蛤蜊岗滩涂贝类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辽东湾蛤蜊岗潮间带滩涂贝类的物种组成、分布密度和生物量的变化状况,于2011年5月对蛤蜊岗滩涂贝类资源进行了现场调查,采集共获得滩涂贝类16种,其中文蛤、泥螺、四角蛤蜊、托氏琩螺为蛤蜊岗滩涂贝类优势种,青蛤和光滑河蓝蛤为常见种。托氏琩螺的分布密度最高,为83个/m2,四角蛤蜊的平均生物量最大,为178.51 g/m2。蛤蜊岗滩涂贝类的分布呈现从滩涂北部向南部逐渐减少的趋势,滩涂四周的分布密度大于滩涂中间区域。对滩涂贝类分布密度和生物量与底质粒度、有机物含量等环境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的结果显示:文蛤分布与底质中值粒径呈极显著的负相关性;托氏琩螺分布与底质中有机质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性,而泥螺、四角蛤蜊则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不显著。调查结果表明,蛤蜊岗滩涂贝类资源丰富,但应加强文蛤自然资源的保护和恢复,同时应加强对托氏琩螺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5.
根据 2 0 0 1年 4月— 2 0 0 2年 9月间对浙江北部沿海婆罗囊螺资源生态调查与实验生态观察、生物学特性研究、敏感药物选择与区域应用实验所获资料 ,以婆罗囊螺繁殖盛期优势群体与同时期滩涂养殖主要经济种类泥螺、彩虹明樱蛤优势群体间生态耐受特性比较为基础 ,通过建立基于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和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基础之上的婆罗囊螺生态敏感因子确定方法 ,对婆罗囊螺生态敏感因子及其敏感度指数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婆罗囊螺6h内温度、盐度及酸碱度的最大生态幅分别为 0— 40℃、5— 65和 3.92— 9.5 ,最适生态幅分别为温度 1 0— 30℃、盐度 1 7— 35和酸碱度 5 .5— 9.5 ;各实验动物对温度、盐度及酸碱度的生态敏感度指数分别为 :婆罗囊螺呈酸碱度 >温度 >盐度 ,泥螺呈温度 =盐度 >酸碱度 ,彩虹明樱蛤则表现为温度≈酸碱度≈盐度 ;各实验生物间对温度、盐度及酸碱度生态敏感度指数分别表现为 ,温度呈彩虹明樱蛤≈婆罗囊螺 >泥螺 ,盐度呈泥螺 >彩虹明樱蛤≈婆罗囊螺 ,酸碱度呈婆罗囊螺 >泥螺 >彩虹明樱蛤。在讨论并设定酸碱度作为婆罗囊螺生态敏感因子的同时 ,为不影响涂泥底质安全 ,保证泥螺和彩虹明樱蛤的正常存活 ,确定酸碱度对婆罗囊螺的有效作用水平为 9.5— 1 0。  相似文献   

6.
莱州湾西岸作为黄河三角洲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渤海沿岸,滩涂岸线长而广阔、海水有机物质丰富、饵料充足,为底栖动物的生长提供了优越条件。为探寻黄河三角洲区域泥螺入侵历史,梳理总结扩散现状,探讨对当地传统生物造成的危害,保护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文章对历史资料和相关文献进行汇总整理。结果显示:2001年前莱州湾以及黄河口附近海域均无泥螺分布,现有泥螺种群来源于2001年人工引种。在黄河三角洲区域,泥螺分布范围持续扩大,向北已扩展至滨州沿岸潮间带海域,局部区域最高密度达160 ind/m2,被列为外来入侵物种,纳入了国家海洋局的生态监控体系中。泥螺与当地底栖贝类生物争夺营养和空间资源,产生种间竞争,导致种群生态位偏移。泥螺入侵成为优势种,建立了稳定的种群。  相似文献   

