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0 毫秒
1.
新技术对测绘未来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空间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测绘部门的未来将产生一系列的影响。本文从空间定位系统、高分辨率遥感、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在测绘活动中的作用和高新技术发展特点,分析新技术对测绘部门未来的需求结构、生产技术结构和生产组织结构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空间信息技术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信息技术是信息技术的一个方面,它与土地利用规划密切相关。为了使空间信息技术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分别分析了空间信息技术中摄影测量与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空间信息技术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类空间探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月球与深空探测已成为测绘遥感科学与技术的前沿和新战场。在多类型深空探测任务的驱动下,测绘遥感技术也得到了新的发展。本文结合国内外深空探测的各类任务,对地外天体环绕遥感测图、着陆导航遥感避障、巡视环境感知与视觉导航定位方面的研究现状和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结合未来月球与深空探测任务需求,对深空遥感测绘技术的发展,包括地外天体海量全球遥感数据智能处理、全球控制网精化、月球南极精细三维形貌测绘、多传感器融合的着陆导航避障和巡视环境感知与定位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统计遥感业务是国家统计局基于统计业务对空间信息的发展和应用需求,将GIS、Rs和GPS空间信息技术全面应用于统计数据的获取、管理与分析中,从而提高统计效率和统计科技含量,构建新型国家统计业务体系。统计遥感业务数据具有多源、海量的特点,实现统计遥感数据的集成与管理是新型统计遥感业务成功运转的基础。针对统计遥感业务及数据应用需求,通过对各类空间数据集成与管理技术进行研究,提出在建立统计遥感空间数据库基础上,将影像以县级为单位进行拼接、然后压缩存储到统计遥感空间数据库,同时结合影像编目技术实现海量遥感影像的管理;提出将元数据管理和数据转换、数据直接访问以及数据互操作方式,实现多源统计遥感数据的集成与管理。通过多种方式,从应用层面较好地解决了海量、多源统计遥感数据的集成与管理,提升了统计遥感数据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5.
CH982476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及其在生成DEM和监测地层变化中的应用/肖平(西安工程学院测量系)……∥测绘通报.—1998,(6).—2~4 详细论述和分析了INSAR的几何特性和干涉测量原理,着重介绍了其在生成数字地面模型和监测地层变化方面的应用。图3表1参4 CH982477土地资源遥感动态监测技术系统/沙晋明(浙江农业大学遥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测绘通报.—1998,(6).—30~33 土地资源遥感动态监测技术系统由土地科学、空间信息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组成,它可用于土地退化的遥感监测、土地利用现状的遥感动  相似文献   

6.
空间信息技术用于汶川地震救灾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近年来重大自然灾害频发,给世界各国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空间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救助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5·12"汶川地震灾害发生后.全国相关涉灾部门充分利用空间信息技术为汶川地震救灾提供科学有效的决策支持,在灾害应急响应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从地震灾害快速响应的空间信息需求以及汶川地震救灾的空间信息技术支持2个角度,从高时空分辨率遥感数据获取、遥感数据快速处理、灾害信息变化检测与次生灾害监测等3个方面,分析了空间信息技术在救灾中具体发挥的作用.总结了空间信息技术辅助汶川地震救灾中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空间信息如何更好地服务于自然灾害救助,提出了中国空间信息技术发展的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空间测图: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本文详细讨论了空间测图的必要性,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介绍了气象卫星、资源卫星和测图卫星的性能、特点和应用,展望了传感器、遥感卫星和卫星测图技术的发展趋势,对卫星测图能力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遥感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遥感调查”的需要,综合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研究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遥感数据的处理与集成,开展中国西部地区土地覆被和生态要素结构变化分析、沙漠化和水土流失强度评价、生态脆弱特征及时空分布规律分析、基于遥感调查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基于多时相遥感数据对比的典型区生态环境遥感分析和生态环境变化成因对策分析等综合性的研究,并以量化和可视化的形式系统地反映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及其变化的空间分布、空间统计和空间特征规律。  相似文献   

