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南方地区从震旦纪到古近纪发育多套烃源岩,由于经历多期构造运动,油气保存条件欠佳。60多年来,除四川、江汉、苏北等盆地外,盆外复杂构造区油气调查始终未获重大发现。文章通过对野外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查和系统的油气成藏条件研究,认为黔北安场向斜五峰—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发育、热演化程度适中,石牛栏组储集性能较好,向斜翼部逆断层封挡,具备良好的页岩气、油气富集成藏条件。在向斜西翼部署实施的安页1井,在栖霞组、石牛栏组、五峰—龙马溪组和宝塔组获得"四层楼"式油气显示。其中,石牛栏组获得日产超过10×104m3高产工业气流,开辟了南方油气勘查的新区、新层系和新类型。安页1井的突破,证实了黔北—渝东南盆外复杂构造区具有常规、非常规油气同生共存的成藏条件,对邻区广泛发育的残留向斜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武陵山复杂构造区古生界海相油气实现重大突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武陵山复杂构造带主要残留向斜油气地质条件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油气成藏主要参数的对比,提出了注重沉积与构造保存的选区评价思路,优选了安场向斜有利区并布署实施安页1井钻探工程。该井二叠系栖霞组油气显示活跃,含气层厚147 m;在志留系石牛栏组钻遇多个高压气层,首次在南方该层系海相灰岩获得高产天然气流,并见到少量稠油;在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钻获高含气黑色页岩近20 m,达到了页岩气商业勘探的标准,进一步扩大了我国南方页岩气商业勘探范围;在奥陶系宝塔组钻遇高压气层,首次在南方该层系获得天然气发现。  相似文献   

3.
黔北安页1井首次在我国南方志留系石牛栏组取得发现和突破,石牛栏组地层为一套深水混积陆棚沉积地层,岩性以浅灰色灰岩夹钙质泥岩不等厚薄互层为主,储层厚度大,泥质含量高,层理缝较发育。本文在详细解剖其储层特征基础上提出针对该类储层的压裂改造思路,创新性应用了大规模体积压裂改造工艺,通过压后效果评价,总结石牛栏组储层压裂改造技术经验,对后期该层系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林拓  金春爽  汪生秀  陈科  庞飞  王鹏 《中国地质》2017,44(4):814-815
<正>1研究目的(Objective)黔北地区安页1井在志留系石牛栏组发现了高压海相致密气藏,储层岩性为海相泥质灰岩与灰质泥岩薄互层,压力系数高达2.27,是四川盆地外残留向斜油气勘探历史性、里程碑式重大发现。与黔北地区相邻且地质条件相似的渝东南地区,具有类似安场向斜的逆断层封堵构造,同样发育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黑色页岩,且残留向斜内龙马溪组页岩气在彭水、南川均获得了常压工业产能。龙马溪组页岩及上覆地层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质调查》2016,3(4):76-76
正2016年7月7日,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召开了"贵州遵义安页1井页岩气、油气调查重大突破"研讨会。贵州遵义安页1井页岩气、油气调查重大突破是"南方页岩气基础地质调查工程和南方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项目"取得的成果。该项目是在财政部的支持下,中国地质调查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常规和非常规油气资源调查要求的具体举措。项目以实现页岩气及油气重大发现和突破为目标,瞄准石油公司久攻  相似文献   

