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域海岛动态监视监测业务是加强海域海岛管理的有效手段。文章对海域海岛监视监测业务体系进行研究梳理,分析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在监视监测工作中的优势,设计建立无人机监视监测业务管理系统,应用于南沙区海域海岛监视监测工作,并介绍了监视监测工作中的几个实际应用。采用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为主并建立无人机监视监测平台的办法,拓展和丰富了监视监测成果,有效促进了海域海岛监管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2.
赤潮航空监视方法与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秀云 《海洋通报》2000,19(5):62-67
介绍了赤潮航空监视应用技术。依据1989 ̄1999年期间渤海、黄海海域航空监视赤潮情况,对赤潮发生时间、地点、范围、物理性状等进行了统计。通过对典型事例的分析,阐述了航空监视赤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航空遥感监视监测方法和加强赤潮监视监测网络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孙秀云 《海洋通报》1999,18(1):74-82
利用1993 ̄1997年北海区海洋航空监察资料,按照监察目标进行分类汇总统计,通过历年表图制作,进行了信息动态变化的综合分析;提出了加强重点监察目标管理、逐步引入定量化航空遥感监视监测手段与加大时空覆盖频率等对策,从而为监督管理海域使用和组织拟订海洋环境保护与整治规划等,提供重要的基础性依据。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温州市涉海工程环境影响跟踪监视监测工作现状的基础上,总结跟踪监视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从完善相关制度、促进成果转化、加强环评管理等几个方面提出有效开展跟踪监视监测工作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了祖国海洋更加湛蓝,负责我国海洋环境监督管理的国家海洋局,组织拟定了与海洋环境保护有关的规划、标准和规范,建立了海洋环境监测、监视网络,定期发布海洋环境公报,选划建设了一批海  相似文献   

6.
海域动态监视监测业务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域动态监视监测业务是实施海域综合管理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的重要手段。文章从海域使用现状监测、海域空间资源监测、综合评价与决策支持和监视监测业务管理等方面对海域动态监视监测业务进行了梳理,以期为国家海域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的深入运行和业务拓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21世纪以来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和人口向沿海地区集聚趋势的进步加快,沿海地区土地资源不足导致的用地矛盾促使围填海项目不断增加。通过围填海向海洋要发展、生产和生活空间,已成为缓解沿海地区发展土地资源的"瓶颈"、推动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途径之一。开展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是加强围填海项目用海监管的重要手段。文章从监测目的、监测准备、监测方法及流程、监测成果编制等方面对围填海项目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进行了全面论述,以期为相关技术规程的制定和海域动态监视监测业务的规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文章根据2016年湄洲岛、漳浦红屿和东门屿人为活动监视、植被监测、海水监测和潮滩沉积物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其中东门屿植被面积覆盖率最高,湄洲岛次之,漳浦红屿较低;除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外,其余各监测要素均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3个海岛潮滩沉积物质量状况良好。对海岛监视监测工作中可能存在的不足,提出逐步壮大和固化调查监测队伍;适当增加监测站位及监测要素;明确监测资金渠道,保证资金投入,更新技术装备,加强海岛调查与监测技术研究水平;完善海岛调查与监测技术规范和标准,建立海岛调查、管理、监测相衔接的监督机制等意见建议,以期完善现有的海岛监视监测体系,为海岛环境、海岛资源保护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亦为决策的制定提供更为详实全面的资料。  相似文献   

9.
全国海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国海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是全国海洋生态环境监督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利用XML技术整合现有应急业务工作流程,实现对赤潮、绿潮、溢油、化学品泄漏和核辐射等应急事件的定位、敏感区分析、应急监视监测、模拟预测、应急处置、辅助决策支持、信息通报等的信息化管理,全面提高了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应急响应能力。  相似文献   

