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基于FVCOM(Finite Volume Coast and Ocean Model)模式,建立了舟山海域台风风暴潮增水数值模型。通过对1509号台风"灿鸿"进行风暴潮过程模拟,验证了模型可用于舟山海域的台风风暴潮增水的模拟和分析;以1509号台风为基础,构造了9条不同路径台风分别进行风暴潮增水模拟,得到了对舟山岱山县沿海最有利增水的台风路径;在最佳路径的基础上,叠加五种不同强度的台风场,分析不同强度台风作用引起的增水情况;应用此模型探讨了未来情景下平面上升30cm和上升66cm后的水位极值分布情况以及其相对于原始海平面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2.
舟山海洋开发的路径演进 路径依赖及战略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开发是舟山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舟山的海洋开发经历了"以渔为主"到"渔、港、景"再到"港、景、渔"的路径演进过程。该演进过程反映了舟山海洋开发存在产业结构格局升级层次、资源开发方式、开发空间及开发战略差序格局四大路径依赖关系。在路径依赖的约束下,舟山海洋开发要适时进行战略转型,继续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的主导产业,为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探讨舟山海洋文化的发展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舟山与海洋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而锤炼、形成了一种"海魂"--舟山海洋文化.它起源于六千年前的浙江河姆渡文化,受吴越文化和移民文化的影响,在与近现代西方文化的交流中,逐步形成时代的、开放的海洋新文化.在新世纪海洋开发中,弘扬舟山海洋文化,并不断注入现代意识,使其不断得到扬弃和升华.  相似文献   

4.
受0601号台风“珍珠”和弱冷空气共同影响,2006年5月1 8日舟山普降暴雨,18日下午至19日早晨,舟山沿海海面风力达到11级,11级大风持续时间长达20个小时。本文利用常规资料对台风“珍珠”路径和舟山风雨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台风“珍珠”移动路径属抛物线状登陆转向路径,它主要是由副热带高压和西风槽影响形成的。对于早期登陆北卜的台风,预报上要着重考虑中纬度西风槽、冷空气与台风环流相互结合时降水、风力的不对称分布。台风与西风槽相互作用有利于台风暴雨的加强。台风环流与弱冷空气的相互作用促使台风倒槽发展,使结合区域强风出现时间提前,持续时间加长。  相似文献   

5.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海洋经济对整个社会经济的贡献是巨大的,据报道全球海洋经济产值由1980年的不足2500亿美元迅速上升到2005年117万亿美元,海洋经济对全球GDP的贡献率达到4%。舟山具有天然的海岛、海洋优势,2005年,舟山海洋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76.6%。笔者研究海洋经济对舟山的贡献,对进一步确立舟山海洋经济的战略地位,促进舟山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舟山因海而建,必将依海而兴,具有天然的海岛、海洋优势.文章在对舟山市现有海洋经济产业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影响舟山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大力培育并发展海洋新型产业,试图从资源、环境和人才等方面寻求舟山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使舟山由海洋资源大市变成海洋经济强市.  相似文献   

7.
1512号超强台风"杜鹃"侵袭福建期间,厦门海洋预报台按照预案要求,开展精细化海洋灾害预警报工作。文章首先介绍厦门海洋预报台应对"杜鹃"台风的工作情况;然后介绍在本次应对"杜鹃"台风期间所取得的工作成绩,重点介绍厦门市开展的精细化预警报及辅助决策服务在海洋防灾减灾工作中的成效;最后对这次应急工作取得的经验与体会进行探讨,以期为今后更好开展海洋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经验与思路。  相似文献   

8.
2009舟山中国海洋文化节拉开帷幕由国家海洋局和浙江省政府共同主办的"2009舟山群岛·中国海洋文化节"于5月17日在浙江省舟山市拉开帷幕。本届海洋文化节的主题是"弘扬海  相似文献   

9.
0608号超强台风"桑美"正面袭击了温州,给温州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本文利用相关气象和海洋资料分析了台风"桑美"的主要特点及其风暴潮影响特征。  相似文献   

