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感潮河网水环境容量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感潮河网的水环境容量。研究表明影响感潮河网水环境容量的主要因素为:潮汐作用、调蓄库容、水利工程的调控运行、污染物的降解系数和边界引水水质。基于感潮河网水质模型,完善了其水环境容量的计算方法。以上海市浦南东片河网为例,分析了感潮河网水环境容量在上述因素影响下的时空变化规律,并提出了相应条件下的污染物日允许排放量  相似文献   

2.
王凌 《吉林地质》2020,39(2):105-114
以京杭运河镇江丹徒段辛丰镇、王家桥断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断面所在区域的水环境状况评价和区域污染源特征分析,确定超标污染物因子氨氮、总氮主要污染来源于农业生活源,并识别得到造成水污染的几大主要问题。同时,通过水环境容量的计算和分配,与运河该段的排污量对比,得到现状污染源排放量的需削减量和整治方案,实现断面水质达标,为地方环保管理部门提供了技术支撑,有利于京杭运河水环境的根本化改善。  相似文献   

3.
随机条件下的水环境总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风险水环境容量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风险水环境容量计算与容量资源分配模式,从而拓展了水环境总量控制的内涵,为水环境总量控制开辟了新的途径——随机条件下的水环境总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洞庭湖水环境质量评价及水环境容量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诗君  李广源 《水文》2006,26(5):83-85,60
本文以洞庭湖已开展的一系列水环境监测、水资源保护研究工作等作为基础,对洞庭湖水环境质量状况进行评价,分析影响湖泊水质的主要污染物,探讨可持续发展战略对洞庭湖应有的水功能及保护目标要求,定量分析其主要污染物的水环境容量,为有效控制湖泊水体污染,科学管理保护湖泊水资源,促进洞庭湖区水资源、水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张菲菲  吕丹丹  董帆 《地下水》2011,33(2):79-80
随着区域内用水量增加、资源超量开发,水体污染加剧,区域水环境被污染和破坏。湖泊生态系统结构遭受破坏,区域生态功能急剧退化,区域水环境质量现状已经影响到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对区域水环境现状与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水环境问题的对策与措施,对改善区域水环境,促进区域综合治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神府东胜矿区采煤塌陷对水环境影响效应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煤矿开采所造成的地面塌陷,已成为我国西部矿区危害范围最广,危害程度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一种环境地质灾害,其对水环境的影响也最为严重,不仅导致区域水文地质条件遭到破坏,造成水循环模式发生改变,而且引起水资源量急剧减少,水体污染严重,水环境极度恶化.本文以西部煤炭能源基地神府东胜矿区为研究区,从地表水、包气带水、地下水及水体污染四方面,进行采煤塌陷对水环境的影响效应研究,为矿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水环境改善以及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宋晓莹  单连建 《地下水》2011,33(2):119-121
从低碳住区规划设计的理念出发,总结低碳住区水环境的涵义,阐述住区水环境设计现状并指出国内住区水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低碳住区水环境规划设计应采用分质给排水、中水、景观以及雨水回收水循环系统相结合的策略,保证低碳住区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嫩江齐齐哈尔市江段水环境优化管理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研究区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及预测的基础上,引入响应系数和最优化理论,以各断面水环境功能标准和各排污口排放标准为约束条件,建立了水环境优化管理模型,最后提出有利于当地经济和水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优化管理方案:方案一为现状优化管理方案,按此方案各断面均能达到其相应的水环境功能标准,要求红光糖厂、斯达造纸厂和氧化塘COD处理后浓度分别为1500mg/L、900mg/L和200mg/L,其它排污口维持原排放浓度;方案二为“下个五年”优化管理方案,按此方案各排污口均能达到其相应的排放标准,要求红光糖厂及斯达造纸厂的COD和BODs处理后浓度分别为100mg/L和30mg/L。北市区生活污水COD和BOD5处理后浓度分别为150mg/L和60mg/L,氧化塘COD处理后浓度为150mg/L,其他排污口维持原排放浓度。  相似文献   