10.
结合海岛保护管理工作实际,分析了国家海岛监视监测业务需求。从数据源角度介绍了支撑海岛监视监测的数据基础,通过对数据的应用分析,为海岛监视监测业务提供支撑服务。最后,提出了做好海岛监视监测工作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1.
建设海上目标监视监测系统是实现海洋综合管控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几类广泛应用的海上目标监视监测手段技术特点,介绍了国内外海上目标监视监测系统建设情况,阐述了海上目标监视监测技术的应用前景,并针对我国海上目标监视监测系统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海岛资源调查与海岛监视监测是我国海岛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回顾了我国海岛资源调查情况,分析了我国开展海岛资源调查的必要性,介绍了国家海岛监视监测体系的目标、原则和结构,分析了海岛资源调查与海岛监视监测中的不足,论述了两者的关系,提出了优化海岛监视监测体系,推进我国海岛资源调查与监测体系一体化的研究思路与实施建议,建议逐步建立国家海岛资源调查与监视一体化体系,有效实施我国海岛的动态监管。  相似文献   

13.
建设海域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是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的重要工作内容,对提高各级海洋管理部门科学决策和办公自动化水平有重大作用。在研究上海市海域动态监视监测管理业务需求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上海市海域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海域使用业务管理、海域巡查管理、重点海域海岛监视、海底管线管理等功能,从而促进本市海域使用的科学管理、海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海洋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海域动态监视监测技术支撑体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2006年国家海洋局启动海域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以来,江苏省按照"全覆盖、立体化、高精度"的目标,努力构建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体系,并基于航空遥感、卫星遥感以及现场监测等手段开展了围填海项目精细化监视监测等,为海域管理和海监执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通过构建海域无人机监视监测业务流程形式化模型,为海域无人机监控与管理系统能够自适应可变的业务流程奠定基础。首先对比了各种业务流程建模方法的技术特点和适用场景,然后对海域无人机监视监测业务流程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UML活动图转化为基于Petri网的工作流逻辑偶的方法,最后基于此方法对海域无人机监视监测业务流程进行建模。建模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将海域无人机监视监测业务流程的分支、分叉以及汇合等流程逻辑转化为工作流逻辑偶,并且转化的结果满足良序性、良构性以及畅通性。  相似文献   

16.
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确立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提升海域管理信息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手段。笔者依据东海分局《填海项目海域使用动态监测技术规程》(试行)和《国家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总体实施方案》,结合近年来从事填海工程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工作经验,探讨施工期海域使用动态地面监视监测工作内容,为依法、规范开展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加强执法管理,保护我国舟山渔场和东海海洋环境,1985年5月14—27日,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海洋环境保护管理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海洋遥感技术研究室和海军航空兵等十余个单位通力协作,再次应用航空遥感方法对上海、宁波、温州港和长江口、绿华山、沈家门的锚地、航道、渔场以及东海分局管辖海区的石油平台进行了监视监测飞行。 这次飞行先后进行了九个航次约二十五个航时,用多种遥感传感器对监测海域进行了监视和监测;调查获取了浙江省沿海一带有关厂矿企业向东海排放污水的情况;记录了沈家门  相似文献   

18.
针对低空遥感系统在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中的应用初步探索,我们尝试在山东海阳核电厂利用无人机低空遥感系统获取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通过对遥感影像进行分析处理,提取研究区域填海信息并进行研究,为海域使用监视监测提供数据支持。结果表明,无人机低空遥感系统具有机动灵活、响应迅速、分辨率高等优点,且能够到达载人飞行器无法到达的复杂或危险地区空域,在海域使用监视监测中的应用具有很高的可行性,今后可进一步搭载光谱仪等专业设备进行监测相关信息采集与分析,对海域监管有目标有选择地重点跟踪监测和保护,更好地辅助海域监管等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19.
本文立足于烟台市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实际情况,通过分析航空遥感在海域动态监管工作中的优缺点,将航空遥感技术应用于海域使用动态监测中。监测结果表明:航空遥感可以实现海域空间资源监测、区域建设用海规划监测和重点项目监测等海域使用动态监测,可以满足海域动态监管的各类型监视监测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20.
文章主要探讨海域无人机监视监测业务流程,针对目前海域动态监视监测工作中无人机管理模式及作业流程的现状,结合海域资源开发管理业务需求,阐述规范无人机作业流程的必要性。按照无人机监测任务的紧迫程度分为常规监测任务和应急监测任务,以规范无人机业务流程、提高无人机作业效率、保障无人机作业安全为目的,并结合无人机业务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对两类监测任务的无人机作业流程进行了探讨与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