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天山北缘的地壳结构和1906年玛纳斯地震的地震构造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86km、南北向横跨乌鲁木齐坳陷的深地震反射剖面,揭示了北天山山前地壳的薄皮构造特征.共深度点叠加剖面的石河子以南部分显示了天山北缘平行山体的第一和第二排背斜构造.与双程时间分别为2.5~3.0s和5.5~6.0s的反射事件对应的滑脱构造,将地壳深部构造与地表逆断裂 褶皱构造联系在一起.玛纳斯断裂以铲形方式向下延伸,在2.5s左右深度归并于第一滑脱面,向南与清水河断裂汇合.在5.5~6.0s深度上为与玛纳斯下背斜相连的主滑脱面.它们最终汇集到准噶尔南缘断裂.石河子以北的坳陷沉积深度达12~14km.沿剖面的莫霍界面深度在准噶尔盆地为45km 左右,往南加深至50km.对该区域内的深地震测深剖面和布格重力异常资料的分析结果,与深反射剖面的地壳结构图象具有一致性.深地震反射剖面通过1906年玛纳斯7.7级地震宏观震中区,共深度点叠加剖面用于推断玛纳斯7.7级地震与北天山山前地壳构造之间的关系:玛纳斯地震属于一类褶皱地震,其发震构造是由准噶尔南缘断裂、清水河逆冲断裂、滑脱面和玛纳斯浅部断坡组成的断层系.   相似文献   

2.
1906年玛纳斯7.7级地震孕震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玛纳斯 7 7级强震区的构造格架 ,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 190 6年玛纳斯 7 7级地震的强震区进行了应力模拟研究。结果表明 ,玛纳斯地震的震源区不仅位于应力集中的部位 ,而且该部位集中的应力还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增大。数值模拟较好地再现了 190 6年玛纳斯 7 7级地震震源区的应力积累过程  相似文献   

3.
霍尔果斯活动构造的断裂扩展褶皱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先岳  邓起东 《内陆地震》1993,7(4):335-343
作者在论述霍尔果斯活动构造地表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霍尔果斯活动逆断裂的扩展和背斜褶皱的发育过程。断裂扩展褶皱作用以后断裂构造活动演化为背斜后翼向上分叉的数条南倾的叠瓦状逆断裂,地壳总缩短量在5km以上,缩短率大于5mm/a。  相似文献   

4.
杨晓平  冯先岳 《内陆地震》1997,11(4):361-378
发育在北天山山麓的活动断裂褶皱带属于向前扩展的薄皮构造,且所有的背斜都是在断裂扩展皱,主滑脱面距地表8~9km深,距今292万以来,地壳缩短13.5~14.6km缩短率是4.62~5.0mm/a,自30000年前至今,准噶尔南缘断裂和齐古逆断裂褶皱带的活动十分微弱,而独山子和玛纳斯逆断裂一褶皱带则是活动褶皱-断裂带,北天山地区普遍发育三级阶地,受活动逆断裂和褶皱的影响,均产生褶曲变形和错断,距今1  相似文献   

5.
活动褶皱与地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新疆深断裂与地震活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河源 《内陆地震》1992,6(4):340-350
论述了新疆的深断裂与深断裂格局、深断裂格局与深断裂关系的基本特征以及活动深断裂同地震活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1990年共和7.0级地震的发震构造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地质、地震及形变资料研究了1990年4月青海省共和MS7.0地震的发震构造.认为NWNWW向的哇玉香卡拉干逆冲盲断裂是该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其地表形变以褶皱隆起为主.因此,共和地震是一次典型的“盲断裂褶皱地震”.  相似文献   

8.
1906年新疆玛纳斯大震区的多层次逆冲构造与深部结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天山北麓 190 6年玛纳斯 7 7级地震区的浅层地震探测资料、石油地震反射剖面、二维电性结构剖面、深地震反射剖面的研究 ,发现玛纳斯地震区多层次活动构造系统的根带 ,它通过脆 -韧转换带与天山活动构造块体内上地壳中的低速、高导层连为一体。低速、高导层可能是天山地壳内正在活动的韧性剪切带 ,而齐古逆断裂 -褶皱带下的脆 -韧转换带是连接深部活动韧性剪切带与地壳浅部脆性破裂的枢纽 ,也是现今孕育和发生大地震的重要构造部位。 190 6年玛纳斯地震发生在脆韧转换带的底部 ,地震区的活动逆断裂和褶皱只是部分记录了深部韧性剪切带活动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采用高精度的浅层地震勘控方法和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查明了玛纳斯地震区玛纳斯背斜的浅部地壳结构特征,它主要由一个逆掩推覆构造和两个局部背斜组成,存在一条盲断层和两知地表出露断层,结合附近地质资料和钻井资料,确定了每条断层的活动年代,为进一步研究该区的深浅部构造之间的关系和玛纳斯地震的发震机制提供了可靠的浅层资料  相似文献   

