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西部资源》2008,(3):59-59
匈奴在秦朝建立之初,仍辖战国时期活动范围。内蒙古大部分地区在它的管辖之内。匈奴的政治和军事中心单于庭,于现今阴山地区。公元前214年匈奴败于秦后,北退700公里,放弃了鄂尔多斯高原和乌加河河套地区,主要活动在阴山山脉及其以北地区,以秦长城与中原地区为界。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地区是我国北方地区较早出现城镇和我国历史上建造城镇较多的地区之一。内蒙古地区古代城镇的出现,始于我国的战国时期,随着北方各国的势力向北扩张,边疆地区的行政建制和城市制度开始在今内蒙古地区得到推行。战国时期的燕、赵、秦三国,不仅建立了政权,推行郡制,而且还修筑了一些城镇。下面说说燕、赵、秦三国在现今内蒙古地区郡的设立。  相似文献   

3.
钟桂华 《中国地名》2012,(10):13-13
我国行政区划是随人类社会产生而产生,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具体地讲,我国每个朝代行政区划都有鲜明的特征。一、战国时期。我国行政区划明确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开始了长期激烈的统一战争。  相似文献   

4.
七彩坪     
匈奴人发祥哪里?鲜卑族祖居何处?历史考古专家共破民族史难题一系列出土文物考古发现,为攻克中国民族史难关找到了钥匙。作为北方少数民族聚居中心的内蒙古,近些年在开展民族史研究中,各民族专家学者广收史料,钻研文献,同时还注重同文物考古工作者携手协作。据有关专家介绍,内蒙古自治区近20年间运用考古成果破解的民族史学难题主要有:──匈奴人发祥地在哪里?对此中国史书虽有记载,却未见实证。80年代以来在漠南伊克昭盟等地发现许多匈奴墓葬证明,匈奴族的诞生地和成长“摇篮”,就在内蒙古黄河后套和大青山(阴山)一带。──…  相似文献   

5.
我国行政区划的演变文/张仁民我国行政区划是随着阶级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社会文明的发展而发展的。具体地讲,我国每个朝代的行政区划都有其鲜明的特点。一、战国时期我国行政区划明确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开始了长期激烈...  相似文献   

6.
科尔沁草原古朴而厚重、广袤而神奇。在这片富庶的土地上,曾经演绎了金戈铁马的悲壮、流传着满蒙联姻的美谈、记载着嘎达梅林的英魂、僧格林沁的骁勇。它是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摇篮,它也谱写了那些曾经生息繁荣在这里的各个民族的古老文明。……水草丰美的科尔沁草原在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发展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曾经有东胡、鲜卑、契丹、女真、蒙古等北方游牧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春秋时代,这里居住着东胡、室韦等游牧部落;战国时期这里归属于燕国的辽东郡和辽西郡,由东胡人驻牧;西汉时期,在这里游牧的主要是东胡人的…  相似文献   

7.
秦、汉时期,汉、匈关系一方面表现为双方的和平交往,另一方面是双方通过战争争夺包括今内蒙古大部分地区在内的土地。最后,以西汉王朝确立对内蒙古大部分地区的统治而告一段落。今天内蒙古的大部分地区都被西汉设置的张掖郡、朔方郡五原郡、云中郡、定襄郡、西河郡、上郡、雁门郡、上谷郡、渔阳郡、右北平郡所管辖。张掖郡,原属匈奴军邪王辖地,辖境除今甘肃省部分地区外,包括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河流域。朔方郡,元朔二年(前127年),汉武帝以所夺匈奴“河南地”而置之不理。治所在三封,即今磴口县陶升井麻弥图古城,辖境相当于今天内蒙古河套…  相似文献   

8.
公元前3世纪前后,中国北方草原上匈奴族兴起,到秦汉之际,第一代单于头曼单于建“头曼城”,以今内蒙古黄河河套及阴山为驻牧及统治中心,建立了强大的部落联盟国家,  相似文献   

9.
话说秦长城     
秦蛤皇万里长城分几段? 秦始皇万里长城大体分为东、中、西三段。东段:自内蒙古化德县境,往东经过河北康保县南,内蒙古太仆寺旗、多伦县南,河北丰宁、围场县北,内蒙古赤峰市北境及奈曼旗、库伦旗南境,到辽宁阜新市北,这段长城或沿用战国燕长城旧迹,  相似文献   

10.
《西部资源》2010,(1):8-8
<正>约公元前206年,被匈奴击破以后的东胡主要分成乌桓和鲜卑两部分。乌桓乌桓驻牧于乌桓山周围。乌桓山;一般认为在今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西北。乌桓原居地赤山,在额尔古纳河东南。乌桓人大概是战国以前迁徙到西拉木伦河流域的东胡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地名》2011,(12):20-21
本溪之名以境内的本溪湖故名。战国属燕,秦、汉、魏、晋时属辽东郡,唐属安东都护府,清属奉天府。1948年建本溪市,1949年由东北行政委员会直辖.1952年改为中央直辖市,1954年属辽宁省。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地区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之一,是北方游牧民族生息繁衍的主要地区。在远古时期,这里就有人类活动。在内蒙古西部地区,发现了大窑文化等遗址、遗物,证明内蒙阴山地带曾有远古人类活动。1973年,内蒙古博物馆考古工作者在位于距呼和浩特市东北33公里的保合少乡大窑村的南山发现  相似文献   

