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水域富营养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姚云  沈志良 《海洋科学》2005,29(2):53-57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人类活动越来越频繁和深刻地影响着海洋环境。其中,近海水域富营养化已经成为沿海国家的一个重要的水环境问题。在大多数水生态系统中,限制浮游植物生长的主要营养元素是N和P。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大量富含N、P的有机物和污水排入海湾、河口和沿岸水域,导致浮游植物在适宜的光温条件下异常繁殖,初级生产力(有机碳)急剧增加,水域呈现富营养化特征。  相似文献   

2.
渤海湾水体富营养化与有机污染状况初步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2008年渤海湾的生态调查资料,探讨了该海域的富营养化状态。阐述了渤海湾营养盐变化特征,并对盐度、pH值、溶解氧(DO)、叶绿素-a、PO4-P、NO2-N、NO3-N、NH4-N等进行了分析讨论,且对海域进行了富营养化评价及有机污染评价。结果显示:与Redfied提出营养结构的N/P比值相比较,渤海湾的营养结构符合P限制,根据营养状态指数评价模式和有机污染评价指数计算结果,2008年渤海湾水体属富营养化状态,已属于轻度有机污染。  相似文献   

3.
厦门马銮湾有机污染、富营养化状况下的生化关系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暨卫东 《海洋学报》1998,20(1):134-143
马銮湾养殖海域位于厦门西港的西侧,与厦门西港仅一堤之隔,属于封闭式的养殖海域.马銮湾内有260hm2余虾池和130hm2余水域用于网箱养鱼,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由于水产养殖业的无序、单一、高密度的养殖,导致养殖海域自身有机污染严重、富营养化突出、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时常发生赤潮,给水产养殖业造成很大的危害[1~9].本文根据1992年6月至1994年5月的马变湾的观测结果,各要素的时空变化、数量统计和相关分析,揭示了马銮湾养殖海域自身有机污染、富营养化、赤潮的成因,为养殖海域的环境保护和渔业增养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蒲城水库水质污染与富营养化评价和预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本文对蒲城水库污染负荷量进行了动态平衡研究,开展了物理、化、学、放射性、水生生物和富营养化等多项指标的监测分析,采用多种方法对水库水质污染现状与富营养化程度作出了综合评价和中、长期预测,提出了水质保护对策。研究结果表明:30年后蒲城水库水质除pH、总锰等个别项目可能超标外,其它水质指标均符合地面水三类标准;总氮、总磷浓度各低于0.40mg/L和0.03mg/L,水库仍将处于中—富营养型。但10年后的夏季总氮、总磷浓度将会分别超过0.50mg/L和0.35mg/L,存在富营养化的危险。  相似文献   

5.
西湖水域初级生产力和富营养化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5年2月至1986年2月,对杭州西湖水域微生物现存量和初级生产力进行了逐月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用细胞数和叶绿素a所表征的浮游藻类的生物量,用ATP所表征的活生物碳量及用测氧法和~(14)C同位素示踪法所测得的光合作用速率均为岳湖>西里湖>小南湖>外西湖>北里湖>>三潭内湖。文章评价了近几年对西湖治理的效果,即富营养化的发展得到一定控制,但目前仍属于重富养化生态系统。文章还提出了导致富营养化的关键营养元素之一磷与光合作用速率、透明度等的定量关系,并通过西湖的年初级生产量(5334.2吨有机碳)换算出年潜在鱼产最(约50万公斤)。文章指出,放养摄食浮游藻类的鱼类是减轻湖泊营养负荷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珠江口及其邻近水域的化学污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芳文  颜文 《海洋科学》2002,26(6):27-30
区域生态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整体 ,受到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各个因子以不同的方式和程度相互作用和影响。珠江流域的生态环境正是在这两个因素的共同影响和作用下而日益严峻。珠江是我国具有流域经济活动频繁、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冲突集中的大河之一。珠江河口及其邻近水域的自然条件优越 ,水产资源十分丰富 ,生态效应极为敏感。然而 ,近10几年来 ,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 ,加之 ,该区河网纵横 ,雨量丰沛,各种来源的污染物质通过地表径流和大气干湿沉降等方式进入珠江河系及珠江口[1],使河口的环境…  相似文献   