6.
王胜建 《地质与勘探》2023,59(1):162-169
黔北正安地区安页1井实现了多套层系油气、页岩气的重要发现,为我国南方油气增储上产开辟了新区和新层系,但在安页1井的实施中也发现该区存在诸多钻井难点,给后续页岩气勘探开发带来很大挑战。根据安页1井的钻井工程实践,结合安场向斜地质构造情况,分析了该地区钻井工程的难点,主要为:井场选择受限、上部地层井漏风险高、直井段防斜打直制约机械钻速、多套压力系统共存导致井控安全压力大等。在剖析造成难点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对上部地层恶性漏失和易斜、下部防漏堵漏、合理井身结构设计、借鉴四川盆地“井工厂”钻井技术等措施和建议。本次研究可为正安地区页岩气钻井工程技术体系的建立,以及为该地区后续页岩气勘探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百字短讯     
·动态与进展中国石化集团在四川发现普光大气田已探明储量达1143.63亿立方米,可采储量878.32亿立方米,成为四川盆地已发现的最大天然气田。产气层位主要为飞仙关组和长兴组。普光1井、普光2井、普光4井均获高产气流。普光4井深6122米,全井发现油气显示85层,总厚度390.02米,经初步试气,仅在飞仙关组一段就获得日产64.94万立方米的高产气流。大庆发现千亿立方米大型气田气田位于松辽盆地北部,天然气层埋于大庆油田的油层底下,深4400米。这是在松辽盆地发现的第一个大型气田。未来石油将来自深海与俄罗斯美国能源教授米切尔·伊科诺米季斯认为…  相似文献   

8.
谭志远 《地质与勘探》2022,58(4):875-886
通过野外实测剖面和镜下薄片观察,于通过野外实测剖面和镜下薄片观察,在川南柏香田剖面早志留世石牛栏组下部发现一套风暴沉积,具有侵蚀底面、砾屑层、粒序层理、丘-洼状交错层理、沙纹层理以及风暴与平静天气形成的沉积物互层等风暴沉积特征。理想风暴沉积序列由6个沉积单元组成,根据剖面不同沉积单元间的排列组合,将其划分为4种风暴沉积序列,各序列间存在一定继承性,由下向上表现为远源型风暴向近源型风暴的转变、风暴强度逐渐增强的过程。结合更靠扬子东南缘的深水剖面重力流沉积的缺乏,可以推断早志留世石牛栏期研究区的沉积模式为碳酸盐缓坡。结合风暴的形成机制以及石牛栏组风暴沉积的发育特征可知(尤其是正粒序层理和典型丘状交错层理):研究区早志留世处于中低纬度的古地理位置,可为上扬子区古气候及古扬子海盆演化提供依据;上扬子区早志留世同期异相地层存有争议,风暴沉积特征为石牛栏组、小河坝组、罗惹坪组等地层提供等时性对比标尺;川南早志留世石牛栏组沉积环境意见不一,风暴沉积为其碳酸盐岩缓坡环境提供证据资料。通过总结前人对风暴岩物性认识,结合上扬子区同期地层油气地质条件,可提供油气勘探新途径。川南柏香田剖面早志留世石牛栏组下部发现一套风暴沉积,发育侵蚀底面、砾屑层、粒序层理、丘-洼状交错层理、沙纹层理以及风暴与平静天气形成的沉积物互层等风暴沉积特征。理想风暴沉积序列由6个沉积单元组成,根据剖面不同沉积单元间的排列组合,将其划分为4种风暴沉积序列,各序列间存在一定继承性,由下向上表现为远源型风暴向近源型风暴的转变、风暴强度逐渐增强的过程。结合更靠扬子东南缘的深水剖面中重力流沉积的缺乏,可以推断早志留世石牛栏期研究区的沉积模式为碳酸盐缓坡。结合风暴的形成机制以及石牛栏组风暴沉积的发育特征可知(尤其是正粒序层理和典型丘状交错层理):研究区早志留世存于中低纬度的古地理位置,可为上扬子区古气候及古扬子海盆演化提供依据;上扬子区早志留世同期异相地层存有争议,风暴沉积特征为石牛栏组、小河坝组、罗惹坪组等地层提供等时性对比标尺;川南早志留世石牛栏组沉积环境意见不一,风暴沉积为其碳酸盐岩缓坡环境提供证据资料;总结前人对风暴岩物性认识,结合上扬子区同期地层油气地质条件,提供油气勘探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百字短讯     
正勘探与进展塔里木顺托果勒北部获高产油气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在塔中顺托果勒低隆北部(阿瓦提坳陷、满加尔坳陷与沙雅隆起的结合部)部署的顺北1-1H井.经完井测试,日产气3.7万立方米,日产油283.2吨,这标志着在"扩大塔河"的战略目标推进中,顺北区域有望成为新的产能接替阵地。塔河油田碎屑岩层系获工业油气  相似文献   