10.
基于SWAN模式的“灿鸿”台风浪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第三代海浪模式SWAN(simulating wave nearshore,近岸海浪数值模型)为基础,构建了东中国海海域波浪数值模式,并以高时间、空间分辨率的CCMP(cross calibrated multi-platform,多平台交叉校正)风场作为驱动风场进行波浪计算,模拟了1509号"灿鸿"台风的波浪过程。同时,对SWAN模式中的底摩擦参数化方案、波浪破碎参数、风能输入与白冠耗散、波-波非线性相互作用等因素对台风浪模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模式中的各影响因素给出了建议。模拟结果与浮标实测有效浪高数据(舟山朱家尖站、南麂岛站、舟山外海站、温州外海站)两者之间的偏差较小,表明本研究所建立的模式以及选择的参数合理,SWAN和CCMP风场的结合能满足海洋波浪数值模拟的需求。本研究对于台风浪数值预报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天兔"台风对北部湾海洋环境造成的实时影响,在台风经过期间运用岸基高频海态雷达对北部湾海洋进行遥感探测。根据海洋回波多普勒频谱的形成机理,以及回波频谱特性随风信息变化而发生改变的原理,从台风环境下的雷达回波信息中提取风信息参数,并把它应用于"天兔"台风影响下的北部湾海域,进而形成实时的海域风场信息,为研究台风海况下的北部湾海洋环境提供风场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12.
发展舟山经济,必须把眼光投向占岛屿陆地面积15.2倍的辽阔海域,加速发展海洋科技加快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建立和形成新兴海洋产业体系,促进科技兴海战略的实施。 1991年10月22日,江总书记视察舟山时“开发海洋,振兴舟山”的题词,为舟山经济发  相似文献   

13.
叶芳 《海洋信息》2012,(3):49-54
比较分析了国内主要海洋科教基地的不同模式及海洋科教基地的特征,认为舟山群岛新区国家级海洋科教基地近期应该以"舟山群岛海洋资源为依托,以集聚发展为特征并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的产业型海洋科教基地"作为建设的目标模式。这是因为舟山目前缺乏建设成为一个内生型的国家级海洋科教基地的条件,但却具备了产业型海洋科教基地的机遇和条件。分析了舟山海洋科技、教育发展现状以及与青岛、厦门、大连之间存在的差距与不足,设计了舟山群岛新区国家级海洋科教基地的三步走战略,并就具体发展措施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利用经验台风风场模型(TCWPM)和美国环境预测中心的气候预测系统再分析风场资料(NCEP/CFSR)对台风"康森(Conson)"进行数值模拟,并将模拟的台风带入平板模式(slab model)模拟台风产生的海洋近惯性流。对比实测数据表明,模拟结果与真实风场、近惯性流场均比较一致,台风"康森"在近海面的风场不对称结构非常明显,台风中心两侧的速度大小相差可达10m·s~(–1)。台风"康森"在台风中心后方产生强烈的海洋近惯性振荡,且持续时间超过4d。海洋近惯性动能沿着台风路径呈显著的不对称分布,表明台风"康森"在共振作用下主要在路径右侧激发强烈的近惯性振荡。研究不同强度的热带气旋产生的海洋近惯性能量,发现热带风暴产生的海洋近惯性能量较小,平均近惯性动能不超过35J·m~(–3)。随着气旋强度的增大,热带气旋激发的近惯性能量呈指数增长,而台风的影响面积与最大风速半径的变化相对比较一致,当最大风速半径(R0)增大一半(1.5R0)时,其产生的最大平均近惯性动能从81J·m~(–3)增大到631J·m~(–3),影响面积从大约600km~2增加到大于900km~2。  相似文献   