9.
基于SCS-CN福州城区内涝风险空间划分与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州城区为研究区域,假设2 h降雨量为100 mm,基于SCS-CN产流模型分别对2010年、2013年、2015年及2018年的福州5城区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计算其地表产流强度的空间分布,并对整体空间格局特征进行分析,同时基于行政单元与土地利用类型进行成灾风险空间划分。该方法能够充分发挥卫星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的优势,具备一定的防灾减灾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赵忠明  池天河  彭玲  郭子祺 《遥感学报》2009,13(S1):414-417
本文回顾了我国遥感与空间信息技术发展历程以及中国科学院遥感产业化工作进程, 探讨了影响遥感产业化发展的若干个核心要素, 并以天津遥感产业基地为重点, 介绍了其诞生与发展状况, 阐述了落实国家发改委“卫星遥感应用产业化示范工程”建设任务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1.
结合生态遥感应用技术的发展, 介绍了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农业与生态遥感研究室在区域生态遥感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与未来。研究室重点开展植被结构、蒸散发、降水量、土壤湿度、水土流失和热环境等生态因子的遥感监测技术研究, 以三峡库区、海河流域、三北地区为研究区, 开展生态遥感的综合应用。研究室以全球变化条件下的水生态管理、工程生态效应评估、区域人地关系等作为未来区域生态遥感应用的重点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遥感对地观测技术正在进入以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为代表的"三高"时代,为城市绿色、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丰富、持续的数据源。在综述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与目标识别、高光谱遥感影像分析与处理、多时相遥感影像信息提取发展现状与进展的基础上,结合若干实例对高分辨率遥感在城市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消息报道     
第十五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征文通知(第一号)由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等14个单位主办,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贵州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等单位承办的“第十五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定于2005年8月19-23日在贵阳市召开。会议现开始征稿,欢迎大家踊跃投稿。1征稿范围①遥感动态与趋势:国家遥感中长期发展战略;国际遥感前沿与进展。②遥感基础:遥感几何、模型;遥感物理;地物光谱。③遥感信息获取系统:航天、航空与地面遥感平台;高光谱、微波、高空间分辨率等传感器技术;遥感数据传输。④地面数据处理与分类:数据处理、算法;反演模型…  相似文献   

14.
潘竟虎  秦晓娟 《测绘科学》2010,35(3):193-195
利用Landsat TM遥感卫星影像反演植被指数和地表反照率,并由此构建了植被指数和地表反照率组成的特征空间,最后利用该特征空间对张掖绿洲及其附近区域的沙漠化现状和程度进行了定量评价。利用野外调查的定位数据对结果进行检验,总体精度达到82%。该方法可以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下实现沙漠化现状与程度的自动识别,而且指标简单、易于获取。与单纯使用遥感光谱信息进行分类相比,对于沙漠化现状与程度的分类和分级具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正经研究决定"第十九届中国遥感大会"将于2014年9月20-23日在西安市召开。本届大会由中国遥感委员会主办,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中国宇航学会空间遥感专业委员会、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光学遥感专业委员会共同承办。会议旨在交流近年来国内遥感领域在理论、技术与应用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展示遥感技术最新成果。大会同期将举行第八届中国青年遥感辩论会、遥感科技创新展、中国遥感影像艺术展、遥感科普文化周等活动。  相似文献   

16.
土地资源遥感动态监测技术系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土地资源遥感动态监测技术系统沙晋明王人潮(浙江农业大学遥感与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所310029)土地资源遥感动态监测主要是对土地类型、土地利用现状、土地质量等土地资源的基本状况进行监测。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技术系统,即土地资源遥感动态监测技...  相似文献   

17.
20 0 1年 4月 2 1日 ,由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会主办的“2 0 0 1年海峡两岸空间资讯与防灾科技研讨会”在江西省井岗山市成功举行。由朱子豪教授率领的台湾中华地理资讯学会、空间及环境科技文教基金会代表团一行 7人参加了会议。香港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会长、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林珲先生应邀出席会议 ,参加会议的大陆代表有 190多人。会议由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会庄逢甘理事长主持。会议期间共交流论文 18篇 ,交流内容以防灾减灾为主 ,其它内容包括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农作物估产、地质调查、测绘制图以及虚拟地理环境技术等。专家反映 ,这次交…  相似文献   

18.
《测绘信息与工程》2007,32(4):33-33
由清华大学、中国文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研究所及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共同参与进行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空间信息技术在大型遗址保护中的应用研究项目调研组,在扬州召开会议。会议宣布该系统将首先对京杭大运河全线采用全球定位系统进行精确定位和监测。由此开创了数字化文物保护的先河,为大运河保护范围的划定提供科学依据,为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供技术支持,并进行京杭大运河空间信息技术系统的开发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遥感视频卫星应用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遥感技术发展迅速,人类逐步进入了以高时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和高空间分辨率为特征的对地观测新时代。视频卫星的出现为遥感实时对地观测提供了新的契机,契合未来遥感即时商业发展的需求。首先总结视频卫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介绍视频卫星的成像原理,对比视频卫星的滚扫式成像模式与传统卫星的推扫式成像模式的差异,展望了视频卫星未来在大型商业区车辆实时监测、自然灾害应急快速响应、重大工程监控和军事安全等4个重点领域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0.
以广州南沙新区作为研究区域,利用卫星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在快速、精准监测建成区变化和空间分析的技术优势,以2015—2017年为监测时点,在提取各监测时点广州南沙新区建成区现状范围的基础上,结合南沙新区的专项规划、统计年鉴、人口普查数据、经济统计数据等专题资料,以地理空间的视角研究南沙新区建成区时空演变特征和驱动力因子,为南沙新区规划建设提供有效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