9.
三峡水库水环境承载能力的评价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环境承载能力是水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础,是协调区域经济-社会-水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依据。利用三峡水库水环境特性的研究成果,从水环境承载能力的概念及其特征出发,评价了三峡水库的水环境承载能力及其时空变化,并分析了三峡水库蓄水前和蓄水后水环境承载能力的变化。它不仅为三峡水库的水环境科学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而且为三峡水库水环境承载能力的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以松花江吉林段5年的监测资料为依据,采用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的复合模型,定量诊断出水污染因子对松花江吉林段的污染贡献率,合理划分出各类水环境管理区域,并提出相应的水环境管理措施。结果表明:松花江吉林段主要污染物是挥发酚、COD和氨氮,表现为有机污染和非点源污染;在水环境管理分区中,丰满-龙潭桥区域属于轻污染,为水源保护江段,龙潭桥-哨口区域属于重污染,为水环境控制江段,哨口-白旗区域属于中度污染状况,为水环境自净江段。这一工作的开展对于实施河流水环境总量控制,实现松花江吉林段水域的科学化分类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伊通河水环境容量与污染防治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春市唯一过境河流-伊通河是市区内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主要受纳水体。依据各河段的区位、水力、污染、使用特征对伊通河环境进行功能区划分,然后按各功能区不同的控制标准计算了环境容量、污水允许排放量和污染物允许排放浓度,并与整体控制时的相应指标进行比较,最后提出分区控制的优越性和必要性及恢复伊通河水环境质量的减压增容措施,以确保地区的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艾丹丹  王桂莉 《地下水》2011,33(2):77-78
住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其水环境的建设对解决城市缺水问题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探讨了住区水环境建设中中水、雨水的利用及各种高新技术应用等新动态,分析了现阶段住区水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盲目的开发建设、设计不完善、先进理念应用度低、居民环保意思不强等,针对现状及问题,提出了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营造体现地域特色的...  相似文献   

13.
城市环境水体生态规划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亮 《水科学进展》2005,16(6):784-787
对城市环境水体生态规划的目标、原则及要求进行了分析,并对城市环境水体生态结构设计的方法进行了讨论.利用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在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平衡的基础上,根据环境水体的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要求、不同的利用方式、不同的开发潜力,研究生态功能区划、环境水体生态分析,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城市环境水体进行综合规划.通过水体生态系统的结构设计,实现城市环境水体的生态功能和目标,构建良性的、完整的及可持续利用的水体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4.
熵权法在水资源与水环境评价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增多,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综合治理是至关重要的新任务。熵权法是研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方法,可以剔除指标体系中对评价结果贡献较小的指标,减少人为因素对于主观权重的影响,其计算结果真实准确,能够客观地反映水资源与水环境的现状,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水资源与水环境评价中,从而为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及水环境的综合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熵权法的由来及在水资源与水环境评价中的发展进程进行了探讨,重点对熵权法在水资源量、水资源承载力、水环境质量和水生态环境评价四个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讨论和总结,并发现熵权法在水资源与水环境评价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同时,针对当前熵权法在水资源与水环境评价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进建议,为水资源与水环境评价的研究方向提供了新思路。除此之外,对熵权法的未来进行了展望:熵权法可与其他方法创新结合共同使用,构建合理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水资源利用发展趋势、时空格局演变等领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进展与趋势展望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赵军凯  张爱社 《水文》2006,26(6):47-50,54
水资源承载力是水资源安全战略研究中的一个基础课题,是水资源安全的基本度量。它是涉及社会、资源和环境系统的一个指标,用来反映水资源系统对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是水资源研究领域和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实践领域中则是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研究的基本依据。因此,通过时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水资源系统对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认识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关系,更好地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在分析和总结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对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内涵作了进一步的探讨,并对其量化方法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论述,最后展望了水资源承载力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6.
西南岩溶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生态敏感区,生态地质环境较脆弱,在该类地区探索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之路。以乌蒙山集中连片扶贫区中的毕节市七星关区为评价试点,查明了区域地质资源环境现状,探索构建了适用于乌蒙山典型地区的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发现:①七星关区地质资源承载能力总体较强,但空间分布不均;②该地区水土环境承载能力总体较高,但七星关区城区、鸭池镇、清水铺镇等局部地区存在一定的水土环境污染,导致水土环境承载能力较低;③区域地质安全承载能力以中等-较强为主,城区近郊的朱昌和小项地区地质安全承载能力强,是进行城市规划和工程建设的有利地区。评价结果可为区域国土空间规划及"三区三线"划定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7.
高华峰 《地下水》2009,31(5):47-50
分析山西省晋中市的矿产资源优势和水资源劣势,以及晋中市矿产资源开发与水资源保护之间的尖锐矛盾。并从区域地理、环境容量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晋中市矿业开发与水资源保护的对策,指出了晋中市矿业开发与水资源保护中亟待攻关的若干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关于西北开发中的几个水资源问题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惠 《水科学进展》2002,13(4):492-495
分析了西北水资源的特点,就生态环境用水、生态环境治理以及植树造林与沙漠治理等西部开发中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一些认识。指出:西北开发必须以水为度,充分考虑区域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保护和改善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基本途径是偿还已被人类逐步夺占而本该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的那一部分水源。  相似文献   

19.
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综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8  
从整体考虑,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出发,运用经济统计的理论与方法,构表征水资源、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状况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由总量指标、比例指标、强度指标三个部分组成。综合评价指数是指标体系的基本上建立的。综合评价指数包括协调系数和可持续系数。协调系数用来评价水资源、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状况。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状况用可持续系数来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