13.
秦直道旅游开发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直道是古代连接中原地区和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一条重要纽带,它是秦帝国传递中央政令和传播中原文化的重要通讯带,也是秦始皇为抵御匈奴、调动兵力和物资的一条战略要道,在历史上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秦直道及其现阶段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的介绍和在对秦直道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综合评价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秦直道旅游资源开发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4.
刘洪贵 《中国沙漠》1985,5(3):30-32
额济纳旗位于内蒙古西北端,地处荒漠地带,生境条件十分严酷。境内有东、西两条季节性河流,沿岸分布胡杨天然次生林30万亩;胡杨和沙枣混交林3万亩。这些森林在本区属于特殊地位,它不仅是内蒙古西部荒漠地区唯一的乔木林资源,也是额济纳旗人畜安身立命的天然屏障。  相似文献   

15.
《西部资源》2010,(3):57-57
<正>晋建兴四年(公元316年),匈奴贵族刘渊率兵攻克长安,灭亡西晋。从此,我国北方进入"五胡十六国"的割据时期。这一时期,统治内蒙古地区的割据势力,主要有代、前凉、后赵、前燕、前秦和铁弗匈奴等。  相似文献   

16.
秦汉到南北朝时期,生息在大漠南北即今内蒙古草原的民族中,有一个强大的民族——敕勒族。秦汉时称作丁零,魏晋南北朝时称作敕勒,或铁勒,也叫做高车。《魏书》和《北史》中有专立的《高车传》等篇。北魏明帝时,由于敕勒统治者为争夺王位,残杀不已,再加上已经逐渐强大起来的柔然的不断侵袭,力量日渐削弱,最后为柔然所败。这个勇敢剽悍的民族,从鄂尔多斯和阴山南麓似乎悄然消逝了。其实,在内蒙古中西部的许多地区,依然可以看到大量当年敕勒民族的遗风。衣、食、歌舞等蒙古民族的习俗,与敕勒族的习俗有许多相似之处。如遇那达慕大会,牧民载歌载…  相似文献   

17.
郡县制之始     
郡县制是古代中央集权制在地方政权上的体现,它形成于战国时期。春秋初期,秦、晋、楚等国往往在新兼并的地方设县。县与卿大夫的封邑不同,是直接隶属于国君的地方行政区域,远地区的统治。春秋中期以后,设县的国家增多,有的在内地也设置了县,县开始成为地方行政组织。春秋末期,有的国边远地区设置了郡,这时的郡,虽然面积比县大,但是由于偏僻荒凉,地广人稀,地位却比县低,进入战国后,郡所辖的人口增多,于是在郡的下面分设了县。  相似文献   

18.
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沙尘天气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利用MODIS卫星遥感光学厚度资料,分析了中国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并与同期沙尘天气进行了对比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①中国主要内陆地区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Thickness,简称AOT)分布有4个高值区:①分别位于南疆盆地和青海\,甘肃、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四川盆地和长江黄河下游地区。②春季北方特别是西北的AOT值明显高于南方,冬季南北AOT值差别不大。③南疆盆地和内蒙古中东部地区AOT值随季节变化明显,而四川盆地、长江黄河下游地区AOT值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④南疆盆地、青海、内蒙古等地区沙尘天气过程与AOT值同步变化。⑤在沙尘天气的多发区,气溶胶光学厚度与沙尘天气有较好的相关性;沙尘天气的少发区,气溶胶光学厚度与沙尘天气基本不相关。因此可以推断,中国北方,特别是干旱荒漠区,大气气溶胶主要来自沙尘天气过程引起的地面沙尘释放。  相似文献   

19.
商洛,因境内有商山、洛水而得名。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南麓,与鄂豫两省交界。以"戏剧之乡"、"南北方言荟萃地"而著称。 历史上,该地的区划、地名多变。据《隋书·地理志》载,商洛之名源于商山洛水。历史上曾有上洛、商州等称谓。西周和春秋属晋,战国为秦。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北部属内史,南部属汉中郡。  相似文献   

20.
周莹  马龙  刘廷玺  黄星  孙柏林 《山地学报》2021,39(3):316-326
利用树木年轮重建长历史气候因子并揭示其变化规律,可充分弥补现代实测数据的不足.本研究在内蒙古阴山地区采集杜松树种样本,经过运用ARSTAN程序去除生长趋势,采用双权重平均法合成年表,建立了192 a内蒙古阴山地区杜松(Juniperus rigida S.et Z.)树木年轮标准化年表,分析了杜松生长与气候因子变化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