10.
新疆独山子山前活断层和活褶皱及古地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海之  陈杰 《内陆地震》1990,4(2):97-106
本文初步研究了新疆独山子山前活断层、活褶皱构造。这些表层构造有着不同性质的地表变形,是多次古地震活动的反映。文中将这些古地震遗迹分为四期,并计算了该断层带的地震复发周期和平均位移速率。  相似文献   

11.
玛纳斯地震区地壳浅部构造特征探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高精度的浅层地震勘控方法和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查明了玛纳斯地震区玛纳斯背斜的浅部地壳结构特征,它主要由一个逆掩推覆构造和两个局部背斜组成,存在一条盲断层和两知地表出露断层,结合附近地质资料和钻井资料,确定了每条断层的活动年代,为进一步研究该区的深浅部构造之间的关系和玛纳斯地震的发震机制提供了可靠的浅层资料  相似文献   

12.
1906年12月23日北京时间2时21分在新疆玛纳斯西南发生的八级地震,历史资料虽有记载,但有关地面破坏的详细情况则无反映。自1972年以来,我局所属地质人员曾多次深入震区调查访问,已作了几个专门总结。本报导在此基础上,就地震的地表破坏现象和发震构造问题作一简略的介绍。  相似文献   

13.
冯先岳 《内陆地震》1998,12(3):206-214
论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玛纳斯县塔西河石门子水库的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构造应力场,地震活动背景以及水文地质条件,对水库地震诱震的各种因素与已发生水库地震的实例进行了分析,尤其是对天山地区与石门子水库地质构造要似的努列克和克孜尔水库和诱震诺因素作了讨论,得出的结论是拟建的石门子水库蓄水后诱发地震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新疆历史地震资料,分析了该地区的强震时空分布及地震活跃周期和活动图象,并探讨了强震活动与空间环境因子的关系,这无疑对新疆强震活动趋势分析和该地区强震中长期预报具有较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1985年新疆乌恰地震烈度与发震构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冯先岳 《内陆地震》1999,13(2):169-178
1985年乌恰地震发生在新疆乌恰县城东南40km的克孜勒苏河谷中。震中烈度为Ⅸ度,地震类型为主震-余震型,余震具有波伏衰减的特征。乌恰县城和乌帕尔镇大多数房屋倒塌或遭到破坏。主震在极震区内克孜勒苏河谷阶地上产生了一条地表破裂带,其长为15km,宽为100 ̄800m,由地震断层、挤压脊和地震裂缝组成。1995年乌恰地震的发震构造是卡兹克阿尔特逆掩断裂。该地震应属褶皱类型地震,这类地震产生的震害具有上  相似文献   

16.
阿尔金构造系晚更新世中晚期以来的逆冲活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阿尔金构造系中,阿尔金走滑断裂具有逆冲分量。文中将阿尔金构造系的逆冲活动分为西、中、东3段描述。西段从阿依耐克至车尔臣河河口,阿尔金南缘断裂具有逆冲活动迹象,在山前发育了规模较小的逆冲断层,有较新的地貌面被错动;中段从车尔臣河河口至拉配泉一带,在阿尔金山北缘发育大规模的逆冲断层,有较新的地貌面被错动;东段从拉配泉至宽滩山,逆冲断层有2种形式,此段阿尔金北缘断裂有逆冲分量,同时在阿尔金山北缘及山前冲洪积扇上发育逆冲断裂。自晚更新世中晚期以来,中段及东段逆冲速率<2mm/a。中段西部江尕拉萨依地区自16kaBP以来逆冲速率约为0.33mm/a,中部米兰桥一带自32kaBP以来的逆冲速率约为1.42mm/a。东段最大的逆冲速率在近中部的团结乡,自约5.31kaBP以来达到约1.81mm/a,向东西两端有减小的趋势,在西部柳城子自约72.36kaBP以来的逆冲速率为0.57mm/a,而东端的红柳沟自约8.99kaBP以来仅为0.05mm/a。团结乡地区约自19kaBP以来,逆冲活动有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