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前言1962年我们配制了折光率为1.502-2.010的一整套浸油。其中1.502-1.655的浸油用液体石腊和α-溴代萘为原材料,1.658-1.739用α-溴代萘和二碘甲烷,1.740-1.780用二碘甲烷和硫黄,1.780-1.814间浸油用二碘甲烷与1.814的原油混合配制,1.814-2.010用三溴化砷、二硫化砷及硫黄为原材料。1.700以下每一种浸油均用阿贝折光仪进行测定校正,1.700以上用单圈测角仪以最小偏差法直接测定。  相似文献   

2.
引言用于鉴定矿物的折光率浸油,有液体浸油和固体浸油两类。在鉴定矿物过程中用液体浸油要比用固体浸油方便得多。因此人们在液体浸油所能达到的折光率范围內,都尽量地采用液体浸油而不用固体浸油。  相似文献   

3.
何作霖 《地质科学》1963,4(1):10-18
引言透明矿物有均质体与非均质体之分,测验矿物的折光率是鉴定矿物的一种重要标准。均质体矿物有玻璃质和等轴系晶体,只有一个折光率,不随视察的方向不同而发生变异。非均质体矿物有一轴晶和二轴晶。一轴晶矿物如正方系、六方系,有两个折光率,一个平行于 C 轴,称为ε。  相似文献   

4.
变温法:变温法的原理是当温度改变时,油液的折光率比固体试料的折光率改变得多,在选定的一组浸油中,当温度由10℃升高到50℃时,其折光率降低0.02以上,而矿物的折光率芷此温度变化的范围内,只在小数点以后第四或第五位小数才有变化,对于鉴定矿物来说,此种改变可以省略。利用这种性质,只要矿物的折光率在某浸油因温度改变其折光率变化的幅度以内,则把矿物碎屑浸入该油内,改变温  相似文献   

5.
前言 1958年春,笔者曾在地貭部矿物原料专业会議上作了“油浸法测驗折光率的发展和討論”的报告,在报告中并介紹了契尔卡索夫油浸新法的理論。1959年地貭部出版的“矿物原料”第四輯內刊登了伍桂芳同志所写的“介紹两种测折光率的方法”一文,文內曾扼要地介紹了笔者对于契尔卡索夫油浸新法的試驗。現在将我们试驗的全部过程,詳述于后,以供参考和討論。二、平行偏光的重要性油浸法是測驗矿物折光率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準確地測定矿物折光率是鑑定透明礦物的最重要最簡便的方法。拉森與貝滿所著透明矿物显微鑑定(1934)一書中,即將各種礦物依光性和折光率大小的順序排列。测定了矿物的折光率,即可由此檢索礦物的種類或名稱。关於矿物折光率的測定法一般光性礦物學著作中,如溫切爾的光性礦物學綱要(1937),羅傑士與克爾的光性矿物學(1942),瓦魯斯仇母的光性結晶學(1951)等,雖有論及,可是對测定方法和理論根據,皆語焉不  相似文献   