15.
台风“麦莎”在舟山引起的特大暴雨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雷达资料、卫星云图、天气形势和物理量的诊断分析,认为台风"麦莎"在舟山产生特大暴雨的原因主要有3个:(1)台风登陆后减弱缓慢,主要是由于其东面大范围的输入云带提供与水汽和能量,同时高空急流形成的辐散场和次级垂直环流也是非常有利的条件;(2)舟山地区的水汽辐合、高空辐散、上升速度等物理量都非常有利于强降水;(3)"麦莎"处于对流不稳定环境中,对流发展旺盛,是强降水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利用浙江省自动气象站、舟山和温州浮标资料以及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数值模式输出产品,分析了1918号台风"米娜"影响期间浙江沿海风和海浪时空变化特征,并与同样严重影响浙江的1909号台风"利奇马"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个台风表现出不同的波高与波周期联合概率分布特征,在浙江北部和南部沿海海浪波型也不同,波型的不同不仅与天文大潮相关,还与风速大小有关。在台风主要影响时段,有效波高和风速在空间分布上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但最大有效波高不一定位于台风中心区域内。  相似文献   

17.
0205号台风“威马逊”于7月初沿海北上影响浙江舟山。影响浙江舟山时台风中心气压仍有940hPa,在历史同期是少见的。本文初步分析认为,台风在北上过程中强度保持不变的原因是由于台风本身结构规则、尺度大,强而大的台风环流提供了广泛的辐合流入。台风外围深厚的暖湿水汽输送带为台风强度的维持提供了水汽和能量,台风强度维持与低层辐合高层辐散有关,高层辐散同时加剧了低层辐合。涡度场的对称分布,使水汽和能量向台风中心旋转,旋转风动能得以维持。弱的垂直切变和暖洋面的存在也是台风强度维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威马逊"台风的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用卫星云图、舟山713雷达探测资料分析“威马逊”台风的结构特点,以及用MICAPS系统下发的t213物理量资料诊断分析“威马逊”台风对流层各层的物理量分布,发现在台风东北象限降水条件最好,西南象限最差。并初步分析了其原因是由于输入云带的影响。用舟山测风站资料计算物理量,分析台风边界层的物理量特征。最后分析了台风周围大风的分布情况,用梯度风和经验风公式拟合测站风速,并分析了拟合的误差情况。  相似文献   

19.
海洋飞沫参数化方案在台风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洋飞沫作为海气相互作用的重要因子, 在台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将Fairall和Andreas海洋飞沫参数化方案加入到WRF模式中对两个台风--"珊珊"、"桑美"进行了模拟, 以研究不同海洋飞沫参数化在WRF模式中对台风模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加入Fairall方案后潜热通量、感热通量得到很大程度的加强, 使得台风的热力结构得以改变, 暖心结构十分明显, 从而影响了动力场结构.相对涡差解释了台风移动路径变化的原因, 热成散度、涡度以及水汽通量的改变影响了台风的强度.Andreas方案由于界面通量算法在考虑海表面动量粗糙度、热力粗糙度及水汽粗糙度随风速、相对湿度变化的情况下, 得到的潜热通量、感热通量较Fairall方案为弱, 因而台风的强度不强.飞沫参数化方案对模拟台风路径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0.
在国家海洋局大力推进海洋生态环境在线监控工作背景下,依据国家海洋局"一站多能"工作思路,提出在已建海洋潮位站搭载建设海洋生态环境在线监测系统。以舟山潮位站在线监测系统建设为例,在充分开展了比对调查基础上,对岸/岛基站海洋生态环境在线监测系统建设选址调查方案的设计进行了探讨,从水质对照站位的选择、监测参数和频率的确定等方面对在线监测系统建设选址海域的水质代表性进行论证。舟山潮位站海域选址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在线监测的水温、盐度、p H、溶解氧、浊度、叶绿素、亚硝酸盐、硝酸盐、氨氮、磷酸盐和硅酸盐等共11项参数,舟山潮位站海域与邻近海域水质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与邻近海域历史数据具有可比性,据此认为舟山潮位站海域水质具有良好的水质环境代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