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19届国际矿物学大会(19^thIMA)于2006年7月23~28日在日本神户召开。来自50多个国家的1400多人参加了这次盛会,我国有18人与会。37个专题围绕大会的主题“矿物学——向纳米、生物与行星科学拓展”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会议安排大会报告9个,分会报告近500个,成果展板近400块。分会场中学术交流活动较为踊跃的专题有:矿物学基础研究方向(如晶体结构与拓扑学、晶体化学、新矿物与矿物分类等);  相似文献   

2.
为庆祝中国地质学会成立六十周年,11月6日至12日在长沙市麓山饭店举行了中国地质学会首届全国矿物学学术大会。参加大会的共326人,收到论文677篇。这是我国矿物学研究史上一次巨大的盛会,它反映了我国矿物学研究水平在不断提高,矿物学研究工作在“四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作为地质科学的基础学科,矿物学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并在祖国大地上欣欣向荣地发展了起来。大会的学术报告除先后请矿物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黄蕴慧作了《六十年来我国矿物学的回顾与展望》的报告,邀请谢先德同志作了《空间技术与矿物学的某些进展》的学术  相似文献   

3.
第19届国际矿物学大会(19^thIMA)已于2006年7月23-28日在日本神户召开。来自50多个国家的1400多人参加了这次盛会,我国有18人与会。IMA理事会共由6位官员和5位专家组成,鲁安怀作为专家新当选为IMA理事会成员,主要负责联系环境矿物学等矿物学新的发展方向工作。这次大会的主题是“矿物学——向纳米、生物与行星科学拓展”,会议共设立37个专题。会议期间安排大会报告9个,分会报告近500个,成果展近400块。  相似文献   

4.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矿床矿物成因矿物学委员会与山东省地质学会,于1983年10月5日至10日在山东掖县联合召开了全国金矿矿床矿物成因矿物学学术会议。86个单位的13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采取大会报告,小组报告与小组专题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12篇大会报告内  相似文献   

5.
以“应用矿物学未来和发展”为主题的第十一届国际应用矿物学大会于2013年7月8~10日在绵阳召开,会议发表的技术报告内容涉及环境与医用矿物学、工业矿物、生物矿物学与生物材料、先进材料、工艺矿物学、矿业与冶金、矿物结构与表面、矿物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等9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第20届国际矿物学大会于2010年8月21~27日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召开。来自全球74个国家的约1700人参加了这次盛会,我国有50多人与会。围绕本次大会的主题"纽带与桥梁——矿物学及其应用",召开了78个专题会议,热烈交流和讨论了矿物学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会议安排了13个大会报告、748个分会场报告和813套  相似文献   

7.
德匈奥三国联合矿物学大会(Min.Wien,1999)于1999年8月28日至9月1日在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地球科学中心举行。该大会由德国、匈牙利和奥地利三国的矿物学协会联合主办,承办单位为维也纳大学岩石学研究所和矿物学结晶学研究所。与会者来自德、奥、匈、瑞士、瑞典、捷、俄、西、意、法、英、中、日、土、南非等33个国家和地区。我国有4人参加,包括谢先德、宋学信、杨祖铭和陈鸣,他们均作了学术演讲。会议科学议程包括:(1)大会报告8个,即:“喀尔巴阡—潘诺尼亚地区岩浆成因原生贵榴石”(T.Weiszbu…  相似文献   

8.
国际矿物学协会第16届大会将于1994年9月4~8日在意大利比萨召开。会议将在意大利矿物岩石学协会Societa Italiana di Mineralogiae Petrologia(SIMP),CottsiglioNNationaIe delle Rieerehe (CNR)与欧洲矿物学联合会赞助下,由SIMP主办。会议的学术部分,将包括大会报告、科学讨论和论文展示。根据IMA的传统,下属各委员会与工作组将被邀请提出科学讨论会题目。为了能得到一个概括整个矿物学领域的综合性科  相似文献   

9.
全国第二届成因矿物学及找矿矿物学学术会议,于1986年11月30日至12月4日在成都市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24个省(自治区)、市的148名代表,他们分属中国科学院、高教部、地矿部、冶金部、核工业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和武警黄金部队等10个系统。陈光远教授致开幕词。四川科协和成都地质学院的负责同志分别讲了话。在大会上,共有15人作了报告,他们分别介绍了第14届国际矿物学会的情况和现代矿物学的发展、标型  相似文献   