7.
沿海滩涂作为海岸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以及社会、经济价值.滩涂贝类养殖是滩涂开发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是伴随其养殖规模的扩大,滩涂底质的老化,以及陆源污染的加剧,滩涂贝类养殖环境日益恶化,贝类病害日趋严重,严重阻碍了滩涂贝类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为研究滩涂贝类养殖环境的可开发空间,分别从滩涂养殖环境中的微生物、底栖...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新一轮海上南通战略的实施,南通市滩涂养殖业蓬勃发展,2007年全市滩涂养殖面积达到110万亩,养殖产量达25万吨,分别比2000年增长了21%和100%。随着滩涂养殖业,尤其是紫菜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滩涂养殖安全事故也频频发生,近几年连续发生了数起滩涂养殖重大海难事故。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东风螺脱壳病和吻肿病与体内外致病菌及条件致病菌的相关性,测定了东风螺养殖水体环境中异养菌菌落总数,并对病螺及健康螺体内致病菌及条件致病菌进行了分离鉴定.经兔血培养基、TCBS培养基和弧菌显色培养基分离培养,用生化试验和细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结果显示:发生脱壳病的方斑东风螺螺池水体中的异养菌菌落总数为1.34×106 cfu/mL,病螺体内分离的致病菌及条件致病菌有副溶血弧菌、哈氏弧菌、河流弧菌、Vibrio hepatarius、腐败希瓦氏菌、海藻希瓦氏菌和芽孢杆菌,其中优势菌株为副溶血性弧菌溶血菌株和哈氏弧菌;脱壳病与吻肿病共患的泥螺螺池水体中异养菌的菌落总数为1.46×107 cfu/mL,病螺体内分离的致病菌及条件致病菌有副溶血弧菌、哈氏弧菌、鲍鱼希瓦氏菌、海藻希瓦氏菌和芽胞杆菌,优势菌株为海藻希瓦氏菌、鲍鱼希瓦氏菌和哈氏弧菌;健康东风螺螺池水体异养菌菌落总数为7.6×104 cfu/mL,健康东风螺螺体内的优势菌株为副溶血性弧菌非溶血菌株和Vibrio hepatarius.试验结果表明,东风螺脱壳病和吻肿病与养殖水体环境中异养菌的总数及螺体内部致病菌及条件致病菌分布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泥螺自2001因养殖目的引入黄河三角洲以来,随着分布范围的扩大和种群数量的增长,已成为当地潮间带的关键种。泥螺给当地民众带来较高收入,但其对底栖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还不清楚。为了明确该种群的生物扰动对底栖微藻和微生物的初级生产,以及对水体-沉积物界面营养盐交换的影响,开展了该项实验。结果表明,在光照条件下,泥螺能显著影响沉积物-水体界面的溶解氧DO通量;在黑暗及无生物处理组的恢复期,泥螺能显著增加两界面间氨氮的通量。底栖微藻和小型生物在黑暗条件下也能增加氨氮的通量;但在有光照条件下,上述微藻和小型底栖动物对沉积物-水体界面间溶解氧和氨氮通量的影响不明显。实验结果为更深入理解泥螺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重要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INTRODUCTIONThemudsnailBullactaexarataPhilippiisdeliciousandnutritious ,andwell acceptedbypeople,especiallyinZhejiangProvince ,China ,knownasaneconomicallyimportantmaricul turalshellfishspecies .Ithasattractedconsiderablemaricultureinterestalongthecoastof…  相似文献   

12.
应雪萍 《海洋科学》2007,31(10):41-46
利用透射电镜技术研究了泥螺(Bullactaexarata)肝胰腺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泥螺的肝胰腺主要由4类细胞构成:泡状细胞(B细胞)、吸收细胞(R细胞)、纤维细胞(F细胞)和胚细胞(E细胞)。B细胞大,长柱状,胞质中有许多消化泡;R细胞的脂滴数量多,体积大,具少量的线粒体;F细胞含有极丰富的粗面内质网、线粒体等结构,但脂滴的数量远远少于R细胞。E细胞为多边形,核大而圆,粗面内质网少,线粒体小而狭长。根据这4种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指出了泥螺肝胰腺的功能,并探讨了肝胰腺细胞的分化序列。  相似文献   

13.
泥螺抗菌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晔  苏秀榕  李太武 《台湾海峡》2005,24(2):145-149
将一定浓度的大肠杆菌注射于泥螺体内18h后,将其粘液和血淋巴,于95℃加热10min,10000r/min,4℃离心20min,所得上清液用截留分子量为3kD的超滤装置于10000r/min,4℃下离心1h.滤液用Sephadex G-50分离,得到两个吸收峰.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试验菌株检测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泥螺经大肠杆菌诱导后,在其血淋巴和分泌的粘液中可分离得到抗菌肽,此多肽具有分子量较小,热稳定性好,对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均能够起到抑制作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采用解剖学及组织学方法对管角螺消化系统的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管角螺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道包含吻、食道、嗉囊、胃、肠、直肠及肛门;消化腺由唾液腺、肝及食道腺组成,其中肝为最大消化腺.唾液腺细胞分为粘液细胞和分泌细胞;食道腺细胞由排泄细胞和杯状细胞组成.在光学显微镜下,消化道的管壁由外向内依次为:外膜、肌层、粘膜下层和粘膜层4层;唾液腺、肝及食道腺均为复管状腺.管角螺的肝由肝被膜和许多盲管(肝小管)组成,肝管的组织结构与消化道基本相同,内有单层纤毛柱状上皮,可观察到肌层和管腔。  相似文献   