10.
封面故事     
<正>鄂阳页1井陡山沱组直井压裂现场及返排点火情况。通过页岩气基础地质调查和二维地震,优选鄂西长阳页岩气有利区,部署实施鄂阳页1井,获得寒武系天河板组、牛蹄塘组和震旦系灯影组、陡山沱组页岩气与天然气"四层楼"式重大发现。开辟了南方古老层系页岩气勘查新领域,其中陡山沱组经直井压裂获日产最高5460方/天。这项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翟刚毅、包书景研究员主持的研究成果,当选中国地质调  相似文献   

11.
四川盆地东南部志留系油气成藏过程研究缺少成藏和破坏阶段的直接证据,丁山地区志留系石牛栏组储层内沥青和方解石脉体记录了储层内流体演化的信息,对研究油气藏油气成藏演化过程有重要的指示作用。运用显微岩相学、阴极发光、微区原位元素和流体包裹体分析方法,确定了古流体来源和活动时间,并恢复了甲烷包裹体古压力,结合烃源岩生烃演化史和地质特征揭示了石牛栏组油气成藏演化过程和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丁山地区石牛栏组储层内发育两期方解石脉体,原油充注发生在两期方解石脉形成之前。第一期方解石脉形成于距今约127 Ma,阴极发光颜色为褐红色,方解石脉形成于偏还原环境,成脉流体来源于同层位成岩流体。第二期方解石脉形成于距今约83 Ma,阴极发光颜色为褐黄色,方解石脉形成于偏氧化环境。龙马溪组烃源岩大量生油阶段在距今190~150 Ma之间,生成的石油充注到石牛栏组储层中并在距今约135 Ma裂解成气藏。甲烷包裹体捕获压力为51.77~57.46 MPa,储层压力系数为1.26~1.40。石牛栏组古气藏在燕山期以来,由于构造运动导致地层抬升剥蚀和断裂发育,促使天然气泄漏。  相似文献   

12.
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工程进展与成果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2016—2018年期间,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牵头组织实施的“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工程”,以实现“新区、新层系、新类型、新认识”四新领域油气调查战略发现和突破,推动创建油气勘查开发新格局为目标,按照总体部署、分步实施原则,组织开展了长江经济带页岩气调查、北方新区新层系和松辽盆地页岩油调查油气调查三大科技攻坚战。在基础地质调查基础上,评价优选了一批页岩油气有利目标区,部署实施了二维地震、参数井和压裂试气工程,实现了长江中游下古生界页岩气、松辽盆地白垩系青山口组页岩油、塔里木盆地温宿凸起新近系油气、准噶尔盆地南缘二叠系芦草沟组油气和侏罗系西山窑组煤层气以及银额盆地居延海坳陷石炭系—二叠系油气调查等一系列重大突破和发现,初步摸清了新区新层系资源潜力。这些成果大大提振了南方复杂构造区页岩气、陆相页岩油和北方新区新层系油气资源勘查的信心,推动了油气地质调查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形成了油气成藏理论机理新认识,发挥了公益性油气资源调查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南方下古生界海相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重要进展,国土资源部已在黔北地区建立了页岩气综合勘查试验区。根据贵州正安安场向斜安页1井井下奥陶系-志留系之交的五峰组—龙马溪组的笔石划分了笔石带,同时对焦页1井等有良好页岩气产量的井进行了井下地层对比,确定了正安可能成为页岩气储层的五峰组和龙马溪组下部WF2~LM5笔石带序列。同时还对安场向斜的堡上村剖面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该剖面龙马溪组黑色页岩顶部LM5带的笔石,可作为安页1井黑色页岩层段顶界的参照。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南方下古生界海相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重要进展,国土资源部已在黔北地区建立了页岩气综合勘查试验区。根据贵州正安安场向斜安页1井井下奥陶系-志留系之交的五峰组—龙马溪组的笔石划分了笔石带,同时对焦页1井等有良好页岩气产量的井进行了井下地层对比,确定了正安可能成为页岩气储层的五峰组和龙马溪组下部WF2~LM5笔石带序列。同时还对安场向斜的堡上村剖面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该剖面龙马溪组黑色页岩顶部LM5带的笔石,可作为安页1井黑色页岩层段顶界的参照。  相似文献   

