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中介绍了与淋滤富集、溶洞堆积有关的次生富集铜矿床——六峰山铜矿床的地质特征及其形成机理,并指出了其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2.
纳日贡玛斑岩型铜钼矿与玉龙斑岩铜矿成矿特征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纳日贡玛斑岩型铜钼矿床是西南三江地区继玉龙特大型斑岩铜矿之后发现的又一大型矿床。在总结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两处矿床的含矿斑岩体——花岗斑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成矿时代等特征进行了全面的对比分析,认为纳日贡玛和玉龙斑岩铜矿的成矿特征、成矿时代和成矿环境相似。  相似文献   

3.
新疆斑岩铜矿成矿特征与综合找矿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斑岩铜矿是世界铜矿的主要类型之一.以新疆东天山土屋铜矿、阿尔泰山哈腊苏铜矿、西准噶尔包古图铜矿、西天山松树沟铜矿4个典型斑岩铜矿为对象,研究其矿床发现过程、成矿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不同方法在矿床发现和评价阶段的作用,指出了斑岩铜矿典型地球化学元素组合和激发极化法在找矿评价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斑岩铜矿不同阶段找矿和评价方法组合.  相似文献   

4.
中国中元古代裂谷作用及其对层控铜矿床的控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以中国几个重要的层控铜矿为例,并以东川式铜矿及其成矿构造背景——昆阳拗拉谷为重点,分析了它们的大地构造背景和其它地质特征,指出它们均受裂谷—拗拉谷或类似的拉张-裂陷构造所控制,并归纳了这类矿床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5.
云南蝉战河铜矿床具有典型的砂岩型自然铜矿特征和玄武岩型自然铜矿特征。本文在分析铜矿床的区域构造演化、地层、构造等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蝉战河铜矿床的总体特征,分析该矿床的矿床成因,并建立其成矿模式。最后与典型的美国基韦诺自然铜矿床的成矿模式进行对比,对滇黔地区玄武岩型铜矿床的找矿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6.
着重研究梅县玉水铜多金属矿体中矿石的产出特征,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锌黔铜矿、锌砷黔铜矿、硫铜银矿、新发现的矿物硫铜铜矿等矿石矿物的矿物学特征和银的赋存状态。  相似文献   

7.
中国铜矿床品位吨位模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笔者等以1999年底的全国铜矿储量数据为基础,研究了中国铜矿不同成矿类型的品位吨位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中国斑岩型铜矿的品位、吨位分形特征。在研究铜矿的品位吨位特征的基础上,在矿产资源评价系统(MRAS)上集成MRAK3计算方式,进行全国的铜矿资源量预测评价。  相似文献   

8.
柳树沟地区铜矿主要为裂隙式铜矿,铜矿体和铜矿化体严格限定于柳树沟-夏尔萨拉火山岩带内,受控于多级断裂构造.铜矿化地表分布范围广,矿化分散.通过火山岩、不同级别断裂构造及火山构造系统的研究,结合火山岩本身特征、矿石矿物特征以及铜矿石石英脉流体包裹体特征,提出了柳树沟铜矿的矿床类型为海相火山岩型铜矿床,并指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9.
羊拉铜矿是金沙江成矿带内规模最大的铜矿床。文章在大量分析研究前人在该区已有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分析羊拉铜矿区及其南部地区已有地表工程及深部工程成果,从地层、构造、岩浆岩、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及遥感影像特征等方面对羊拉铜矿及其南部通吉格-虽丁-加仁地区铜矿床(点)成矿地质特征进行对比研究,认为羊拉铜矿体往南进行了延伸。同时通过对羊拉铜矿以南地区铜矿床(点)成矿条件、控矿因素和矿化分布特征等进行总结,初步建立了羊拉铜矿以南地区铜矿体成矿模式,并依据成矿模式和地质条件进行了找矿预测,提出了格日-通吉格找矿靶区及虽丁-加仁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了得荣地区顺达贡铜矿的地质特征、矿化特征,初步总结了研究区火山岩型铜矿成矿地质条件,根据成矿地质背景、矿体特征及矿石矿物组合,探索本地区研究区系火山岩型铜矿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1.
薄海军  申俊峰  董国臣  张翔  韦少港 《地质通报》2014,33(12):1878-1889
根据铜矿床的成因类型,对全国177个铜矿床的自然重砂矿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自然重砂矿物对于铜矿床成因类型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不同成因类型铜矿床的自然重砂矿物组合不同,尤其是岩浆型、斑岩型、矽卡岩型、火山岩型铜矿床均具有特征自然重砂指示矿物。除了铜矿物、铅锌矿物、黄铁矿、白钨矿等各类型铜矿床共有自然重砂矿物外,铬铁矿、镍黄铁矿、辉石、橄榄石等为岩浆型铜矿床的特征指示矿物,自然金、辉钼矿、磷灰石、磷钇矿等可以指示斑岩型铜矿床;锆石、锡石和石榴子石是矽卡岩型铜矿床的特征指示矿物;火山岩型铜矿床则以雄黄、雌黄作为特征指示矿物。这些研究对于建立不同成因类型铜矿的自然重砂找矿模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和尔赛斑岩型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尔赛铜矿位于环准噶尔斑岩铜矿带东北部.据和尔赛铜矿地质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矿体及矿石特征,认为该矿是岛弧环境的埃达克岩侵位形成,受断裂构造控制,为与超浅成-浅成侵入岩密切相关的斑岩型铜矿床,表明和尔赛铜矿具较大成矿及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收集研究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铜矿床的发现和勘查过程、矿床地质特征、物化探异常特征、勘查方法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矿体特征进行了归纳,提出了将长江中下游主要铜矿体划分为二型四式的矿体类型划分方案.分别建立了四种类型铜矿体的找矿模型,并建立了铜矿体综合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云南金平龙脖河铜矿与越南生权铜矿初步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成矿地质背景、矿化特征、地球物理特征、稀土元素特征、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对中国云南金平龙脖河铜矿与越南生权铜矿进行了初步对比研究,认为它们具有诸多相似性,其成矿作用可以类比.因此,在金平龙脖河铜矿区具有寻找"生权"式大型铜矿的找矿前景,成果对区域找矿工作有战略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俊涛  杜欣  刘伟 《新疆地质》2005,23(4):369-372
松树沟铜矿矿体主要赋存于二叠纪花岗斑岩体外接触带,明显受花岗斑岩体控制.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矿体特征均显示出斑岩型铜矿床特点.在综合分析松树沟铜矿矿区资料的基础上,探讨矿床成因,提出松树沟铜矿的下步找矿方向,并为西天山地区斑岩型铜矿的找矿方向提供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研究中国前寒武纪层控铜矿矿石组构特征的初步总结。所研究的层控铜矿床既有早前寒武纪的,也有属于晚前寒武纪的。虽然早、晚前寒武纪层控铜矿床在地质特征方面有显著的区别(张秋生,1981),但是这些矿床的矿石组构特征往往有许多相似之处。早、晚雨寒武纪层控铜矿床的对比研究有利于查明矿石组构的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17.
刘伯崇 《西北地质》2011,44(1):28-38
玉门—肃南地区为北祁连西段海相砂岩型铜矿成矿区。区域地层主要为早古生代海相火山-沉积建造。区内天鹿、干沟-老虎沟、牦牛沟、天桥湾、三把羊、红口子6个铜矿床(点)均赋存于下古生界上部地层中。以往对其时代归属存有争议。笔者对区内4个铜矿区的赋矿地层及代表性矿床——天鹿铜矿、鹿角沟及天涝池实测剖面地层特征进一步研究表明,区内砂岩铜矿赋矿地层在岩石组合和地层层序、地球化学等方面与上部晚志留世地层有比较显著的差异。根据区域对比研究表明,区内砂岩铜矿赋矿地层应归属泉脑沟山组上段,时代应为中志留世。  相似文献   