15.
虾类消化道菌群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虾类消化道内生活着大量的细菌,它们成为虾体内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机体的生长与健康。文章综述虾类消化道菌群的来源、组成以及作用。这些细菌主要来源于水体和食物中,常见的优势菌主要有发光杆菌属、弧菌属、气单胞菌属、假单胞菌属等。消化道菌群既可以为宿主提供营养、辅助消化,又能够拮抗病原、影响宿主的健康。它们的组成与变化既与虾类自身的种类、发育时期以及健康状况等因素有关,也受到包括水环境的盐度、温度、氧气浓度、饵料和药物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加剧的背景下,赤潮、绿潮、褐潮、水母暴发和泥螺入侵等生态灾害已成为近年来海洋生态系统异常的主要表现形式。为科学管理和防治山东近岸海域生态灾害,文章汇总1999-2018年山东近岸海域典型生态灾害的特征和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赤潮是山东近岸海域最主要的生态灾害,研究期内共发生赤潮69起,累计面积为7 141 km2,发生海域主要集中在滨州-东营近岸、潍坊小清河口、莱州近岸、长岛近岸、烟台四十里湾、青岛胶州湾、威海乳山近岸和日照近岸,以夜光藻为主;自2007年以来,绿潮在我国南黄海海域每年均有发生,持续时间70余天,此外烟台套子湾、四十里湾和蓬莱近岸以及潍坊近岸等海域也相继发生绿潮,主要种类包括缘管浒苔、石莼、管浒苔和束生刚毛藻;褐潮是由抑食金球藻引起的生态灾害,山东近岸海域仅2011年和2012年有褐潮发生;水母暴发种主要包括海月水母、沙海蜇和白色霞水母,其中海月水母是山东半岛近岸海域种群数量最大、分布范围最广和暴发频率最高的种类;泥螺入侵是由于2001年的人为引种而导致的生物入侵灾害,近年来泥螺数量大幅减少,目前仅在滨州、东营和潍坊局部潮间带有少量分布。  相似文献   

17.
利用光学显微镜研究了嫁(Cellana toreuma(Reeve))消化系统的组织结构。嫁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口区、食道、嗉囊、胃、肠、直肠、肛门)和消化腺(食道腺、肝胰腺)组成。口中具有齿舌和颚片,分别通过发达的肌肉与软骨相连;食道中部膨大成食道腺;胃和肠非常长。消化道壁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构成,黏膜上皮主要为单层柱状上皮细胞,肌层主要为环肌。胃壁和肠壁非常薄,黏膜下层和外膜均不发达。肝胰腺由无数肝小叶组成,每一肝小叶由位于基膜上的单层腺细胞和胚细胞组成。  相似文献   

18.
裸体方格星虫消化道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邓中日  黄勃 《海洋科学》2009,33(4):40-44
报道了裸体方格星虫(Sipunculus nudus Linnaeus,1766)消化道各部的形态、组织学结构.结果表明:裸体方格星虫消化道分为口、咽、食道、肠、盲肠、直肠和肛门.肠是消化道的主体,约为躯干长的4倍,通过固肠肌与体壁相连.肠由两个长短不一的肠环组成,肠环下降支和上升支相互盘绕,使肠呈双螺旋状.消化道管壁由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组成,消化道黏膜上皮主要由柱状细胞组成,但消化道的不同部位,柱状细胞的类型和分布不同.除盲肠外,黏膜均向腔面褶成皱襞.肠的各段中均有"V"字型纤毛沟的存在.此外,皱襞的形态、黏膜下层和肌层的厚度等在消化道各部也存在差异.研究表明裸体方格星虫消化道结构与其食性是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19.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evaluated the degree of microbial water pollution along the coast line between Brindisi and Santa Maria di Leuca (Southern Adriatic Sea) as well as the culturable heterotrophic bacteria abundances and biodiversity in relation to the microbiological quality of the water. A total of 3773 colonies were isolated, subcultured and identified by several morphological, cultural and biochemical methods including the standardized API 20 E and API 20 NE tests. Along the examined coastal tract the microbial pollution indicators were always below the tolerance limits for bathing waters defined by the CEE directive, suggesting a good sanitary quality. Concerning culturable heterotrophic bacteria, different temporal density trends were observed in the four sites in relation to their geographical position.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acterial abundances and the temperature was observed in S. Cataldo and Otranto. The culturable bacterial community was mainly composed of the genera Aeromonas, Pseudomonas, Photobacterium and Flavobacterium. The Enterobacteriaceae family represented a conspicuous component of the bacterial community too. Bacilli were predominant among the Gram-positive bacteria. Of interest is the isolation of yeasts (2% at the surface and 1% at the bottom) taking into account their capability of biodegradation of various materials. Because of the low level of microbial pollution recorded, our results are indicative of the natural variation and diversity of the culturable bacterial community in such an oligotrophic ecosystem and could represent a good point of comparison with other ecosystems as well as a baseline for long term studies aim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fluctuations and human impacts on this aspect of biodiversity in coastal are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