7.
大肠菌群寄居于人和其他温血动物的肠道之中,是其粪便中的主要细菌,应用大肠菌群作为饮用水的卫生质量和是否受粪便污染的指示生物,已有较长历史。目前已逐渐建立起一整套比较成熟的确定样品中大肠菌群密度的方法,这些方法已公认为对不同用途水的卫生质量进行细菌学检验的标准方法( A. P. H. A., A. W.W. A. & W. P. C. F,1971)。 大量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生活污水中存在着数量惊人的肠道类细菌。这些肠道类细菌随污水进入海洋后,由于环境条件的骤然改变,以及海洋微生物的拮抗作用和抗菌素的产生,它们会在短时间内大量死亡(Jones, 1971; Lessard & Sieburth, 1983;钱振儒、张景镛,1985a, 1985b)。然而,仍有一定数量的肠道类细菌能在海水里存活一段时间,特别是在有机物质含量丰富的污染海水中,其存活时间更长些(薛廷耀,1962)。 所以,在海洋环境污染的监测和评价中,尤其对河口近岸水域以及养殖水体、海水浴场的污染监测和评价时,把海水的大肠菌群密度作为一项监测和评价项目,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也是必要的。为此,世界多数国家己作了明确规定,一般海水每升水样中大肠菌群数不得超过10000个(此标准也适用于与人体直接接触的浴场海水),而养殖水体则每升不得超过700个。我国也作了同样的规定。但是在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监测和评价的实际工作中,运用生物监测手段的工作,包括大肠菌群的监测,不仅做得不多,而且尚未受到普遍重视。 本文是1984年海河口区有机污染现状调查和评价中有关大肠菌群数量分布及其与水域有机污染程度相关分析的总结,试图通过海河口区这一典型实例,来论证大肠菌群作为河口海域有机污染的指示生物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优质的渔业水域环境是我国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渔业水域环境面临着较为严峻的污染问题,污染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渔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为了保护渔业水域环境、防治渔业水域污染事故,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中均规定了相关内容,基本形成了渔业水域污染事故的法律规制模式,但仍然存在许多法律问题,如法律规定缺乏实施细则,可行性较低;相关定义模糊不清;事故损害调查方式不够合理等。在此背景下,文章分析了目前渔业水域污染事故对应的民事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和刑事法律责任,并提出建议,为渔业水域污染事故的处理和归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由污水排海工程污水扩散器排放污水形成的污染羽流在近岸水域中的运动及访问频率场模型。在对Churchill羽流运动模拟法改进的基础上,提出了羽流分片模拟法。本方法利用质量守恒原理给出了其变化关系,并采用连续释放质点追踪法计算羽流的运动路径。考虑到非保守性物质的衰减,给出了相应的计算羽流宽度的公式。对大连市黑石礁污水排海工程方案A污染羽流(以大肠杆菌作为污染指标物)访问频率场的计算表明:访问频率场对于污水排海工程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和最优排污点的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根据2009年8月、2010年5月和9月3个航次的监测数据,探讨了小清河口水质污染程度及富营养化状况。结果表明:小清河口水体污染严重,DO%平均值小于80%,其中盐度小于10的区域仅为40%;DIN平均值7.00mg/L,超过二类海水标准的23倍,CODMn平均值为7.98mg/L,是二类海水标准的2.6倍。亚硝酸盐浓度偏高,平均值大于0.1mg/L,最高值达0.55mg/L。易降解有机物占总有机物的比例为30%左右。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TLI)评价显示,小清河口盐度小于15的水体TLI值大于70,处于重度富营养级,盐度15~25之间仍为中度至轻度富营养水平。因此小清河口污染治理十分迫切,应从源头加强对小清河口污染物排放的控制。  相似文献   

11.
利用耦合北斗和GPS双定位系统的拉格朗日随体法水质点追踪仪,在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开展了总数为18次的洪泽湖和巢湖主要河流河水入湖后表层、中层和底层水体运移同步追踪观测,研究了两个湖泊河水入湖后的运移轨迹和速度特征。结果表明:淮河主河道河水入洪泽湖后流向南北两侧;徐洪河河口处水体表层流速在洪泽湖5条河道出入湖口处为最大;巢湖双桥河河口处水体流速受巢湖闸运行影响强烈,各层流速在7条入湖河流中最大。洪泽湖、巢湖入湖水体流速由表层至底层逐渐降低,洪泽湖各层水体流速大于巢湖。洪泽湖河口处表层水体8次测量平均流速为6.11cm/s;巢湖为5.51cm/s;二者中层流速分别为5.32和3.85cm/s;底层则分别为4.96和3.67cm/s。  相似文献   