18.
<正>1研究背景及意义福建省上杭县的紫金山铜金矿床是我国大陆发现的首例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具有"上金下铜"的垂直矿化分带特征,铜矿体主要分布在+928~-400 m,铜金属量丰富,大于300万t。该矿床目前已发现Cu-S体系8种矿物[1],硫砷铜矿、块硫砷铜矿、斑铜矿、黄铜矿等21种铜矿物。铜矿物中蓝辉铜矿、铜蓝、块硫砷铜矿、硫砷铜矿占99%以上。前人对铜蓝-蓝辉铜矿的矿物成分和矿物组合分布特征有较深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产自湖北省恩施市双河硒矿鱼塘坝矿段氧化带中的极其少见的富铜亚硒酸盐矿物——蓝硒铜矿进行了详细的矿物学特征研究.蓝硒铜矿呈蓝色或天蓝色,透明,玻璃光泽,柱状晶体,一般颗粒非常细小,粒径大多在20~100μm,个别可>200μm.分散状,偶见穿插状、放射状聚晶体分布在碳质硅质页岩或粘土化火山碎屑岩的岩石裂缝中或岩层表面.与蓝硒铜矿共生矿物主要为星染状黄铁矿、微晶石英、伊利石、白云石和硒铜蓝等.利用电子探针(EMPA)和背散射电子衍射仪(EBSD)分析的蓝硒铜矿的化学组分表明,仅含Cu,Se和O元素,成分单一,其中SeO244.355%~49.778%(平均值47.684%),CuO37.419%~41.354%(平均值39.479%).计算的化学分子式为:Cu5.35~6.5[SeO3]5·6.2~9.95H2O,属于富铜的蓝硒铜矿,实际晶体化学式为:Cu[SeO3]·2H2O.蓝硒铜矿在显微镜下呈菱形横切面,平行消光,显示出正交晶系的光学特征.本文首次对蓝硒铜矿单晶体进行了“原位”拉曼光谱的测试分析,获得了清晰的拉曼谱线,其主要位移谱线为3506cm-1、3182cm-1、2917cm-1、1600cm-1、1328cm-1、814cm-1、727cm-1、555cm-1、378cm-1、288cm-1.蓝硒铜矿的傅里叶红外光谱主要特征吸收峰则与Sathi-anandan等(1964)合成的化合物相类似.根据蓝硒铜矿的产出地质特征、矿物组合和成矿环境条件,笔者认为蓝硒铜矿的形成是由于风化和淋滤富集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20.
我国斑岩型铜矿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斑岩铜矿是我国最重要的铜矿床类型,对其矿床地质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的认识对找矿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通过收集和整理近年来我国斑岩铜矿研究的最新成果,总结了斑岩铜矿在我国的时空分布特征、含矿岩体及围岩特征、元素组合、流体包裹体及同位素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