15.
勘探与进展     
塔河油田深层首次发现轻质油层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在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托普台地区部署的、意在探索鹰山组内幕深层油气的托鹰1井,首次在下奥陶统鹰山组试获轻质原油(80立方米/日),该油层处于塔河油田主体区储层(中奥陶统)之下,实现了奥陶系深层油气勘探的新突破,有效拓展了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16.
川东南志留系石牛栏组生物礁沉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露头、钻井及地震剖面等,对川东南志留系石牛栏组沉积相进行了详细解剖.石牛栏组生物礁在地震剖面上呈丘状体,杂乱反射特征明显.石牛栏组两期礁滩旋回在平面上的展布特征为:早期台地边缘礁滩相以沉积生屑滩为主,有少量点礁分布其中;晚期台地边缘礁滩相以沉积大量点礁为主.川东南石牛栏组生物礁的沉积模式为碳酸盐岩缓坡模式,生物礁为发育在碳酸盐岩缓坡上的点礁群.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突泉盆地侏罗系油气发现及工作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泉盆地是公益性油气基础地质调查项目在大兴安岭中南部火山岩覆盖区已发现的油气新区,有望成为实现松辽外围侏罗系油气新区、新层系勘探突破的远景盆地.基于突泉盆地地质背景、沉积特征与烃源岩发育特征,阐述了突参1井和突D1井的地质设计思路及其油气发现情况,并从原型盆地恢复、烃源岩评价、火山岩覆盖区勘探方法以及非常规致密油的超低孔、超低渗储层等方面,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王勇  张顺 《地质论评》2021,67(Z1):67z1135-67z1136
正济阳坳陷沙四上亚段泥页岩细粒沉积是下一步油气勘探的主要目标,2020年度页岩油勘探获得重大突破,部署的义页平1和樊页平1页岩油专探井,取得峰值日油105 m~3和200.89 m~3的高产,预示着济阳坳陷页岩油气获得突破,奠定了泥页岩细粒的研究地位。但随着勘探的深入,发现济阳坳陷沙四上亚段泥页岩细粒沉积类型多样、  相似文献   

19.
页岩层系内的非常规油气已成为全球油气勘探开发的热点,这些资源的形成与富有机质页岩密切相关,形成演化有序、空间分布上共生。目前的研究通常按非常规油气类型单独进行,尚未从页岩层系整体角度考虑各类油气资源的分布规律。在大量调研国内外页岩层系油气资源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提出页岩层系油气资源有序共生,并以鄂尔多斯盆地长7页岩系为例进行解剖,按照成熟度阶段、埋藏深度和有机质丰度,将长7页岩层系油气资源分成露头-浅埋藏油页岩区、中等成熟-中等埋深压裂页岩油区、中等成熟-中等埋深原位改质页岩油区、高成熟度-深埋页岩气区和紧邻-夹层致密砂岩油五大区域。基于页岩系统油气资源有序共生关系,提出页岩层系油气资源立体勘探开发的观点,以期对页岩层系非常规油气资源有效利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黔北地区志留系层序地层格架与油气勘探前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丛  聂瑞贞 《新疆地质》2006,24(2):161-164
经过大量野外实地观察及前人研究成果,针对奥陶纪钱塘江世以来研究区域处于局限前陆盆地的总体背景,把黔北地区的志留系划分为7个三级沉积层序(SS1至SS7).通过分析研究区域志留系层序地层格架,发现黔北地区较好烃源岩产于三级层序SS1和SS2的凝缩段和高水位体系域的龙马溪组,储油层主要发育于三级层序SS4的高水位体系域的石牛栏组,盖层主要分布于龙马溪组、新滩组和松坎组,这3个组主要位于三级层序SS1、SS2、SS3和SS5、SS6、SS7的高水位体系域和海侵体系域.因此分析研究区域的层序格架,找出油气藏潜在生储盖组合的分布规律,对研究区域今后的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