7.
叶大年 《地质科学》1965,6(3):254-268
本文论述了37个氧离子作最紧密堆积的矿物,指出其平均折光率与结晶构造的定量关系。推导出“法扬斯常数”。阐明轻元素Li,Be,Na,Mg,Al对折光率的影响无显著差別;而第四周期的“重”元素如Ca,Sc,Ti,Cr,Mn,Fe都使折光率增高,这是与这些离子失去4s和3d电子有关,尤以失去3d电子对折光率增高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8.
刘万余  石桂华 《地质论评》1964,22(4):267-275
前言折光率测定是鉴定与研究透明矿物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我国尚无折光率浸油的专门生产,而在文献资料中又缺乏高(n>1.740)、低折光率(n<1.450)浸油的实际配制方法介绍。因此提出本文,供有关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斜长石类中,钠长石至钙长石的折光率,可随αβ-αn的比率而变化,可是我们要在薄片中精确测定折光率,则往往不甚容易。一般的方法是首先在显微镜下确定切片在晶体中的方位,再测其折光率nγ或nβ或nα的数值,然后按数值去查表,得到所求该长石的种类。这种方法虽能达到测定斜长石的目的,但在操作上有很多的不便,而且如果技术不熟练,所得出的结果,误差往往甚大。现在我们来介绍一种利用折光率测定斜长石的简便方法,这种方法并不是新的发现,以前早就被前人所采用过,但是目前还没有普遍采用及推广,所以现在结合我们的一些体会将它介绍给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10.
按比重分离矿物时,除了使用三溴甲烷、二碘甲烷和克列里奇等重液外,也常应用某些试剂及其混合物的熔融盐分离矿物。最早应用的熔融盐是不同数量氯化铅和氯化锌的混合物,由于熔点高(约400℃),使用不方便,故不常用。硝酸亚汞虽然于70℃左右可以熔化,但比重较小(4.3)。铊盐由于价格高,也未能广泛应用。利用硝酸银和碘化银的熔融盐分离矿物,国内外均有报导。然而,其资料都较零碎贫  相似文献   

11.
在用油浸法鉴定透明矿物时,测定浸油的折光率是经常而必要的工作。为使测定简便,笔者设计了一种测定浸油或矿物的折光率法,并制做了适用于该方法的矿片折光计(以下简称矿片)。“矿片”是一片经过磨制的平行c轴的方解石切片,该矿片上的最大折光率Ng’和最小折光率Np’均需精确地测定。  相似文献   

12.
周中毅 《地质科学》1960,3(1):25-32
在华北磷矿的研究項目中,我們做了些磷酸鈣矿物及其相伴生的矿物的鑑定工作。大家知道磷酸鈣矿物的类别是不易确定的,不同的学者对磷矿物的认識,分歧很大。A.B.卡查柯夫认为,所有磷酸鈣矿物都是氟磷灰石与高度分散状态的方解石的混合物,其主要依据是磷块岩与氟磷灰石的粉末照象实际上是极其相似的。据哥尔德斯密特对磷酸鈣矿物的晶体化学的研究,六方格架和Ca与F原子在通道中的排列情况使氟磷灰石构造十分稳定。Cl-(1.81(?))和OH-(1.4-1.6(?))的离子半径比F-(1.33(?))大,因而稳定性較差。  相似文献   

13.
冯俊明 《地质科学》1960,3(4):188-188
前言橄欖石和輝石都是含Mg、Fe、Ca矽酸盐矿物。它們的比重、电磁性及其他一些物理性貭都是很相似的。所以一般选别比較困难,只能在双目鏡下挑选,要研究这类矿物选矿将是一个困难問題。但是为了了解超基性岩及基性岩中造岩矿物,就要选别这两种矿物。我們曾利用了表面涨力的原理来分离这二种矿物。其作法簡单,在野外及室內都可进行,效果比鏡下挑选提高十几倍(純度达95%左右)。因此将这种方法介紹出来,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14.
重折率法是确定非均质矿物的主折光率的一种新方法。这种方法是根据实测的非均质矿物适当切面的重折率,按作者提出的公式计算其主折光率。此法可以比较容易地获得折光率很高的非均质矿物的主折光率。本文阐述了这种新方法的基本原理,并介绍了此法对锡石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新疆发现的砷锶铝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砷锶铝石发现于新疆的含金蚀变带,与之共生的矿物有磁铁矿、石榴子石、锆石和磷灰石等。砷锶铝石为白色,玻璃光泽,比重3.65,摩氏硬度3.1—3.2。折光率值No=1.698,Ne=1.701,一轴晶(-)。文中提供了砷锶铝石的化学成分和X射线粉晶衍射值。  相似文献   

