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用混合海气耦合模式长期积分的模拟结果, 分析了模式大气的年际变化性; 用1979~1994年间的“回报”个例, 探讨了该模式对ENSO引起的全球气候异常的预报。结果表明:模式能较好地再现与ENSO相关的全球大气环流的年际变化特征; 对预报而言, 模式较高的预报技巧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 全球热带大气具有较稳定的1年左右的可预报时效; 基本上可预报中、高纬地区由ENSO引起的冬、夏季大气环流异常 (包括气温和降水), 超前时间可达9个月至1年。  相似文献   

2.
文章使用一个与大气环流模式串联耦合的预报热带太平洋海温(SST)的模式来制作全球长期气候预测。首先超前预报海温,然后将海洋预报用于强迫大气模式,从而超前于海温预报制作气候预测。在全球大部分地区该方法对70年代至90年代的7次重大气候事件的预测与观测结果很好吻合。  相似文献   

3.
该文利用OSU/NCC全球大气环流模式耦合全球混合层海洋与海冰模式, 采用集合预报的方法, 对中国汛期降水进行了1982~1995年共14年的季度和年度综合性预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式对我国汛期降水具有一定的季度和年度预报能力, 而对部分地区有较强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4.
现行的业务预报系统: 该计划开始时,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正在制作大量的全球大气和海洋预报。在40公里网格海浪模式耦合的91层大气模式的25公里网格上,提前10天每天两次对大气和海浪进行确定性预报,此外,用一个28公里网格海浪模式在欧洲水域制作5天的海浪预报。  相似文献   

5.
一、一般情况在全球大气研究计划第一次全球试验(FGGE)期间全球试验观测资料的汇总工作已经结束,这些资料提供了过去从来没有的、最完全的大气情况,它给从事旨在改进天气预报及了解气候的气象学家提供了一个不平常的资料库。全球试验的主要目的是: (1) 获得对大气运动的更好的了解,以便发展更加逼真的数值天气预报模式; (2) 估计天气系统可预报性的基本界限; (3) 为制作大气环流大尺度特点的业务数值预报设计一个最优的综合的气象观测系统;  相似文献   

6.
正交模函数(NMF),与从统计上反映大气物理性质的经验正交函数(EOF)不同,它是线性大气模式自由振荡的本征解。EOF和NWF在大气资料分析中是有用的,适合于建立预报模式的公式。本文讨论全球初始方程模式中最简单的NWF的公式和它们在三维全球大气分析和预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北半球和中国气候的模拟及1996年汛期预测的试验及检验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该文用OSU/SZ/ZW全球大气环流模式耦合全球混合层海洋与海冰模式对北半球及中国气候进行了模拟,与实况场的对比检验说明模式对北半球及中国气候具有一定的模拟能力,同时利用该模式作了1996年汛期预报,对其主要预报结果与实况场进行了对比与检验后表明:该模式对大气环流场,Nino区海温,中国区域降水等有一定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8.
全球热带简单海气耦合模式中的ENSO预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历  殷永红  倪允琪 《大气科学》2001,25(5):627-640
利用一个全球热带简单海气耦合模式(GTSM模式),并选取热带三大洋较强的冷暖事件作为预报对象进行了若干预报试验,分析结果发现:在GTSM模式中由于热带三大洋海气耦合通过大气模式而相互作用和影响,使得该模式对于东大西洋和中东印度洋较强冷暖事件的预报能力,较单独大西洋或单独印度洋耦合模式均有明显提高,预报和观测的ATL3、IND3指数的相关系数达到0.5以上的月份,分别达到9个月和6个月左右;而在东太平洋则和ZC(LDEO1)模式差不多,预报和观测的Nio3指数的相关系数达到0.6以上的月份可以达到15个月左右.  相似文献   

9.
利用全球环流模式进行我国汛期短期气候预测的试验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利用OSU/NCC全球大气环流模式耦合全球混合层海洋与海冰模式,采用集合预报的方法,对中国汛期降水进行了1982~1995年共14年的跨季度综合性回报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式对我国汛期降水具有一定的跨季度预报能力,对部分地区(江淮至华东沿海、东北部分地区等)有较强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0.
郭艳君  倪允琪 《气象科学》1997,17(2):103-114
本文用大气环流模式研究了ENSO引起的全球短期气候异常变化的潜在可预报性。大气对ElNino/LaNina事件的响应应分为瞬时响应和迟后响应。最后探讨了这种潜在可预报性形成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