10.
以"应用矿物学未来和发展"为主题的第十一届国际应用矿物学大会于2013年7月8~10日在绵阳召开,会议发表的技术报告内容涉及环境与医用矿物学、工业矿物、生物矿物学与生物材料、先进材料、工艺矿物学、矿业与冶金、矿物结构与表面、矿物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等9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1 从第十九届国际矿物学大会看当前矿物学发展现状 1.1 概况 2006年7月23~28日在日本神户召开的第19届国际矿物学大会是当代矿物学成就和水平的最全面的展示.共50个国家的975人参加了会议,提交的论文达874篇,我国中科院系统、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西南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及港台许多学者都参加了会议.会议涉及到的领域的宽广,研究程度的深入都明显地超过了历届大会.  相似文献   

12.
由本会主办的全国宝石矿物学会议于6月21日至24日在贵阳举行。出席会议的有67个科研、教学、生产单位的近100名代表。这次会议共收到论文报告75篇,其中有59篇在大会上宣读。这些论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我国在短短的时间内在宝石矿物学各个领域取得的成果。报告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方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矿床矿物成因矿物学委员会和山东省地质学会联合主持召开的全国黄金矿床矿物学与成因矿物学学术会议于1983年10月5日至10日在山东省掖县举行,到会代表和工作人员共145人(来自86个单位)。会议收到论文99篇。会上报告的12篇。在大会报告的有武汉地院北京研究生部陈光远教授“对苏联、法国、北朝鲜、墨西哥及国内某些金矿床矿床矿物与成因矿物研究  相似文献   

14.
李兆麟 《广东地质》2004,19(1):1-13
第18届国际矿物学大会于2002年9月在英国爱丁堡召开。大会总报告主要内容涉及矿物学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阐述了矿物学现在和将来在环境科学中的作用。还介绍了“矿物中流体及固体包裹体”、“环境矿物学与人体健康”与“地壳熔融及硅酸盐岩浆演化过程”三个领域的研究概况。各国学者在不同领域从理论、研究方法及机制方面作了较详细的阐述。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地球可持续发展,三者具有机联系和相互制约,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制定应保证及维持与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最后对当前地质研究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中国地质学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矿物岩石材料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和环境矿物学分会承办的“首届全国环境矿物学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1年 5月 7~ 9日在北京大学召开。国家环保总局、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科技部基础司、教育部科技司、中国地质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部门的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了研讨会。5位专家在开幕式上作了特邀报告。来自全国各地从事环境矿物学和环境矿物材料学的与会代表约 1 2 0余人。大会共收到论文 50余篇。这些论文反映了近年…  相似文献   

16.
为了检查、总结和研究前一阶段筹备情况和更好地落实今后筹组工作,第十五届国际矿物学大会(IMA 1990)组委会于1990年4月3日至4日在北京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全体组委、部分学委和有关组的负责人共42人。 会议由常务副主席季克俭主持。宋学信副秘书长做了题为《第十五届国际矿物学大会筹  相似文献   

17.
第19届国际矿物学大会将于2006年7月25~28日在日本神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国际矿物学协会(IMA)是唯一的世界范围的促进矿物学发展的国际学术组织,目前共有38个国家的矿物学社团为该组织的注册成员,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是该国际组织的注册成员。IMA每4年在其中的某一成员国召开一次国际会议。本次会议的宗旨是:世界范围的矿物学、地球化学、岩石学、矿床学以及相关学术领域的科学家和研究工作者汇聚一堂,共同讨论学科的最新进展和将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1987年9月21—25日在贵阳举行了第二届矿物物理、矿物材料和宝石学会议。参加人员159人,包括科研、高校、地质队、公司、厂矿等94个单位。会议收到论文118篇,在会上宣读99篇。会议由矿物物理和矿物材料委员会主任王之祯主持。国际矿物协会秘书长Hafaer教授在大会上作了“50年来矿物学鸟瞰”的报告,着重介绍运用穆斯堡尔谱研究金的价态、长石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地质学会矿物X射线晶体学委员会召开的矿物X射线物相定量分析经验交流会于1984年10月20至24日在沈阳举行。来自各个系统的39名科技人员出席了会议。。该委员会主任彭志忠教授作了题为“第十三届国际晶体学大会中的矿物学”的报告。  相似文献   

20.
简讯     
▲本会宝石矿物学专业委员会委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宝石研究所于1991年11月5~9日在武汉召开全国第三届宝石矿物学学术会议。百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共收到论文62篇,分别在钻石、蓝宝石、宝石矿物学、宝石资源及合成宝石5个分会场进行了学术交流。会议还邀请了国际宝石学界知名人士美国珠宝学院中文部主任张瑜生女士、战略发展部主任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