16.
冀东早太古代变质岩系的主体是一套呈层分布的,各种成分麻粒岩及其某些退变质产物——斜长角闪岩类。在其上部发育变质含铁建造,而在其下部常夹有变质的镁铁质和超镁铁质岩(如变闪辉岩、变辉石岩和蛇纹石化橄榄岩等)薄层或透镜体。 麻粒岩的矿物组合是斜方辉石+单斜辉石+斜长石(常常为反条纹长石)+石英+磁铁矿±角闪石±黑云母。在变质含铁建造中局部出现包括铝硅酸盐的矿物组合(蓝晶石-石榴石-黑云母-斜长石-石英)。变质铁硅质岩可以分为两类:辉石磁铁石英岩和英榴易熔岩(张儒瑗,从柏林,1981)。  相似文献   

17.
周正 《地质科学》1966,7(2):169-174
钾长石和斜长石是花岗岩中最主要的造岩矿物,约占岩石中矿物总含量的65%。研究稀有元素在二类长石里的数量分配,是探讨稀有元素存在形式、富集规律、稀有元素与主要造岩元素的相互关系以及稀有元素矿物成因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地球化学研究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为了获得纯钾长石和纯斜长石,以往地质工作人员主要寻找岩石中长石斑晶,然后利用钻头和小铁锤逐粒雕取;或用氢氟酸-玫棕试剂染色法把染有红色的钾长石和未染色的斜长石在双目镜下用手工分别挑选。显而易见,用这两种方法每完成一个样品必将花费很多时间,在缺少大斑晶和需要较多数量长石单矿物的情况下,往往会迫使此项研究工作陷于停顿。为了探索长石分选法,作者先后作了优先浮选、静电选、重液分离三个项目的条件实验。鉴于钾长石-斜长石的比重、可浮性、导磁率、导电率都极其相近,是选矿学上较难分选的矿物之一,因此最初的实验都告失败。  相似文献   

18.
张美怡  卢静 《地质通报》2010,29(10):1726-1729
介绍了密度差值很小的单矿物的分离技术方法,并利用重液折光率千分位和万分位的细微区别分离单矿物石英和绢云母。该方法由石英与长英质混合物的分离技术,推广到绢云母与绢云母长英质混合物的分离技术,改进后的重液分离技术具有快速、高效、经济的特点。当重液的折光率为1.577~1.580时,石英的分离纯度能达到95﹪~99﹪;当重液的折光率为1.5895~1.5840时,绢云母的分离纯度能达到90﹪~99﹪。  相似文献   

19.
高岭石-多水高岭石演化系列的热谱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质科学》1984,(4):435-444
高岭石-多水高岭石演化系列共包括四种矿物:结晶良好的高岭石、结晶差的或b轴无序的高岭石、7Å多水高岭石和10Å多水高岭石。我们将结晶良好的高岭石和10Å多水高岭石分别视为这一演化系列的两个端元矿物,其余两种矿物则是演化系列的中间矿物。该系列中的矿物同属于1:1型含水的层状铝硅酸盐矿物,因而它们的化学成分基本相同,主要差别是在晶体结构上由于单位结构层沿c轴彼此堆叠的方式而引起从有序向无序变化,同时层间键力的减弱引起水分子进入,促使层间水的含量逐渐增大。基于以上特征,这一系列中的四种类型矿物受热以后的热效应很灵敏,详细研究它们在加热脱水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可以加深对矿物特性的认识和鉴别。  相似文献   

20.
张美怡  卢静 《地质通报》2010,29(11):1726-1729
介绍了密度差值很小的单矿物的分离技术方法,并利用重液折光率千分位和万分位的细微区别分离单矿物石英和绢云母。该方法由石英与长英质混合物的分离技术,推广到绢云母与绢云母长英质混合物的分离技术,改进后的重液分离技术具有快速、高效、经济的特点。当重液的折光率为1.577~1.580时,石英的分离纯度能达到95﹪~99﹪;当重液的折光率为1.5895~1.5840时,绢云母的分离纯度能达到90﹪~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