12.
巢湖沿岸带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3月、6月、9月和11月四个季度对巢湖沿岸带24个站点(12个区域)底栖动物进行调查,分析了群落结构特征并进行环境质量评价。本次调查共采集到底栖动物64属种,以寡毛类和水生昆虫为主,合计占总种类数的68.7%。底栖动物的平均密度和平均生物量(无灰干重)分别是(1005±233)ind./m2和(2.24±1.29)g/m2。巢湖沿岸带底栖动物优势类群为颤蚓类和摇蚊幼虫。利用底栖动物种类数、寡毛类密度占比、摇蚊幼虫密度占比和软体动物密度占比四个指标,对巢湖沿岸带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巢湖东岸环境质量优于西岸,靠近合肥市的万年埠处于严重污染状态。典型对应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有底质、电导率和总氮。建议通过改善底质环境,恢复水生植被,削减总氮等措施来恢复巢湖沿岸带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提高巢湖生态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3.
以采自西巢湖湖心的CHX沉积柱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稀土元素随沉积剖面的变化过程,结果发现样品中总稀土元素的含量为(234.7±17.9)μg/g,略高于地壳平均水平,CHX沉积柱样轻稀土元素明显富集,轻重稀土比值(ΣLREE/ΣHREE)平均为9.7,Eu元素存在一定程度的负异常,Ce为轻微正异常,稀土配分模式为典型的右倾型。整个剖面可划分为两个沉积单元,30 cm深度以下的稀土元素与黏土含量正相关,粒度是主控因素,反映了自然因素对稀土含量的控制,在30 cm以上,稀土元素含量快速增加,ΣLREE/ΣHREE值也明显较高,其控制因素变得复杂。结合210Pb测年,发现稀土元素含量的快速增加发生在最近约200年,这可能反映了近现代人类活动会对稀土元素在沉积物中的含量和分布产生影响,而最表层样品中稀土元素一定程度的下降,可能与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和渔业捕捞量的逐渐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4.
武汉东湖富营养化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蔡庆华 《海洋与湖沼》1993,24(4):335-339
兼顾富营养化评价和水生态系统常规监测,提出了以7种常见营养物(NO_3-N,NO_2-N,NH_4-N,TN,PO_4-P,TP,SiO_2)和浮游植物3个常用参数(日平均初级生产量P_G,生物量B,chla)为指标体系的湖泊营养类型评价标准;使用层次分析法,对上述10个因子作出权重分配,从而建立起评价湖泊富营养化程度的一种新方法。评价结果表明:尽管近年来东湖浮游植物的几项指标有所下降,但东湖富营养化程度奉有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5.
南四湖的形成及水环境演变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重力活塞取样器在南四湖的独山湖和微山湖分别采取了两个湖底沉积剖面的样品。通过对湖底沉积物高分辨率的粒度、矿物、磁化率、有机碳、色素等环境指标和沉积年代学的综合研究 ,结合研究区的历史文献资料 ,探讨了南四湖形成近 2 5ka以来的水环境演变过程。研究表明 ,南四湖的形成和发展可分为 4个阶段 :初时 ,湖区为古泗水及其沿岸平原 ;西汉时期古泗水中下游段形成分散的湖沼地 ;唐—明代受黄河夺泗入淮和开挖京杭运河等人类活动的影响 ,湖沼扩张、合并 ;清同治 1 1年黄河大决于东明后 ,先后出现的南阳、昭阳、独山、微山四湖合并为统一的南四湖。  相似文献   

16.
东平湖及周围水环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作为南水北调东线调蓄水库之一的东平湖水环境,进行了水质现状监测评价,富营养化状态评价、多年来水质变化趋势,污染状况分析,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固城湖生物资源利用和富营养化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于1989-1992年通过野外调查、室内试验,池塘模拟和数学模型等方法。研究江苏省固城湖的理化,初级生产生物生长及其有关因子,水草、藻和鱼,蟹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水草渔业利用对水质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主要湖泊富营养化程度的评价   总被引:59,自引:1,他引:5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舒金华 《海洋与湖沼》1993,24(6):616-620
根据我国24个有代表性湖泊的1987-1988年调查资料,选择Chla,Tn,TP,CODMn,SD作为评价参数,采用综合评分指数法,对湖泊富营养化程度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所调查的24个湖泊中,富营养湖泊16个,占调查总数的66.6%;中富营养湖泊4个,占16.7%;中营养湖泊4个,占16.7%;贫营养湖泊为零。与国外湖泊相比较,主要评价参数Chla,TN,TP的数值普遍较高,富营养湖泊的比  相似文献   

19.
太湖大气氮、磷营养元素干湿沉降率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分析了2002年7月—2003年6月太湖周边地区太湖站、拖山岛、东山站、无锡、苏州、湖州、常州、金坛等8个站、点大气TN、TP沉降通量和降水化学组成观测资料,测定和计算了水气界面TN、TP的表观总沉降率(RT)、湿沉降率(RW)和干沉降率(RD)。太湖大气TN的年平均RT为4226kg/(km2.a),TP的年平均RT为306kg/(km2.a)。大气TN、TP的年沉降负荷分别占由环湖河道等点污染源输入的N、P总负荷的48.8%和46.2%。指出形成太湖大气TN污染的主要途径是湿沉降,而大气TP污染则主要来自气溶胶等固体物质的干沉降;小雨携带入湖的大气TN、TP污染物通量高于中雨和大雨。TN总沉降率曲线在春季3—5月出现高峰值的现象对太湖水体的富营养化具有潜在的促进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